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引言:

佛教文化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自從漢代傳入中國以來,在傳統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宗教對於民眾和政權的意義各有不同,相較之下,無論是儒家學說衍生出的各種學派,還是本土生根的道教文化,佛教自始至終有著一席之地。隨著政權更迭王朝替換,在統治者的推進下紮根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根深蒂固以致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漢代佛教壁畫

佛教文化淵源

漢朝末年,漢明帝夜夢金人,遣使入西域得回佛經與佛像,安放在洛陽白馬寺。南北朝時因為統治者的扶持,佛教在穩定民心同時教化眾人,鼎盛時更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隋文帝奉行佛教,多次從天竺求得佛經,唐代諸朝君王也皆對佛教推崇,使其文化在中原成熟發展,並漸漸成為宗教文化主流。

統治者推崇佛教可以看做是為了穩固民心,在鼓勵同時又對其有一定的限制,宗教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政權的手腕。普通民眾潛移默化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重要節日,佛教文化都已深入民心。臘八節,民間家家戶戶煮臘八粥,這一天正是釋迦摩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傣族的潑水節,前後持續時間十多天,剛好與佛誕日重合。每年七月半的盂蘭會,本是祭奠祖先燒香蠟紙錢的日子,自梁武帝時起也成為佛教的僧自恣日。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是中國佛教徒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風俗

佛教能夠在中國發展並持續千年,至今仍有大量擁蹙與它發展歷史有關,與民眾的精神需求有關,與統治者的推崇與士大夫階層的引導有關。朱元璋曾經明確說過"昔世家之為道,孤處雪嶺,於世俗無干,及其道成也,善被兩間,靈通上下,使鬼神護衛而聽從,故世人兩者愈多,頑惡者漸少,所以治世人主每減刑法而天下治,斯非君減刑法,而由佛化博被之然也。所以柳子厚有云陰詡王度是也。"

明代小說中的佛教文化

從《詩經》開始,我們就有記載各地故事和人情風貌的習慣,魏晉時期的《世說新語》與《搜神記》是魏晉人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狀態的反饋,唐傳奇和宋元話本的鋪墊促進了明代章回小說的誕生。明朝蓬勃發展的小說是前代小說不同載體的集大成者,在展現社會現實與人情世故的同時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政治、生活與人文情感,其中處處可見佛教文化思想的身影。小說本身就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佛教思想在其中的展現表明了佛教已經完全融入民眾生活中,並且起著教化和傳播思想的作用。佛教文化的意識形態以講因果報應,前生後世居多,宣揚吃齋唸佛終獲富貴,忘恩負義終遭報應這樣的樸素真理。明代小說代表三言二拍系列,《西遊記》,《金瓶梅詞話》,《封神演義》中都有佛教思想的歷史沉澱,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對佛教的推崇與信奉。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小說內容大量涉及佛教文化

01、

《初刻拍案驚奇》中第十四篇講的就是一個前生後世的故事。開篇就說"欲知前世因,今者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者行者是。""從來人死魂不散,況復生前有宿冤。試看鬼能為活證,始知明晦一般天。"用詩的形式傳遞出佛教的輪迴和往生思想。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初刻拍案驚奇》線裝

這篇講的是一個農夫在耕地的時候因為沒看清,不小心耕到鄰居家地裡的墓道上去了,結果鄰居把這個農夫給打死了。誰曾想這農夫到了陰間,陰司可憐他無故蒙冤而死,就讓他馬上投胎了。剛好投胎的就是右鄰居家,這右鄰居家孩子生下來就把生前的故事講的頭頭是道。眾位鄉鄰都知道了,這孩子就是那個不幸被打死的農夫轉世來的。

無論作者敘述真與假,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對於死亡之後世界的幻想,又有著美好的願望寄託在內。希望那些冤死的人得以投生,再來人間一遭。

書中也說了"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時盡,神則長存。何況屈死冤魂,豈能遽散。"講到鬼神之事,民間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連帝王都有這樣的思想,朱元璋就曾經說,"其鬼神之事未嘗無,甚顯而甚寂,所以古之哲王立祀典者以其有之而如是······蓋因人事而未盡,故顯。且死者以其人事而盡矣,故寂。"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佛文化中“舉頭三尺有神明”廣為影響普羅大眾

02、

《初刻拍案驚奇》書中第三十卷不但講了輪迴,還講了因果與法制。

"話說天地間最重的是生命。佛說戒殺,還說殺一物要填還一命。何況同是生人,欺心故殺,豈得不報?所以律法上最嚴殺人償命之條,漢高祖除秦苛法,只留下三章,尚且頭一句,就是"殺人者死"。可見殺人罪極重。"

這篇講的是販羊的一家三口被兩口子謀財害命,怨氣不散,三世果報的故事。第一世被謀財害命,第二世就投胎到這家做了兒子。要耗盡他家財,享盡他家眼淚。兒子十五歲害病,二十歲便死了。花的醫藥費抵過第一世被謀害的錢財,夫妻兩流的眼淚也足夠了。但是債還沒有償完。到了第三世,投生個女孩,在路邊採桑遇見和尚,指給他說那施齋供僧的地方。這和尚去吃齋的地方就是那第一世謀財害命的兩口子家裡。但是兩個老人對和尚來得及時感到詫異,追問之下才知道有個姑娘在樹上給指了路。老人追到這邊,想問姑娘為什麼未卜先知。姑娘逃回家裡,躲避不見,問得急了,最後才說了一句,某年某月有販胡羊的父子三人,今在何處?這老兩口大驚失色,急忙回去了,回去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可見一斑,"但陽世間不曾敗露,無人知道,那裡正得許多法?盡有漏了網的。卻不那死的人落得一死了?所以就有陰報。那陰報事也盡多,卻是在幽冥地府之中,雖是分毫不爽,無人看見。就有人死而復甦,傳說得出來,那口強心狠的人,只認做說的是夢話,自己不曾經見,那裡肯個個聽?卻有一等,即在陽間,受著再生冤家現世花報的,事蹟顯著,明載史傳,難道也不足信?"用佛教的思想來為那些枉死的人伸冤,告誡眾生天網恢恢,犯了法終會有覆滅的一天。只是不是這一世,就是下一世,終得償還。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佛家答疑眾生

03、

我們知道《金瓶梅詞話》講的是西門慶惡行累累終獲報應,油盡燈枯髓竭而亡的故事。《金瓶梅》的佛教思想更為明晰,善惡因果,轉世成人等等不一而足。西門慶驕貪財好色,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殺夫奪妻罪孽深重,慘死無狀報應不爽。書中李瓶兒死後數次託夢用佛教思想來教化西門慶,但最終仍沒有將他規勸回正途上來。

書中寫到"為人多積善,不可多積財。積善成好人,積財惹禍胎。石崇當日富,難免殺身災。鄧通飢餓死,錢山何用哉!今人非古比,心地不明白。只說積財好,反笑積善呆。多少有錢者,臨了沒棺材。"則更是明明白白的道出了積福行善,財富引禍的因果思想。

雖然西門慶喪盡天良的種種行事,但西門慶妻子吳月娘的禮佛行為則更像是他的一面鏡子,吳月娘崇佛知禮的行為更像普世中的善男信女,信佛求得安慰,信佛終得善終。西門慶死後,吳月娘還通過佛教法師的力量讓其轉世,尋求靈魂解脫,也是向善號召。明明壞事做盡,最終卻向佛法靠攏,求得下一世的靈魂解脫,足以見得佛教思想影響深厚。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吳月娘手繪圖

04、

《西遊記》是宗教小說又是神魔小說,書內數次展現道教與佛教之爭,宣揚了作者內心崇佛滅道的精神形態。書中對佛教典故與禪宗公案有諸多描繪,更是將《心經》時時提起。夜裡參禪打坐時,唐僧念得是《心經》;豹子精將唐僧裝在籠子裡打算蒸時,唐僧在籠中默唸《心經》;孫悟空在車遲國與虎力大仙比賽祈雨,唐僧坐在高臺上默唸《心經》。小說本身就是由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歷史演化而來,用佛家諸多典故來渲染宗教理念,苦集滅道,六根清淨,六道輪迴等處處可見,全面的展示了當時的社會宗教文化思想和民間對佛教的推崇。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車遲國一集中唐僧唸經打坐

在《西遊記》中,眾生就是佛所要"度"的對象,因為眾生皆苦,輪迴皆苦,想要從中解脫,就得佛家慈悲救度。

"一切眾生與佛有重恩,有重恩故,如來不捨眾生。"唐僧西天取經路上遇到的芸芸眾生,想要吃他的妖魔鬼怪,看似被悟空打敗或降服,實則是唐僧來為他們度業。他們是唐僧取經路上的"難",也是唐僧成佛要度的劫,度與被度者之間,相互關聯,互相作用。佛教的因果報應,六道輪迴思想,不但穩定民心教化眾人,還對人們的精神文化內核起著一定的指引作用。民間流行的死後超度,往生咒,皆是此類代表。

結語:

從明代小說中可以看出,佛教講究因果,輪迴宿命,號召人們向善。在倡導人們道德至上的同時,也對當下的困苦生活有一定的適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果報思想中還包含了隱忍恪守,接受這一世的苦難並祈求來世的福分。

佛教講究因果報應,認為做善事其實是積福行善,做壞事就是自食惡果。佛教裡面的善業清淨法,不善業就是汙染法。善惡為因,能夠造出不同的果報,就是業。作為業的表現形式,在俗世間的都是善和惡的二元對立,有業就有因,有因必有果。這一世的因會成為下一世的果,這一世的果又會成為下一世的因。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從明代小說入手,淺析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思想影響

佛教徒在學習佛法

延伸:

輪迴思想和地獄之說,不但在民間故事裡延伸,還對司法判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鬼神觀念和信仰在古代法律文化的"小傳統"有著重要作用,對於國家法律大傳統也發揮著一定影響。"

《明史》中有這樣的案例。葉宗人視察民情時看到"有蛇升階,若有所訴",他就問蛇,若有冤情,定會主持公道,還它公理。蛇聽完就轉頭走,宗人派人跟著,一直往前走,結果到了一個賣餅的店鋪裡。在那烤餅的爐子前停了下,就鑽了下去。葉宗人就命人開始挖爐子下面的土,結果發現了一具屍體,已經僵硬了。原來是店主人把人殺了,藏在爐子下面。這個案例即是因果報應,又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