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东汉末年,当时的颍川士族集团赫赫有名,从颍川诞生了许多的名士都成为了曹操手下著名谋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等。而这中间有四人在当时被称为颍川“四大名士”。而这四人在曹魏建立后,都成为了曹魏政权朝廷上的重臣。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人。

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陈群

一、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

陈群出身名门。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是辅佐曹叡的托孤大臣之一。陈群可谓是曹魏最高级的重臣,为创立曹魏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还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到隋朝创建科举制度才废除。

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赵俨

二、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

赵俨素有熟读经史,精明强干的名声。建安二年,投靠曹操之后,历任朗陵令、司空府掾属、主薄,曹操曾任命赵俨为参军,参与张辽、乐进、于禁三军军事。赵俨运用规劝、疏导的方法,使三位大将消除积怨,保证了军队的团结。因赵俨治军有方,从此经常被任命统率协调曹操的高级将领出外征伐。后为关中护军,统率韩遂、马超降军五千,于新平之役大破羌虏。汉中之役,恩威并施,定兵乱于未然。后与徐晃领兵赶赴荆襄,大败关羽,解曹仁之围。魏朝建立,历任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为四朝元老重臣。死后谥号为穆。

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杜袭

三、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官员。

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军咨祭酒、侍中、丞相长史、驸马都尉。担任西鄂县令的时期,率领城中百余人,于西鄂大破刘表的步骑一万人。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累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多次随军攻打蜀国,抵御诸葛亮的进犯。官拜太中大夫,封平阳乡侯。去世后,追赠少府,谥号为定。

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辛毗

四、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最初,辛毗跟随兄长辛评在袁绍帐下。官渡之战后,辛毗投靠在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帐下。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走投无路之际,派辛毗为使者,向曹操请降。曹操久闻辛毗的名声,就乘机将辛毗留下。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书魏明帝,要求出战,被明帝拒绝。魏明帝惟恐众将不听调度,就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都被辛毗严辞拒绝。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国都。不久逝世,谥号肃侯。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颍川“四大名士”,每一个都为曹魏做出巨大贡献。可惜的是,他们在今天确没什么名气,不由得让人感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