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导读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作为田园诗人的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他的《陶渊明集》里,每篇佳作都值得去细细品味。另外我们也看到,陶渊明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思想结合体,我崇尚安静、悠闲的生活,也常念善事,喜爱山川流失,却也是少有猛志,不流凡俗。


这种情况的出现则在儒、道两家都对他有深刻的思想侵入。再则他的家庭、时代背景、个人性格等,令他的仕途经历、文艺创作和思想架构乃至于行为都带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儒道两家的双重影响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不管怎样,体会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就必须得深刻领悟到其”无法割舍得儒家理想和顺应本心得道家归宿”,在此基础之上再进一步勾勒出儒、道两家对其产生得影响,本文也将以此为由,对陶渊明得思想人格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儒道思想的多方面渗透


再儒家思想中,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入世的要求是儒家思想的浓墨重彩,这一要求也影响道了陶渊明的入世观。《论语》:“邦有道则仕”。儒学中强调“兼济天下”并重视个人的直接操守,陶渊明很显然是受到了此观念的影响。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和《饮酒》篇中提到“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经”都体现出了他对儒学的深同和喜好。自然地,陶渊明的许多行为都表现出了他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陶渊明很多早期的诗文都说明了他在如初仕途的时候就以儒家思想中的谋道之路来作为其中的坚守。如他的:“猛志逸四海,赛翩思远”,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志气无阻逸兴遗飞。还有中年写的“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 张掖到幽洲。


还有他对自己祖父的推崇敬慕: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武。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由此看来在他心中,做一个树功立业、与时俱进的人物是初衷也是不失完美的理想。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从陶渊明的仕途来看,他的为官经历是较为坎坷和艰难的,反反复复中,进退两难成为了“狼狈”的标志符号,这也侧面表现出儒家思想影响的深远持久。陶渊明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仕途,但从二十道四十岁的二十年中,他五次出仕,五次辞官归隐。可每一次出世和入世的余波都令他的政治热情大为受震。


辞官前不甘于放弃,即使他辞官以后,儒家精神的导向和驱动力仍然在影响着他。如《停云》中的“罇湛新醪,园列初荣”,可惜他“愿言不从”,美好的愿望没办法实现,这里所指的美好愿望就是“入世”了。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感士不遇赋》中他说“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荣木》里悲切地抒发了“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悔恨未有建树的悲愤和伤感:铭记在心的“先师遗训,余岂云坠”的深慨沉重。“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直率地抒发了他渴望成就功业的伟大理想。对陶渊明来说,受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强烈的政治追求从未消失过。


儒家思想不仅要有个人的政治所求,还要有心系天下的胸怀愿景,这是一个高尚合格的士大夫必要条件。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蜈城恐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座。


《乞食》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


这些都赤裸的揭露了当时受到灾难之后,官府不作为导致了百姓食不果腹的悲惨现状。在他的字里行间所引发共振的就是儒家精神的核心意义: “仁政”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深知民间疾苦的他以及他的内心是紧挨着百姓的。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道家思想的“出世观”作用


除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也对陶渊明产生了深深的烙印,这就让他成为了一个既有崇高理想的士大夫,也是成为了人们常说的"隐逸诗人之宗”。陶诗用事引用《庄子》最多,一共四十九次:然后才是《论语》和《列子》,由此看来,陶渊明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之下,甚至一部分儒家理论都被同化了。


道家对他的作用,让他在还未归隐的那段年月就时不时地偏离着儒家的正统轨道。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的:“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里的:“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的:“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这每一句都抒发着陶渊明对城外大好山水的流连忘返。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在陶渊明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的仕途中,他在刘裕、桓玄的部下都断断续续的担任过职务,卸任又上任,出世又入世,看似“反复无常”,难道外部是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吗?


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终于能实现自己并非“快意”的理想,在他的笔尖下,撰写出独特的青竹白月,让人不得不艳羡他归隐后的惬意和清淡,也同时不失田园闲惬且饱满的优美格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首诗让人想到了瓜果飘香,孩童作闹,人情微暖融融尽显。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体现出人世界淳朴没有隔阂的人间氛围,在这种轻松的生活状态下,陶渊明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的模样不仅让人想到了庄子的南柯梦,灵蝶舞以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的高妙境界。


陶渊明受道家影响还体现在他即便是贫困不堪,也不改初心的行为上,他在尘世的许多年里,不断的去构建一片片引人入胜的精神桃花源,而当他来到现实的农田,他才发现务农不是一个悠然俯拾的表面艺术。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陶渊明的生活并非全是安然悠闲的状态,他也尝过饥寒困苦和汗流浃背的迷惘,但他并没有被生活上小小的挑战而放弃他最为热爱的清风明月,事实上也是如此。而陶渊明带着道家的洒脱淡然,重着短褐,永远归息归于精神休憩地。


陶渊明晚年的诗作是一面镜子,映着他越来越清楚的内心,岁月己晚时,他可以算的上是道家生死观方面虔诚的信徒。


《拟挽歌辞》中“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从上文我们可能并非能明确的看出悲哀或者喜悦,反而嗅出了一丝淡淡的逍遥无畏的态度。这也正契合了庄子所说的:“夫若乘天地之正,以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而在《形影神》中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则已经升华道对生命报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有了冲淡高远的境界。对他来说。生命在大浪中已无起伏,归隐山水以后则无所忧思,到了最后竞无畏喜忧,只要深入自然的内在本质,让生命顺遂大化而去就是一种永在的表现。他对生死的态度,从来不是建安正始时的惶惶怯怯,而是无比平淡地自然面对、无比淡然,就如同接受每天的日落日出一样。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其思想中儒道矛盾的原因


一、要看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情怀,就要追溯到他的家庭背景和出身上去,一种从小耳濡目染的思想是很难从根子里拔除的。陶渊明的父辈祖先很多事儒学的优秀人物,他的曾祖父曾担任长沙郡公,他则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


从他先人的辉煌记录就可以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父辈们的功绩都刺激和暗示他从小就应该树立起人生的至高理想,儒家的策名就列无疑成为了他应做的最理所当然的事。勤恳、清正、以民为本、等思想也成了他的精神坐标。所以,历代积极入世的家庭情结是儒家对陶渊明影响的不竭源头水,支撑着他在黑暗腐朽不尽人意的官场辗转进退十几年,在退出后牵肠挂肚的缘由一部分就在此。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道家思想影响是从小就在他心中潜伏着的。他的祖父孟嘉是江夏名士,世人对孟嘉的评论是“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冲默有远量”;外祖父的翩翩风度,符合玄学道家名流的标准。试想,陶渊明从小就看到孟嘉在吟咏庄老逍遥天地,在林木清风间吟啸自如,如何能不受影响呢?


况且陶渊明敬重孟嘉,其程度不亚于敬重陶侃。所以之后陶渊明才有阐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悉疑":生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的恍然大悟:感发“做攸上古,厥初生民,做然自足,抱朴含真。”这些明显的道家情感倾向。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二、陶渊明所处时代背景也是对他造成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东晋是门阀士族的时代,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统治者荒淫奢修,政权频繁更迭、官场昏暗险恶,好像哪个地方都没有希望的存在。在这种让人无奈的社会里,换做任何一个有思想和抱负的人,失望和失望之下的退隐之心谁都是会产生的,陶渊明当然也不例外。


“三五道邀,淳风日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形逐物迁,心无常准"。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这首题画诗,写满了文人的沉痛悲苦,无奈与愤,在这样的时代里,文人的性命十分渺小,一不小心就会失了性命。因此,当时大多数文人避谈政治,尽是游山玩水、谈玄说理,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参政来明哲保身。所以一种退避山林,冷眼看世间的归隐风气开始盛行。陶元亮受到这样思想的影响也是很正常的。


三、个人性格。陶渊明的性格不像辛弃疾那样所塑造的一生都事忠军老臣的形象,也不像苏轼那样在竹林烟雨里邂逅自己一生的超然达观、轻灵潇洒,陶渊明有返璞归真、顺其自然的主张,面对无奈与悲愤,焦虑与困苦,他仍然能守住本心。


从儒道思想,看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矛盾人生

这些性格的造就让他一方面把儒家经典的教训铭记于心,一方面又望眼欲穿并且深深热爱着山水间的自然风光。我们也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作品是完全脱离模仿别人的讨论,也就是说和别人是不可能共有的,并且毫无矫揉造作,将其真实的情感赤裸的全盘表现。


结束语


总结来看,陶渊明是在文学史上极具个性和地位的文学大家,在动荡的乱世之中,他不愿违背个人原则去复合当朝的统治者,在没有办法之下,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取得心灵的平静,而心中又牵挂着国家和民族苍生让他在两个维度之间痛苦不堪。在他人生经历中,儒家思想的观念始终贯穿整个人生,而道家思想则一步步家中了自己的控制欲望。在这样的矛盾中,陶渊明用借近乎完美地方式,融合了儒道两种思想,成为了对国家社稷牵挂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个返璞归真热爱山水的田园派大宗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