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公元415年,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十一年,赋闲十余年的陶渊明接到朝廷征诏,想让他出山为官,给的官职是“著作佐郎”,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负责编撰国史,是三国魏时期才出现的一个官职。

  陶渊明天天在家种菊种豆的,虽然种的花没有草长得旺,但他还是用生病为理由拒绝了出去当官,接着在家当自己的散仙。朝廷倒也没有强求,更没有为难他,不出来就不出来吧。《晋书·陶渊明传》中几个字记载了这件事: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这不是最后一次求他出山,后面还有,但五柳先生之前不出,后来更不会出。历史上有不少的文人,赋闲在家后只是蛰伏,他们无时不在想着能够被起复,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断不了做官的心。但陶渊明不同,他是真不想出去,只想要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田园生活,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理由国度,也就是梦中的那边桃花源。

  那么,他最终找到了吗?这世上哪里有尽善尽美的桃花源?所以先生终会对这个世界叹息,但却从来不曾对这个世界失望!古来读书人,读书为做官,先生为何能放弃这份极大的诱惑而安心田园?

  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对当时的官场已经看透和失望。我们跟着先生的成长去看一个热血少年如何终归平凡!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一、名士出世家,傲然不流俗

  陶渊明出身名门,先祖可以追到东晋名将陶侃,祖父做过太守。外祖父是名士孟嘉。如此家庭成长起来的先生对世界充满憧憬,对人生充满希望,激情好学,学有所成,名声在外。这时候的他是怀有大志的,想用自己的一身才华去报效这个自己热爱的时代。如此性格的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深受乡邻爱戴,先生也洒脱不羁,表现出了超然不群的个性。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怀着对世界的热爱,也为了谋生,二十来岁的陶渊明向着仕途开始努力,但现实这个时候狠狠的举起了大棒,对着他就是几记当头棒喝。那时候想要当官和后面有些不同。科举从隋发端,后世直到清朝一直都用这种方式来为国家选拔人才,虽然科考弊端不少,但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给了平民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在魏晋时期可没有这样的考试,当时是九品中正制,想要做官,门阀制度根深蒂固,从地方到中央,做官的大多都是豪门子弟。普通人想要当官,首先得有个得力的推荐人

,如果没有这个推荐人,那寒门学子想要当官是很难的。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陶渊明祖上家世不错,但到他七八岁时,家道就已经中落,从二十岁一直蹉跎到二十九岁,他才做了江州祭酒,他对这个官职满意吗?是非常不满意,甚至以此为耻,所以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辞职回家。过一段时间,州里招他做主薄,再一次被他拒绝。按道理说,这个主薄也算可以了,相当于现在的领导秘书,可他又一次拒绝,让人不明所以然,估计还是不满意。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你请我我也不去,我乐意在家种地,又能养活自己又舒服,况且我身体又不好,不去干那累人的活!我们如果仔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对官场充满了失望,但为什么失望却让人不解,估计还是看多的官场的尔虞我诈。另一方面还特别重要,他天生对田园悠闲生活有渴望,所以他对当官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

  公元405年,他最后一次为官,官职是彭泽令,但仅仅干了三个月,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去世,这正好给了他机会,于是又一次辞官归田,从此再没有踏入官场一步。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二、荷田瓜苗青石板,泛舟轻歌山水间

  归于田园的先生开始了自己悠闲而自得的生活,创作了大量让人向往的田园诗,其诗无所不包,多围绕田园展开,但细读却又富含人生哲理,让人有种阅尽千帆的感觉。比如让后世向往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时候的先生已经是个真人,是个妙人,一方面描述着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另一方面却开始说人生,但期盼着他要总结一点什么时,他又突然戛然而止,说这里面虽然蕴含着人生的真正含义,但想要辨识时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如何去用言语来表明。

  他当然是有言语来表明的,他戛然而止是为了让看的人去自行感悟,让自己去总结。所以我们说他这个时候已经是个真人。这时候的他真正的回归了本我,以赤子之心看世界,行为天真有趣,怎么高兴怎么来。

《全梁文·陶潜传》中说他: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看看这份潇洒不羁的劲头,这股风流气质。高晓松曾经说过一件事,说有一次他们跟朴树一起回北京,正走着,朴树突然让停车,众人不明白他要干什么,停下后,朴树下车指着夕阳说太漂亮了,我要看夕阳。众人哑然失笑,问他你这看太阳,我们走了你自己怎么回去?朴树哪里管得了这个?夕阳既美,何不欣赏?至于如何归去,此时想来岂不是扫兴?

  今之妙人,朴树算一个。五柳先生更是痴然,坐而思酒,无酒捧菊而叹,酒来既饮,醉而归!如里管得了那么许多人间烦事?但不管他心中想没想,他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他在田园之中悠然自得时,外面的世道已经混乱不堪。陶渊明真的完全不理会外面的事了吗?非也!他其实也是有忧虑的,没有忧虑,就不会有一夜二十首饮酒诗!

  这个时候,刘裕收复长安,但整个朝廷都已经被他掌握,他想要当王,而且这个王早晚会是他的。什么叫家国情怀?国就是家,没有国哪里有家?先生向往田园生活,是一种安逸小家的态度,但假如国都没有了,又谈何小家?

  所以他的忧虑是肯定的,然虽然忧虑,却无力去改变什么,无统兵之才,无济世良方,只能从诗和文中去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只能在文中写出《桃花源记》来幻想这世间还有如此天堂。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三、席地抚琴曲缠绵,世人难懂我悲欢

  《桃花源记》大约成文于公元421年左右,这时候的先生已经将近六十岁,距离他去世只剩下几年,这时候的天下混乱不堪,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生逢乱世,又无力改变,怎么办?只好把改变去交给别的人,但其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对盛世安定的向往使其痛苦中带着希望,希望能有一块美好避世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安居乐业,不知今夕何年,没有世间烦愁,没有尔虞我诈,这是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但这样的地方,仅仅能存在于文人的想象中,存在于五柳先生的幻想中。《桃花源记》传之后世,被无数人推崇,后世不少文人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如此世外桃源,谁不羡慕?谁不向往?

  然而,连先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有这种地方的,所以在最后才会写: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先寻找之人为何迷路?南阳隐士为何寻找未果?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地方,不过是个梦境罢了!

  虽然《桃花源记》流传千古,但整体来说,先生文章跟他的诗还是有差距的,文偶有妙篇,诗则不然,常有妙论。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人。

  先生晚年生活其实还算得上如意,但先生一生生活并不如意。他曾经想过去改变,但终败于了现实,当热血渐冷,当激情渐熄,他开始寻找内心的宁静,躲进乡间田园,捂上耳朵和眼睛,不向外面的世界看一眼听一耳。

  他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了吗?我们无法得知。公元427年,五柳先生陨落,终年63岁。去世前常饮酒,饮则必醉,文学上的巨人,生活上的小白,幸儿孝,不至于孤独终老。闲暇之际,常坐卧北床,思之想之常人难以揣测。有朋自远方来,会抚琴以待之,然琴技跟其文才比起来差之甚远。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人生如何无忧烦?心中长存桃花源!所以我用一生寻找平凡

  《晋史·陶渊明传》中记载: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兒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

  先生一生向往田园而终归田园,也算是得偿所源,但假如如果能有所作为,谁又愿意寄情于田园?当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时,不如归于田园,做个清淡散人!生逢乱世,向往而成行,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席地抚琴曲缠绵,世人难懂我悲欢。北床闲卧望远山,不羡鸳鸯不羡仙。

  千古真人,今已远去,唯有乱世警钟应时时长鸣。

  国强民安繁华愿,人间再无避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