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陶渊明,即陶潜,字元亮,是东晋的大诗人,大文士。他不同流俗,在安富尊荣的时代中自有一股清流风范,如云中白鹤一般立于污浊横流的官场,最终不堪其扰,振翅而飞,归了他向往的山野情趣中。陶渊明的这种名士风范淡然之气影响了后代无数的文人雅士,也为这些不愿同流合污,不满时政世风的读书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去路。

史书中记载,在陶渊明生活的晋朝世风日下,时政腐败。在当时,“政出多门” , “刑网峻急”, 且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可见其时政场之黑暗险峻。在《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渊明曾“为州祭酒”,但最终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可他说想做个文官。于是“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管这事的人便让他做了个彭泽县令,但最终陶渊明因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而选择了辞官隐居。

读书人的一身所学精神追求让他们“不进群”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名士典范,他不屑权财,傲视权贵且鄙夷小人,他不愿意为了小小富贵权力便放下心中的追求,更不愿意,谄媚自己的当头权贵和小人。他身上读书人的一副傲骨响当当地掷地有声。为后世文人做出了表率。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1. 陶渊明代表的文人特征

我们先从陶渊明的,人生历程说起,在陶渊明入世前的29年内,他的家道中落,年幼丧父,不得已而寄人篱下,但同时他也云游四海学究四方。在这个阶段,他基本确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人生志向,这也是很多文人起初的一个心路阶段,即为立志于治国平天下。

在其后的十三年内,陶渊明开始出世入世,这一阶段也是他一生中最为烦恼痛苦的时段,在这段时期,他想要施展抱负,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他的贡献,但这段时间却让他身心疲惫,而他在官场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大多都是些卑劣小人和权贵

“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渭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傍;虽怀琼而握兰,徒劳诸而准亮。”

所以陶渊明才会说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而后欣然归往田园,归了他那闲淡自在的生活,在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到陶渊明身上的那一副傲骨,宁愿官场失意,也不愿为这些所谓的权谋富贵折腰。而这种儒士的傲骨,就是他“不进群”的重要原因。

2. 对五斗米的新解

古书典故词典中对五斗米的解释是陶渊明当县令时候的微薄俸禄,而在《中国典故辞典》中也差不多是这样,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不愿意因为这微薄俸禄,而屈膝讨好他的上司,这种说法不是特别合理。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因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的很清楚,“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晋书百官志》中也有相同的说法:“县令、长,秦官也大者为令,小者为长。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可见五斗米应该另有解释。

《后汉书·刘焉传》:“曹操破张鲁,定汉中。鲁,字公棋。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至衡,衡传于鲁,鲁遂圭号‘师君’。《后汉书 ·灵帝纪》“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时巴部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 由此,我们推断,陶渊明所谓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是指不为信奉五斗米教的人折腰

而这信奉五斗米教的人是谁呢,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这麽一段记载:“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 刚好陶渊明29岁出世的时候,担任江州祭酒,他的上司就是王凝之。我们由此可以判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主要是指

不向王凝之这类权贵屈膝谄媚。而这种解释也更符合陶渊明不畏权贵,傲视权贵的人格特征。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3. 陶渊明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陶渊明其实对后世文人而言,其实是一种先驱者的角色,他敢于脱离官场这个对于读书人而言实现抱负的唯一途径,

敢于无视权贵,敢于傲视他们,敢于蔑视那些仗势作福的小人,敢于不与那些争名逐利的官宦合作。这种角色的存在,使得后世的文人在面临相似的情况时可以坦然面对,可以在离开官场,离开那些他们瞧不上,看不起的官宦时,有了一缕思想寄托。他们可以安心地去“不合群”,去投身其他的生活,将自己的一身抱负用在山水之中

4传统学说的发展对文人的影响

儒家倡导“修身治国平天下”。让读书人先培养自己的德行以达到修身的目的,在这之后读书人再用自己的知识、想法、德行去调节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即是“治国平天下”,但这种方式是建立在读书人的道德修养上面的。“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这种方式告诉读书人“天下有道则现,天下无道则隐”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在东晋至隋唐时期,也就是自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起,释道二学开始

逐渐展露峥嵘,到最后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并立的局面。道家学说强调“清净无为”,倡导以不合作来对抗昏庸的统治者和小人。尊重个性的纯朴,以此来否认世道的虚伪。释家强调自我觉悟,以此达到自我的解脱,以达到身心的大自由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这三家学派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当他们身处复杂险峻的官场,早已身心俱疲,便不再去强迫自己,为了自己的理想讨好那些权贵‘那些小人,也不用与那些争名逐利之人为伍,可以脱离世俗,远离官场却做那闲云野鹤的隐士,可以“不进群”

5.后世文人“不合群”的典例

说到不合群,说到藐视权贵,大家都会想到一位家喻户晓的文人:李白。李白在年轻时分也怀有一腔对功名事业的热血,和治国为民的伟大抱负。毕竟对于读书人而言,修身治国平天下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李白不愿意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他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的才华,然后被人举荐进入官场。

一直到742年,李白才被吴筠举荐,从而被皇帝召见,成为供奉翰林。李白进入官场后不愿意对那些权贵低头,甚至他曾让“龙巾拭吐,御史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更别说那些趋炎附势之人,那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而正是这种不合群,他开始被那些权贵小人排挤,皇帝也不得不让他奉命游历天下,在游历的过程中,李白曾写下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属于文人的一副傲骨:我宁愿出走,也不愿折腰于你们这群权贵,不愿去附和你们这群逐利小人,我不进你们这群也罢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官场对于对读书人而言,常常是黑暗险峻的

古代官场,一直便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由于读书人实现抱负不得不入仕,所以免不得要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之中或许也有高明之士,正直之士,但更多的不过是些追名逐利的人,他们没有什么追求,甚至没有什么底线。而读书人

“不进群”这个“群”便是这些逐利之人和权贵

1. 官场的黑暗逼得文人“不合群”

不同的时代,官场有着不同的特征。我们先从晋朝讲起: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王朝,因为常年处于动乱之中,军阀势力残酷的镇压,迫害人民,“声自桓立来,驱盛残败,至乃男不被养, 女无匹对”,“州郡边江,百姓辽落,而没调送迎,不得止息”所以官场自然污浊横流。“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间津”就是对这些人最好的写照。

而那些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同流合污的人自然会被排挤,所以在那个时代,这些文人,这些读书人才会选择“不进群”。到了唐朝,由于国力强盛,官场的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许多的读书人的抱负得以施展,但随着唐王朝渐渐颓败,官场上某些小人,权贵渐渐的开始互相抱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不断地打压那些不配合他们的读书人,这其中最好的例子便是我们熟悉的诗仙李白。

陶渊明“不进群”:不是读书人不进群,而是官场“太黑暗”

在宋朝,由于宋王朝先天不足,其王朝气象远远不能与唐朝相比,但其国风偏弱,对士大夫有天然的尊敬,所以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人可恣意施展抱负,用自己的一身所学去治理国家,但随着外敌入侵,宋朝国运不断衰败,北宋割地割成了南宋。

在这种大势之下,官场之风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些沽名钓誉之人不断出现,又开始排挤有抱负的读书人,逼得他们无官可做。读书人又只有走出官场。而在宋亡以后,其实已无华夏之名,读书人的舞台和机会更加得稀少,官场愈加黑暗

。读书人更不会“不进群”了

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这种行为代表着读书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而去讨好权贵和小人合作的一身傲骨。而读书人的一身所学更是让他们不会屈膝折腰与权贵、小人。在官场中拉党结派排挤他人已是常态,但读书人又怎会愿意去趋炎附势呢?他们一身所学不允许,他们一副响当当的傲骨更不允许。所以这些读书人、这些文人只有选择“不合群”了。

参考文献

1、韩国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证》

2、邹文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解》

3、吴惠娟《浅析宋代的‘崇陶’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