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

我戴表


日军最初的师团编制是效仿德军,每个师团约18000人左右。师团只是一个作战单位,根据不同的战场需求可搭配多种作战组合,所以,有时候师团人数会超出标准编制很多。按照战斗力和武器装备的不同,分成“甲、乙、丙、丁”四种师团级别,战斗力最强、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就是甲种师团。

二战时期,日军共有17个甲种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第一师团东京师团、第二师团仙台师团、第三师团名古屋师团、第四师团大阪师团、第五师团广岛师团、第六师团熊本师团、第七师团旭川师团、第八师团弘前师团、第九师团金泽师团、第十师团姬路师团、十一师团善通寺师团、第十二师团久留米师团、第十三师团仙台师团、第十四师团宇都宫师团、第十六师团京都师团、第十九师团罗南师团、第二十师团龙山师团。这17个师团是日军的主力精锐部队。

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下辖2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除此之外每个师团配备一个工兵(工程)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运输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个师团部、两个旅团部,实质人数在28000人以上。

顺便介绍一下乙、丙、丁三种师团的编制。

乙种师团仅比甲种师团少一个骑兵联队,共7个联队24000人左右;丙种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共5个联队15000人左右。丁种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炮兵和工兵都是大队或中队的编制,少数丁种师团配备骑兵大队或中队,总人数11000人左右。和八路军作战的大多都是丁种师团。前些年的一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剧中对丁种师团下辖的步兵联队演绎的比较详细。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的甲种师团都曾在中国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6个甲种师团先后调往太平洋战区,只有第三师团(名古屋师团)一直在中国作战。

甲种师团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悍,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台儿庄战役大家都很熟悉,没有必要过多介绍,只说一下这场战役的兵力对比和战斗结果。

国军方面参战部队:第2集团军、第20军团、第59军、第3军团部分兵力、第22集团军、第3集团军,总兵力29万人。这只是作战部队人数,如果加上野战医院、补给部队、通讯部队、工兵部队,估计至少35万人。

日军方面参战部队: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两个甲种师团,其中第十师团缺少一个炮兵大队,共计5万余人。

战斗结果:日军伤亡两万余人(日军公布的数字是11984人),国军伤亡五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动用了多支王牌部队,参战将领有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国军名将,兵力对比是6:1。在这样的弱势兵力下,日军两个甲种师团客场作战,能歼灭国军五万余人,伤亡比1:1.5,剩下的部队还能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战斗力确实强悍。

甲种师团转战太平洋战场后,优势就不再明显了,毕竟美军的军事装备标准很高。几乎每个甲种师团都受到了重创,甚至有的师团全军覆没。例如第二十师团,1942年底,第二十师团被派往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前线。登陆时25572人,各个如狼似虎蓄势待发。

不久,盟军完全掌握了海空权,日军断了补给,导致了第二十师团几乎长期在饥饿和疾病中作战,加上美澳联军的高压打击,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第二十师团只剩下785人,而且这些士兵被饿的连枪都拿不起来,只能用“会呼吸的骷髅”在形容。

在17个甲种师团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一直留在中国作战的第三师团。1945年8月第三师团在江苏镇江迎来了日军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天。1960年,第三师团重新成立,归日本陆上自卫队中部方面队指挥,如今总兵力7000余人。


无笔史官


而第五师团正是日军甲种师团,是日军成立最早的七个师团之一,曾参加过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抗战爆发后,第五师团在板垣征四郎的率领下,下辖第9和第21旅团也叫板垣师团,1937年以半个师团第21旅团参加太原会战,一路击溃国军几十个师,战斗力十分彪悍,在日军有“钢军”之称。昆仑关战役之后第五师团改编为日军为数不多的机械化部队,太平战争爆发后,在马来虎山下奉文第25军的率领下,第五师团开往东南亚战争横扫整个马来半岛,可是是日军甲种师团的精英。

二战日军有17个常设师团也叫甲种师团,满编人数在24000至28000人之间,采取四四制编制,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个联队,每个步兵联队3800余人,而第五师团在七七事变爆发后齐装满员编制时总人数达到了32000人,战斗力极强,这也是板垣师团成名的原因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第五师团进行了缩编采取缩三团制单位,但全师仍有25000人余人。


师团是日本最基本编制单位,但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很少有全歼一个日军师团的战例,即使在台儿庄战役和第三次长沙会战遭到重创的第十师团和第三师团,都逃出了包围圈,而在万家岭战役的第106师团差点被抗日“铁军”74军围歼,但还是逃了部分出来。

中国军队唯一全歼日军甲种师团是在二战末期,1945年的湘西会战,在第四方面军王耀武(原74军军长)的指挥下全歼日军116师团,其中日军的109步兵联队3000余人被李天霞的100军全歼,这也是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师团和步兵联队的战例。而第116师团曾在衡阳会战遭到方先觉第十军的毁灭性打击,直到湘西会战结束第116师团累计死亡人数超过30000人,也在抗战损失最惨重的日军师团。


而日军师团中,有一支师团主战场都在中国的师团,几乎打满整个抗日战争都没被成建制歼灭,就是日军的第三师团,曾参与南京事件,徐州会战后加入日军唯一的野战军团第11军,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遭到薛岳“天炉战法”的首次重创,但还是逃出包围圈,在日军发动鄂西会战后曾参加过石牌会战,与胡琏的第11师展开了二战规模最大的白刃战最终被击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才向国军投降。第三师团可以说在抗战场上最活跃的一支日军甲种师团,战斗力十分强悍。

所以二战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确实很难打,但在远征军第二入缅战争后,孙立人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等部全副美式装备,开始横扫日军东南亚师团。


赛门军略


众所周知,抗战期间特别是抗战初期的日本军队战斗力很强,中国军队要想打一次胜仗,必须以数倍于敌的人数才有可能成功。我搜集过许多抗战时期的资料,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许多地方,一个小队的日本兵就能控制一个县城,有的公路沿线的据点或者炮楼里,只有几个日本兵,顶多再有十几个人的伪治安军或者伪警察帮忙。

第四师团打仗不行,吃饭倒是好手(下面照片均为第四师团官兵)

几个日本兵都很难对付,那么一个建制齐全的日军甲种师团肯定很难打。所谓甲种师团是指二战前日军的17个常备师团,采用四四制编制,战斗人员一般为2万人左右,算上师团直属的野战医院、后勤保障等非战斗人员大约接近3万人。

说实话,绝大部分日军甲种师团战斗力都很强,如果按照1比5的比例计算的话,对付日军一个甲种师团2万人,中国军队大概需要10万人左右,基本上是三四个军的兵力。但日军甲种师团中也有草包,被称为大阪师团的第四师团就是一个。

据军史作家萨苏在《国破山河在》中援引日本资料介绍,日军第四师团素以“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而著称。第四师团下辖四个联队,是标准的甲种师团编制。1937年,第四师团从日本本土调往中国东北,编入关东军序列,没有参加过任何大的战斗。后来又南下参加徐州会战,期间与中国突围部队相遇,但因“没接到对中国军队截击的命令”,未发一枪一弹,很绅士的让中国军队徐徐撤退。

很快,大阪师团不会打仗的说法在中国军队中流行开来,以后每当遇到第四师团,中国军队就士气倍增,大获全胜,以至于日军指挥官抱怨:“本来有把握胜利的战斗,只要第四师团加入,中国人就会士气大振,我们一定会输。”这种说法让第四师团成了丧门星,哪个方面军都不要他,最好只好让大本营直辖,驻扎在上海繁华之地。

侵华日军如果都像第四师团这般好打,中国抗战时间极有可能会大大缩短。


民国年间那些事




如果把日军甲种师团放到欧洲现场那就是垃圾军队,连二流都算不上,因为日军总体也是轻装部队,但由于亚洲现场的国家普遍装备太差,所以日军才骄横跋扈,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日军师团中有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兵种,算得上合成作战,专业化程度较高,所以战斗力强。在抗战前期,中日军队正面对抗,伤亡比例一般都是5:1或6:1,甚至有时能达到7:1,装备得悬殊和士兵素质的差距是中国军队的伤痛,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军队往往是靠人海战术来换取战略层面的胜利,比如把日军攻击方向从由北向南吸引到由西向东,让日军一直向东打,找不到边缘,但是人海战术毕竟是靠人力来抗衡,损失太大。



抗战中后期,由于得到同盟国家的大力援助,国民党军开始批量装备美式装备,而且经过战争洗礼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开始逐渐提升,而日军因为兵员不足,把未成年男子征召入伍,战斗力自然有所下降。到1943年之后,中日军队伤亡比例开始缩小,逐渐达到4:1或3:1,中国军队开始学会用铺天盖地的炮火来取代人海冲锋。



到1945年,中国军队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正面战场开始主动出击,中日军队伤亡比例基本接近2:1,甚至有时可以达到1:1。



现在回到问题上来,要对付一个日军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中国军队需要至少两个正规军军12–15万人,而且还要在地形,后勤补给等方面不占劣势的情况下才有的一拼,因为是弱国,中国在抗战期间受了很多窝囊气。但是无论日军再凶残,侵略者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毒刺剑客


二战时期日军七百多万的部队,上百个师团,但是真正的甲级师团只有17个。先不说消灭一个日本甲级师团有多难,就算是消灭一个丁级师团在中国都是没有的,现在很多研究抗战的人都说十四年抗战中国没有消灭过一个完整的日军联队,所以更别说一个师团了。所以想想消灭一个日本甲级师团是多么的难。

日本的甲级师团是除了日本的天皇御队之外最能打的部队,一般来说甲级师团有3万人左右,装备的武器肯定都是日本最好的,一个师团有8个联队。日本的一个师团和国民党的一个军的规模是差不多大的,国军在抗战的时候一个军的人数大概也就是三万人。但是如果仅仅靠国军的一个军就能够消灭日本的一个师团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国军的两到三个军都不一定能够消灭日本一个师团。

万家岭大捷是国军一直宣传的一次战役,这次是著名的抗日名将薛岳指挥的,这次被称为是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最有可能消灭日本一个师团的一次战役,但是也只是重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歼。当时国军有十万人,但是日本的这个106师团只有一万多人,军力差距大概就是十倍,而且这个106师团,其实就是之前的101师团,在淞沪会战的时候被打去了很多,很多都是一些即将退伍的老兵,士气也很低落。所以才给了国军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全歼。

《亮剑》相信很多人都是看过的,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当时日军守军不过几百人,但是李云龙有几千人,加上附近的民兵,区小队,县大队等等,有上万人。如果没有那门炮的话,李云龙也很难打赢。

国民党部队抗战也是出了名的能跑,每次蒋介石都是准备几十万大军坚决抵抗,但是一到最后关头就是跑,南京保卫战几十万人就那么缴械投降了。

但是邪不胜正,日军终究是魔鬼,是邪恶的一方,永远也不能打到我们正义的一方。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记住日本人带给中国人的灾难,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发展,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


小伍讲历史


日本的甲种师团是什么样的存在

日本在二战时军队的战术单位不像我们常说的“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样的,而是按照“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班”来的,基本也是七级作战单位。

按照作战单位来说,最小的作战单位是班,每个班里有13人,1名班长外加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其次是小队(类似于排),每个排里面有三个班,外加一个掷弹筒班,一共54人;再次是中队(类似于连),每个中队编制180人,包括三个小队和通信员等后勤和管理人员;下来是大队(类似于营),编制1100人,包括四个步兵中队,外加一个运输中队,以及一些管理人员;再次就是联队了(类似团)编制3800人,一共三个步兵大队,加上指挥部门,及其他兵种。

日军的军制,按照等级分为甲种师团,乙种师团,丙种师团,丁种师团,其中甲种师团是日本最强大的作战单位,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在加上工兵、骑兵、炮兵、辎重等联队,一共八个联队。

也就是说,一各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兵力可达到2.4万到2.8万。

当然,日本常备的甲种师团只有17个,是日本军队的根本所在,从历史渊源上来说,从日俄战争时就组建的军队,因此,历史传统悠久,作战丰富。

国军可以与之抗衡的军队

日本甲种师团这样的编制,国军基本鲜有能与之抗衡的,一个师团,在人数上几乎就顶中国的三个师了,一个军了。

编制上国军能和日本甲种师团抗衡的,也就是抗战初期的德械师中的教导总队了,一般的德械师精锐也就万八千人,只有教导总队在编制上可以达到三万人左右。

在配置上,下辖三个旅,旅辖两个团,也就是三旅六团制。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一个。

虽然,从人数上没有差多少,但是从编制上还是能看出一些差距,在炮兵、骑兵、工兵上,日军是联队,也就是类似于团,说白了,日军一个甲种师团下面除了四个步兵团,还有工兵团、骑兵团、炮兵团、辎重团等,在这方面,我们的是营。

中国最NB编制三万多人,实际上是以步兵为主,即使这样中国的六个步兵团,基本一半还是新兵蛋子,跟日军久经沙场的士兵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所以,在配置上,中国的师团编制是完败日本甲种师团的。

在武器配备上,日军甲种师团更是甩国军几条街,这里纵横就不一点点解释了。

除此之外,日本的部队在作战时,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海陆联合,陆空联合作战等方面都比中国强太多,中国可以说基本就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靠近日本舰队的尤其是平原地带,日本的机动性加上各部队的配合,即使几倍于敌人,中国军队也很难歼灭日本的一个甲种师团。

中国军队与日军甲种师团上的对抗

最近很多人再拿抗战胜利后装备全美式装备的国军五大主力和分析能不能打过日本的甲种师团,实际上,这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人家都已经走了。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几百万军队以极其顽强、英勇的姿态对抗日军的侵袭,但是遗憾的是,整个中国战场未能全歼一支甲种师团。

中国最接近全歼日本甲种师团就是在兰州会战中,土肥原贤二率领14师团孤军深入,国军决定对其进行围歼,当时国军嫡系精锐尽出,国民党先后集结了12个师,对付一个甲种14师团。土肥原部当时也就两万多人,根本就不是齐员,而国军则至少10万多人,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肥原还是突出包围后,夺取了兰封,当时兰封守军第27军面对已经穷途末路的14师团,竟然选择了逃溃。

最后黄埔将星齐聚,什么宋希濂、胡宗南、薛岳等人齐上,将土肥原部击溃并包围,当时土肥原部仅有六千余人,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突围而走。

可见,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作战能力有多顽强。

当然,日本之所以敢在那时候发动侵华战争,也正是看中国正处于沉睡期,一旦中国醒来,日本势必再也没有机会。

中国之所以不敌日本,实际上并不是人比如人,而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多次被西方列强联合瓜分,民国建立后,各国更是对华禁售武器,加上军阀混战,国家不团结才惨遭日军欺辱。

我们也应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断奋发图强,终于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史论纵横


日俄战争结束后,鬼子的常备师团有17个,都是战斗力强悍的甲等主力师团。由于侵略战争的规模扩大,这些师团根本不够用,日军先后又组建了153个师团。在日军序号为20以内的师团都是甲等师团,其中第13、15、17、18师团都是战争爆发才组建的甲等师团。顺便说一句,鬼子的御林军近卫师团也属于甲等师团。

鬼子的甲等师团不但兵力充足,训练有素,而且武器装备先进,补充及时。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等师团的兵力为2.4—2.8万,拥有两个旅团,下辖四个步兵联队。整个师团拥有独立的炮兵联队,工兵联队,骑兵联队,辎重联队。鬼子的甲等师团在没有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也可以独立执行战略层面的任务。在忻口战役中,鬼子的第5师团就是主力攻击部队。

鬼子的甲等师团到底有多难打?

还是以具体战例来说明。

1938年7月,鬼子为了扩大侵略范围,集结了70多万兵力发动了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为了守住武汉外围地区,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多次爆发大规模血战。10月,冈村宁次通过情报分析,判断中国军队防守出现空隙,果断派出第106师团发动攻击。由于一路上基本没有受到中国军队的抵抗,该师团突进速度非常快,成为孤军深入的部队。此时,薛岳发现战机,调遣3个军7个师又2个旅,总计约10万的兵力围歼鬼子。

从10月1号到10号,中日十几万军队在万家岭一带反复激战,双方军队皆损失惨重。在兵力上,中国军队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第74军加入攻击,给予鬼子第106师团重大杀伤。最终鬼子以损失上万兵力结束此次战役,史称万家岭大捷。可惜,这场战役也有遗憾,攻击部队本来可以活捉或击毙第106师团的师团长,却错过了好机会。如果活捉到日军师团长,那就很有意思了,对鬼子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会极大鼓舞中国抗战的士气。

有人可能会说,鬼子第106师团又不是甲等师团,只能算作乙等师团。事实上,第106师团是鬼子第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的部队,按照实力划分,可以称得上二级甲等师团,战斗力也非常强悍。中国军队以超过5:1的兵力还是无法围歼第106师团,更别说干掉真正的日军甲等师团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和日军真正的甲等师团作战的次数也并不少。

昆仑关战役咱们都非常清楚,这是中日两国的王牌军首次交手:第5军VS第5师团。战役过程就不细说了,重点来说说第五军的“战果”。

许多人认为,昆仑关战役属于大捷,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第5军击毙了鬼子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但自身也元气大伤。第5军以3:1的代价,伤亡约1.5万人才拿下昆仑关。反观日军,才伤亡5000多人,后来昆仑关又被日军夺取。在真正的抗战中,日军甲等师团非常难打,不要再被影视剧欺骗了。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后期将大部分甲等师团调往了太平洋战场和美军抗衡,不然中国抗战恐怕会更加艰难。

参考文献:

1.江紫辰:《侵华日军第六师团》

2.关河五十州:《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

“许述工作室”成员“醉卧沙场”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龙幕韩,安徽怀宁人,黄埔一期毕业生,陆军中将,时任宋希濂第71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的继任。1938年6月被军事委员会以“作战不利”下令枪决,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一个被杀的黄埔一期毕业生。蒋介石居然杀到黄埔一期生的头上,可知愤怒到何等地步,这就是武汉会战序幕的“兰封会战”。



(第88师师长龙慕韩)

徐州会战第二阶段,日军为报复台儿庄战役的失败,同时聚歼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主力,以七个师团南北夹击,第五战区放弃徐州,向西转移跳出合围圈。就在此时,日寇华北方面军第14师团渡黄河深入河南东部,意欲截杀西撤之国军部队,1938年5月17日在兰封以东截断了陇海铁路。而尚在此地区整训的第一战区(程潜)主力部队高达20万人,面对第14师团的骄狂,蒋介石恼怒不已,决心围歼之。

蒋介石的羞怒和自信是有理由的,中国军队仅薛岳的豫东兵团即有12个师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另有胡宗南的第一军和汤恩伯之第20军团等部为预备队,阵容可谓豪华:俞济时之第74军、李汉魂之第64军、宋希濂之第71军、黄杰之第8军、郭忏之第94军、桂永清之第27军,总兵力不下20万人,而日寇第14师团不过2万余人,约十比一的战场优势。



(第27军军长桂永清)

当面日军第14师团是战前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编成地宇都宫,四单位制的甲级师团(辖第27和第28旅团),师团长是军统戴笠的老对手、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这厮1936年因在东北和华北的特务工作成绩“优异”被晋升中将,七七事变前夕在国内接任宇都宫师团长,率部在塘沽登陆再次侵华,编入华北方面军。

1938年5月21日,中国军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北面是黄河)开始合围日军第14师团,土肥原发现情况不妙,拼全力向西突围,驻守兰封的第27军桂永清招架不住擅自撤退,却狡猾地派通讯参谋给友邻部队第88师捎了个条子,要求龙慕韩务必死守兰封,桂军长本人却一口气逃出几十公里,第88师不明就里也弃城而去----其实应该枪毙的是桂永清,龙师长是个替罪羊。



(土肥原贤二)

日军几乎是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轻取兰封,中国军队的合围圈被撕开一个口子,消息传来,蒋介石大怒,立即命令扣押龙慕韩,并以宋希濂兼88师师长,率第71军反攻兰封。宋希濂督师血战三日,克复兰封,缴获东洋骏马一匹命名“土肥原”;日军第14师团突围不成,被压缩至黄河岸边的三个村寨:三义寨、曲兴寨和罗王寨,背靠黄河获得水路补给,坚守待援。

胡宗南第一军在邱清泉战车营的配合下投入战斗,一举攻克曲兴寨;粤军第64军同时攻击罗王寨得手,土肥原的战刀亦被缴获,此时日军残部不足6000人,仅剩一个寨子及周边可以据守,中国军队三面包围,歼灭指日可待,路透社、塔斯社等外国记者云集观战,土肥原甚至做好了切腹的准备。然而,日军甲级师团的战力毕竟是强悍的,在飞机和黄河北岸重炮的掩护下,第14师团居然还能发动以攻为守的反冲锋,从5月26日至5月30日,中国军队未竟全功,至为遗憾。



5月28日,蒋介石手令送达战场,称此战若不能尽歼土肥原,将沦为“千古笑柄”。

可惜“千古笑柄”真的就这么产生了,由于战机延缓,日军增援部队已全速赶来:东南方向,第16师团和第3混成旅团连克砀山和归德,负责防守的黔军102师柏辉章(他家在遵义有所著名的房子)和中央军黄杰的第8军分别放弃阵地;北面,日军第4混成旅团已经渡河增援,第5、第114师团正在兼程南下;东面,日军第10师团、第13混成旅团追击过来,中国军队即将陷入被反包围的窘境,5月31日,程潜不得已下达了全军西撤的命令。



兰封会战就此功亏一匮,日军主力云集一马平川的河南平原,据此可直奔长江北岸威胁武汉,中国军队已无力阻挡。而一旦武汉失守,南京以西长江中游的国军主力,和大批需要转运的人员、物资和企业,将被东西夹击,甚至撤到武汉的国民政府,都将没有时间撤入四川,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怎么办?

1938年6月9日,黄河花园口大堤被掘开,豫皖苏平原一片泽国,日军虽然被阻,却成为我们民族的一次巨大苦难。


度度狼gg


在抗战初期,日军在华北战场就以师团为战略单位进行攻击。比如著名的忻口会战,日军主力是第五师团下的一个旅团;兰封会战就是日军土肥圆师团;台儿庄战役也是日军五、十师团的支队;武汉会战的广济作战是日军第六师团;桂南会战是日军第五师团。

1、板垣师团在忻口

在抗战爆发后,板垣师团向平绥线西部进攻,先后下南口、天镇等地。在向山西进攻过程中,所部第九旅团调往平汉线战场,之后调往上海战场。

可以说在忻口的日军除了5师团21旅团外,都是各种支队,总兵力两万余人,很难达到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的战斗力。但在忻口的二十万中国军队却被打着防线逐步难移。

2、兰封会战

在徐州会战后期,土肥原贤二率部渡过黄河向西攻击。国军在这一带集结十余个精锐师,在最初阶段丢了登封,之后反击获胜。但土肥圆依托黄河,屡屡向国军发起反冲击。攻击数日不果,日军援军自然抵达,在陇海线上的部队更是开始反包围国军。

(兰封会战)

功败垂成,只能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

3、广济作战

在武汉会战期间,江北第五战区的右翼兵团,在白崇禧指挥下迎击西进的日军第六师团。国军正面抵住日军攻击,在侧翼收复潜山等地,截断日军补给线。

(武汉会战)

开始对日军发起攻击,同样是攻击不利,短期解决不了战斗。日军援兵到达,国军撤退。

(昆仑关战役)

国军没有在三到五天内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能力,只能是每次占据优势最后又功败垂成。万家岭大捷、昆仑关战役都是如此。如果能歼灭日军一个师团,对战史意义非常大。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二战时,日本师团分为四种甲乙丙丁,其中甲种(挽马)师团乃常设精锐,凡17个。其中,以近卫、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师团最为强悍。而第六军团又是强悍中的强悍。在回答题主所问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第六师团。



熊本师团

第六师团,即熊本师团,代字【明】,1888年5月12日组建,后第13(熊本)、第23(都城)、第45(鹿儿岛)、第47(大分)连队构成,初建10000余人,南京保卫战时满编为25000人,依然少于甲种师团28200人。

该师团在甲午战争后到九一八事变,曾六次来华,就连日俄战争中,他也是冲锋前线。影响最大的侵略南京,福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单独侵略是不存在的,都是协同作战。下面福垊就南京保卫战来说明日军精锐的战斗力。

南京保卫战双方人数



南京保卫战,我方人数。网上的说法有两种:15万、8万(唐生智统计)。8万的说法上,还说有3万临时壮丁新兵组成,其他5万则是残兵。然而这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据日本文献

日本海军大佐军医泰山弘道在其12月19日的日记中也记有“坚守到最后一刻的中国兵,约有十多万人。其中约有八万人被歼灭,约有两万人渡江从浦口逃走。有一万多人被堵截在下关”

根据这个资料南京保卫战我方人员为21万之多。另外从南京这个首都的作用性来讲,老蒋也不可能派八万兵力而且都是残兵、壮丁来保卫首都,如果这样倒不如说是老蒋给日本“送礼”,15万之说也显得不太客观,因为撤退是保存实力,如果没有实力了,撤退也就没了意义。



南京保卫战,日方人数。网上资料从5万到30万都有,但实际却是10万,福垊这个数据源自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叶铭的《日军战史资料认定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损失9万人》一文。福垊从逻辑上,日军要攻陷南京,必定不会兵力太少也不会太多而且力求刚刚好。以其装备和战斗力在短时间实现战略目标为准。

南京保卫战的过程



我军相对于敌军的优势就是人多,劣势就是装备差、战斗力弱。而且南京不利于防守,加上唐生智指挥失当,各师合作不谐。战役中日本第6师团就打退我62师和79师。尤其孙元良部还曾弃城,后来虽被劝回,士气本来都差,再这么一闹腾就打的更辛苦,伤亡就更大了。



在接到老蒋撤军命令后,长腿将军、长腿失败,撤退变成溃败逃命。不少士兵因为抢渡过河,超重而沉船于水。日军阵亡3000,伤9000。我方阵亡50000,俘虏计后来的南京大屠杀计30万余人,仅高级将领就殉国47人,如萧山令将军。

第六师团的溃败



1941年该师团编入百武晴吉的17军,1943年10月21日,此时的第六师团正在美澳联军的轰炸下坚守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1943年11月1日,美军第三陆战师登岛。此时岛上,物质匮乏,瘟疫、毒虫肆虐,而且武器、人数都不及他们。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第6师团深入林中还负隅顽抗,血战到底。只到1945年8月21日,他们听到天皇投降6天后 才向澳军投降,此时第6师团还有3000余人,一个个像大烟鬼的骷髅。此役阵亡8500人,伤病饿死9800人。

如此顽敌,真是硬如铁,可见其战力的确不一般,就是失败也是让美国付出了不少代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