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帶孩子比較合理?

123zcd


一個家庭裡,小生命的到來是一大喜事。如果是全職媽媽帶孩子,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養方式。但如果媽媽是職業女性,帶孩子的問題就會成為一個難題。

即便如此,媽媽在工作之餘親自帶孩子還是首選。

1,從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角度,

心理學研究發現,0~3歲是親子之間親密關係建立和語言發育的基礎。是情緒和各種動作發育的關鍵時期,是自主能力和自發性開始出現,凡事都想去探索學習的時期。



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裡有這樣一個理論,所有被親密育兒法長大的孩子,安全感會比較強,與人的親密度也很高。因為他們在幼年時期得到了來自父母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滿足,而幼年是人的心理最脆弱的時期之一,

0—3歲時,父母的穩定陪伴有利於孩子成長。孩子出生的頭一年,生長髮育速度最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最強。如果能夠在這一時期適時進行早期教育開發,將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果給別人帶,則極有可能失去早教的寶貴機會。

2,從親子關係聯結的角度。

父母無疑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如果一個孩子與父母沒有建立起親子之間應有的親密關係。那麼未來,他將很難把父母當做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最能提供支持的人。長期來看,這顯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這一點上,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談到育兒時提到:在孩子1歲半之前,再苦再累父母一定要自己撫養。如果孩子生下來以後交給別人撫養或者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姥姥家。一定要等到一歲半之後,不然你就喪失了對他心理上的控制力,就很難樹立起母親的權威,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很難管理。

末代皇帝溥儀,在晚年回憶錄裡說,年幼時自己非常頑劣,誰的話都不聽,無論是他的老師還是他身邊的太監都常常被捉弄。唯獨在他的乳母面前非常聽話。就是因為早年乳母對他的愛與關懷,讓他從心理上對乳母有一種深深地眷戀和認同。所以乳母的話對他也最起作用。

3,從長遠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也需要媽媽親自帶孩子。

曾親見過幾個出生後早年不是媽媽帶大的孩子。當他們在五六歲以後回到媽媽身邊時,再和媽媽在心理上重新建立聯結已經很困難。那種親近感不是因為你是我媽媽,我就會覺得你是最親的人。

她會一直在心理上對媽媽有牴觸、有距離,認為媽媽不愛她,在媽媽心裡她是不重要的,所以才會被送走。因此和媽媽有隔閡,甚至一生都活在對媽媽的怨恨裡。



高三的時候有一個女同桌,人長得很漂亮,但是性格多愁善感,整天鬱鬱寡歡,時不時一個人默默哭泣。

出於關心,我問她發生了什麼。她一邊抽泣,一邊道出了關於她童年的一些秘密。

她來自一個農村家庭,是家裡的老大。當時計劃生育政策很嚴。爸媽為了生一個男孩,在她出生後就把她偷偷寄養到了姑姑家裡。

直到她上了初中爸媽才把她接回家。那時家裡已經有了兩個弟弟妹妹。由於長久的疏離,雖然被接回了家,她總覺得父母不愛她,不然也不會唯獨把她送走。

從此以後,在自己家裡她找不到歸屬感,回到姑姑家裡她又覺得寄人籬下。

於是,每個週末,放學回家對她來說不是快樂,而成了痛苦的徘徊。

另一個是我的小侄女兒,她出生那年,因為哥嫂要外出謀生不方便帶著孩子在身邊,就把她留在家裡,由我爸媽照看。

在她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哥嫂的經濟狀況有了好轉,考慮到想給她更好的教育,就把她接到了身邊。當時後來出生的小侄子也已經兩三歲了。

讓我們沒想到的是,8歲的小侄女回到哥嫂身邊後,對他們的意見很大,總認為爸爸媽媽不疼她,所以才把她留在了爺爺奶奶身邊。而且她還總是拿這個與父母吵架說事,理由是弟弟怎麼就從來沒有離開過爸爸媽媽,難道帶著她會很難,帶著弟弟就不難?!

後來,很多年,在整個青春期,小侄女都用叛逆來對抗父母,逃學,甚至時不時在一些事情上就跟媽媽對著幹。直到後來二十幾歲長大成人才知道心疼父母的不容易。

4,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又一次獲得成長的機會。作為父母儘量不要放棄這樣的機會。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和孩子的相遇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陪伴: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仔細想想,父母與子女共處的時間並不會太久。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再到大學、參加工作。基本上到了高中時期孩子就要離開父母獨自求學。

對於父母,孩子只是陪了我們一段;而對於孩子,父母的陪伴卻能讓他受益一生。


在面對一些家長的時候我常常這樣說,現在孩子小你多把精力放在他身上好好培養他,將來長大成才了,他就會讓你少費心。

你若在關鍵的那幾年不陪伴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已經管不住了的時候,一個不成才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有一個悽風苦雨的晚年。

你給他快樂的能健康成長的童年,他還你幸福的晚年。

在《媽媽,快拉我一把!》這本書裡,作家採訪了很多的未成年犯,其中就提到了很多人的童年正是因為缺少母愛,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溫暖,最終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父母說,要不是沒有辦法,誰不想把孩子帶在身邊?

但是,父母都去掙錢把孩子交給別人帶與對孩子的教育相比,孩子的早期教育關乎他的一生,而掙錢卻是任何時候都不為晚的事情。

其次,如果是爸爸媽媽工作忙實在不能自己全職帶孩子的情況。

最好的辦法就是請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幫忙到家裡來照顧,下班時間還是以媽媽照顧為主。

總之,親子的聯結不能丟,因為這關乎到他後來的教育和成長。

另外,如果在孩子0-3歲之前全部時間由父母隔代教育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的壓力。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

隔代教育孩子,老人容易對孩子溺愛和縱容,因為太愛孩子捨不得嚴格要求。往往容易形成孩子自私任性的壞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就應該被嬌寵,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還有一點,假如婆媳關係不好的話,孩子還容易成為糟糕的婆媳關係的犧牲品。

有一天,我去車站送孩子上學,校車快要出發的時候,看到一個女孩抹著眼淚急匆匆跑過來。

不久,後面跟過來一個氣沖沖的奶奶,一邊走一邊嘴裡嘟囔些什麼。

家長們很關切的問那位奶奶孩子怎麼了,奶奶說孩子不聽話起晚了,又穿錯了衣服。有家長說,你告訴她媽媽讓她給老師打個電話說一聲。

沒想到的是這位奶奶竟然說,我才不管她!我在這裡能呆幾天!一邊說一邊還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讓人看了很是咋舌。

不得不說,大家一聽就知道這位奶奶是因為家庭關係不睦,根本就沒有把孫女的事情當做自己的孩子的事情來對待。

這樣的隔代教育又怎麼能帶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鄰居有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媽媽生的是雙胞胎,兩個女兒帶不了,就把更小的妹妹留在身邊,她這個早出生幾個小時的姐姐則被奶奶帶回自己家裡養育。

孩子到了上學之後才回到家裡,總與媽媽合不來。

原因是一遇到媽媽與奶奶有矛盾,她總是站在奶奶那一邊,讓媽媽很是惱火。

每當這時,媽媽就把她對婆婆的不滿轉嫁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態度極其惡劣。這樣的家庭環境又如何能養育出健康的孩子?

第三,由於現實原因, 對於一些確實沒有老人幫襯,自己工作又忙實在無力帶孩子的父母來說,很多家庭不得不請保姆來照顧孩子。這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但還是務必要注意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聯結。不能把照顧孩子的責任全交給保姆,自己放手不管。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養育是來自父母的陪伴。關乎孩子能否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甚至關乎孩子未來能否健康順利的成長。做為父母在由誰來帶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慎重考慮。


秋意闌


剛好也遇到這個問題,區別在於我才剛懷孕還沒生,但這個問題確實困擾著我。

首先,讓我爸媽幫忙帶孩子不可能,因為我有哥,我爸媽在幫忙帶我侄女,而且我老家傳統,很少有幫忙帶外孫外孫女的。所以,這點希望斷了。

其次,就像題主所說,讓公公婆婆幫忙帶孩子,我公公是個酒鬼(這樣說好像有點嚴重),但他很喜歡喝酒,沒事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處於半醒半醉狀態,而且抽菸很兇;婆婆呢,文化程度這些就不說了,她的育兒觀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管啥事,打一頓就好了,而且“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生活態度讓我不放心讓她帶孩子,何況她喜歡打牌,一有空就找牌友打牌去了,她們那群老年人帶孫子孫女都是帶去麻將室讓孩子自娛自樂,她們打牌。所以說,我不放心讓公公婆婆帶孩子。

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自己帶或者老公帶。我老公呢,先不說他沒耐心,馬大哈這些了,就是經濟方面,他是我們家的主要經濟收入者,收入是我的三倍之多,他帶孩子,我養不起家。

最後,自己帶孩子嗎?

說實話,我是不甘心的,我結婚五年一直沒要孩子,工作還算順風順水,努力了那麼久,為了孩子就要斷層,而且我屬於閒不住的人,脫離社會每天圍著孩子轉,我估計我會瘋。

那怎麼辦,懷孕了總不能不要吧。我是這樣想的,我有158天產假,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我可以請假一年(其中包含產假),這一年,我8個月左右請假,收假的時候孩子差不多也快一歲了,那時候就讓婆婆帶試試,我每天早上8:30上班,下午17:30下班,除了上班時間,孩子我可以自己帶著,其他事情老公幫忙打理。如果婆婆帶實在不行,我就只有辭職帶孩子,等孩子3歲左右上幼兒園了,我再上班。

我不想與社會脫節,更不想把自己的下半輩子綁在孩子身上,養育孩子是一方面,我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題主的情況,我個人建議,還是可以讓婆婆帶,但是早晚你在家就你和你老公自己帶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以你和你老公為主,多費心,等孩子上幼兒園,在教育上就沒那麼多爭議了。


蛋炒魚


不要把孩子輕易送回老家或者交給老人看。要儘量想辦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天天見到孩子,有實際困難,應該由家長去克服,不要讓孩子來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裡只裝著工作和社交,僅僅拿出所剩無幾的精力和時間的邊角來分配給孩子。不要對孩子的要求漫不經心,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相處這回事,不要讓你的孩子置身於精緻的房間,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jingjing2013


自己帶要麼就和老人一起帶。白天自己上班至少晚上可以跟寶寶互動玩耍。如果只由家裡的老人在老家帶性格好的,會為人處事的話對小孩的影響就是正面影響,如果是那種性格比較強硬勢力眼小肚雞腸的老人帶,小孩長大的性格就會特別的古怪。嚴重的長大了就會責備父母沒有盡到責任。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哥哥就是這樣的,對我媽媽特別的不好甚至還打她,而我媽又心裡很自責就一直忍讓還事事都為他著想。現在我自己也馬上有寶寶了,自己累點 生活過苦點我都願意自己帶決對不會把寶寶丟在老家。當然了這是我個人看法及想法。也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跟我的一樣,還是因人因家庭情況而言吧!


葫蘆島美吉姆早教中心


現實生活很殘酷 誰不想自己把自己的孩子帶好 人的心裡都是這個樣子把自己的孩子將來自己的母親自己的親人帶難道你都不放心嗎你自己或者思考一下將來你自己打你有了孩子不讓你帶你高興嗎從心理上講你的母親也許比你更聰明的孩子更關心你的孩子只是帶孩子的方式方法可能與有些看不慣


遠去的記憶css


我個人覺得孩子父母帶最好,但是現在大部分父母都上班沒有多少時間去陪孩子。我的家庭模式是週一到週五我和我媽媽帶晚上我摟著寶寶睡,週六到周天我婆婆帶


淺笑27026695


既然你本人太忙沒有條件帶孩子,讓婆婆帶也無傷大雅啊。婆婆是文盲也沒有關係,只要婆婆是一個善良慈愛的女人就夠了。你不可能奢求一個老人能夠教你孩子讀書認字,能把孩子健健康康地帶大就足夠了。婆婆更多上是肩負起管理小孩生活起居的責任,讀書做人以及教育的責任還是應該由夫妻倆自己主導才好。希望你的生活越過越好。


一隻孤單的鞋子


小家大事,今天就來聊聊孩子到底由誰帶,該怎麼帶的問題。

天下父母無不視自己孩子為掌上明珠,一家上下老小都圍著孩子轉。怕餓著了,累著了,受欺負了,什麼都不能缺,什麼都要好的...這已是存在於當前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現象和事實。

正因如此,一個家庭常常為誰來帶孩子的問題而爭論不休,都認為自己帶才是最好最合適的,爺爺奶奶要帶,外公外婆也要帶。更有甚者,有的家庭為了擺脫這種局面,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直接辭職在家全職帶孩子,不讓老人插手。

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

首先、單純由某一方來帶都欠妥。

隔代親是無法改變的,單純由老人帶,孩子會很容易被溺愛寵壞,同時老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難以跟上現代節奏,教育觀念也多半停留在老一代的思想上。

我就見過很多家裡老人有的飯不讓孩子自己吃,親力親為地一勺一勺地餵食;洗臉洗腳也是全程代勞;脫衣穿衣也一定要幫著孩子;就連有時爸爸媽媽讓孩子幫著提個小物件,讓孩子幫著拿下鑰匙錢包等,都會立馬招來老人的責備,認為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讓他提重物,還把孩子當僕人指使。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殊不知,這樣長期以往,會使孩子變得自私,認為一切都必須圍繞他,並嚴重影響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要知道自理能力對於孩子將來住校學習,步入社會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是不是單純由爸爸媽媽帶就絕對正確呢?其實也不然,爸爸媽媽帶孩子雖不會像老人般寵愛孩子,也會讓孩子儘可能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但很多年輕父母是缺乏帶孩子經驗的,而且心思也不及老人帶孩子細膩,所以常常會看到爸爸媽媽自己帶的孩子出現營養不良,時而生病等問題。甚至有的爸爸媽媽太過放鬆孩子的照看而出現小孩摔傷胳膊腿的事情,卡在欄杆空隙等情況。

由此可見,老人的圈養,爸爸媽媽的放養都不是最佳選擇,應該辯證地將兩者結合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雙方老人協商好帶孩子的替換週期,比如一年換一次,或半年換一次都可以(PS:有人會覺得換來換去會不會影響孩子的適應性,畢竟不同人帶孩子的習慣方式不同,但我不這麼認為,倒覺得這反而增加了孩子適應不同環境和氛圍的能力)

第二、若雙方老人相隔不遠,那麼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回另一方老人家裡渡週末;若相隔有一定距離,也可以在小長假時帶孩子回另一方老人家過節。因為老人都怕跟孩子接觸少了而被孩子疏遠,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讓孩子感受到雙方老人的愛和關懷,同時雙方老人也有機會多接觸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親近

第三、老人主要負責孩子起居飲食,接送孩子上下學;爸爸媽媽則要多多向老人灌輸現代理念,轉變老人的思想,並且全面負責輔導孩子學習,陪孩子鍛鍊等其它有利孩子成長的事情,老人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委婉提醒和指出;自己不如老人的地方,也得虛心求教學習

第四、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做生活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在不需要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完成自己的事情;正確引導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情

第五、 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多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將放養與圈養方式結合起來,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好孩子。


職言無妨


答案肯定是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

但是現在產假時間短,全職媽媽又不被家人和社會認可,很多爸媽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人帶。

老人帶孩子有哪些弊端?

1. 育兒理念上會有很大分歧,老人總會說“這樣我也帶大了幾個孩子”,但是現在的年輕父母更喜歡吸取一些先進的育兒理念,這樣就會難免產生家庭矛盾。

2. 隔輩親隔輩親,老人溺愛孩子的可能性更大。以我自己家為例,父母從小教育我們時候都是嚴要求,但是現在孫輩還未出生已經各種放話出來要把寶寶寵成小公主,讓我跟老公也是十分無奈。不少朋友都說老人帶的孩子生活習慣方便會差一些,有些也是老人的溺愛造成的。

3. 老人幫忙帶孩子勢必要跟小夫妻住在一起,每天柴米油鹽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也不利於家庭的和睦。

那新手爸媽要上班怎麼辦?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各種弊端,但是老人總歸不會害孩子,新手爸媽首先要認可老人的付出,然後經常與老人溝通,把自己的理念也滲透給老人。爸媽平時下班後以及週末儘量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只是一起玩玩遊戲,讀讀故事都可以。週末假期可以全家一起出去遊玩,也帶孩子多見世面。

當爸媽總歸要辛苦一些,看到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再多辛苦也值得了。

-—等待寶寶的出生,期待與寶寶共同成長!




她間


爸爸、媽媽讓“寶寶我”在自由和約束的平衡中成長,要立規矩,但不能太多,小時候1~2項規矩就夠了,培養進食和睡眠的規矩,其他可以給“寶寶我”選擇,比如穿什麼衣服,太多的規矩會壓抑“寶寶我”的創造力。

1、首先從小爸爸、媽媽要在家庭中樹立嚴格的行為準則,不要過度溺愛“寶寶我”哦。家裡長輩尤其是祖輩爺爺、奶奶也同樣要明白過度溺愛“寶寶我”的危害性,一旦在“寶寶我”的兒童時期形成了不良習慣,成人以後再想糾正就相當困難了。

2、爸爸、媽媽要進行耐心的說教,讓“寶寶我”更好地瞭解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害處。

3、爸爸、媽媽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要加強溝通,同樣要形成統一認識並達成“統一戰線”,否則這些規矩很容易自行崩潰或被聰明機靈的“寶寶我”各個“擊破”呢。哈哈......

4、爸爸、媽媽要做出榜樣,很明顯一對暴飲暴食、酗酒吸菸的爸爸、媽媽要教導出一個“小紳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同樣的“寶寶我”也是很拒絕的。

5、爸爸、媽媽所有的規矩和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恆喔。這樣“寶寶我”才能更好,更健康,更陽光的成長呢!

所以,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對寶寶教育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