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五歲半的孩子能背多少首詩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結束了。

一個叫王恆屹的小朋友引起了我的關注。

五歲半,已經會背五百八十多首詩。

能上《中國詩詞大會》,不僅僅靠記憶力背熟,更是要理解詩的含義和背景。

不得不感嘆,我們人類的大腦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難以比量。

這倒是給對孩子的教育,有所啟發。

小時候,因為學習的需要,對唐詩宋詞並沒有太多的好感。

反而是工作以後,常常偶遇幾句,卻是覺得無限地美好和遐想。

六神磊磊說:今天能讀到唐詩,你知有多幸運嗎?

李白留下來的詩大概十分之一,杜甫四十歲之前的詩幾乎全部失傳,王維不到一成,王勃、李商隱的詩幾近失傳,後續被人一點點蒐集到。

因為他們,我們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偉大詩人們朝辭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曉汲清湘;看詩人們記錄下千里鶯啼、萬里雲羅、百尺危樓、一春夢雨;看他們漫卷詩書、永憶江湖、哭呼昭王、笑問客來。

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運。

如果你是一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對更多的詩詞感興趣,

又或是一名家長,想要為孩子的學業提供一些指導。

不妨從《六神磊磊讀唐詩》、《唐詩三百首》、《大明宮詞》紀錄片結合入手。

讀書|五歲半的孩子能背多少首詩

先讀《六神磊磊讀唐詩》,

作者六神磊磊,因為讀金庸而備受歡迎。

他的文字一大特點,就是通俗、風趣。有一些描寫意境有點誇張,但並不影響你瞭解唐詩。

宋之問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如果翻閱《唐詩三百首》,你看到的內容大概率是這樣子的。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分別從距離跨度長,消息不靈以及時間的久遠這三層依次層遞,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後兩句抒情,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於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全詩真實地反映出詩人當時流落在外的心境,讀來不免心酸。

小時候,可能更多地就是這樣學的唐詩。

然而,我們僅僅是學會了一首詩,而不是宋之問的詩。

對宋之問這位詩人,瞭解多少?

父親勸他說:孩子啊,你刻苦學詩當然很好,但牙還是要刷的,不然早晚要吃大虧。

宋之問卻不以為然:刷一個牙,至少要五分鐘,多浪費時間啊。少刷牙怎麼會吃虧呢!說著,他又埋頭到了書本之中。

漸漸地,小宋同學在各大報紙雜誌上不斷髮表作品,開始有了一些名氣,尤其是五言詩寫得最得心應手。隨著聲譽漸起,小宋也很得意。憑藉著優秀的表現,我們的小宋在職場步步高昇,最後擔任了一個了不得的職位——武則天的高級伴讀書童!

這時,宋之問已制定了下一階段的五年計劃,他要繼續向武則天進攻,乃至奪取御姐的歡心。光靠給女主寫詩已經不能滿足他了,他還決心要給武則天……當男朋友。他鉚足了勁,給武則天寫了一篇長詩,叫《明河篇》。

情書送上去之後,過了好久,小宋才終於側面聽到了武則天的回覆。這是一句在中國詩歌史上被當作段子傳了一千多年的回覆:“我不是不知道小宋有才華、有情調。可是……架不住他口臭啊……”

這是從《六神磊磊讀唐詩》節選的一部分內容。

雖然宋詩人寫出了名句,但在歷史上,他並不是一個正面的人物。他討好武則天,武則天倒臺後,又告發了好心收留他的友人張仲之。

一生跪舔權貴,出賣過朋友,最後換來被一路猛貶的下場,寫出了《渡漢江》這樣的詩句。

在人生盡頭,詩魂才得以昇華。這才是宋之問的《渡漢江》。

《六神磊磊讀唐詩》這本書,實際上是在讀詩人。

就是用這樣風趣的語言介紹唐朝整個時期的一些重要的詩人。

全書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劃分。

瞭解每一個詩人處在什麼時期,對你讀詩會有極大的幫助。

最為我們熟知的李白和杜甫生活在盛唐時期,唐玄宗時期。

唐玄宗後期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由盛轉衰。

安祿山進入長安城後,燒殺搶奪,導致長安城煙火四起,雜草叢生。因此,有了杜甫非常著名的《春望》。

現今留存的大多是杜甫四十歲以後的詩,所以就能明白杜甫的詩大多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樣風格的詩句。

白居易的詩一大特點就是通俗,而且喜歡寫揭露大唐社會負面的內容。像《長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罵的就是唐玄宗和楊玉環。

你也能更加理解為什麼李賀被稱為詩鬼,因為他的寫詩風格更多偏魔幻。最有名的就是我們背過的《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色漫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等你通過《六神磊磊讀唐詩》這本書瞭解了詩人的生活、詩人詩的風格,再配合背誦《唐詩三百首》會更有自己的體會和感覺。

甚至讀過一首詩,你都隱約能猜出是誰寫的。

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以配合《大明宮詞》紀錄片。

視頻類的學習方式加入,可以更加豐富對唐朝的想象和理解。

更重要的是《大明宮詞》實質是一部簡易的唐史。

唐史和唐詩的結合,才能對唐詩有更好的瞭解和欣賞。

也許,有人疑問當今的我們,為什麼要學唐詩?

當萬事皆懵懂之時,一人獨行於路,你可知那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悲傷?

平日樂善好施,困難時朋友鼎力相助,你可知那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驚喜?

當你我分隔兩地,你可知那是“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情愫?

當你終於轉頭離去,你可知那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放下?

詩,是生活的一種美,不同時空、平行宇宙間的共鳴。

就像為什麼要學畫畫、學唱歌、學跳舞,一樣。

“唐詩,就是一場太陽和月亮的戰爭。”

今天能讀到唐詩,你知有多幸運嗎?

讀書|五歲半的孩子能背多少首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