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历史评价却很高?

三叔小记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之女)。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相传他母亲在怀着他时曾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朱高炽是个大胖子。他胖到什么程度呢?就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以致于他的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也特别费布料。后来甚至连走路都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就这样也还总是跌跌撞撞。这显然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这种开宗立业的马上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朱棣因此也不大喜欢自己这个长子,相比之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倒是很有祖父朱元璋、父亲朱棣那样的马上天子风范,朱棣甚至暗示次子朱高煦:”你哥身体不好,你要努力哟“。朱高炽因为身体的原因打小就喜静厌动,所以不论是个人武功或是带兵打仗的军事谋略都在弟弟朱高煦之下,不过军事能力相对欠缺的朱高炽在政务能力上是很强的:少年时代的朱高炽曾跟随祖父朱元璋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朱高炽却很有主见地认为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他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朱元璋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朱棣起兵靖难时考虑到身体肥胖的朱高炽不便随军作战,于是让他留守北京。朱高炽尽管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相对欠缺,但他颇能服众并充分授权部下。靖难期间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率50万大军进攻北京,然而朱高炽成功安定人心团结部下,最终以万人之军守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封官许愿,以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就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从而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从朱高炽早年的经历来看:他尽管身体肥胖,在军事能力上不仅远远逊色于祖父朱元璋、父亲朱棣,可能也不及弟弟朱高煦,但在处理行政事务上还是颇具才干的,也能很好地团结人心。不过朱高炽喜静厌动的性情和父亲朱棣实在是显得有些不合拍,其实朱棣自己更偏爱从小和自己一起征战的次子朱高煦,但朱棣也知道大明王朝在经历父皇朱元璋和自己两代马上天子的强势统治后也确实需要一位文治守成之君,况且通过靖难之役上位的朱棣也担心自己的几个儿子之间重新上演骨肉相残的悲剧,所以朱棣一度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颇为犹豫。最后使朱棣下定决心立储的是当时的大才子解缙说的一句话:”皇帝有个好孙子啊“。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从小就颇得祖父朱棣宠爱,朱棣一直认为自己这个孙子有帝王之气。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在最后一次远征蒙古之役后回朝时去世,太子朱高炽随即继位。然而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后就猝然离世,别看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满一年,但他在明朝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转折性意义。如果说朱元璋、朱棣时代是明王朝的战略扩张时期,那么朱高炽登基标志着明朝的战略扩张期的结束和内部改革时代的开始。就在明成祖朱棣刚一驾崩之时还没正式登基的朱高炽就跑到牢里把被朱棣下狱的原户部尚书夏原吉放了出来。夏原吉何许人也?为什么为什么朱高炽甚至在还没来得及举行登基大典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要去牢里放了这个人呢?

夏原吉是建文帝时期的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朱棣起兵靖难攻破南京城后夏原吉被政敌揭发为建文遗党给抓了起来。当时正在气头上的朱棣就要杀夏原吉,夏原吉只是很淡定地请求朱棣过三天再杀自己。朱棣大为不解:你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多活三天有什么意思呢?结果夏原吉表示:只要再过三天自己就能把户部的账目结清,这事关国计民生江山社稷,所以自己必须在临死前完成这一任务。夏原吉这种至死不忘工作的作风让朱棣大为感动,于是就提拔夏原吉成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后来整个永乐朝征漠北、下西洋、编修大典等各种纷繁浩大的工程在相当程度上都有赖于夏原吉提供的财力支撑。尽管夏原吉一直在为支撑永乐朝的文治武功积极筹措钱粮,但其实他也感觉到朱棣好面子将排场的行事风格已令大明王朝的财政不堪重负。永乐朝的文治武功是无可置疑的,然而永乐朝的文治武功绝不是朱棣个人的成就。事实上历史从来就是由人民所推动的: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固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然而哪个又不是建立在无数升斗小民的血汗之上?我们作为后人当然值得为中华先民的成就自豪,然而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又会如何看待一个接一个的浩大工程呢?1421年冬朱棣再次策划北征蒙古,却遭到夏原吉的公开反对:“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在夏原吉看来:朱棣连年出征都无功而返,搞得劳民伤财。加上灾荒不断发生,国家已内外交困。何况皇帝又龙体欠安,需要好好调养,非要出征的话就派遣将领前往,没必要御驾亲征。朱棣大怒之下就把夏原吉下狱,然而就是这次出征不仅无功而还,最终连朱棣本人也病逝于征途。临终前的朱棣不由感叹:”夏原吉爱我“。

朱棣临终前这句话意味着实际上这时朱棣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尽管自己一生戎马创下不朽的文治武功,然而也因此使国力不堪重负,是到了让天下休养生息的时候了。朱棣尽管意识到了这点,然而大明王朝的战略转型注定与他无缘,随着朱棣的死就把这一历史重任交给了作为继任者的朱高炽。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棣曾当着将士们的面说:”太子就是个抠砖缝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句台词其实还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朱高炽的确是一个近乎于抠门的人,不过他这种抠门也实在是形式使然。朱高炽继位后停止了永乐年间声势浩大的下西洋之举。这件事我们以往一般是对其持批判态度的,这种批判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此举的确使中国的航海事业中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中国海权海防的空虚。不过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不能要求当时的人能未卜先知预计到若干年后的事,朱高炽之所以停止下西洋根本原因还是明朝的财政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远洋事业。郑和下西洋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征服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的行为,而是一种弘扬天朝上国威严的朝贡贸易行为。这种行为的典型特征就是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明朝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厚往薄来——每当明朝接受海外国家的贡品时会回赠比贡品价值高出十倍乃至百倍价值的礼品。长此以往就构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停止下西洋的同时还停止买马、采办等耗费大额国库资金的支出行为,从而起到了削减财政开支、减轻国民负担的效果。

尽管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然而在此之前由于朱棣长期御驾亲征,所以朝中政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当时以太子身份监国的朱高炽处理的。因此他实际上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算上这段时间,那么朱高炽在明朝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就毋庸置疑了:朱高炽通过改组内阁的方式授予他的某些心腹顾问显贵的品位,以著名的翰林学士和干练的官员充实行政官署,来开始他组织新政府的工作。在朱高炽新任命的官员中有的人在他与朱棣有分歧时支持过他并因此受到惩处:永乐十二年(1414年)事件中被撤职的黄淮和在同一时期被监禁的杨溥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兼大学士。杨士奇成了首辅大学士和少傅;杨荣和金幼孜也留任大学士。朱高炽常召见这些重臣们进行正式会议,要求在他对重要事务作出决定前在密封的奏章中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内阁不再是像以前明代统治者之下的不能负责的谘询机构,大学士亲自参加了决策。对朱高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由强力战略扩张向内部改革的转型而言:这种集体领导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朱高炽一手提拔起来的杨溥、杨士奇、杨荣成为明朝盛世仁宣之治中的传奇人物。在任用贤臣的同时朱高炽也致力于淘汰厄官;释放被谪隶军籍的官员回家乡;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转而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系列举措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朱高炽死后的谥号是明仁宗,而从他的行为看来也当得起这个“仁”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黄河决口,河南开封受灾,老百姓居无定所。仁宗就下令减免开封的赋税,并派右都御史王彰前去安慰灾民。十月,山东登州、莱州发生水灾,仁宗再一次见面赋税。当时仁宗下令给各级官员说:“凡是国家政策中有不利于老百姓的,一定要上奏,如果当地受灾不立即上奏请求赈灾者,必须论处。”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下令把太仆寺的马分给守卫边疆的士兵牧羊。仁宗还对全国各地卫所屯田军士、差役不得擅自摊派,有碍农务,违背命令者严惩不贷。仁宗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是要爱惜民众,保存农力与牲畜,发展农业。仁宗多次颁布要求废除一切不利于保护牲畜、发展农业的法令。牲畜作为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劳动工具对发展农业、维持农民生活必不可少,因此仁宗把禁止私自宰杀牲畜作为一条法令颁行全国。仁宗还提倡用执法公正、实行仁政来振兴国家。他告诫负责处理刑事案件的刑部与都察院的主管官员说:“我对刑法不敢依靠个人的意志来判断。你们处理刑事诉讼案件应当收集各种材料和情况,仔细辨别案情的真伪,依靠真凭实据秉公处理,把有罪的人绳之以法,无罪的人不能蒙受冤屈。只有执法者公正才能使法律严明取信于民。这样一来天下人才有所顾忌,而不是无视法律为所欲为;从而使天下太平,百业兴旺。”可以说明仁宗在位时间尽管短暂,但正是他一手奠定了明朝由强力战略扩张的洪武、永乐时期向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的仁宣之治的战略转型基础。说他是明朝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性人物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胖呢,应该在300斤左右。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费布料,因此,朱棣不大喜欢他,曾多次打算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

这事儿一直让朱棣十分纠结,后来是大明才子解缙给他下定决心立储的,解缙说:皇帝有个好孙子啊。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生的英武雄伟,有帝王之气。

除了肥胖,朱高炽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兵士,发动北京城军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也没有打开北京城门(虽然其中有水分)。朱棣称帝之后,屡次北伐,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不乱,井然有序,充分说明了朱高炽的治国才能。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朱棣时代以严猛治国,其间又发生了靖难之役,人心思安,朱高炽一改朱棣的严酷和朱元璋时代的“重典治国”理念,施以平和仁政,由此,文官士人得以“身心解放”,百姓得以休息,朱高炽不同于父亲祖父的执政风格得到官民一致拥护。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青灯问史


朱高炽即明朝第四任皇帝,朱元璋之孙,朱棣之长子。

朱高炽在位只有将近十个月,但他的历史评价却是很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太子监国时期,朝无废事,谦虚好学,功绩突出。二是继位之后,为政开明,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下面我简单的说说,欢迎讨论。

一、太子监国

别看朱高炽皇帝只当了一年,但作为太子监国断断续续也搞了二十多年,靖难之役时,奉命留守北京,以一己之力拒李景隆五十万人之攻,为其获得很高的威望。在监国时,虚心求教,表现优异,获得了朝野的一致支持和好评。

所以朱高炽的口碑是很好的。

继任为帝

朱高炽虽然执政仅一年不到,但是这一年当中做了很多事情,为政开明,广开言路,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平反冤案,重任旧臣,废除苛政,励精图治。一副明君盛世的景象。为后来的蛐蛐皇帝铺好的道路,也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可惜十个月就突然暴亡了。有说是因为肥胖三高,心脏病突发而亡,也有说是被朱瞻基阴谋暗杀。


但无论如何,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能力出众、品格优秀的明君贤君。


曹老师xixi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朝廷大小事全由皇帝批复,这是个繁重要命的工作,而且永远干不完,朱元璋死磕,累到吐血,朱棣看出其中道道,宁可打仗风餐露宿,也不愿窝在宫里死干,于是就有了朱棣6次离开京城,到处找仗打,由太子朱高炽监国,从史料上来看,虽然朱棣在位22年,大部分时间是不在皇宫的,朱高炽监国最起码13年以上,所以虽然朱高炽最后在位时间不足1年,实际上他是永乐中后期的重要统治者,后人对他的中肯评价,是要算上监国那段的,并不仅仅是那1年。

明朝洪熙皇帝朱高炽画像。

如果翻开朱高炽监国理政和当皇帝的事迹,绝对个标准的儒家君主,宽容、仁爱、开明、稳重,是他的人生标签,提出以仁治国,停止外国奢侈品的进口,禁止各地强征贡赋,多次下发宽恤百姓的政令,大举赈灾免税;讲亲情,就算两个弟弟心怀不轨,处处为难自己,也坦然维护,数次救过朱高煦、朱高燧的命。

仁宗时期,内阁有杨士奇、杨荣、杨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

他同情建文旧臣,反对建文旧臣的杀戮,承认建文帝号,将朱棣迫害关押的建文臣子、家属等陆续解放,恢复自由,为方孝孺平反;也释放了大量在朱棣时期关押的臣子,比如黄淮,夏原吉,为解缙平反,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获得拥戴,齐泰、黄子澄等大批官员家属被赦免。

朱高炽献陵。

朱高炽的几位大臣比较贤良,如蹇义、夏原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政治风气良好,鼓励进谏;南6北4的科举就是朱主炽定下的,这一制度沿用到清朝,他崇尚儒学,建弘文馆,常与儒臣谈论经史,从以上可以看出,朱高炽虽然当皇帝时间短,但执政时间长,他对文人、文官非常好,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史料都是文官写的,皇帝得到了众文人的认可,记载肯定都是美溢之词了。


图文绘历史


存在感最低的明朝皇帝,但史书评价他可以比肩周成王,汉文帝

说到明仁宗朱高炽,可能是明代十六个皇帝里面,最没有存在感的。他上承朱元璋、建文皇帝和朱棣,下启明宣宗朱瞻基,爷爷消灭元朝,爸爸发动靖难之役,赶跑侄子建文帝,将首都迁到北京,仁宗的儿子宣宗则大力发展经济。

谁的成就都比明仁宗大。最主要的是,明仁宗仅仅当了8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仅次于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明光宗,真是够悲催的。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又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皇帝,就如题主所说,史书对明仁宗的评价非常之高。那么,史书是怎么评价的,明仁宗又干了什么事呢?

先来看看史书是怎么评价他的。在《明史纪事本末》里面,作者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将明仁宗比作周代的周成王和汉代的汉文帝,这两个人都是起到承前启后,将朝代推向巅峰的人。可见,对明仁宗评价之高。《明史》里面则说明仁宗“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其实,《明史》的评价更高,竟然说他的功德都无法书写完全。那么,明仁宗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呢?

明仁宗从小宅心仁厚,倾心儒学,深受朱元璋喜爱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稍微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7月20日,是朱元璋获得的第四个孙子,朱棣的长子。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十年,国家还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就在前一年,朱高炽的父亲朱棣才刚刚被分封到北平,做燕王。

朱高炽虽然是长子,当时开始的时候,朱棣非常不喜欢他。为什么?史书记载,朱高炽天生就有脚疾,走路一瘸一拐,而且体形肥胖,每次走路都必须有太监搀扶,否则就会摔倒。

此外,朱高炽从小就喜欢儒家思想,喜欢读“四书五经“,每天书本不离手,还喜欢写书法,画画。儒家思想将朱高炽塑造成了一个谦逊有礼,宅心仁厚的人。

朱棣是个美男子,有文韬武略,戎马一生,自然对这么个“废物儿子”心怀不满。再加上后来,朱棣又有了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朱高煦能征善战,曾跟随父亲参加靖难之役,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父亲的喜欢。

在靖难之役中,有一次朱棣病重,甚至对朱高煦说,我病了,你要多努力,朱高炽身体有病。其目的是暗示,朱高炽是不可能做继承人的,朱棣心目中的继承人是朱高煦。

本来,朱高炽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机会做皇帝。但是,上天赐给了他一个贵人,就是他的爷爷朱元璋。朱元璋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朱元璋找来了几个长孙,让他们住在身边。

有一次,朱元璋让他们去检阅皇城士兵,朱高炽是最后一个回来的。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朱高炽说,冬天早上这么冷,士兵们在那里吃饭,我是看他们吃完饭才回来的。朱元璋非常高兴,说“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

后来,每次朱元璋找朱高炽聊国家社稷,朱高炽都会对爷爷说,自己最关心的是老百姓是否能够生活富足。这让乞丐出身的朱元璋非常满意。

朱元璋的意见,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朱棣。

朱高炽的弟弟多次对他栽赃陷害,险些让他丧失了继位的资格

此外,虽然朱棣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但是朱高煦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甚至滥杀无辜,偷盗自己舅舅的马,这让朱元璋及其朱高煦身边的人,都非常讨厌他。朱高煦的这个性格,也注定导致自己悲剧的命运。

朱高煦还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很早就想栽赃陷害朱高炽,让他彻底丧失做继承人的打算。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带领军队南下作战前,朱棣命令朱高炽留守北平,进行监国。后来,建文帝的军队包围了北平,朱高炽在母亲徐氏的帮助下,安抚军民,礼贤下士,甚至以身作则,事必躬亲,每天四更起床,二更睡觉。

朱高炽说,父亲在外面作战,我怎么能够偷懒呢?就这样,朱高炽出色的完成了守城任务,后来与朱棣军队里应外合,赶跑了建文帝的军队,这一事件,开始让朱棣对朱高炽刮目相看。

不过,朱高煦却给自己的哥哥暗中下绊。他跟朱棣说,哥哥在爷爷身边的时候,与建文帝关系非常好,因此,他有可能会背叛我们,投靠建文帝。

建文帝的大臣方孝孺此时也考虑到,可以用这个办法离间朱棣与朱高炽。于是,故意写了封信去策反朱高炽。这件事被朱棣知道了,朱棣开始对朱高炽产生怀疑。

朱高炽很会办事,立即将方孝孺的人和信送到前线朱棣处,以此打消了朱棣的怀疑。

朱高煦作茧自缚,最终激怒了永乐皇帝

虽然朱棣开始对朱高炽不再厌恶,但是,他还是很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很多大臣建议他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不但不为所动,甚至掀起了几次冤狱,将有功之臣解缙、耿通逮捕入狱,最后被残害致死。这里面,也有朱高煦的挑拨离间。

真正让朱棣开始厌恶朱高煦的事件是,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按照明朝制度,成为藩王之后,应该到封地就任。但是,朱高煦迟迟不走,一直留在首都南京。朱高煦当然不能走,走了,他继位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这引起了朱棣的警觉与厌恶,并训斥了朱高煦,将他周围的官员贬谪到了交趾(现在的越南)。但朱高煦仍旧不为所动,后来甚至听说朱高煦在府中招募了三千勇士,在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擅杀兵马指挥使。

朱棣大怒,当面斥责朱高煦,甚至要将他废为庶人。此时,朱高炽出现了,他立即劝说父亲手下留情。朱棣对此感到很满意,于是坚定了让朱高炽继位的信心。

朱高煦失去了夺嫡的资格后,三儿子朱高燧又冒出来了,开始与哥哥做对。

朱棣后来先后五次带兵北上与蒙古军队作战,都让朱高炽监国。朱高燧多次栽赃陷害,但被朱棣识破。

由此,朱高炽前方的障碍都没有了,再加上朱高炽数次监国,都井井有条,非常出色,得到了朱棣的欢心。

朱高炽监国出色,最终让他顺利继位

在监国过程中,朱高炽主要做了以下几个事情:

第一是抚恤灾民。永乐七年(1409年),明中都凤阳遭灾,朱高炽立即命人前往赈灾。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紫禁城修建完毕,政府开始从南京转向北京。朱高炽路过山东的时候,发现因为闹饥荒,老百姓衣不蔽体,没有饭吃。

于是朱高炽当场赈灾,朱棣非常满意。

第二是徙民屯田。主要是号召山西等老百姓和流民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

第三是亲近文臣。朱高炽读了大量儒家的书籍,并将其思想运用到治理国家中。

第四是贬斥酷吏。朱元璋和朱棣都喜欢使用酷吏,毕竟乱世用重典。但是,等到国家平定了,就必须以仁孝治国,于是,他罢免了几个朱棣手下的酷吏。

第五,宽缓刑罚。朱高炽多次建议朱棣,对于很多情节轻的罪犯,可以让他们用钱减轻处罚,没有钱的,让他们去种树,既可以发展经济,充实国库,也可以体现宽容的特点。朱棣深表同意。

明宣宗继位后的政策,为明朝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在了远征蒙古的路上。朱高炽顺利即位,是为明仁宗。

虽然明仁宗在位仅仅8个月,但他解决了很多明朝的的危机。

第一个就是解决了明朝与蒙古的恩怨。朱棣五次远征,劳民伤财,最后两败俱伤。明仁宗主动跟蒙古示好,甚至不惜作出让步,允许他们前来朝贡(朝贡就意味着蒙古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

当然,当时蒙古部落里面的瓦剌部,一直有入侵明朝的打算,但是由于自己势力还很弱小,只好先着重统一蒙古内部,表面与明朝修好,韬光养晦。

明仁宗当然知道瓦剌部的目的,但是他还是主动与瓦剌部和好。这导致二十多年之后,瓦剌部给明朝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俘虏明英宗)。

此外,明仁宗还主动与蒙古进行贸易,并严格监视边境的贸易,防止蒙古部落趁机偷袭。

第二个,明仁宗还主动调整了北部的边防和军队,如设立五军都督府和边防都司等,加强了北方边界的防守力量,使蒙古不敢轻易入侵。

第三个,明仁宗还恢复了重用贤臣的政策,释放了很多朱棣时期。被捕的大臣,真正开始以儒家思想治国。

第四个,取消了劳民伤财的下西洋活动。虽然我们后人对此表示惋惜,认为明朝丧失了在海洋时代,可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与欧洲人争,开眼看世界胜的机会。但是,不得不说,这对当时国家恢复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个,则是关注赈灾和宽刑平狱。这其实是延续了他做监国时的思想。

明仁宗的这些政策,直接带来的是明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社会的稳定,缓和了内部的矛盾,为后来明朝稳定有积极的贡献。


兮兮说事儿


原因就在于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却奠定了明朝盛世——仁宣之治的基础

明仁宗短短一年的即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确实对朱元璋、明成祖施政不足的拨乱反正。明仁宗让明朝这辆货车离开偏差的方向,回到正轨,这就弥足珍贵。

明仁宗在短短一年做了什么:

1、明成祖一死、明仁宗尚未即位,即可释放在太子期间被下狱的夏原吉等旧部下;

2、即位后,即可停止下西洋、买马、采办等耗费大额国库资金的支出行为,削减财政开支,减轻国民负担;

3、淘汰厄官;释放被谪隶军籍的官员回家乡;规定文官70岁可致仕;

4、敕令官府所用的物资均以原产地市场价值计价购买,对科派生病人民的官吏严惩不贷;

5、增加朱氏诸侯每年俸禄;

6、设立南京守备,为李隆任职;

7、废除要求都城人民必须在京城卫所养马的规定;

8、停止向民间购买金银,废除两京户部行用库;诏令天下卫所修建城池;

9、废除全国各地雨泽奏章收藏于通政使的做法,要求雨泽奏章即到即上奏,以了解各地天气情况;

10、规定三法司会同大学生、府、部、通政、六科在承天门共同给囚犯定罪,作为永久性法律;

11、增加京官和士兵的月俸禄;

12、释放建文帝时期因建文帝被牵连的所有官吏家属;

13、诏令都城附近的卫军轮番到京城进行操练,成为定制;

14、派遣御史巡视边境防卫和考察天下官吏;

15、规定朝臣回老家探亲的赏赐数量等级;

16、规定地方官员如果在发生灾情不上奏要求赈灾就要被问罪;

17、严禁法外加罚,即便是明仁宗亲自下诏法外 加罚,大臣必须上奏要求明仁宗废除;规定自宫的不孝论罪;除非涉及谋反罪,否则不得连坐家属;废除诽谤禁令,民间上告的都不得治罪;

18、在听说山东、两淮、徐州等地缺粮而官府正准备征收夏季税粮时,为防止工部和户部反对,在没有知会工部和户部,先让杨士奇起草诏书、自己用国玺盖章后,才通知工部和户部,让他们执行。


总的来说,明朝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的仁宣之治是明仁宗开启并奠定基础、明宣宗继续发展。明仁宗的作用就类似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只是明仁宗即位时间太短。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明成祖朱棣子嗣不多,一共有四个,和他的老爹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就算朱棣这四个儿子也是他当燕王的时候生的,他四十多岁登基以后二十多年没有一点动静了,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这些暂且不论,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嫡长子~朱高炽。


汉人讲究嫡长子继位,而且朱高炽也的确是比较聪明,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过于肥胖,有近300斤的体重,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而且走一步喘三喘,身体极其不好,因此朱棣也不喜欢这个儿子。

他想如果把大明的江山传给老大朱高炽,万一没过几天,他一命呜呼了怎么办?就他这身子骨能适合当皇帝吗?所以朱棣在立储的这件事情上一直很纠结,但是如果废长立幼的话又不符合情理,况且老二老三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这让当爹的朱棣很是头疼,但是不管怎么纠结朱棣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大胖儿子朱高炽,朱棣因为他当继承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看上了朱高炽的儿子,他的孙子朱瞻基,觉得这个孩子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从小就喜欢他。



公元1424年九月明仁宗朱高炽继承皇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大家请看从公元1424年九月,到第二年的五月朱高炽病重,一共不到300天,而在这短短的200多天的时间里,后人却给了朱高炽极高的评价,这一切单从他的庙号“仁宗”能看得出来庙号是后人在皇帝死后给皇帝立的封号,仁宗就证明这个人是仁义之士。



朱高炽继位的时候已经46岁了,实际上,史书评价朱高炽,并非仅仅是从他即位的那段时间来寻找依据,他即位之前的事迹,同样值得称道。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天性沉稳,喜学少言。虽然他的沉稳品质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他也因此早早被钦定为燕王世子,但朱棣事实上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他没有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但是话又说回来,他虽然没有打过仗,也不代表他是无能之辈,话说朱高炽镇守北平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而且,建文帝还专门送了一封秘密文书给朱高炽,想以封王来引诱朱高炽投降。 尽管当时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但他却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把建文帝的文书转送给了朱棣。并且朱高炽在坚守北平期间,积极听取城中老兵的意见,以多种方式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终李景隆被迫撤军。朱高炽也因此创造了万人守城的奇迹。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好静不好动。在一个人的时候,他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从书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虽然不被父亲喜欢,但是他依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后人对他有极高的评价了。


佳宁姐姐说历史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于北征凯旋途中的榆木川,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获悉了朱棣驾崩的消息,九月七日,朱高炽继位,改明年为洪熙元年。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于皇宫中的钦安殿猝然驾崩,此时距离朱高炽继位只有不到九个月。

关于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明史》、《明仁宗实录》等史料中都是讳莫如深,后世的一些史学家根据史料中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提出了朱高炽死于纵欲、雷击、中毒、心脏病等几种不同的说法。由于这几种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就成了一个历史迷案。

虽然朱高炽的死因成了一个历史迷案,但在历史上对他却有着极高的评价,朱瞻基继位后给他上的庙号是仁宗,意为“仁孝而天下归心”,清修《明史》中也给予了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和“与文、景比隆”的评价。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在历史上为何会有着极高的评价?

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四。

一、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从永乐二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开始至永乐十四年朱高煦就藩为止,文官集团为了帮助朱高炽挫败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企图,在先后发生的解缙案、耿通案、迎驾案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缙、耿通等支持朱高炽的朝臣和十多位太子属官被杀,杨荣、杨士奇等文官集团的骨干力量大多都被关进监狱。

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如果朱高炽被描述成为一个平庸的皇帝,文官集团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无论朱高炽如何,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二、武将对朱高炽很满意

继位的半个月内,朱高炽先后任命武安侯郑亨为大同镇守总兵官、襄城伯李隆为山海关镇守总兵官、武进伯朱荣为辽东镇守总兵官、都督佥事谭广为宣府镇守总兵官、都督同知梁铭为宁夏镇守总兵官,通过朱高炽给予镇守总兵官常驻各镇、负责卫所士卒的操练、统一指挥附近各卫所士卒守备边防等权力的情况来看,朱高炽是想以镇守总兵官取代藩王成为新的边防核心。

命武安侯郑亨等四人俱充总兵官,亨镇守大同;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谭广为本府左都督,命镇守宣府。命后军都督府同知梁铭镇守宁夏。——《明仁宗实录》

如此一来,武将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武将来说无疑是个大大的惊喜,所以,他们对朱高炽很是满意。

三、文官集团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为了对文官集团投桃报李,不仅恢复了永乐时期废除的三公、三孤头衔,还通过内阁辅臣兼任六部尚书的方式提高了内阁辅臣的品级。

这可以被看做是明代文官集团权力开始增加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内阁辅臣通过兼任六部尚书、加封三公和三孤头衔的方式就能将品级提升到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

随着内阁辅臣品级的提升,文官集团就能以内阁为中枢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所以,文官集团同样也会对朱高炽很满意。

四、百姓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立即下令停止按计划即将开始的下西洋活动,并且在随后又相继下令停止采办、对鞑靼等部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此外,朱高炽还宣布准备“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

盖京师者四方之本,世云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于此三十余年,宗社奠安,生民无事,且皇祖陵寝所在,宜命皇子之贤者率重兵以镇之,外以杜觊觎之心,内以壮两京之势。他日回銮,亦可以省东南转输劳费。——《明仁宗实录》

随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下西洋、采办等活动的停止,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并且朱高炽还同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的抚民重农措施,所以,百姓对朱高炽同样也很满意。

综上所述,有了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评价的前提,再加上武将、文官集团、百姓、士绅都对朱高炽很满意,朱高炽在历史上的评价怎么会低,所以,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必然会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玺言春秋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跪射俑


因为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最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一位皇帝,虽然只在位八个月,却得到了儒士集团的拥护和爱戴。

太子之路

被朱元璋所喜爱的皇孙

别看朱元璋杀起官员来毫不手软,但对自己的儿孙们却非常慈爱,经常亲自考教众皇孙的办事能力。《明史》中记载了这样几个故事:

  1. 朱元璋曾经让几个皇孙分别去检阅部队,唯独朱高炽回来的最晚,朱元璋询问原因,朱高炽说:“早上天气寒冷,我等士兵们吃过饭再检阅,所以回来的晚。”
  2. 朱元璋又让他们分别阅读奏章,朱高炽很快就把和军政有关的重要奏章挑选了出来,向朱元璋汇报。但是对于很多奏章中的文字错误,朱高炽却不说。朱元璋很不高兴,质问说:“你怎么能这么疏忽?”朱高炽回答说:“我不敢疏忽,只是小的过错不应该劳烦皇帝。”
  3. 朱元璋问朱高炽,尧舜时期的百姓遇到灾年,依靠什么度荒?朱高炽回答:“依靠圣君恤众爱民的政策。”

通过这几件事,朱元璋非常高兴,称赞朱高炽有做圣君的见识。

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才略过人却不被父亲赏识

可能朱高炽有比较严重的肥胖症,史书上说他因为体态肥胖导致行动不便,走路需要两个内侍搀扶,即便这样也经常跌跌撞撞。对于一生雄才武略的燕王朱棣来说,儿子如此身体状态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尽管在朱棣靖难之时,朱高炽以一万人的兵力死守北京,抵挡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充份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但朱高炽的儒学修为却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并和他的几个老师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为了辅政的干才,杨士奇、杨荣、杨溥被后世称为“三杨内阁”,开创了仁宣盛世。

公元1404年,在大学士解缙、黄淮的极力推举下,已经成为皇帝的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朱棣一生戎马,多次亲征,所以太子朱高炽经常代替父亲处理政务。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并且他的能力赢得了翰林学士们的尊重。但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他的弟弟朱高煦一直觊觎继承人的位置,并对哥哥展开了阴谋攻势。

从朱棣本人来说,他是喜欢次子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勇武善战,在靖难中多次立功,朱棣觉得很象自己。据说朱棣曾经许诺过将位子传给朱高煦。这样一来,就给了朱高煦很大的非分之想,借着太子监国,而自己跟随朱棣出征的便利,多次诽谤太子朱高炽。为此朱高炽多次受到申饬,亦师亦友的杨溥、黄淮也遭受牵连被囚禁。好在朱高炽品德端正,洁身自好,在朝廷官员的大力支持下,朱棣始终没能找到废黜太子的借口。

登基为帝

公元1424年,朱棣北伐返京的途中病逝。为了防止两个兄弟朱高煦、朱高燧作乱,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并派人带着传位诏书飞报北京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一个月以后,太子朱高炽才得到消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正式登基为帝。

缓和矛盾

朱高炽继位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赦免建文帝的旧臣和父亲朱棣在位期间被无辜监禁和流放的大臣,尤其是为“诛十族”的方孝孺平反。这一行为有效缓和了政治矛盾,收拢了儒士集团的人心。

政治改革

在朱元璋和朱棣的领导下,明帝国始终处于四处征战的扩张期。而朱高炽继位后结束了这种状态,把国家的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首先朱高炽改组内阁,凡是朝廷的重大决策,都由自己和内阁共同商议决策。这样就把以前只是咨询机构的内阁,变成了决策机构。

而后朱高炽开始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对多余的职位,不称职的官员一并裁撤。大力提拔品德高尚和有能力的干才。

对于科举制度,由于当时南方的读书人很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所以考取进士的多为南方人。为了选取人才的平衡,朱高炽规定了选取进士的比例为“南六十,北四十”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经济改革

朱高炽取消了郑和下西洋计划,及皇家征用木材和金银的做法。并着手解决朝廷税负过重的问题。

朱棣在位时期,由于朝廷征税过重,很多人不堪重负选择了逃难。朱高炽继位后颁布命令,逃难者回到故乡的,免除一切所欠税负,并且免除今后两年的税负和劳役。

朱高炽派出官员调查各地的纳税负担,以便朝廷制定更合理的税收政策。但这一调查直到儿子朱瞻基在位时才完成,成为了朱瞻基实施减税计划的依据。

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好皇帝很多,比如唐太宗,汉武帝,康熙大帝等等。但是在位不到一年,就做了很多实事,并且很多制度都被后人所沿用。并且得到大臣,学士的普遍尊重和友谊的,可能就只有明仁宗朱高炽了。

朱高炽是一位带有理想主义的儒家帝王,他秉承儒家所倡导的仁爱、质朴的思想并努力的付诸实践。而一直被儒家思想所主导的历史,当然会给予他积极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