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卻悄然退出歷史舞臺,為什麼?

宜男


從古代開始關中地區就是要塞之地,這片區域資源豐富而且氣候宜人,而且很多戰事都是在關中開展,所以在古代帝王十分重視關中地區的掌控情況。可是這樣一個軍事要地,為什麼開始漸漸不受重視了,是什麼因素導致關中地區的待遇發生變化的呢?

首先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關中地區就已經受到了重視,也是各方爭奪的對象,在農耕社會中,關中作為重要的糧食產地讓當地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不僅如此,關中地區的地勢有一定的特色,在敵軍進攻時可以做好防護,當主動進攻時也可以搶佔先機,由於這些因素讓關中地區的地位不斷躍升,所以很多朝代都爭相在關中建立都城。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經濟繁榮的地區也是人口聚集地。

而當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也會給這些地區增加一定的負擔,長此以往勢必會引發水土流失情況,關中地區當時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在進入唐朝後,因為關中的經濟發展過快,當地的耕種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原本資源豐富的關中地區因為植被遭到破壞而導致產量急速下降,關中的地勢也不利於交通運輸,所以加重了當地的負擔,所以關中已經開始漸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

其次關中地區經常發生戰亂,而連年的戰亂也讓這片地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例如秦朝末年項羽就曾經用火燒了咸陽,後來五胡亂華和黃巢之亂都讓關中地區傷痕累累,經過了這些戰爭洗禮,關中地區已經失去了以往的優勢,而且人口也迅速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朝代都開始將政權向南遷移,由此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南方地區成為了經濟繁榮發展的新生地,而與之相比,關中地區已經不再受到重視,以往關中所承載的榮光都被南方所取代。

以往關中地區得到重視也是因為這裡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是不可以丟棄的,而且從秦朝開始,中原地區就一直受到少數民族的侵擾,為了更好的阻擋少數民族,就需要利用關中地區作戰,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關中自然是十分主要的。但是在歷史進程中,中原的勢力逐漸擴大,少數民族也被鎮壓,關中地區失去了戰略意義,自然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小地主


必爭之地指的是未達到戰略或戰役目的,不得不爭奪的地方。如果說某一地是兵家必正之地,足以說此地對於爭鬥雙方的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必爭之地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比如由幽雲對於北宋和遼是必爭之地,但當北宋覆滅,南宋建立的時候,對於徹底失去的幽雲,已經不重要了,而江淮一線成了南宋與金的必爭之地。


關中地區在隋唐以前一直是必爭之地。


自周朝建立,定都鎬京(今西安),此後千百年,關中地區一直是中原政權的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秦朝崛起於關中,橫掃六國,靠的就是富庶的關中土地和尚勇的秦地子民。漢唐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都將都城定在關中。

為什麼這些王朝選擇定都關中呢?


一、易守難攻


古代並不像現在這般太平,經常發生戰爭,作為國家政權中心的都城更是敵人眼中釘,因此軍事上的安全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中關中,從名字中就能看出,這裡是“關隘之中”。關中地區北面是黃土高原、東邊是黃河和呂梁山、南邊和西邊是秦嶺,四周被大山大川包圍,而進入關中的地方在古代只有非常險峻的幾處關隘,其中以“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武關”最後之名,四關分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使得關中地區易守難攻。


二、水土資源條件優越


古有云“八水繞長安”,說的是在關中地區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在西安城四周穿流,並且關中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非常利於農業種植,能夠產出大量的糧食供養人口。

那麼為什麼這麼好的地方隋唐之後就不重要了呢?


一、過度開發


前面說了,自西周開始,人們就開始大規模開發關中地區,到唐朝建立,定都長安已經過了一千六百多年,而唐朝的長安城更是擁有100萬人口超大城市。在生產力遠沒有今天這樣高的情況下,在加上以往的開發破壞,關中地區已經很難憑自身的資源養活這麼多的人,因此才有了隋煬帝在大興城的基礎上,還新建東都,並修建運河將江南的錢糧運往關中。


二、經濟重心的轉移


在先秦時期,江南地區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開發,被中原人成為“百越”,屬於蠻夷之地,雖然秦始皇征服了百越,並設郡縣,實際上整個南方也並沒有開發多少。

到了魏晉時期,因為西晉的滅亡,大量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到江南,並建立東晉,江南地區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到了唐朝,因安史之亂的對關中地區的破壞,有出現大批中原漢人難逃,此後南方的經濟體量開始超越北方,揚州和益州(成都)的經濟地位更是超過了長安和洛陽,在當時有“天下之盛,揚為首”、“楊一益二”的說法。

靖康之變後,宋朝失去了淮河以北的整個中原,而江南地區又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和技術,經濟重心徹底轉移到南方,兩宋時期便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三、戰爭形勢的變化


在古代,中原政權一直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秦漢的匈奴、魏晉的五胡、隋唐的突厥,北方是鬥爭一線,因此關中地區作為中原的西方門戶,不可謂不重要。

而到了北宋,因為失去幽雲十六州,使得北方防線奔潰,無險可守,而南宋更是失去了中原,移都臨安,退守淮河,因此遠在西北的關中,對於整個國家防禦來說並不非常重要。

元朝統一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又有誰來和他爭奪關中呢?明朝天子守國門,將鬥爭的防線拉到了北京,北抗韃靼、東抵後金;而清朝的情況與元朝一樣。因此唐朝之後,關中地區不在是鬥爭第一線,其戰略地位也一落千丈。


地史館


關中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主要是因為關中地區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早期的一個主要糧食主產區,再加上東南西北均有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自然較高。而關中戰略地位的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重心和軍事重心的逐漸轉移造成的,而這兩點變化又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的。

經濟重心轉移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地區因為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當時便是一個重要糧食主產區,最早的“天府之國”便指的是關中地區,由此可見當時關中的富庶程度。之後隨著蜀中地區的開發,而關中正是入蜀的最佳途徑,關中、蜀中兩個易守難攻的糧食主產區相連,使得關中的戰略地位急速升高,這也是從秦漢至隋唐始終選擇關中為都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中地區的經濟地位也在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1、水土流失嚴重。由於唐朝以前關中地區長期作為國都的存在,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人口的迅速膨脹,再加上歷朝歷代向關中大規模移民,人口驟增帶來的影響就是耕地面積的增加,但是由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環境的影響,適宜耕種的地區並不多,於是大量開荒就成為了必然。而開荒的後果就是關中地區的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曾經的“天府之國”變成了後來的黃土高原。糧食產量迅速下降,又沒有良好的糧食運輸渠道,這極大制約了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2、飽受戰亂摧殘。正是由於戰略地位太高,導致關中地區長期飽受戰亂摧殘。先有秦朝末年項羽火燒咸陽,後有東漢末年李傕、郭汜、馬騰、韓遂先後在攻入長安發生混戰,再有西晉末年劉曜發兵攻打長安,“五胡亂華”禍亂關中,再到唐朝“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吐蕃和回鶻攻破長安,五代十國亂世關中依舊首當其衝。長期戰亂導致關中經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人口急劇下降,關中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往日榮光。

3、經濟重心南移。由於北方中原地區長期遭受戰亂影響,在東吳對江南地區進行開發之後,又歷經西晉末年的“永嘉南渡”、“安史之亂”的中原大規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隨著中原地區的士族、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的大規模南遷,使得江淮和江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南方便已經開始取代中原成為了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環境變化導致糧食儲備出現問題,戰亂導致基礎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南移導致經濟地位下降,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之下,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自然隨之而下降。

軍事重心轉移

軍事重心的轉移,主要是由周邊形勢的變化引起的。從秦漢到隋唐,中原地區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北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關中地區卻被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圍在當中,乃是真正的“四塞之地”,不僅易守難攻,且較為接近戰略前沿,軍事地位自然極高。

△關中乃“四塞之地”

不過,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的軍事地位同樣在不斷下降:

1、隴西地區的逐漸平定。從秦漢時期開始,隨著中原政權與西域各國之間交流的逐漸加深,隴西地區與中原地區交流逐漸頻繁,再加上中原政權多次向西北用兵,在隋唐之後隴西地區基本已經被中原政權掌握在了手中,畢竟隋朝和唐朝的皇室本就是隴西貴族出身。隴西的逐漸平定,關中地區西部防線便失去了原有作用,此後朝代的西部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域地區,戰略前沿已經延伸到了甘肅、寧夏一代,關中地區已經從戰略前沿,變為了第二道防線。

△明朝九邊重鎮

2、北部威脅的逐漸加深。西北方向雖然逐漸平定,但北方的威脅卻在不斷加深,鮮卑、突厥、蒙古、女真的先後崛起,使得中原政權北部始終面臨著威脅,因而使得長城沿線的軍事地位開始不斷上升,甘肅、寧夏、榆林、大同、宣府、太原、薊州、幽州、遼東等北部邊關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已經相對安全,軍事重心向西和向北轉移已成必然趨勢。即使從戰略半徑角度出發,中原地區的地位都要高於關中地區。


綜上所述,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下降是歷史的必然,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


香茗史館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關中大概是現在什麼位置。所謂關中指的是“四關”之中,即東邊函谷關、西邊大震關、南變武關、北邊金鎖關,對應現在的地圖就在陝西省中部,西安、寶雞一帶。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忽悠秦惠王時說:“關中是天下之雄國也”。這句話倒真是個大實話,關中地區由於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肥沃,易受難攻,堪稱一個四重保護下的大糧倉。這樣的一個“寶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就不奇怪了。

那麼,“關中”為什麼在以後的歷史裡,從一個一線地區,逐漸沒落成二線、三線地區呢?原因還是跟我們上面所說的糧食有關,因為“關中”地區糧食產量逐漸下滑,關中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一改變的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中國大陸氣候的變化。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犀牛在中國古代被譽為“神獸”,大量出土的工藝品裡都有它的形象。

因為現在中國不產犀牛,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古代工匠在腦補犀牛的形象。其實,中國古代氣候溫暖、 森林密佈,犀牛曾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泛分佈。來看一張中國各個朝代的犀牛分佈圖。

圖上的線代表著這一時期,犀牛的最北分佈線。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關中地區還處在犀牛的分佈區域中,一個連犀牛都能養活的地方,養活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線逐漸南移,中國的經濟中心也從此離開了的“關中地區”。所謂“管中窺犀牛、可見一斑”。在犀牛逃離關中後不久,關中也悄悄退出了歷史舞臺。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關注頭號號:硬核發佈者,內容很硬,但很搞笑。


硬核發佈者


關中兵家必爭之地原因分析

關中是兵家之地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擁有關中平原,土壤肥沃,可耕地面積廣,能提供糧食儲備。二關中地形易守難攻,只要守住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等幾個重要的關隘,外面想打進來比較難,可以保證穩定的社會發展。三、氣候適宜,關中地區屬於溫帶氣候,利於農業發展。這就是關中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只要守住關隘,就可以發展農業,發展人口,出潼關,入河南可以和中原勢力一爭天下。

關中地區介紹

對於關中的區域有東晉人徐廣在為《史記》“關中阻山河四塞”一句所作的註釋中提出:“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徐廣認為四塞以內區域就是關中。也有西晉人潘岳其著作《關中記》中說:“秦西以隴關為限,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間是為關中。”還有其他對於關中區域的說法,包括唐代顏師古在為《史記·高帝本紀》所作註釋中提出:“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不管對於關中區域的劃定到底如何,但可以看出來在唐包括唐之前的政權都比較重視關中之地。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就是為什麼當時帝王在此建都的重要原因。

關中地區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所以又稱渭河平原。它的位置位於現在陝西省中部地區,因為在潼關、散關、武關、蕭關之間所以稱為關中,亦有稱"秦中"之說,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地區屬於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 13.6,降雨量充沛,再加上農業灌溉(修有鄭國渠)系統完善,自古就是產量重地。另外還有四關保護: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只要守住這些關隘,就能保證關中地區發展和穩定不受外部影響。

關中地區衰落

關中地區的衰落主要在唐以後,唐以後的王朝基本都不在關中定都,宋在東京、元明清都在大都(北京),關中逐漸由帝王爭霸的必爭之地慢慢變為地區方面的重要的地方,而不是王朝發展的重要地區,所以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我想原因主要以下幾個地方:

一、農業技術發展。由於早期農業技術限制導致南方許多地方不能開發成農耕地,所以人民只能依靠現成土地的特點來耕作,而關中地區很好符合了不需要太大開發就能利用成農耕地,而當農業技術發展之後,比如牛耕技術、水車技術等的出現將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大量的沼澤地開發成農耕地,關中土地的優勢就失去了作用。

二、江南地區經濟發展。唐以後經濟重心就由關中一帶向江南地區傾斜,唐代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可見揚州經濟的繁榮,更不用說唐以後了,再加上人口遷移,中原政權對江南地區統治的穩定,加速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三、交通運輸。既然江南地區經濟發展了就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地方向都城輸出關稅和糧食等重要資源,古代從江南到關中長安路途太遠,而且一般要先走水路再走陸路,路途遠了就存在不穩定因素,特別是走陸路,半道被劫了怎麼辦?這也是隋煬帝要修大運河的重要原因(其實隋煬帝戰略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唐基本就按他的路子在發展)。這也是宋定都東京的原因,只需要走水路就可以將南方物資運到,元明清時期也可以走水路將物資送到。

四、軍事因素。隨著關中地區周圍統治穩定,唯一要面對的就北方的遊牧民族。因此軍事中心有防禦關外勢力到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這樣關中四關的特點就不用有效發揮作用,反而長城顯得更為重要。

關中因其地理環境的優勢成為唐之前各路諸侯必爭之地,成為王朝的中心,也因這種優勢的消失而在歷史舞臺中慢慢退後,成為地區發展的重心。


山中茅店


這是一個關於文明中心的問題。

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是國家首都所在地,是各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無論國家政權如何崩潰,國家陷入了怎樣的分裂狀況,最終都是在文明中心的統御下重新統一。

中國的文明中心在宋朝之前有兩個,一個是河南地區,一個是關中地區,首都不是長安就是洛陽。自元朝開始,文明中心轉移到了燕薊地區以及江南地區,首都不是北京就是南京。

沒有兵家必爭之地。

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這個說法。關中地區作為文明中心,在中央王朝崩潰,全國陷入諸侯爭霸的局面時。每一個諸侯都想入關中稱王,從而憑藉文明中心的力量制霸天下。

想歸想,關中地區可不是能夠通過軍事手段爭來的。歷次改朝換代,定鼎關中的軍閥,最後能夠統一全國的,基本上沒有。關中是文明中心,是政治家的活動場所,不是兵家的用兵之地。凡是對關中大規模用兵的軍閥,一定會遭到關中地區排斥,從而遭到打擊,退出爭霸的舞臺。

關中成為文明中心的原因

關中成為文明中心的奠基時期是西周。西周時期,中華文明處於河流定居時代統一國家階段。這個階段,國家政權有能力征調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水利設施建設。除了肥沃易墾的大河流域可以得到開發,大河流域周邊的小河流域也可以得到開發。

周人便是開發關中地區,最後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周朝。周人的關中地區與商人的河南地區就成為了周朝建立後的王畿之地。這就是關中成為文明中心的開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製工具不斷普及,中華文明從河流定居時代向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邁進。各地區在鐵製工具的開發下,經濟發展不平衡,文明中心無法統御,於是陷入了長期的戰亂。

然而,以河南地區為中心,越往北,氣候越寒冷,土地冰封時間越多;越往南,氣候越熱,山地丘陵開發難度大。所以,春秋戰國,處於中間的齊國、晉國(魏國)、秦國最為強大。

隨著各地區開發完畢,依然是曾經的文明中心經濟上更佔優勢,而魏國處於各戰國的中心,是四戰之地,齊國東部是海洋無法開疆,只有佔據並開發了關中的秦國才能統一天下。

關中地區與河南地區是兩個比鄰的文明中心,更多時候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在位置上正好處於南北中心。

隨著漢武帝打通西域,開啟絲綢之路,關中地區作為文明中心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長安成為了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的窗口。

關中喪失文明中心地位的原因

東漢末年,鋼產量提升,鋼製工具不斷普及,使得原本無法開墾的北方冰封時間長的凍土,南方山地丘陵硬土,都具有了開發的能力和價值。於是,中國陷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長時間的大分裂與局部統一的歷史中。

所以,原來無法開發的東北、草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南方丘陵都能夠得到開發。

在這些地區還未納入中華文明版圖之時,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時,文明中心對上述地區依然有統御能力。

為此,隋唐兩朝以關中為中心重新統一全國。可是,新的文明中心出現了,燕薊地區和江南地區開始不斷崛起,迫使隋朝以國運為賭注修建隋唐大運河才保住了關中河南地區作為文明中心的地位。

然而,隨著唐朝征服周邊,將各地區納入版圖,文明中心的科技文化不斷向外擴散,東北、草原、南方丘陵、雲貴高原、青藏高原都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唐朝憑藉關中河南地區文明中心的力量再也無法統御全國了,先是邊疆地區建立少數民族政權,脫離唐朝的統治,接著是各地區形成藩鎮割據。

唐朝中期,火藥問世,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向海外擴張階段邁進。江南地區港口城市崛起,海運不斷髮展,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江南地區成為了中華文明對外交流的窗口,成為了商貿匯聚之地。各地區不再需要匯聚到關中再走出去了,而是先匯聚到江南。

與此同時,草原和東北的不斷開發,陸上絲綢之路不再只是走長安—河西走廊—新疆這條路線了。從燕薊地區的北京出發,穿過蒙古大草原同樣可以做到。蒙古諸部落的統一與崛起和草原的商貿之路有不可分離的關係。關中從此衰弱。

關中退出歷史舞臺

關中與河南比鄰,大部分時候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只有河南還是文明中心,關中的地位就不會低。而隋唐大運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維繫了河南文明中心的地位。

隨著北宋被金國滅亡,宋室南遷,河南地區成為了宋金邊界,從此失去了文明中心的地位。燕薊地區的北京與江南地區的南京沒有了傳統文明中心壓制後迅速崛起。

燕薊地區處於東北、草原、中原三大地區的咽喉,可以匯聚這三大地區力量。江南地區處於長江下游,通過河運與海運,可以匯聚來自中原、川蜀、嶺南三大地區的力量。

燕薊地區藉助三大地區的力量可以壓制西域,得到河西走廊、新疆、中亞的力量,而江南地區的力量卻無法壓制整個東南亞,無法將版圖開拓至整個東南亞,無法取得力量。所以,燕薊地區的力量稍強於江南地區。

為此,蒙元攜帶著中亞、新疆、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力量而來,擊敗了南宋,統一了中國。元朝改隋唐大運河為京杭大運河,河南地區從此衰弱,而關中地區也從衰弱退出了歷史舞臺。


放棄的回憶


關中地區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憑藉據險而守的優勢,從而達到可進可退的戰略目的。加之關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個割據發家的好地方。退出歷史舞臺的原因主要是經濟中心、軍事重心的東移和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關中形成

歷史上的關中地區廣泛的指秦嶺以北,渭北山脈以南,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渭河平原和關中平原,後因戰國時期秦國戰勝魏國,奪取河西地區六百里之地,以崤山之險據守函谷關而將關中地區範圍擴大。而函谷關也成為天下第一雄關,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克”的美譽。


關中地區由黃河、渭河、洛水等水系,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也成為糧食主產區,秦國憑藉關中的富饒和函谷關的堅固,一步步壯大,最終東出滅掉六國統一天下。

必爭之地

劉邦在被封為漢中王以後,由漢中入蜀,從而在蜀中壯大,當其欲稱霸天下之時,由謀士建議,先滅三秦國,必爭關中,方可成事,進可東取,退可自保。因此劉邦滅掉雍王章邯、塞王櫟陽、翟王高奴,盡收關中之地,而後也是從關中出征,統一天下。


而作為劉邦的發家之地,劉邦將都城定在長安,而後王莽篡權,後光武中興,才將首都定為洛陽。

關中衰落

雖然後繼王朝裡有唐朝定都於西安,但這也是由唐朝的統治基礎關隴貴族所決定的,隋唐時期開始興兩都制,以洛陽為東都,說明了關中地區正走向衰落。

  1. 經濟中心東移動

隨著中原地區的開發,關中地區的自然條件優勢不在明顯,關中在唐代以前均為政治中心,人口數量大,因此耕地面積需求上升,關中平原的產出滿足不了糧食需求,因此丘陵山區的開墾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水土流失,加上黃河的泥沙衝擊,黃土高原也逐漸形成,自然條件隨之惡劣。


而因關中的戰略地位重要,因此戰亂的摧殘也更為嚴重,秦末的火燒咸陽、漢末的西涼鐵騎、晉末的五胡亂華、唐朝的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唐末的五代十國之亂,關中均受到毀滅性打擊,人口流失嚴重,經濟生產受到摧殘,也就使關中的經濟狀況更加不如東方的中原地區。

2. 軍事重心轉移

因關中為“五關之中”,即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金鎖關,是一個天然的關中之國,易守難攻,因此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但隨著漢朝開始,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和聯繫,來自西方的軍事壓力陡然下降,因此關中的戰略防禦地位也隨之下降。


但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和活躍,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陡然提升,關中之地便西的地理位置,不利於國家開展有效的打擊。反而長城一帶的軍事防禦顯得尤其重要,如果要縮短整條北境線的軍事補給,那麼軍事重心的東移也成了必然的趨勢。

3. 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一統局面建立以來,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始終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秦國為了加強地方控制,秦始皇開始東巡,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漢朝地方發生過“七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也由地方節度使所為,而地方節度使的問題也伴隨著整個唐王朝的始末。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就已經發現了中央政府“鞭長莫及”的問題,尤其是河南、山東一帶的叛亂由為猖獗,隋煬帝也因此下令於中原地區挑選洛陽修建東都,這也標誌著中央集權的國家向中原地區轉移政治中心的開始。後大一統國家幾乎都將都城選在國土的中心位置,以便加強首都的輻射範圍,達到有效控制地方的目的。

因此,關中地區的地位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中心的轉移,軍事重心的轉移,和大一統國家政治統治需求所決定的。


棍哥觀史


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卻悄然退出歷史舞臺,這是為什麼?

有人問,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卻悄然退出歷史舞臺,這是為什麼?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

原因還是跟我們上面所說的糧食有關,因為“關中”地區糧食產量逐漸下滑,關中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這一改變的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中國大陸氣候的變化。

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犀牛在中國古代被譽為“神獸”,大量出土的工藝品裡都有它的形象。因為現在中國不產犀牛,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古代工匠在腦補犀牛的形象。其實,中國古代氣候溫暖、 森林密佈,犀牛曾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泛分佈。來看一張中國各個朝代的犀牛分佈圖。春秋時期,關中地區還處在犀牛的分佈區域中,一個連犀牛都能養活的地方,養活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線逐漸南移,中國的經濟中心也從此離開了的“關中地區”。所謂“管中窺犀牛、可見一斑”。在犀牛逃離關中後不久,關中也悄悄退出了歷史舞臺。


孫遠遠


確切的來說,在秦漢唐時期,關中地區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從宋朝開始,關中地區的地位陸續開始下降,不再那麼重要。

  本文主要從軍事、農業、經濟三個維度,簡單的闡述一下。

一,軍事。

  1.關中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總體來說是一個大盆地,四周全是大山。從這些大山裡流出或者流經很多河流,從而導致關中地區很適合農業灌溉。

  以關中地區最重要的城市西安,也就是古代長安為例。

  黃河的最大支流叫渭河,而長安就位於渭河沿岸。

  除了渭河外,還有另外七條大河流經長安,因而有八水潤長安的說法。

  並且,古代的河流,流量遠超現在。

  因為關中地區是盆地類型,又適合灌溉,因而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爭之地。

  2.從漢朝開始,中原王朝經常向西北出兵,並控制了關西地區,進而開闢了從咸陽開始向西延伸的古絲綢之路。

  (現在的咸陽和長安距離只有25公里)

  因此,關中地區不再是防備西方胡人的前沿陣地,反而退居二線。

  3.北方的匈奴在秦朝時期被打退後,在幾乎整個漢朝期間,一直進關燒殺搶掠。

  漢朝之後,北方地區又出現了其它遊牧民族,如鮮卑、突厥、蒙古,漁獵民族女真等。

  為了抵禦這些外族,各中原王朝不得不重點關注長城一線,並將戰國時期開始修建的長城不斷地加長。

  這些變化,導致關中地區的地位一再下降。

二、經濟。

  秦朝末年、兩漢中間、東漢末年,尤其是三國後和隋唐中間的南北朝時期,富饒的關中地區一再飽經戰亂,和很多普通人一樣,很多富貴人士、手工業者、商人等,都不得不選擇向南遷徙。

  這些人的南遷,導致中原王朝的經濟中心從關中地區,轉移到了南方。

三、農業

  1.農業起源於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了夏商周的時候,因為青銅器的出現,各種水利工程的修建,農業技術初步開始發展,並能養活越來越多的人。

  2.及至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發明和應用,以及馬牛騾的使用,使得精耕細作有了實現的基礎。

  3.秦漢時期和南北朝時期,旱地耕作技術、各種農具、各種肥料技術等的出現和推廣,出現了精耕細作的盛況。

  西漢晚期氾勝寫的《氾勝之書》、北朝期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等農學著作當中,不僅系統的解釋了種田、養殖等技術,還重點講解了肥料技術。

  這些事情,都導致各中原王朝的農業技術越來越發達。

  但,關中地區畢竟面積太小,無法養活太多的人。

  因此,很多老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關中地區,並向東、向南發展。

總結。

  因為軍事、經濟、農業等原因,關中地區雖然還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地位卻不斷下降。

  不過,關中地區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一直是各中原王朝的一個重要地區。

   


天問魚


史記記載西周末年犬戎攻佔鎬京,佔據涇渭流域叫“侵暴中國”。“關中,中原之龍首也”。

”得中原者得天下”實際應該是“得中原之關中者得天下”。

炎黃部落居關中,滅九黎建華夏。

周人先祖居陝北,後遷關中岐山,建豐鎬,滅商,建周朝。

秦人得關中滅六國得天下。

漢高祖稱漢中王,暗渡陳倉據關中平天下。

隋文帝出弘農,建隋結束魏晉南北朝四百年亂世。唐建都長安創盛世大唐。

李自成出陝滅明。

紅色旗幟掛延安,滅蔣,建新中國。

今富平人,滅腐敗,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