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

孩子就像永動機,無時不刻都充滿著活力,特別是在新冠狀病毒肆虐,孩子被迫宅在家中時更是如此,到了該睡覺時想方設法逃避睡覺——隔三差五要上廁所,撒嬌哭喊讓你多講一個故事,渴了要喝水、餓了想宵夜……幾個就是不睡覺的藉口交替使用,直到把溫柔善良的媽媽變成母夜叉孫二孃才能“乖乖”作罷。

晚上折騰到那麼晚才睡,等第二天要起床時又起不來,結果起得晚,又導致晚上睡得更晚……如此就陷入了無盡的惡性循環之中。在家宅的有一個半月有餘的日子裡,孩子睡覺時間從10點推到了11點多,甚至有次將近凌晨兩點才入睡,起來時不是10點就是11點了,弄得早餐被放在午餐時間吃,午飯放在晚餐吃,晚餐……直接壓縮為“無”了,並且還常讓我把“晚上”幻想成天還早的“下午”。後來,我終於受不了了,我不禁問自己:“原來範本式的作息到哪裡去了,為何對面樓的鄰居把我們當成‘怪物’(大家的燈都熄滅了,唯獨我家還燈火通明,娃在飄窗上扭動。從外面看還有點嚇人呢)”。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調整作息時間,對,一定得調”我暗暗告訴自己。

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睡眠

兩天,我僅僅花費了兩天,就又一次成功地讓孩子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過程很簡單,只需這幾步:

1.規定睡覺時間

為了讓孩子能準時睡覺,家長最好提前與孩子商量一下睡覺的時間(大體範圍由你定,具體時間讓孩子選),讓孩子參與其中,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就算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孩子有點不想睡,可時間自己定的,孩子“跪著也會走完的”。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除此,在每次要到睡覺時間前,也要假裝不經意地讓孩子知道:“還有10分鐘就該刷牙洗臉睡覺了,還挺快的”(還沒有時間概念的孩子,可以以“再看一集動畫片/一本書/搭一次積木”為參考,讓孩子知道自己大概還能玩兒多久)。這樣能有效降低孩子不想按時睡覺的抵禦心。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把“天黑了”作為要睡覺的標準。因為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天黑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用這樣標準很可能會節外生枝、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煩。

2.家長以身作則

  • 不要孩子吃零食,你卻在旁邊大快朵頤,孩子會有什麼感受;
  • 老公不讓你吃火鍋,他自己卻在一旁邊吃邊說好吃,你會有什麼感受?

我道德修養水平不高,反正我會有一種“心中有萬匹馬飛奔而過”的感受。同樣的道理,若你要求孩子按規定時間睡覺,自己卻在客廳看著電視節目傻樂,孩子肯定也會覺得不公平,這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睡前的情緒,甚至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

為照顧孩子的情緒,能讓他順利入睡,做家長得要做出表率才行——陪孩子一起刷牙洗臉,一起“入睡”。當然,老母親也是凡人,也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去娛樂、社交、買買買,所以等孩子睡著後,你想追劇、剁手也好,在媽媽群裡吐槽、嗨聊也好,與另一半探討人生也罷,這些統統不是問題,只要你能保證不吵醒孩子就行。

我家糖豆就是個高需求的孩子,睡覺必須得有我陪著——看到我沒在身邊,就算已經很瞌睡了也不願去睡;我要去睡覺了,他就算不瞌睡也要跟著我去睡。你說他是過分依戀我吧,那也不是,只要看見我在忙,人家一準會自己玩兒,又是搭積木又是過家家的,壓根就不理在一旁辛苦碼字的老母親。

而這段時間我們之所以睡得晚、起得更晚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追劇追的太厲害,一看時間都11點了;渾身的力氣無處使,早早去睡又睡不著。我不想早睡,結果糖豆也跟著我不早睡了。若是我按時陪糖豆一起“入睡”,我既能偷偷溜出來再娛樂會兒,糖豆也能早點睡了。

3.不在睡覺前刺激孩子的情緒

在入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激烈刺激的電視節目,或是做劇烈的運動,更不要在快要睡覺前訓斥、打罵孩子,這會讓孩子的心情無法平復,影響順利入睡。腦補一下,若睡前一分鐘孩子蹦蹦跳跳,你覺得他能立刻就睡著嗎?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是這樣的,若在睡覺前看了恐怖片、戰爭片等激烈刺激的電視節目,我們大腦就會分泌出多巴胺,使得我們更加興奮,難以入睡。

4.白天充分放電

白天多放電,晚上好睡眠,這應該是媽媽們都比較能接受的一種方式了。

可問題是,“禁足令”還沒解除,到哪帶著娃放電啊?

這個不怕,幾十種在家帶娃放電的方式隨你選,總有你家孩子喜歡的。具體可看這兩篇文章《 》《 》。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我們來做運動……”我跟著糖豆一起放電,他不主動睡覺沒關係,我放電後瞌睡得早了要準備睡覺,糖豆就像被磁鐵吸了一樣,立刻就貼過來了。當然,白天放電多了,他能自己睡覺就更好了。

就這簡單的4步,拯救了我們黑白顛倒的作息時間。

給小寶寶培養按時作息的睡眠習慣

當然,若要給小寶寶培養按時作息的睡眠習慣,建立早起早睡的生物鐘,除了要做到上述的4點外,還應該注意這3點:

1.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主要從聲、光、樂三方面來控制:

  • 聲。拒絕噪音,保持安靜。二半夜樓上要總有高跟鞋呱嗒呱嗒的響聲,你也難以睡著對吧,孩子也一樣,在嘈雜的環境下,他們也會難以入睡。尤其是睡覺輕的孩子,更要注意噪音這個問題。
  • 光。最好不要開燈睡覺,實在不行就開上燈光柔和的小夜燈。
  • 樂。輕柔的樂曲能使孩子更快入眠。有段時間我的入睡就很困難,但只要在下雨的夜我就能睡得很香,所以我在網上找了下雨聲的白噪音,你還別說,Z先生告訴我,我5分鐘左右就睡著了。

2.使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小孩子,尤其是剛學會走路滿世界亂看的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才會感到安心。包括用固定的行為或固定的物品,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抱著自己的小熊睡覺,沒有小熊會難以入睡;有的孩子喜歡聽幾個睡前小故事後再入睡;有的孩子在睡覺前喜歡要一個晚安吻等等,這些都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幫他快速進入夢鄉。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3.注意孩子睡前的飲食

晚飯,不能讓孩子吃得過飽,太飽不僅不利於孩子胃的健康,而且還影響睡眠。

睡前1小時內,不要讓孩子吃宵夜,更不能吃含有巧克力,喝帶有咖啡因的飲品。就算孩子喊餓也不行,反而可以趁機告訴孩子:“下次晚飯一定要吃完,要不然睡覺前就又餓了,餓了又沒有吃的,這可多難受啊”!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結語

12歲前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孩子在睡眠時,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生長激素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大腦、身體發育。所以,孩子有固定的作息、早睡早起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綜上,媽媽們可以參考以上那些要點,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幫其建立健康的作息時間。

最後,願天下所有小朋友都有良好的作息,即便是宅在家的特殊時期。

被宅在家,作息成渣!如何才能拯救孩子黑白顛倒的作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