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行明治維新期間,國家一窮二白,則其財政困難局面是如何解決的?

四十五度歷史


當前,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在世界193個國家中遙遙領先,而回想一百多年前的明治維新時期,外有西方堅船利炮虎視眈眈,境內武士革命後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兩相對比,簡直難以想象。

然而,近代日本就是與眾不同,似乎有著火山一樣的磅礴力量,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其前進的步伐,就在常人看來進退兩難的時候,明治政府卻毫不猶豫擎起維新大旗,以期通過“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讓國家蛻變為亞洲強國,從而令西方列強再不敢肆意欺凌。

但理想是美好的,道路卻是曲折的,最現實的問題就擺在眼前,儘管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餘年,但並沒有留下太多的家當,維新政府要想變革圖強談何容易?但事實證明明治維新成功了,近代日本通過改革發展壯大起來了,西方列強再不敢對其睥睨斜視,而是尊重有加。那麼維新期間,明治政府是如何解決財政困難局面的呢?

高度重視田賦收入,將其作為國庫核心財源

一直以來日本的主打產業都是以農業為主,儘管境內山地多於平原,農業生產用地很少,但1880-1900年間,人口還是由3500萬漲到了4500萬,這說明日本的農業耕地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豐富的,而這也成了政府賦稅的主要來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19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維新政府有限的財政收入中,田賦所得佔到了8成,足見土地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到1890年代,雖然政府增加了稅項,對油鹽醬醋糖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開徵了消費稅,但田地收入依然佔到國庫收入的60%,土地作為政府最大稅源的基礎性地位依然沒有改變。

農產品出口,被視為政府的重要外匯支撐

幕府時期,茶葉和蠶絲一直是日本與周邊貿易往來的主要農產品。明治維新之初,歐洲自然災害嚴重,日本多將蠶繭出口至此,獲得了可觀的外匯收入。後來歐洲消除了蠶害,日本便以蠶絲出口,生絲產量由1868年的230萬磅增加到1893年的1020萬磅,外匯收入依然不菲。據統計,在1900年前的25年時間裡,日本出口總值的42%來自於生絲的出口,由此可見農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僅次於土地。

勞動力對外輸出,成了除茶葉、蠶絲外又一重要外匯來源

幕府時期,日本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明治維新實行資本主義工業化改造後,農業富餘人員響應政府號召,到國外“淘金”,他們以美國夏威夷、加州為落腳點,或前往拉美尋求發財之路。

結果這些人憑著吃苦耐勞和聰明才智賺取了可觀的報酬,他們省吃儉用,將勞動所得的大部分寄回國內,助力政府外匯收入錦上添花,從而為日本的工業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由上可見,維新政府在實行前無古人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改造時,正是國家最為困難的時候,可以說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但新政府波瀾不驚,淡定自若,充分運用土地、農產品及農村富餘勞動力優勢,從而解決了當時緊迫的財政困難,為日本明治維新取得巨大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和堅實基礎。


億星曆史


日本國債的從無到有,並逐步在世界市場中樹立日本的主權信用

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天皇集團剛推翻幕府統治,並無太多的財政收入,大多數的財富和地域都被日本國內的領主名門手裡握著。大名們又大多自私自利,財稅又不上交。貿然的強取必然會迫使大名們的聯合反抗,天皇想進行的維新變革,舉步維艱,也左右為難。早期進行的資本主義初級工業化進程無從開展。連修建一條鐵路都是沒有資金支持的,可想而知是多麼艱難。


但是最終,天皇集團找到了出路,那就是發行國債。但是發行給大名們,大名也是不信任的,最後日本發行國債給了倫敦的債券市場,以本國的全國海關收入做擔保,拿到了近百萬的英鎊,並在10年左右的時間,償還了這筆國債,國際金融市場漸漸有了日本的主權信用。

日本拿到這筆資金,建設了東京到大阪,以及京都到兵庫,東京的橫濱的鐵路等。


巧取藩地財富並取消,及降低武士的工資

天皇政權剛剛到手,現在根本沒有實力和各地強藩主們對抗,所以,日本高層採取了,暗度陳倉。在天皇下達了廢藩置縣的詔書後,採取國債抵資產,並兌換等額的資產,並且幫大名領主們還債(很多名門都有外債,嚴重的入不敷出)。所以這一政策的實行,無疑是救了很多接近破產的大名,並且實力雄厚的大名的資產並沒有減少,甚至還可以拿到國債的利率,就是利息。得到了各地藩主大名的支持。

不出意料的是,天皇集團收穫了一大筆資金在手,就算償還了一些債務問題,留在手裡的真金白銀約有2000萬英鎊左右。

在藩地取消後,武士(藩地的家臣,效忠於領主們)的工資就沒有人開了,前面沒取消時,都是領主們開工資。還是國債,但是本金需要10年以後或者30年以後才能兌換,當前只付給你利息,足夠你溫飽的錢。反向操作了一波,這裡不得不佩服,當時的日本高層是真的聰明。早期,日本國內武士工資的支出要佔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

藩地財富的中央獲得,以及武士工資的變相扣減。本國最大財富的收集與每年最平均財富的支出減少。讓日本財富從一窮二白變得富裕起來。

解決了心頭大患,這個資金問題後,國內發展如同洪水般一路高歌猛進,一躍成為東亞軍事主義強國!


本人認為

日本的富強主義進程並不是一個國債因素導致的結果。是日本國內上下強國覺醒之心的一次共同努力,並且國內外相對十分穩定,為維新革命創造了一個好的土壤環境。試想就算天皇集團獲得了財富,但是如果各地藩主,領主大名們不支持維新革命,最終還是會失敗。

對比清朝末期的慈溪新政策,有錢也有能力做好富強的路。但是朝廷內外環境不穩定,朝內政見不一,對新政視同為洪水猛獸不支持,並且領導者的覺悟不徹底,並沒有讓新政的執行貫徹下去,只做做樣子,搞了洋務運動。所以才會在甲午戰爭中那麼的不堪一擊,和註定失敗。



一別成久違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裡,依靠著堅船利炮,敲開了正處於閉關鎖國狀態的日本的國門,史稱“黑船事件”。

 

自“黑船事件”之後,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與美國簽訂了包括《神奈川條約》在內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美國資本大肆入侵日本市場,對使日本社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上層幕府階層與中下級武士階層出現了明顯的分裂。

 

中下階層武士不甘受到外國政權和腐朽幕府的雙重剝削,號召尊王攘夷,在西南地區形成了勢力龐大的改革派集團,主要包括了長州,薩摩,土佐,肥前等強藩。值得注意的是,長州與薩摩是其中最強的兩股勢力,這兩股勢力隨著革新的不斷推進,最終演化為了日本著名的陸軍和海軍之矛盾。

 

1867年,倒幕戰爭隨著天皇的一紙密令而爆發,到1868年,戊辰戰爭結束,日本統一。此時的日本,在外國資本的衝擊和內戰的雙重壓力下,經濟體系已經千瘡百孔,脆弱如紙,不堪一擊。

 

1871年,日本天皇政府右大臣倉巖具視出使歐美,考察和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這也是日本開始全面西化的標誌性事件。隨後,日本政府根據倉巖具視考察團的考察結果,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由政府牽頭,集中民間資本,圍繞軍工、礦山、鐵路和航運為重點,建立起了一整套的複合型的國民支柱產業。同時,大力引導和發展絲織業。到80年代中期,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日本本土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產業革命。而此時,離倉巖具視考察團考察歐美,還沒超過20年。

 

儘管日本有著極強的應變和發展能力,但日本在進行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具有先天劣勢,即狹小的市場和短缺的原材料與巨量的原始資本積累之間的矛盾。這一劣勢也一度使得日本政府在竭盡全力進行西化改革,大力發展產業與市場之後卻發現政府財政更加窘迫了。這也一度使得日本政府出現了將發展得非常好的國有產業向民間資本出售以換取維持政府正常運轉所需之資金的事情。

 

事實上,儘管從1871年起,日本全面西化改革,經濟結構也確實向著好的方向改變,市場也更加繁榮。但上層統治者清楚的知道,日本當前的狀態就是在走鋼絲。過快的帶有政治強迫性的市場結構轉化使得國家經濟生態並未有充分的時間形成一個完善的閉環。即無法高效的完成“生產-分配-消費-再生產”的過程。此時的日本急需一筆足夠巨大的資金,來彌補和改善有些畸形的經濟發展狀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缺口將越來越大,直到經濟危機爆發,反噬自身。但日本並非沒有一星半點的希望,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因為,日本有著19世紀後半頁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早就注意到了日本西化以來所不斷積累的經濟問題。不同於那些只知道研究西方經濟模式,只會紙上談兵的所謂“學者”,伊藤博文為日本設計了一條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的崛起之路。那就是1894年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

 

最終的結果是伊藤博文賭贏了,兩億量白銀的賠款不但一舉填上了政府天文數字般的財政漏洞,更是充分修正了一系列明治維新以來的經濟問題。再加上廣闊的中國市場被打開,日本經濟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正軌。

 

甲午中日戰爭是伊藤博文對日本國運的一場豪賭,儘管表面上日本軍隊連戰連勝,形勢一片大好,但實際上日本國內已經困窘到了連天皇的伙食都縮水到一個飯糰和一杯劣質茶的地步。到了甲午中日戰爭後期,日本迫切地想與清廷和談,甚至不惜將原本的條件輕易腰斬,足見日本到了何等緊要的關頭。

 

如果當時清廷能夠充分了解日本的經濟態勢,再死硬地堅持三個左右,日本自己便會崩潰。可以說,一場甲午中日戰爭,清廷把一隻馬上就要餓死的野狗,一口氣喂成了一匹強壯的狼。

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徹底地解決了明治維新以來,國家一窮二白的窘境。





雜學家大文豪


明治維新是一種從上到下的精神改造。皇室帶頭開源節流。主要有三點。第一具有日本特色的無為而治。第二,改造貴族。解放商賈。將管仲經濟學發揚光大。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強。第三,學英國發國債。


笨笨sh1973


不知道,那時我還沒有出生,


用戶邱鴻鴣


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己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