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在民國時的才女中,她很另類。她出身名門,美貌如花,才華橫溢。不僅在文學上,成就卓著,具有世界聲譽,而且在繪畫上也達到很高的造詣。但她一生卻在愛情上,幾起幾落,十分坎坷,最終在寂寞中落幕,令人唏噓。”

凌叔華,生於北京的一個仕宦與書畫世家。北京的燦爛文化和環境啟迪了她的天資才華,影響了她的愛好和生活。後在文學創作和繪畫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就。她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凌叔華選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兒倆》及散文集《愛山廬夢影》等。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1938年4月,弗吉尼亞·伍爾夫寫了一封信給凌叔華。伍爾夫想鼓勵凌叔華用英文寫作。“別人有看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替你修改。”此時的伍爾夫精神上已經安慰下來,早年的囈語與狂躁已經遠去,她與丈夫定居在倫敦郊外,去倫敦的次數已經很少。她已經完成生命中最頂尖的小說作品。抑鬱的《達洛維夫人》、充滿灰色氣息的《到燈塔去》與《海浪》,這些都使她光芒萬丈。另外,她還與丈夫一起開設了荷蓋斯出版社,專門出版自己的與其他投稿者的作品。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凌叔華收到來信,還會看到伍爾夫建議她寫作要看的書目,還有這句話:你可不可以現在就開頭? 凌叔華寫完一章就給伍爾夫寄去,伍爾夫看了寫下寫作建議,用書信方式寄給凌叔華。兩人從未見過面,一生只用書信往來。真的拉近凌叔華與伍爾夫關係的,反倒是她與伍爾夫的侄子朱利安·貝爾那場鬧得滿城風雨的婚外戀。

這段異國戀曲,開始於1935年。1935年,伍爾夫的侄子朱利安·貝爾來到中國。他受家族所在的貴族文化圈的影響,思想過於開明,感情過於奔放,他來中國是想讓自己死在肆虐的戰火中,還隨身備了氰化鉀。不久,他就發現自己的生命還暫時不由自己掌控。他戀愛了,他的心屬於另一個人了。那就是凌叔華。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貝爾對自己與有夫之婦的來往絲毫不忌諱。他經常寫信給母親與姨母,通報自己的戀愛進程,同時也向姨母引薦了這位總是才貌雙全卻抑鬱寡歡的女作家。 她很喜歡這個小夥子,他自由,愉快,來自英國最著名的文藝圈。雖然這個文藝圈子在30年代已經落寞了,但他還是像一個最終的繼承者那樣,熱情洋溢地講述著他的見聞,他的成長經歷,他與各種藝術家的交往。 凌叔華去世後,女兒幫她整理遺物,發現書房早已被她收拾乾淨,只留下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了。“母親一生都把自己裹得緊緊的。”這是女兒陳小瀅給她的評語。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貝爾喜歡凌叔華的才氣,他那種能掀起真正波浪,幫助她在文學道路上更近一步的鼓勵,對她來說,是莫大的安慰。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婚外戀事很快傳到了丈夫陳西瀅耳朵裡。他很痛苦。他是舊時知識分子,對妻子又有著崇敬之情,只是很多時候他都不知道要怎麼愛她。他沒有當面指責,而是寫了很多信給貝爾,要求他不要再與自己的妻子見面。 當他得知凌叔華與貝爾還是一直偷偷幽會,而且每次地點都不一樣。不是在香港就是在廣州。他憤怒至極,寫信怒罵貝爾,說他不是個君子。 此後,凌叔華與丈夫的關係一落千丈。她總是想方設法地躲避與丈夫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他們沒有離婚,但沒有和好,只是相敬如賓。

《古韻》震驚國外

弗吉尼亞·伍爾夫投河自盡。凌叔華的自傳體小說《古韻》的寫作一直延續到了1952年。十多年來,她對貝爾的事絕口不提,就像她當年與陳西瀅談戀愛一樣,總是默不作聲,瞞了家裡整整兩年,連好友徐志摩完全不知。

在1953年,全英文的《古韻》出版,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韋斯特還親自幫忙寫序,提升銷量。他們感興趣的當然是東方女人的家庭與成長方式,而並非這個東方女人的西式思想。 這一點,凌叔華自己也明白。 不過,她也從暢銷書廣闊的影響力中受益,成為洋人眼中的書畫才女。她渴望的各種文藝式的交際也紛至沓來。1956年,去到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授中國近代文學,一去就是四年。之後,她留在馬拉西亞教書為生。到了六十年代末,她又跑到了加拿大任教。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她望著微藍天空裡,徐徐漂浮的白雲,微風在她周身晃動,彷彿催著她要去做一些要緊的事。她忘了是什麼。北海的樹是那麼高,天也很高,像一幅美麗的地毯,上面有輝煌的宮殿,富麗的園林,到處都是鮮花、孔雀、白鶴、金鷹。金魚在荷塘戲水。牡丹花色彩豔麗,雍容華貴,芳香怡人。在戲院、茶館、寺廟和各種集市,都能見到一張張親切和藹的笑臉。 環繞京城北部的西山、長城,給人一種安全感。 在《古韻》的最後,她說,“這是春天的畫卷。我多想擁有四季。能回到北京,是多麼幸運啊!”


征服歐洲的中國女作家——凌叔華

凌叔華終還是回來了,這次回來,真正成了葉落歸根。1989年底從飛機上用擔架抬下來,來年5月,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病逝於景山醫院。那年冰心也已是90高齡,未曾參加凌叔華的葬禮,蕭乾去了,給冰心寫了一封長信,報告葬禮的有關情況,最後說:……西瀅的骨灰也已運來了,然後一道葬在無錫陳家塋地。

她飄泊半生,總算落葉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