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为河南省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干果之一。

南召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立足于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长远发展,初步探索出林+苗、林+果等“林+N”的产业扶贫模式,注入绿色发展基因,实行生态强县富民,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快速发展。提高核桃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核桃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植核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核桃丰产栽植技术,希望对农民发展核桃种植业有所帮助。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1园地选择

核桃根系庞大,要求深厚的土壤,土层太薄易形成“小老树”或连年枯梢,不能形成产量,严重的可导致核桃树整株死亡。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6.2~8.2,最适pH值为6.5~7.5。土壤含盐量宜在0.25%以下,超过会对生长结实有影响,氯酸盐比硫酸盐危害更大。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2品种选择

核桃品种分早实品种和晚实品种。生产建园的品种须是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苗木质量等级应达到Ⅱ级以上。早实品种(如:香铃、薄丰、中林5号等),适宜于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地方栽植,晚实品种(如:礼品1、2号、晋龙1、2号等),生长旺,适宜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栽植。一个地块可以选2~4个主栽品种。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3栽植技术

3.1栽植时期

栽植时间分秋栽和春栽。秋栽从核桃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进行,宜适当早栽。春栽从土壤解冻后到核桃萌芽前进行。若是秋栽,定植穴可随挖随栽,春栽一般以入冬前整地为宜。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3.2栽植方法

定植穴大小为1m×1m×1m。挖定植穴时,心土与表土分放,每穴施有机肥30kg与表土掺匀回填,再放入树苗,将苗木置于穴内中央,填土后轻轻向上提一下,保持地茎部位与地面持平,使根系舒展,踏实。灌足水,水渗干后用薄膜覆盖。未成活的苗木,选用品种、规格一致的苗木进行补植。

3.3授粉树的配置

授粉树选择雄花期与主栽品种雌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置比例1:5~1:8。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4土肥水管理

4.1土壤管理

每年秋季落叶后将树冠范围内的土壤深翻20~25cm,平整树盘,以便蓄水保肥,改良土壤。有条件的地方应全园深耕。入冬以后,将树冠外围下的土壤挖深、宽各50cm的环状沟,清除石块。回填时将表土与土杂肥、玉米秆混合后填入底部,生土填上层。挖环状沟时避免将0.5cm以上大根切断,环状沟应随树龄增长逐年扩大。

4.2施肥

在果实采收后到发芽前,结合放盘或深翻施入基肥,基肥以土杂肥为主,幼树施肥量30000~60000kg/h㎡,盛果期施肥量60000~75000kg/h㎡。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生长期每年追肥2~3次,4月萌芽前以施氮肥为主,每0.067h㎡可施入尿素20~30kg,花后6月以氮磷钾混合施肥,可施尿素配适量磷酸二氢钾,7月份以施磷钾肥为主。追肥采用多点穴施,施后要灌水和覆土。夏季结合喷药喷施0.3%的尿素和0.2%的硫酸钾作叶面施肥。

4.3水分管理

有条件时“清明”前灌足1次发芽水,“立冬”前灌足1次封冻水,花后幼果膨大期灌水1~2次。严重干旱时及时浇水。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5树体管理

5.1幼树期的修剪

5.1.1辅养枝的利用

幼树修剪原则上要保持中心干的生长优势,应轻剪、多拉、缓放多留枝。对骨干枝以外的辅养枝,一是利用辅养枝增加树冠枝叶量,二是利用辅养枝结果。辅养枝不留延长枝。

5.1.2调整主枝布局结构

核桃适宜的主枝角度是基角60℃~70℃,腰角80℃,梢角50℃~60℃,第一层主枝角度要大于二、三层主枝角度,第一、二侧枝角度要大于主枝角度。当主枝延长枝超过60cm长时,秋季摘心、扭梢,也可以留保护芽短截。短截时目的芽要留侧芽或外芽。主枝中下部多留枝。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5.2盛果期树的修剪

5.2.1回缩修剪

定期将主、侧枝的延长枝回缩到3~5年生部位,选一个向斜上方生长的健壮枝代替延长枝继续向外延伸。修剪时采用放缩结合的方法,盛果初期和中期树势较强,缓放5年回缩一次,盛果后期树势较弱,缓放3年回缩一次。

5.2.2外围枝的修剪

主要对外围过密枝进行疏除修剪。剪枝时剪口要留在向上的分枝处,不要留橛修剪。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5.2.3结果枝组的培养与更新

选择骨干枝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营养枝、辅养枝或徒长枝,疏除周围细弱的密枝,采用先放后缩法培养枝组。第1~2年缓放,发生分枝后再摘心回缩,去旺留壮,去直留斜,保留结果枝10~20cm长,连续结果3~5年。对长50cm以上的长旺枝采取先截后放法培养枝组。第一年留40~50cm短截,缓放2年发生较多的分枝后,疏除未形成花芽的旺枝,使枝组加粗和横向生长,增加分枝数量,扩大结果面积。大型枝组着生在主枝中下部,中小枝组着生在主枝的中上部,枝组之间距离50~80cm,树冠内1年生健壮枝是翌年的结果母枝,不短截,当结果母枝连续结果5~7年后,对枝组进行回缩复壮。大枝组留2/3进行回缩,中小枝组采用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等方法复壮果枝。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5.2.4辅养枝的处理

辅养枝的处理原则上是疏强留弱。当空间、光照、水分等方面与骨干枝发生矛盾时,辅养枝要给骨干枝让路。如果主干上辅养枝比骨干枝粗旺,要疏除。辅养枝与骨干枝长势差不多时,要削弱辅养枝。辅养枝过多或过粗时,先疏除1~2个小辅养枝,对其他辅养枝重回缩,待伤口愈合后,再疏除大辅养枝。当辅养枝弱于骨干枝,又不影响骨干枝生长时,再缓放结果。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6.1.1云斑天牛

被害部位皮层稍开裂,蛀孔有大量木屑排出。成虫羽化孔多在上部呈一大圆孔。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晚上用灯光引诱捕杀,白天观察在树叶嫩枝被咬食附近可以捕捉到成虫。用锤敲击成虫产卵刻槽,消灭虫卵和初孵幼虫。药剂防治。成虫产卵期前,石灰5kg、硫磺0.5kg、食盐0.25kg、水20kg拌匀,涂刷树干基部。幼虫为害期,用棉花蘸敌敌畏原药少许,堵塞蛀孔。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6.1.2桃蛀螟

被害果的蛀孔和果内均排积有虫类。造成六七月份大量落果,甚至绝收。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在园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收集落果和摘除虫果,消灭果内幼虫。喷药防治:要掌握成虫产卵高峰期喷药。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液等。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6.2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6.2.1核桃炭疽病

6月—9月盛发。危害核桃果实、叶、芽和嫩梢等。在受害果皮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中央凹陷且有小黑点,有时呈同心轮纹状,病菌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防治方法:清除病枝、落果和落叶并集中烧毁。加强树体管理,注意防冻、防旱和防虫。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1∶1∶200的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发病期间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6.2.2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4月—9月盛发。幼果受害后,开始果面上出现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果实由外向内腐烂。叶感病后,最先沿叶脉出现小黑斑,后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黑斑,严重时病斑连片,以致形成穿孔,提早落叶。防治时,结合采后修剪,清除病枝病果。加强树体管理,注意防冻、防旱和防虫。发芽前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生长期喷1~3次1∶0.5∶200倍式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雌花开花前、幼果期各一次)。

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值得收藏

7采收

在9月上旬至中旬,即农历白露前后,青果皮由绿变黄时采收。用竹竿敲击果实所在的枝条或直接触落果实。敲打时应从上至下,从内向外,顺枝进行,不要损伤枝芽。果实采收后堆放阴凉处,厚度50cm左右,在果堆上加一层10cm左右厚的干草或干树叶,一般堆沤3~5d,当青果皮离壳或开裂达50%以上时,即可用棍敲击脱皮。将脱皮的坚果洗净晾晒。坚果摊放厚度不应超过两层果,晾晒时要经常翻动,一般经6~7d即可晾干。将晾干的核桃装入麻袋,堆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