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最近,我收到一位朋友的私信,她說她就是大家所說的“老好人”,無論自己工作有多忙,只要同事一求助,她馬上就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在和同事朋友相處的時候,她總是會忍不住的事無鉅細的關心別人,而且,她總是非常敏感,如果有幾個同事在低聲聊天,她就覺得她們可能是對自己有看法了。她很累,她不想這樣。她問我:“老師,我這樣的是不是就是討好型人格啊?”

關於討好型人格,有一次蔣方舟在一個節目中分享了她戰勝討好型人格的經歷。 她提到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會表達真實情緒,即使最最親密的愛人面前,還是一味避免發生衝突,不想讓對方不高興。

她說到:“我好像都不會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會去和對方爭吵,特別害怕起衝突,非常的害怕。”


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那麼,討好型人格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呢?

“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術語上又被稱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們常說的好好先生(小姐)。

心理學家指出,討好型人格是潛在的不健康的行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礙。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掩藏自己情緒,非常害怕起衝突,所以他(她)們會壓抑自我的需求。他(她)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絕,一方面則是源於對失敗的恐懼。

根據“簡單心理”的歸納統計,討好型人格一般有以下特點:

  • 以敏感的察覺到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 就算犧牲自己的時間或是感到很疲憊,也要去照顧、幫助別人
  • 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
  • 不願或不敢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 害怕自己會給別人添麻煩
  • 隨波逐流、從眾、不表達自己的想法


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具備以上大多數特點,那基本上可以判斷,你就是討好型人格。但是,你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不太健康的行為模式,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改善的。以下三種方法能助你改善討好型人格:

1、接納自己我討好模式。

當你發現了自己的討好模式之後,必然會經過手足無措、厭惡這種模式,甚至厭惡自己的階段。如果你正在經歷這個過程,千萬不要驚慌,也不要急著否定自己。

因為,要改善討好人格,必須要做的第一步,就說先允許自己的討好。

這就如果你要從A地出發到B地,你必須得先從家裡出門,踏上去往B地的那條路,你才可能到達B地。假如你只是呆在家裡,不斷對自己說:“我不要呆在A地,我不要呆在A地!”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你永遠都離不開A地。

一定需要接納、看見,這樣,才有改善的可能性。


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2、克服熟悉的行為模式,刻意使用相反的方法。

假設你已經覺察到自己的討好模式,並已經接納了它。那麼,下

一步,就需要你一次又一次的對這種慣常模式刻意的說“不”!

當同事又一次請你幫忙加班,你準備答應,話都到嘴邊了,馬上覺察自己是不是討好模式又出現了。接下來,勇敢的告訴對方:對不起,這次我幫不了你,我的工作也很多,做不完。

要記住,拒絕不會讓別人討厭你。恰恰相反,當你在該拒絕的時候拒絕別人,就等於在樹立了一道自我的邊界,這道邊界會讓別人懂得去尊重你。


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3、逐漸確立真正的自我。

蔣方舟在節目中還說到:當你一味去迎合別人的時候,其實在冒很大的風險。因為你有可能在成為討人喜歡的樣子的時候,丟掉你真正的樣子。然而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喜歡的是你真實的樣子。

所以,自我確立是改善討好人格的最終途徑,同時,它也是改善自卑,獲得真正心靈上自由的途徑。 討好者所缺乏的,正是看見真實自我的能力。

不以外界眼光和評價來判定自己,自己能夠決定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的優點、閃光的部分,並把它們放大,成為自我確立的一個視角。


委屈自己、迎和他人——討好型人格如何改善?


停止討好,做真正的自己,才是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