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尋味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故鄉尋味

東水流

&台州刺繡

台州文化蘊殊音,刺繡非遺傲古今。

立體玲瓏獨一幟,東方瑰寶貫玄針。

注:

台州刺繡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清光緒年間,古老的台州刺繡與國外的雕繡完美結合,形成了具有浙東南區域特色的現代台州刺繡。

//

&黃沙舞獅

黃沙絕活舞獅強,華夏非遺武藝藏。

世代相承精湛技,剛柔並濟氣軒昂。

注:

黃沙獅子是一種始創於北宋年間的地方傳統獅舞,主要活動於浙江臨海市白水洋鎮黃沙洋一帶;其特點是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舞武一體。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

&滷水豆腐

尋常豆腐美名揚,傳統烹調奧妙藏。

特色鮮湯懷舊味,鄉心記憶且留香。

注:

白水洋豆腐是浙江臨海特色小吃之一,該豆腐依傳統工藝製作,真真滷水點成,吃起來頗有懷舊味道。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紅糖饅頭

傳承酵母匯奇方,白藥交融蘊異香。

進力揉蒸精控火,菌糕發麵配紅糖。

注:

為浙江臨海市白水洋鎮當地特產。據傳說,明戚繼光為了方便帶兵打仗,避免鍋被敵人踢翻,防止吃的食物被搶走,便和饅頭師傅發明了長條饅頭,這樣方便攜帶。

//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食餅筒

養漿攤面烙薄皮,餡料精粗品種齊。

葷素隨心憑口味,烹食攜帶兩相宜。

注:

食餅筒又稱麥油脂、五虎擒羊,是浙江台州傳統小吃。傳說明戚繼光抗倭時期,家家戶戶都做了菜餚想要犒勞大軍,但是這麼多菜怎麼送去軍營著實是個難題,於是聰慧的台州人就做了餅皮,把菜分包了進去送給將士們。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捶肉

精心選肉瘦先擂,蒸板釘錘巧力揮。

輔料時蔬新筍配,滑鮮勁道客思歸。

注:

捶肉,就是“捶打的肉片”,做好的捶肉湯,湯鮮肉美,為浙江臨海市白水洋特色小吃。

//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澆頭面

鄉民待客熱心腸,垂面澆頭巧布妝。

傳統食材參配料,湯鮮味美嘴留香。

注:

“澆頭面”是早年浙江臨海市白水洋民間熱情招待客人的一道名小吃。往往先煮好面,再澆上一些好吃的配料,即“澆頭”。澆頭一般用臘肉絲、筍絲、蛋絲、金黃花菜、豆腐乾絲、香菇絲等傳統材料炒制燒成,鹹中帶香,香中有鮮,味道極美。

情感 | 故鄉尋味  | 東水流


水東流,出生於浙江台州的臨海,轉戰於閩豫浙蘇三十餘年,流連杭州、南京等古都十餘年,現暫居揚州。臨海市有“千年古長城、滿街文化人“之譽,經常返鄉懷舊,受其影響,結合工作生活隨心隨筆,隨意抒情,以詩記之,以詞懷之,以文感之,與友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