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衡山花鼓燈

尋味——衡山花鼓燈

衡山花鼓燈走向街頭

衡山花鼓燈是衡山土生土長的劇種,與衡陽花鼓、長沙花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舞臺語言用的全是衡山地方方言;音樂與聲腔體系雖然也離不開鑼鼓嗩吶牌子,川調與絲絃小調這三個組成部份,但衡山花鼓燈更側重於絲絃小調和打鑼腔的運用,如《雙採蓮》中的曲調“四平腔”、“一塘清水一塘蓮”完全是衡山民歌的提煉而形成,《板凳堂子花鼓》中的唱腔“麻雀歌”和伴奏音樂“八碼子”是衡山花鼓燈所獨有.“衡山三調”、“衡山哀調”腔韻獨特,地方色彩更濃;樂器方面使用的也是衡山土杆子嗩吶與本地製作的竹筒胡琴,打鑼腔的伴奏方法也獨具一格;在表演方面,除湖南花鼓戲裡的程式化動作外,更有一些獨特的表演形式,如“板凳堂子花鼓”的紅綢舞、玩手帕、耍扇子、在板凳上穿梭的雜技動作。再如肖金綬表演的《雙採蓮》中的皮影木偶動作,趙海溪表演的《龔瞎子縫衣》中的口技,劉春生的《扯竹筍》中的雜耍,康立奇表演的《逃水荒》中的玩明錢,耍調羹、杯子等等,這些只有衡山花鼓燈才有。

衡山花鼓燈起源於明嘉靖年,形成於清中時期,各種史志均有詳細記載,距今已有近200多年。傳統劇目有150餘曲之多,小型劇目有86曲,中型劇目28曲,大型劇目19曲,各種劇本通俗易懂,雜用土語鄉音,生活氣息相當濃郁.現衡山縣專業劇團的舞臺語一般採用長沙話,醜行仍以衡山話為主。演出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在“三小”行當中尤以“醜行”為首。衡山花鼓燈在整個衡山地區,乃至湘南地區的廣大民眾中有著較高的地位,是傳統、民俗、地方文化之縮影。保護、搶救好衡山花鼓燈對豐富和完善地方戲劇史,地方民間藝術史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同時,也能推動和促進廣大農村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弘揚。能促進衡山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能對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衡山花鼓燈在發展時期的流傳過程中既帶有濃厚的農耕文化特色,又融入了廣大民眾通俗文化的元素,所以,衡山花鼓燈成了衡山地區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婚喪、嫁娶、生日喜慶、宗祠廟會、建房升遷、聚會開業,都非他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