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魯迅《故鄉》:淺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及蘊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懷

魯迅的小說裡,《故鄉》絕對是值得一得再讀的,也曾一度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在我看來,這是經典中的經典。

創作背景:取材自真實生活經歷

魯迅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曾說過:“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們,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效果。”所以,魯迅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取材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從生活中攫取而來,《故鄉》這個作品也不例外。

魯迅於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在《(吶喊)自序》中他寫到“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在1919年12月,魯迅最後一次回到老家紹興,接他的母親等人到北平生活。根據《魯迅日記》中的記錄,1919年,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屋,買了北京西城八道彎宅第。


魯迅《故鄉》:淺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及蘊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懷

魯迅這次回鄉,大概在老家呆了二十來天,魯迅以此段真實生活經歷為藍本,創作了小說《故鄉》。在《故鄉》中,以“我”回故鄉為線索,描述了“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感所思,蘊意深遠。

小說運用白描手法,生動刻畫故鄉的景與人

在文學創作中,“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運用敘述進行描寫的一種方法,即抓住描寫對象的的特徵,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樸素簡練的文字,不加烘托,乾淨利落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態,表達出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反映作者的感情。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範例,《故鄉》正是如此。

魯迅先生所創造的白描手法主要表現為簡潔。也就是少陪襯,少冗長的敘述和描寫,少煩瑣人物內心描寫,而把描寫景物、人物和事物的發展以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緊密聯繫起來。魯迅曾把這種手法概括為十二字,即“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這種手法,也是魯迅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故鄉》中也體現的很明顯。

場景白描:

《故鄉》的開頭: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寥寥幾筆,就已將蒼涼的氣氛烘托出來。簡單的一句話,便寫出了故鄉深冬時節隱晦寒冷的天氣,也表露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涼。

再比如:

“深藍色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簡短的一段語言,便將閏土活潑、靈動、有趣的少年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盡傳神態。也讓我們感覺到魯迅對那段美好歲月的留戀與不捨。


魯迅《故鄉》:淺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及蘊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懷

動作白描:

魯迅在《故鄉》中描寫楊二嫂:

“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地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這樣的動作描寫,生動刻畫出了楊二嫂的性格,市井,貪婪,愛佔小便宜。

語言白描:

“我”回鄉後,沒有一下就認出楊二嫂,楊二嫂便“顯出鄙夷的神色,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是的,冷笑說:‘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以及“阿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

這樣直白的語言描寫,層層遞進,寫出了楊二嫂的自私、勢利、刻薄、市儈,想方設法佔別人便宜,一副小人嘴臉,庸俗小市民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故鄉》一文中這樣的片段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靜下心來慢慢閱讀,仔細體會作者獨特的表現手法。我們以前常說魯迅的作品思想深刻,具有強烈的批判性,但其實,魯迅作品文字的表現力和藝術水準也是非常高的,值得細細品讀。

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強烈對比,凸顯悲涼與無奈,進行反思與批判

《故鄉》中,主要有三處非常強烈的對比:

其一,回憶中的故鄉VS現實中的故鄉

魯迅回憶中的故鄉,有深藍的天空,金黃的明月,碧綠的西瓜,有猹、獾豬、刺蝟,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有天真活潑的少年閏土,有各種各樣的樂趣......是一個五彩繽紛,美好鮮活的世界。

而現實中的故鄉,天氣陰晦,鄉村蕭瑟,完全沒有記憶中的生氣與活力,一副蒼涼與落敗的景象。

今非昔比,魯迅也不復當年的心境。景由心生,歷經世事滄桑和生活不易後的魯迅,心境是何等的蒼涼,內心是何等的迷茫與哀傷。

其二,20年前的楊二嫂VS20年後的楊二嫂

20年前的楊二嫂,絕對是一個美人胚子,相貌清秀姣好,所以才有豆腐西施的稱呼。那時的她,應該過著不錯的生活,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20年後的楊二嫂,徹底變了樣,不僅相貌變得凸顴骨、薄嘴唇,活象畫圖儀裡細腳伶仃的圓規,就連性情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說話尖酸刻薄,佔小便宜還理直氣壯,甚至偷偷順走“我”家的東西,一副貪婪市儈形象。

生活的殘忍、艱辛與摧殘,竟將一個人,活脫脫變了樣,這讓魯迅覺得無比可怕,卻也深深的無奈。

其三,少年閏土VS中年閏土

少年閏土"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天真活潑,可愛有趣,是一個明亮美好的少年。他會刺猹,會捕鳥,有各種奇妙的點子,知道很多農村稀奇的事情,朝氣滿滿,靈氣十足。

中年閏土“

身材增加了唄;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的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蕭瑟這;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再也不是當年的明亮少年,而徹底成了飽經歲月滄桑的中年人。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閏土態度的變化。

小時候的他們,是美好的玩伴,一起嬉笑打鬧,閏土對“我”的稱呼是“迅哥兒”;

現實中再見到,閏土卻恭敬地稱呼“我”為“老爺”,一道厚厚的壁障豎在了兩個曾經的兒時好友之間。

封建等級制度對一個人的壓迫和摧殘,再加上多子、饑荒、苛稅、各種社會壓榨,讓閏土喘不過氣,揹著沉重的負擔,整個人也變得麻木寡言,徹底失去了原本生命力。

藉由這些對比,凸顯出魯迅對於故鄉人世滄桑變幻的無奈和悲涼心境,更是對當時社會等級制度、階級觀念的深刻反思與批判。那樣的社會觀念,將原本鮮活的生命變得麻木,對人性的摧殘殘忍又徹底,也造成人與人之間巨大的疏離與隔膜。

象徵主義手法的運用

畢飛宇曾評價說,魯迅先生深得象徵主義的精髓,從《吶喊》開篇《狂人日記》開始,魯迅小說的基本模式就不是現實主義,而是象徵主義的。

《故鄉》這部作品中,楊二嫂象徵著魯迅所批判的國民性的流氓性,而閏土則代表著魯迅所批判的國民性的奴隸性。

通過象徵主義手法的運用,作者對這兩種國民性進行了反思,也是對封建的等級制度、階級觀念的深刻批判——封建制度,果真是能“吃人”的。

作品中蘊含的博大情懷

《故鄉》中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回憶中的,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理想中的。第一個是“過去時”的,第二個是“現在時”的,第三個是“未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無限美好,現實中的故鄉衰敗滄桑,而作者理想中期待的故鄉應該是一種全新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平等,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雖然當下的現實讓人無比失望,雖然作者內心也充滿迷茫與悲涼,並不確定自己期待中的全新的社會和生活何時能夠到來,如何能夠到來,但作者從未放棄過希望。或許前路艱難坎坷,但作者從未停止努力與追求。


魯迅《故鄉》:淺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及蘊含的深刻批判和博大情懷

魯迅先生的作品風格,一向是冷峻剋制的,但他內心的情感卻強烈炙熱——縱然批判,卻從未放棄希望;縱然迷茫,卻始終信念不移;縱然悲傷,卻從未停止前行。對於自己的故鄉,人民,國家,他一直深情地愛著,也正因為執著深刻的愛戀,才促使他不輟筆墨,以筆代戈,一直吶喊著,戰鬥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