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鄉愁,是對故鄉的記憶和情感。在人類的意識裡,故鄉從來都不是一個名字或符號,而是由許多具體景物、場景、人物和故事構成的精神家園,是被賦予了許多情感和記憶的心靈樂土。蘇聯名言說過,一個人絕不應該忘記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塊土地。

鄉愁,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余光中的鄉愁是他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的小小郵票;席慕容的鄉愁是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北石的鄉愁是牽著風箏的離鄉越遠、思念越長的線,而魯迅的鄉愁則是現實與理想巨大反差中清醒的幻滅和沉痛的思索。

魯迅於1919年12月從北京回老家紹興探親、搬家並接母親等人到北京,因對最後那次回故鄉感觸頗深而於1921年1月作《故鄉》並發表於《新青年》。他用"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主線貫穿全文,並將主線的景物、人物和場景等表達得淋漓盡致。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一、鄉愁是精神家園破碎的失落和悲涼

故鄉的遠景。"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作者開篇開門見山的直奔故鄉的主題。在"我"遙遠的記憶裡"故鄉好得多",有著"他的美麗、他的佳處",但走近一看,卻與兒時的記憶膠片完全相反:"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絲活氣",一幅衰敗、寥落的景象。

故鄉的近景。強烈的故鄉今昔對比讓"我"甚感悲涼,只得用"故鄉本也如此"來聊以慰藉。也許時隔久遠,故鄉美好已茫不可尋,兒時記憶已經泛黃且疏落得"沒有影像、沒有言辭"。走近一看:"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由遠及近的景物描繪,更讓故鄉增添了破碎的淒涼。

近鄉情更怯。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雖然心情是"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但現實卻是"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我"近鄉的心情或許更為複雜,有雀躍、有膽怯,也有懷疑,這種心情折射出"故鄉終是回不去了"的悲情。作者20年後回到故鄉觸景生情,又因情哀景,情景交融、相輔相成,更增添悲涼氣氛。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破碎的悲涼。故鄉是一個人土生土長的地方,兒時美好的生活背景必會深深烙進記憶底層不可抹去,並凝練成生活經驗長成生命的根。所謂的故鄉情結,不僅意味著時間的的無限曠邈,空間上的廣袤遼闊,更隱含人與人心靈之間難以逾越的距離。

故鄉是人一生中最溫情的精神家園,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精神家園的破碎。而現代知識分子的最痛苦的心路歷程,是深厚的鄉土情結和現代文明性渴望之間的糾纏。所以,魯迅這裡的鄉愁是兒時精神家園破碎的失落和悲涼。

二、鄉愁是對人與人之間心靈隔膜的感傷和哀泣

少年的閏土

少年閏土的出場源於母親不經意的提起,喚醒作者心底塵封的記憶: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一望無際的海邊沙地,一片碧綠的西瓜地,一位十一二歲、頸帶銀圈、奮力刺猹的少年所有這些美好的元素構成了一幅鮮活靈動的月下英勇少年看瓜圖。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作者的描寫正向積極又充滿詩情畫意,讓人身臨其境的流連其中,並無限神往。少年的閏土"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一副健康活潑、天真可愛的模樣。"我"兒時的故鄉因閏土而美麗的"蘇生"。

少年的閏土之於"我",是活潑靈動又充滿生命力的英勇少年,是精彩絕倫又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我"的未知世界和滿眼崇拜的"明星"。他能機智帥氣的刺猹,能眼捷手快的捕鳥,還知道天底下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

而少年的"我""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四角的天空"。 少年的閏土內心是非常豐盈和完整的,以致吸引了少年的"我",讓"我"心甘情願的成為他的"粉絲"。生活中的我們也常被他人身上的獨特氣質所吸引而深陷其中。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作者對閏土的描寫未見其人、未聞其聲,只是通過母親偶然提起,便將少年閏土豐滿完整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他先寫記憶里美好的少年閏土,與即將出場的麻木苦難的中年閏土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扼手嘆腕。

中年的閏土

閏土的再次"出場",已然物是人非、讓人錯愕面色灰黃、皺紋很深、眼睛紅腫,穿著單薄,提著紙包和長煙管,手又粗又笨又開裂,像是松樹皮,再不似"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一幅飽經風霜、神情麻木的中年下層農民形象。

讓作者"不由的出驚",兒時好友,久別重逢,該多激動,該有怎樣的話要"連珠一般的湧出",但又心情複雜的吐不出口。而閏土分明的"老爺"及"規矩"道盡封建等級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壓迫和痛苦。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不是閏土忘記了友誼,也不是閏土的特別尊重,而是作為維繫鄉村秩序與倫理重要一環的這種等級觀念曾經給閏土帶過諸多福利與保護,閏土似乎比"我"更清楚這一套完整的倫理體系對於生存的重要性。

雖然"我"已然還是兒時"迅哥兒"的初心,但閏土卻失卻了"閏土哥"的初衷。即使"老爺"這個符號已經失效,但他還在固執的堅守,任憑母親怎麼糾正仍不輕易改口。這是中年忠厚老實、麻木苦難的閏土。

我們的感傷

中年的閏土,早已失卻了曾經的光華:少言寡語、恭敬客氣,欲言又止,再不具備活潑靈動的特徵了。多子、饑荒、苛稅、各種社會壓榨等讓他更加艱難。如果說少年閏土是"小英雄",那麼中年閏土就是活脫脫的"木偶人"。

從人性學上看,這是人性之美的流失。"我"懷著濃郁的故鄉情結來期待這次回鄉溫情的,但是心理錯位的"隔膜"成為出走還鄉的現代人普遍遭遇的難以磨滅的情感傷痛。

其實這種"隔膜"是現代人普遍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從社會學上看,這是階級觀念的固守。20多年後回鄉的"我"與閏土之間的隔膜象徵著"我"對故鄉美好形象的破滅。茅盾說過,《故鄉》的中心思想是悲哀人與人中間的不瞭解、隔膜,造成不了解的原因是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

我們把自己活成了"閏土"。從"我"的經歷和閏土的遭遇來看,我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曾幾何時長大後的我們離鄉背景,奔向都市求學或打拼,追求所謂的現代文明和理想中的精神樂園,而現實卻給我們響亮的耳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你以為自己活成了"迅哥兒",而現實是活成了"閏土"。

三、鄉愁是對人性之美流失的悵然和悲憫

20年後的楊二嫂。我們腦海至今還定格著楊二嫂的模樣: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掿在髀間、張著兩腳,活象畫圖儀裡細腳伶仃的圓規。都說相由心生,這種面相特徵的"楊二嫂"在少時記憶裡幾乎就是"尖酸刻薄、愛貪小便宜"的代名詞,而"細腳伶仃"則反映了她生活的艱辛。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20年前的楊二嫂。要知道20年前的楊二嫂是個活脫脫的美人胚子。面容姣好,又經營著一家"買賣非常好"的豆腐店,故被街坊鄰里叫做"豆腐西施"。西施原本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豆腐西施"更說明了當時的楊二嫂是有正當謀生職業的,且生活狀態還比較優越。

撫今追昔,不勝淒涼。昔日踏實經營的"豆腐西施"終變成絮絮叨叨、愛貪小便宜的 "圓規"。作者的比喻辛辣而諷刺,"圓規"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作者"冷幽默"下,我們感嘆現實生活對人性之美的摧毀力,不僅讓人褪盡光華,還讓人毀滅人格、磨滅鬥志。

四、鄉愁是對現實無能為力的困惑和茫遠

當時的"我"並不是無所不能、真理在握的救世者。面對閏土的苦難麻木,面對楊二嫂的俗不可耐,面對故鄉落後的精神世界和破敗的現實世界,"我"只是個不斷失語的困惑者。"我"在20多年裡離本鄉、"走異路,逃異地",到現代都市"尋求別樣的人們",追求現代文明,

但現代都市仍沒有提供給"我們"更好的精神樂園,因此終究還是逃脫不了為生活"辛苦輾轉"的失落和悲哀。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而這一切正是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帶著這樣的心緒,"我"回到了久別的故鄉,心中自然"本沒有什麼好心緒",再看到衰敗和蕭索的故鄉,心中更充滿無限的悲涼。本來"回鄉"正是為了"尋夢"的,然而現實卻把夢擊得粉碎。

但是"我想生活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路多了,也便成了路"。雖然"我"感到希望茫遠,但"我"仍然有創造新生活的熱切願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堅持自己的理想。

五、結語

西方哲學家諾瓦利斯說過,哲學就是懷著永恆的鄉愁尋找家園。從魯迅的《故鄉》裡,我們感受到了這種致命的鄉愁與絕望的尋找。諾瓦利斯的哲學無疑是對失去家園的痛心和悲憫,與魯迅先生筆下的鄉愁異曲同工。

重溫經典《故鄉》:解讀魯迅的鄉愁,少時難懂魯迅,讀懂已是閏土

對比的藝術。《故鄉》通篇採用撫今追昔的對比手法,旨在塑造經典人物形象,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比如今昔故鄉景物的對比,今昔人物的對比(閏土、楊二嫂),今昔"我"的情感對比;閏土與楊二嫂之間的對比,"我"對兩者的情感對比等等,都是對人物的極致渲染。

心靈的共鳴。魯迅先生的鄉愁充滿了複雜的情感,這是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的世大反差,讓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我們可能也同魯迅一樣,讀書學習,奔向都市,在心力交瘁後又回鄉尋夢。其實現實是我們以為自己活成了"迅哥兒",實際我們大多則更象"閏土"。

作品的啟示。其實魯迅也好,閏土也罷,以及我們而言,都應該有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信念是什麼?信念是動力、是目標,只要心中信念不倒,就能成就輝煌。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是無數次的失敗,但都依靠著堅定的信念,鑄就了輝煌的人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