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臨死前為何一直喊著“河車丸”?

蛟潭小郡主


另類君作答O(∩_∩)O~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這個可以從明清時期的太監製度說起。明朝時期太監和宮女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然需求,常常結為對食,以求得些許安慰。雖然個別皇帝(例如朱元璋和朱棣)對之多有嚴懲,然而此種行為屢禁不止,直到崇禎末年,仍有太監和宮女“拖家帶口”逃離皇宮流落民間延續名義上的夫妻生活。

此種現象到滿清時期戛然而止。為什麼滿清時期沒有“對食”了呢?這要從滿清時期的宮女太監選拔制度上說起。

滿清自恃種族高貴,選拔宮女必須得是旗籍,因為宮女需要侍奉滿清權貴,而滿清不信任漢人,所以宮女就選用滿族少女,但太監是“卑賤之人”,就非得用漢人不可。

滿清宮女入宮時是十五六歲豆蔻年華的少女,情竇初開,但放眼皇宮,她們所能交流的唯有太監,但滿族女子隊漢人太監是看不上眼的,即使有些慾求不滿,也滿可以在入宮十年期滿後回家嫁人(二十五六歲嫁人會有困難,另議),不過十年光陰而已。

然而我們知道,生理需求有時候如果不能得到及時釋放,就會採取非常規途徑解決。

民國建立後,滿清皇室雖然還在維持,但也僅限於故宮之內,皇宮管理漸趨粗放。溥儀的近侍太監為了偷懶,就用銀子支使宮女們頂班,而宮女們能遇到唯一完整的男人也就是溥儀了。

溥儀,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就這樣被五六個宮女“組團消費”。大家想啊,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才是第一次發育,就算整日錦衣玉食,可那時候哪有什麼膳食平衡之類的概念,以一個小學二年級的身體,應付二十來歲的成年女性,哪堪如此重任!

民國總統徐世昌曾是翰林,他在一次面聖的時候,就親眼見到溥儀在床上躺著神情萎靡,被窩裡有三個宮女衣衫不整的嬉笑著。

事後,徐世昌在日記中記載:國運式微,未可挽回哉。

事實上,在張勳復辟的時候,溥儀11歲,此時他已經無法勃起,未至弱冠就已經陽痿。後來偽滿洲國建立時,日本軍醫曾承諾能治癒他的疾病,結果失敗後自殺,顯見,溥儀的陽痿已然固化,無力迴天了。建國後國家曾想方設法選求名醫為溥儀診治,都效果不大,最後一位老中醫用河車丸為溥儀診治,溥儀似乎能微微的感到下體灼熱,然而這已經是唯一的功效了,所以溥儀臨死的時候大呼“河車丸”,其實是對少年時候被動縱慾的悔恨和呼喊。

“河車丸”是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八,是一種壯陽補虛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是“人中白”和“紫河車”,“人中白”說白了就是尿漬,而“紫河車”是胎盤,古人認為這兩種東西都是溫補壯陽之物,其實只是心理作用而已。

哎,曾經的“性福少年”,臨終時大呼“河車丸”,箇中原委,也真是齷齪不堪!滿清最後仨皇帝都沒有子嗣,這是天命使然!

所以年輕人不要羨慕那些紙醉迷金縱情聲色的富二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苦難貧窮中奮進而得到的幸福,比那些皇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二代予取予求的安逸生活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