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徽的曲折歷史,原來寓意這麼深刻!

1917年,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苦於老師學生們沒有專屬標識,出入管理極不方便,於是委託當時教育部職員的魯迅設計北大校徽。8月7日,魯迅送上了樣稿,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揹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魯迅還用“北大”兩個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樑骨,藉此希望北京大學畢業生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樑。

北大校徽的曲折歷史,原來寓意這麼深刻!


結果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被劉半農戲稱作“哭臉校徽”,當時都認為造型不雅,難談美觀。但蔡元培收到後立即採用,並一直延續到1949年,後又因歷史原因長期棄用,上世紀80年代又重新使用。2007年6月,北京大學發佈《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管理手冊》,正式推出修改後的北大校徽標識,這一標識正是在魯迅設計的校徽圖案基礎上豐富和發展而來。

北大校徽的曲折歷史,原來寓意這麼深刻!


北大校徽的曲折歷史,原來寓意這麼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