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一些不起眼儿的习惯行为却在无意间影响着孩子,不仅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下面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一、频繁打断孩子

频繁打断孩子是很多家长存在的习惯!比如孩子正在专心玩儿积木,父母可能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会突然问一句,宝宝,渴不渴、热不热?或者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喜欢,随意叫一声大宝。但这样频繁地打断孩子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的破坏,一个专注力没有得到保护、得到培养的孩子,未来在学业上也会困难重重,上课开小差,看不进去书本,久而久之成绩落得更远,成为老师口中的笨孩子。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科学研究表明,与专注力密切相关的是髓鞘化,它能够保证信息更准确、更快速地传递。如果孩子拥有高品质的髓鞘化,那么孩子的专注能力能达到15分钟以上。但这种物质会在父母的频繁打断中破坏它的品质。久而久之让孩子的专注力越来越差。而孩子被打断后,再次进入一个专注状态,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长此以往大脑习惯被打断,无法形成长久专注力,于是造成越来越笨的现象。所以父母们不要轻易打断专注的孩子,一定要注重专注力的保护和培养。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二、“吼”孩子

相信大部分家庭都有吼孩子的习惯,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在孩子没有背熟课文写作业的时候总是错同一道题,或者是赶上家长某一天心情不太顺畅。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家长时不时地想要吼一吼孩子。虽然不是打,但是用吼的方式,其实正在伤害孩子的大脑。而在频繁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笨。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哈佛医院的副教授Martin A.Teicher的研究证实,父母的语言暴力会对孩子的脑结构造成损伤。经过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副教授发现,长期受到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大脑中的韦尼克区(负责理解口语的区域)和前额叶的连接减少,言语智商会比正常人偏低。还会增加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能增加14%,这个区域与语言智商也有关系。掌管记忆的海马体和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体积减少,所以孩子会出现怎么都记不住,给人很蠢笨的感觉。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三、给孩子定过高的目标

很多家长也喜欢给孩子定目标。认为这样更有益于促进孩子的进步,但是目标定得过高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出现“习惯性愚蠢”。父母不能因为自己望子成龙的心太过急切,去要求两岁的孩子认识千次,每次考试倒数第一的孩子,一跃成为第一,这些目标都不切合实际。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四、喜欢“泼冷水”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父母,十分冷静理性,有一种无时无刻一盆冷水泼下来的感觉。比如孩子满怀兴奋地对父母说:“我看到了一片蓝色的树叶”,理性的父母会冷冰冰地来一句:“树叶没有蓝色的,你看错了”。当孩子幻想出空气中的朋友,对着空气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父母会说:“你为什么要对空气说话?”这样不起眼的行为无意间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而幼儿期间是孩子想象力的高峰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被扼杀,那么未来会造成想象力匮乏,整个人缺乏创造力。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自己的无意识行为很可能成为孩子的绊脚石。父母要多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用科学的方式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最后敏敏为粉丝们分享两套开发大脑潜能、让大脑更聪明的书籍,一套是《聪明宝宝全脑新思维游戏》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孩子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越来越聪明。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另一套是敏敏觉得很特别的一套书籍,《德国全景脑力开发纸板书》就我一个成人来看都觉得很有趣,一种不受拘束的阅读方式,让脑力得到开发!整部书是大面积的画面,让孩子不断地去观察发觉其中的细节,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力和关注力都能得到提高!里面会有一些文字线索,供孩子联想。这本书的尺寸很大,摊开一页,在地板上,女儿一看就是小半天!非常有趣!

父母这4个“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娃“变笨”,若是有赶紧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