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相信每个家长都很注重,自己家的娃聪明不聪明,毕竟在当今社会,高智商是在未来制胜的法宝之一。而孩子在小时候,一些“不起眼”的特点,却能反映出大脑发育的快慢,智商的高低!接下来随锦春一起看看这4个“不起眼”的特征,自己家的孩子有没有吧!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一、3-6个月,眼睛“转得快”

一些“鬼点子”多的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眼珠转得快!其实在婴儿3-6个月的时候,就能发现孩子间视觉追踪能力的差距!婴儿刚出生的几天,几乎一直闭着眼睛,偶尔睁开。慢慢开始喜欢盯着灯光看,慢慢的随着光线移动视线。到了3个月-6个月的时候,孩子的视线开始随着物体移动,如果孩子视觉移动的速度够快,追踪的够准确,那么恭喜你,孩子的大脑很聪明!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这种视觉追踪的能力直接关乎孩子以后是不是注意力够集中,学习成绩好不好。视觉追踪能力强的孩子,阅读能力更强。而视觉追踪能力弱的孩子,就会出现读一行字出现漏字、串行的情况。而且无法将注意力长久集中在黑板上,从而学习效率低,于是拉开了与别人间的差距!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二、1岁-2岁,手脚“不识闲”

1-2岁之间,经历着孩子手的敏感期脚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会习得手部的动作、身体的大动作,而这些动作越多,对大脑的刺激越多,大脑形成的突触也越多,从而也越聪明。所以家里如果有一个手脚“不识闲”(不识闲的意思是指,总是动,不老实)的孩子,那么恭喜你,多半智商差不了。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有句话说“十指连心”,当孩子的手部活动越多,对大脑脑区的锻炼越全面。当孩子通过不停地动,用身体去感知空间的时候,比如爬上趴下、藏在桌子底下,其实在间接地锻炼了空间感,而这种能力在以后学习数学非常有帮助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三、2岁半-3岁,“伶牙又俐齿”

语言能力与智力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孩子学习说话,是先听声音后理解并做出反应的过程。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看到的事,与脑子中的词汇相连接,然后通过逻辑能力,去整理、组织语言,然后才把一句话说出来!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如果一个孩子“伶牙又俐齿”,那么恭喜你,证明孩子的逻辑能力非常强,词汇量也够大,间接看出记忆力也很不错!这样的孩子自然很聪明。想要孩子智力好,语言能力的提高不要忽视!多跟孩子交流,多沟通,多鼓励,多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让宝宝快点变成“演说家”!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四、3-6岁,玩的时候,总是“听不见”

一些孩子在玩的时候,非常专注,会处于一种“听不见”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很聪明。这种专注不包括被动专注(比如看电视、玩手机)。一个孩子只有在探索中,才会出现忘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很多科学家才具有的特质。爱因斯坦在做地震方面的学术研究时,因为太忘我,当地震真的发生了都没有发现!所以专注是一种超级可贵的品质!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父母平时要注意保护孩子身上的专注性,不要随意打断,不要随意插话,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并且可以专注的环境。锦春平时还会给我家大宝做一些专注力的训练,虽然不祈求孩子成为什么伟大的科学家,但至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能走得更顺畅,《专注力288图》成为了我和大宝玩得最多的亲子游戏,里面有捉迷藏、找不同、故事创编、拼图、涂色、常识记忆、视觉追踪等等游戏,孩子非常喜欢玩,还能锻炼注意力可以说一举两得!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除了这套书籍外,锦春为正在经历儿童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推荐一套我用过的好书,《宝宝语言启蒙读本》这套书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练习,让孩子慢慢学会词汇,直到金句能脱口而出。锦春家的大宝,是男孩,说话比女孩晚,当时我很着急,就借助了这套绘本帮忙,用了一个月,就挺有效果,分享给大家!

4个“不起眼”的特点,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聪明,父母可自行对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