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刘易斯说:“别人认为不聪明的孩子,原因是孩子本身就认为自己愚笨。”

孩子认为自己笨,是因为家长不恰当的行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变笨”了。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一、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让孩子变笨

  • 1、不让孩子“赢”

英国心理学家哈德·菲尔德曾发布分析报告,自信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人发挥出500%的潜力,自卑的人则只能发挥出30%。

很多家长喜欢采用“挫折教育”,在陪孩子玩游戏时,用智商“碾压”孩子,试图在屡次的失败中让孩子“越挫越勇”。

殊不知,求胜欲是刺激孩子挑战、思考的良药,孩子总是输,面前就犹如立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越玩越无趣,越玩越自卑。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家长应引导孩子想办法去赢,品尝依靠自己取得胜利的成就感,用信心去滋养孩子的精神,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 2、过早的知识传授

过早的知识传授不是开发智力吗?怎么会反而让孩子越来越笨呢?这是因为,知识的获取是依据年龄特点进行的,过早将知识灌输到年龄不足的孩子大脑中,等于切断了孩子消化、理解的过程,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去记住这些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吸收。

需要孩子理解、思考时,孩子因为过早得知了答案,反而懒于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没有转化为学习的内生动力,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 3、大量的负面暗示

“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这个笨蛋!”教孩子学一样新东西时,你是否也情急之下这样否定过孩子呢?“别捣鼓这些乱七八糟的了,反正你也弄不懂!”看到孩子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时,你是否也愤怒之下这样讽刺过孩子呢?

频繁的暗示孩子“你就是笨”、“你不行”,会让孩子降低对自己的期望,遇到难题时本能的退缩,认为自己很差,没有能力处理困难的问题,自然就越来越笨了。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二、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变聪明?

1、放弃完美主义

想让孩子变聪明,首先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孩子,既不要无下限的吹捧,也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打压、否定。

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相应的短板,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经常将之与他人比较,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真实认知。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2、有创意的赞美

遇到孩子发挥长处、表现超出预料时,要及时、具体的赞美孩子。赞美可以通过“三部曲”进行:肯定孩子表现非常不错,指出具体在哪些方面让人印象深刻、或是取得了明显进步,再次表达看到孩子的表现自己的高兴和兴奋

赞美孩子要注重细节、肯定其具体的行为表现,孩子才会知道努力的方向。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3、教导他解决问题

如果发现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急于包办代替,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可以细心观察后在关键的地方提示、点拨孩子,引导孩子尽量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切勿窃取孩子的成就感

4、给孩子有爱的环境

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心去聆听孩子的诉求,或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要用讽刺、挖苦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爱的环境是依靠父母平等、关注、耐心去营造的,只有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家长的这3种行为,会把孩子“变笨”!不要继续做了


<script>/<script>


被誉为“家庭治疗大师”的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终生无法摆脱的,与原生家庭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聪明或愚笨不是天生的,有没有得到充足的精神养料才是关键,家长一定要注意!


<script>/<script>


#育儿有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