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旗艦“大和”號戰列艦擁有7.2萬噸排水量和27節航速,裝備有150多門不同型號火炮的最強大火力,包括9門18點1英寸口徑的巨炮,它可以在225英里的射程內擊穿3200毫米的裝甲,它自身的裝甲也是“無畏”級戰列艦中最厚的,當時世界上任何戰艦幾乎都無法擊穿,可謂堅不可摧,這艘戰艦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征服世界之夢的象徵。

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日本決定建造“大和”號這樣的巨型戰列艦,主要是出於在太平洋上與美國海軍決戰的考慮,舊日本帝國的海軍認為,要想在西太平洋戰勝美國海軍,就必須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由於日本海軍在軍艦的數量上無法與美國抗衡,因此只能力圖在單艘軍艦的戰鬥力上超過美國。

1942年2月12日,“大和”號接替“長門”號戰列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大和”號艦齡最短,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重,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

因此迷信大艦巨炮製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藉像“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終其一生幾乎是無所作為。

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的主力、超級戰列艦“大和”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號稱“永不沉沒的戰列艦",一直作為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旗艦。

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1942年6月,“大和”號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戰列艦艦隊和航空母艦艦隊分開使用,4艘航空母艦全軍覆沒,而“大和”號則在300海里以外無所事事。

1944年6月,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已經變得對日本越來越不利。“大和”號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在這場航空母艦大戰中,“大和”號第一次用主炮向來襲的美國飛機發射“03型”防空彈。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沖繩島登陸戰,日本出動大量自殺飛機攻擊美國艦隊的同時,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對此聯合艦隊司令部表示反對,但日海軍軍令部卻以“大和”等艦的出擊事關海軍“榮譽”為藉口,堅持出動該艦,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

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1945年4月6日,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海軍大將下達作戰命令:以“大和”號戰列艦、“矢蚓”號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組成海上特攻隊,協助日空軍和陸軍,殲滅沖繩島附近的美國護航運輸隊和特混編隊。這是聯合艦隊最後一支艦隊,也是世界海戰史上空前絕後的“自殺艦隊”,在美機肆虐橫行的大海上,在無空中掩護的情況下,進行最後一次有去無回的攻擊,而“大和”號上的燃油只能保證其航行到沖繩島,這是一張駛往地獄的單程船票。

4月6日下午6時許,在日本沿海的美國潛艇“線鰭魚”號發現並報告“大和”號動態,當晚,接到“線鰭魚”號潛艇報告的美第58特混艦隊司令米切爾中將命令麾下的4支航空母艦特混大隊迅速北上,進行攔截,4月7日晨美搜索機報告發現“大和”艦隊。

在沖繩以東海域的“邦克山”號航空母艦上,第58快速航母特混艦隊的指揮官米切爾海軍中將,被這一場最後的史詩般對決所吹響的號角深深吸引,他面容蒼白、憔悴,與他的外號十分形似,就叫“白頭海雕”。米切爾感覺到這將是一場戰列艦與航空母艦之間激動人心的終極對決,儘管此前航母參與了太平洋上幾乎所有的大型戰役,但在此前的大小戰役中,只憑空中力量是否能戰勝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還沒有得到有效證明,這場戰鬥將是永遠平息這場爭論並證明上述問題的最佳機會。

4月7日10時,美280架艦載機起飛,向“大和”號艦隊發起進攻,12時,“大和”號上的雷達發現美軍飛機編隊,幾分鐘後美國戰機開始進行攻擊,首先是日護航驅逐艦“濱風”號被炸彈擊中沉沒,“大和”號左舷被兩條魚雷擊中,右舷艦尾命中兩顆炸彈,後部無線電室被炸,雷達室被炸成兩半。

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對於大多數參加此次攻擊“大和”號的美軍飛行員來講,這是他們第一次見識到從18英寸巨炮中發射的“03型”防空彈,這些龐然大物每一個都和一輛小轎車那麼重,圓錐形的彈體在飛近的飛機周圍爆裂、燃燒。由於沒有雷達引導,儘管這些防空炮火猶如風暴一般,但炮手們實際只能亂射一氣,只有少量不走運的飛機被擊中,其他大部分都能規避。

下午13時,美軍第二攻擊波的100餘架美機到達,對“大和”號進行了狂轟濫炸,“大和”號艦體左舷中部被三條魚雷命中,使其艦體左傾達7°-8°,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千克重的航空炸彈炸燬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

最關鍵的尾部海水控制中心也被一顆魚雷和炸彈擊中,這就迫使“大和”號不得不將海水灌入右舷引擎艙以保持平衡。雖然海水湧進能夠校正傾斜,但將會使“大和”號失去更多的動力,同時也意味著右舷引擎艙內的300名船員將因此失去生命艦長有賀幸作以近乎哽咽的聲調發出了命令,閥門打開了,幾秒鐘後,洶湧而入的海水奪取了引擎艙內的每一條鮮活的生命,但這一孤注一擲的所有成效,也僅僅是亡羊補牢。

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的下場

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兩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大和”號艦長有賀幸作發出了棄艦命令,很快“大和”號就已完全橫傾並開始下沉,海面頓時形成一個深達50米的大旋渦,許多落水的船員被卷人了巨大的旋渦中,下沉20秒後,“大和”號主炮彈藥庫爆炸,海面上衝起了巨大的水柱,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西南,德之島西北,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此役,“大和”艦隊只有4艘驅逐艦帶傷逃回佐世保軍港,6艘艦隻沉沒,“大和”號及其護航艦上超過4000名船員陣亡,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就此結束了它短暫的生旅。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終其一生毫無建樹,最後只落得個當“自殺”艦的作用。

下次給大家分享《二戰中,德國元帥隆美爾到底將寶藏藏在何處》內容更精彩,關注海天影視吧或者公眾號談論古今,每天都有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