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为何没有保存下来?

舔龙血


南京明故宫没保存下来的原因比较复杂。

首先,朱元璋为了彰显自己“超越一切古代帝王”的气魄,在修建南京城时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地方,比如城池不是方的,皇城和宫殿也没有照惯例放在都城正北,而是偏在都城的东南方向,更要命的是,皇宫选址是在一个名叫燕雀湖的湖盆上,为此不得不填平湖盆(燕雀湖的一角被城墙隔在南京城外,因此保留至今,称为“前湖”),施工时就多次发生地基塌陷等事故,据说为此竟然活埋了一个叫“田德满”(填得满的谐音)的老人,并封为土地神。尽管如此,因为地基先天不足,此后几百年间明故宫仍然不断沉降,许多房舍都变成危房。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虽然仍是陪都,皇宫地位也依旧保存,但实际上除了宣宗因儿时在此长大较为关照,其他明朝皇帝对南京的维修营缮只是虚应故事,因此到了明代末年南京故宫已经荒废不堪,且宫内无人居住,只有少数留守太监,问题自然更严重。

明皇城、皇宫布置在南京城东南角,而非中国传统的都城正北


其次,明故宫使用了大量木结构,而防火考虑并不周全,加上明代迁都后留守人员不足,宫内无人居住,因此火灾屡屡发生,事实上早在明朝未迁都的建文帝建文元年(1400年),明故宫就第一次失火,此后大火三六九,小火年年有,烧得勤快修得懒散,自然也就越来越破败了。

第三,到了清代,明皇城被清朝江宁将军及其属下驻防八旗占据,虽然变成八旗驻防城后,原来皇宫的一些构造因“僭越”而被拆,皇城内驻扎上万八旗军民,也不免乱拆乱建,皇宫实际上面目全非,但毕竟这里重新有了人气,沉降、火灾之类就不再频繁发生,且八旗驻防城是汉人禁区(咸丰三年即1853年,太平军攻破南京城,贵为从一品大员的两江总督、钦差大臣陆建瀛败退至驻防城,都吃了闭门羹,最后在小营被太平军杀死),“闲人免入”,客观上也减少了破坏——但八旗聚居却成了明故宫彻底毁灭的祸根:咸丰三年二月十日(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城,清江宁将军祥厚率驻防八旗官兵、家属两万多人死守驻防城,拒绝太平军劝降,苦战至次日晚驻防城被攻破,祥厚以下八旗军民两万多人仅逃出四百多人(一说只逃出六人),其余全部被杀。由于八旗驻防兵全家世代在这里居住,一旦城破玉石俱焚,因此抵抗十分积极,有人甚至累死在城头,战事十分惨烈,驻防城也即明皇城、明故宫就此在激烈战斗后成为一片瓦砾废墟。此后洪秀全扩建清两江总督署为“天朝宫殿”,但施工过程中因火灾不得不返工,建筑材料严重缺乏,就从明故宫废墟中拆走大量能用的材料,此后杨秀清等人修建自己王府,也就近在明故宫废墟上拆卸,从此明故宫就只剩下东华门等极少的遗存了。

明故宫东华门遗址


其实若非朱元璋异想天开把皇宫设在都城东南,原本明故宫还有一线保存下来的希望:刚入城时太平天国二号人物(实际上的军政主持人)东王杨秀清考虑将东王府设在八旗驻防城内,因为驻防城的最高主官是江宁将军,品级和两江总督相若,洪秀全的“天王府”既然设在两江总督署,自己的东王府设在江宁将军署才“般配”。但几天后清朝钦差大臣向荣率军追到,把大营设在南京城东不远的孝陵卫,并且在可隔城墙俯瞰明故宫的钟山上架起大炮,炮弹飞入八旗驻防城中,杨秀清认为真把王府设在那里太不安全,就改变主意,先设王府于夫子庙附近的瞻园,三天后又迁往城西的清凉山下,这样一来,丧失“户主”的明故宫废墟就只剩下一个“拆”字了。

江南大营驻地孝陵卫其实和明故宫只隔一道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