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悠久、形式最獨特、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是每個炎黃子孫難以割捨的文化符號。它印刻在中華兒女的意識裡,豐富著人們內心的情感世界,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精神嚮往。

無論是在外打拼的天涯遊子,還是久居故里的父老鄉親,在這一個團圓的節日裡,人們的心都能夠超越空間的距離,迴歸故鄉,向親人朋友報一聲平安,道一句吉祥。

走訪親友間,一杯溫熱的茶水、一句溫暖的問候,便會讓經久不聯繫的情感涓涓流動,一切的惆悵、疲憊與彷徨都能夠得到緩解和釋放。

作為365天中最特殊的節日,春節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更是億萬中國人的情感聚合。尋常百姓家過春節是對人生的領會與渴望,更是對生命的眷戀與盼望。今天,讓我們走進春節,探索這個千年節日給我們帶來的喜與樂,慶與歡。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一、春節的起源傳說

春節俗稱“年節”。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根據月亮的圓缺週期稱為月,一年十二次月圓,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不見月亮的那天稱為“朔”。正月的朔日子時即是歲首,也叫“年”。從周朝開始,到西漢確定,正月初一則是“元旦”,即陰曆年春節。

據記載,中華兒女過春節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了。關於春節與年的起源傳說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

1、抗擊年獸之說

相傳,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人們稱其為“年”。年獸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出沒於夜間黑暗中,遊走於深山老林裡,蟲魚鳥獸、飛禽鱗介,甚至是大活人都難逃它的齧齒之下。人們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慢慢發現了年獸的活動規律,每隔365天年獸便出來禍亂人間。人們算準年獸肆虐的日期,將這一夜視為關口,稱作“年關”。

年獸害怕火光、嘈雜及紅色之物。聰明的百姓為了能夠平安度過“年關”,紛紛在自家大門貼上紅紙條,也即是現如今的春聯。當晚燃放爆竹驅趕年獸,祭拜祖先祈求神靈的保佑。

大家圍團而坐,在黑夜中吃“年夜飯”,熬夜守歲,靜候年夜的平安祥和。第二日,躲過年獸的侵害後,百姓便出門歡樂地互道“恭喜”。

在與年獸鬥智鬥勇中,百姓迎來了太平的日子。此後,抗擊年獸的活動則逐漸演變為“掛紅燈、貼對聯、放爆竹、吃年飯和拜年”等新年民俗。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2、萬年測日之說

另一種傳說則來自於一個叫萬年的青年。萬年在樹影移動和山崖滴泉的啟發下,頓生靈感,設計了測日影記天時的晷儀以及計算時間的五層漏斗。

古時節令混亂,當時的國君祖乙正因天地氣候的變化而苦惱。萬年帶著他設計的日晷和漏壺去覲見國君,並說明日月運行的規律。祖乙龍顏大悅,建造了日晷臺和漏壺亭測算曆法,於是便有了記載時令的相關曆法。

有一次,萬年請示皇帝祖乙:“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便道:“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於是,便有了另一種春節起始的說法。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3、臘祭百神之說

民間還有另一種關於春節的傳說。春節自虞舜興起,公元前兩千多年,舜即位天子,帶領部下祭拜天地,這一天正是歲首。

自先秦時代,禮樂興盛,人們通過殺豬宰羊來敬獻神靈,而這個日子便稱之為“臘祭”。君主、諸侯和百姓一起舉行“臘祭”來酬謝“百神”的庇佑。

到了漢唐,“臘祭”更為興盛,祭祀的活動更是持續了七八天有餘。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演繹,最終形成了春節。

4、自然規律之說

最後一種傳說也跟自然規律息息相關。中國最初是農業時代,春節和年的概念,本質含義則來自農業。

古時候,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

《說文.禾部》寫道:“年,谷熟也。”

隨著人們生產經驗的豐富,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逐漸加深。參照月相變化和植物榮枯更替,制定了古代曆法。由於農耕的需要,人們設置了曆法的“元日”,那時正是農閒時期,於是“元日”便定在了冬日寒天裡。

自誕生到形成,春節在歷朝歷代的時代洪流滌盪沖洗中逐步確立。關於春節和年的傳說各有千秋,這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我國傳統節日的集大成者。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二、春節習俗

作為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並不指代365天中的其中一天。民間的春節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者臘月二十三的小年便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持續一個月之久。作為一場漫長的假日狂歡,春節包含許多民俗風氣。

1、民俗之物件:貼對聯、掛年畫、帖春牌

a、貼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清代《燕京時歲記》中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可以驅散惡鬼,辟邪防害。到了宋代,桃木板上刻上了對聯,鎮邪之餘還有表達吉祥如意的心願。

最早的對聯出自《宋史.蜀世家》記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宋時,桃符也更換為紙張,名曰“春貼紙”。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正式使用“春聯”二字,要求“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從此,春聯便得到廣泛推廣,並沿用至今。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b、掛年畫

類似貼春聯,許多地方還保留著掛年畫、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各路的魑魅鬼怪都會望而生畏,無法進門禍害百姓人家。

門神的說法,一種是源自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說。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初一,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另一種說法則是起源於唐太宗時期的兩位將領,秦瓊和尉遲恭。唐太宗生病,常常在半夜聽見鬼魅號叫,於是便命令秦瓊和尉遲恭於宮門兩側鎮守。果真,夜裡再也沒有任何邪祟騷擾。

為了守護家人一年健康順遂,許多百姓紛紛效仿唐太宗,將秦瓊和尉遲恭的畫像張貼在大門兩側,以求庇佑。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c、帖春牌

除卻門神、對聯等紙紮民俗外,還有一種廣為普及的民俗就是貼“福”字。根據《夢梁錄》:“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所謂“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民間有說:“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

大字就是“福”字。“福”代表著“幸福”“福氣”“福運”。帖春牌寄託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有時候,為了能夠讓福氣早些到來,人們還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到了”。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2、民俗之活動:放鞭炮、舞獅子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大街小巷鞭炮齊鳴,人們在爆竹聲中除舊迎新。“爆竹”一次來源於古代過年時,人們燒竹,爆裂發聲,用來驅鬼。

南朝(梁)宗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正月初一早上起床後把竹子放在火裡燒,竹子爆裂的聲音可以嚇跑怪獸和惡鬼,保佑全家平安。

後來,用紙筒火藥灌注的“爆仗”代替了“爆竹”,利用一顆顆的“爆仗”編織成“編炮”,即為“鞭炮”,響聲更加清脆。每逢春節,開門大吉,“開門炮仗”便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在清脆的聲響中,年味也更加濃郁。

提及清脆的喜慶氛圍,還有一種民俗活動,那便是敲鑼打鼓舞獅子。張燈結綵之際,在鑼鼓聲中,舞獅子活動更加助長了節日的歡悅。

唐代白居易的詩中曾這樣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襬雙尾。”

所述的獅子舞與現如今的舞獅十分相似。舞獅的技藝是來自西涼的“假面戲”,早在唐朝時期,舞獅便成為宮廷、民間的一項重要活動。

如今的舞獅,可以分為南獅和北獅。南獅表演時具有跳梅花樁等高難度技巧,神態矯健;北獅嬌憨可愛,以嬉笑玩耍為主要表演內容。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3、民俗之禮儀:守歲、拜年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時期,梁朝便有文人作詩文道:“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守歲,就是在除夕之夜不眠不休,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俗稱“熬年”。通宵守候,辭舊歲、迎新年,期待著新年吉祥如意。

熬年過後的年初一,家家戶戶開始一項重要的活動--前往親朋好友和鄰里家祝賀新春拜年。拜年,誕生於漢代,盛行於唐代。古時候拜年具有拜年禮。

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

兩百人拜年禮儀十分隆重,舊時拜年晚輩向長輩三叩首,後來改為三鞠躬。如今則演變為作揖道聲“恭喜”,表示祝福。晚輩祝願長輩長壽健康、萬事如意;長輩則給晚輩,特別是孩子壓歲錢,祈福求安。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4、民俗之飲食:做年糕、吃餛飩、包餃子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在春節的隆重氛圍中,當然也少不了特色飲食。比如,部分地區製作年糕,又稱“年年糕”,諧音“年年高”,寓意著來年生活節節高升。

再有吃餛飩和餃子。餛飩諧音“渾囤”,寓意著糧食滿囤,豐衣足食。同理,餃子的“餃”字與宋代錢票名為交子的“交”諧音。同時,餃子形似元代銀錠元寶,具有發財的意味,十分吉利。

春節文化異彩紛呈,在紛繁的民俗活動中、物食中、禮儀中,都囊括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質。這正是春節能夠成為中國最隆重的節日的緣由所在。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三、春節的文化意義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也是民俗最集中的一大節日,它的價值和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曾經,美國《匹茲堡新聞郵報》報道說:中國人的春節相當於我們的感恩節、聖誕節、新年、生日和復活節的總和。

隨著歷史的推進演繹,春節的形式不斷推陳出新。唐以前,春節只有一天,用來祭祀天地鬼神;唐以後,春節文化在形式上、內容上不斷豐富。幾千年來,即便風雲驟變,改朝換代,春節文化總能夠得到傳承與發展,並且延續至今。

豐富多彩、源遠流長的春節文化是中華民族華夏兒女的精神食糧。它是中華文化中燦爛的一頁,譜寫的是“吉祥、平安、喜慶、團圓”的美好願景。

延續千年的精神寄託與美好向往,淺談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

放眼世界,海外僑胞過春節,尋根問祖之際,不斷將民族文化推廣至世界,民族認同感不斷昇華、民族的生命力愈加強盛。

放諸中國,56個少數民族過春節,風俗各異,異彩紛呈,維繫著民族和諧之大同。

放諸小家,在外遊子經歷一年的拼搏,歸家團聚、慰問長輩,強化了親情、友情的聯繫。

春節就如一條精神紐帶,牽動著萬千華夏子女的心。溫暖喜慶的情感,在經年累月間,融入紅彤彤的對聯中,嵌進喜洋洋的春牌間,更氤氳在那碗熱騰騰的團圓飯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