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武当山: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道教瑰宝

道教:盛世繁华时进山修行,乱世天灾时入世救人。


武当山: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道教瑰宝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和"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历史上,武当山是道教张三丰创建,张三丰是著名真人,太极拳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人之一。

张三丰作有《上天梯》一词,这是他对自己寻求金丹之道经历和修炼过程的自述。而这也成为我们了解张三丰出身、早年经历和形象的依据。

野史记载,张三丰活跃于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多次为长生下诏,请张三丰入京相见。张三丰避而不见,后来更是为避朱元璋而外出云游。

永乐大帝时期,派出搜寻建文帝的胡广偶然与张三丰相遇。报告给朱棣之后,朱棣也想找到张三丰,可惜他仍然避见。为了讨好张三丰,朱棣甚至下令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

后世有笔记记张三丰“正统间犹在”,“天顺末,或隐或现”。到清朝雍正年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张三丰真人多示其教。

武当山: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道教瑰宝


早期,武当山名字不叫武当山,叫做太和山。后来因为道教的神话人物北方真武大帝曾经在这里修道成为天帝,所以就更名为武当山。这里的武当有“非真武不足以当之”的意思。为什么说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呢?因为很多人曾经看过武当山的地形,都说整座武当山的山形酷似一团燃烧的火焰。任何人只要在上面建立任何建筑物都会莫名其妙的被雷劈火烧而毁掉,建筑物根本就无法在上面立足,唯有传说中的北方真武大帝才能镇压得住。当然,在中国道教史中还有着许多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武当山一直是中国道教的传播重镇,历史上有很多宗派在这流传,但现今而言的话主要是全真派,武当山最大宫观紫霄宫就是作为全真教的子孙庙形式存在的,尊奉全真戒规,由此可知武当道教应属全真教之列,以内丹为主,符箓为辅。


武当山: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道教瑰宝

历史中的武当山,还有着一些扑朔迷离的神话鬼怪传说和一些现实科技解释不了的事情。武当山金殿内有一盏长明灯,已经不间断地点燃500多年了,从来没有熄灭过,峰顶的风沙似乎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即使是殿门大开,山风狂起,“神灯”仍然会安然无恙地在那里燃烧。

现代的学者们曾经用科学道理解释了“神灯”现象。他们认为:殿内空气不能对流,“神灯”也就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这种说法细致分析起来,似乎不那么可信。

“祖师出汗”和“海马吐雾”

“祖师出汗”和“海马吐雾”是指每当大雨即将来临时,武当山金殿内神像上就出现许多水珠,就像是人汗流浃背的样子,而金殿顶上的脊饰物海马口中就“吐出”串串白雾,还发出声响,就像真马对天嘶鸣。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现象也作了与前面基本相似的解释:殿内密不通风,空气中水蒸气增多,所以当气压突变时,神像上就出现水蒸气。而海马内部是空的,并且与殿内相通,殿内的湿热空气上升,然后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

这一解释同样存在着漏洞:为何只是祖师神像出汗?而海马与殿内相通和殿内密不透风不矛盾吗?所以,这种神奇的现象还是个待解之谜。

“雷火炼殿”

古时的金殿没有避雷设施。每年夏秋雷雨季节,当雷电交加时,金殿周围闪电袭来,不时有巨大的火球在金殿左右滚动,耀眼夺目,遇物碰撞就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响。

奇怪的是,经受过一次次雷击后的金殿,不仅毫无损坏,无痕无迹,而且更加金光闪耀。雷击一次,好像回炉冶炼了一次,如同古诗云:“雷火铸成金作顶。”于是,雷火炼殿就成了武当山金顶的一大奇观。

人们传说,真武大帝既怕香客染脏了金殿,又怕偷走了金殿内的稀世珍宝,便每年派雷公、电母来洗炼金殿。一是把金殿上的污物除去,保持金殿清洁干净;二是使图谋不轨的小人心惊胆寒。

武当山,中华儿女心目中第一道教仙山,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谁又能说它不是中华瑰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