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假如主流相聲團體改為自負盈虧,全部人員都能養活自己嗎?

蓮花山山民


其實,在德雲社之前,壓根就沒有什麼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大家印象裡的相聲演員比侯耀文、石富寬、姜昆、戴志成等,每一個都是那麼的才華橫溢。我們普通老百姓對他們的出口成章簡直到了膜拜的境地。




後來,郭德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格局,也是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相聲還可以這樣說。於是,曾經膜拜姜昆等人的相聲愛好者們,調轉風向,開始成為郭德綱的忠實追隨者。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郭德綱的出類拔萃把曾經風靡一時的那些相聲演員對比的相形見絀。

於是就有人說,如果把主流相聲演員放到市場上自負盈虧,他們能養活自己嗎?

答案是:一定能!



活在世上的每個人,都得有養活自己的本事,要不然,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何談其他?說相聲的自然也不能例外。

說到相聲,早年間,所有的相聲演員應該都是大家口中的主流演員,大家憑本事進入到體制內,每個人都有著雄心壯志,用自己熟悉的相聲藝術實現著自己的雄心壯志。

他們曾經也是多才多藝的,比如苗阜,當年一部《滿腹經綸》豔驚四座,為他在相聲界揚名立萬打下了基礎,他也因此順利進入體制內。

然而,從此之後,苗阜似乎再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出現了。像苗阜這樣的曾經才華橫溢,後期逐漸平庸的演員,太多了。



究其原因,很多人說,是因為他們走了“旱澇保收”的保障,不管他們是否有新作品出現,不管他們是否努力創作演出,他們都有飯吃,而且還能吃得飽飽的。

現在看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相聲行業也很適用。當一個人沒有了憂患意識,當一個人是不是努力工作,都能吃香的喝辣的,甚至有體面的社會地位的時候,這個人還努力幹什麼?


但是,一旦“憂患”來臨的時候,比如,讓所謂的主流團體變成和德雲社一樣的自負盈虧的民間團體,讓市場去檢驗他們,不好好幹就要餓肚子的時候,他們還不使出看家本領?

郭德綱有本事、有能耐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還有一個事實是,他的本事和能耐都是被生活“逼”的!如果他不努力,如果他沒有滿腹經綸,他就無法在人才濟濟的相聲界立足,更別提把德雲社經營得紅紅火火,也更別提捧紅一眾弟子們了。


郭德綱不提高自己的修為沒有辦法,不好好幹就沒有飯吃。反之,如果他不演出也有錢,不創作也能體面的生存,他何至於像今天這樣整日忙忙碌碌,還要防著背後射來的“冷箭”。

人人都有養活自己的本事,何況那些“滿腹經綸”的相聲演員?只是所處境地不同,在溫室裡的吃飽等餓,自負盈虧的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而已。


於小小


不管有沒有郭德綱,主流相聲團體如果改為自負盈虧,他們全部的人員一個都養活不了自己,從前、現在、將來都是。

郭德綱走紅之前,相聲已經瀕臨失傳

在郭德綱走紅之前,中國的傳統相聲已經一片哀嚎。本來有很多人從小出生於相聲世家,喜歡說相聲,但卻沒地方說,賺不到錢,只得改行,要不然孫越也不會去動物園養大象。

後來,孫越因為認識了郭德綱,有機會進德雲社繼續說相聲,才改變了命運。

那時候,即使是體制內的相聲演員,有工資拿,但他們也沒有說相聲的地方了。沒有笑點,沒有好的相聲演員,觀眾不喜歡看。加上沒市場,慢慢沒有了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這門手藝快要失傳了。

主流相聲演員毫無奮鬥之心,完全就是混日子,從來沒想過為相聲做貢獻。而這幫人到今天仍然和以前一樣的心態,如果讓他們自負盈虧,他們很快會餓死的。功夫不行,還不認真,就不會有市場。


郭德綱走紅之後,主流相聲更沒市場

郭德綱走紅以後,相聲界才有了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主流相聲就是拿著體制內工資,過一天算一天的所謂著名相聲演員,而非主流就是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完全草根班子,自負盈虧,沒人發工資。

郭德綱是自己賣票吃飯的,所以他表演很賣力,才會創造一些比較俗的段子來迎合觀眾的需求,但有笑點也有賣點,觀眾喜歡。所以他越來越火,商演很有市場。


而主流相聲就不一樣了,他們始終不求上進,風格又不改變,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說一些歌頌類型的相聲,遠遠脫離了民眾,所以一直不受歡迎,更沒有市場。

現在的年輕人紛紛喜歡相聲,就是因為德雲社,聽相聲只聽他們的。儘管相聲很火,實際上是一種虛假繁榮,因為德雲社沒有競爭對手。雖有一些其他民間團體興起,但他們比德雲社差的太遠,很多人到今天仍然養活不了自己。

而主流相聲也有在搞巡演,但他們都是政府補貼的,靠自己一張票都賣不出去。


前段時間,某京劇院的院長就爆料,現在國內的京劇院,沒有那一個不靠政府補貼能養活得了自己。唱戲和相聲都是相通的,相聲也一樣。

目前看著德雲社的商演門票賣的很火爆,但讓那些主流演員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開專場,絕對開不起來。所以那幫人才死皮賴臉待在體制內,不敢出來,因為他們怕丟飯碗。

主流一直打壓郭德綱,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主流相聲演員明明比不過郭德綱,卻又不甘心,一直在想辦法打壓他。最近德雲社的幾場風波就能看出來,郭德綱搶了某些人的飯碗和江湖地位了。

但是,德雲社是民心所向,別人越打壓,德雲社越火,觀眾越支持。從此以後,苗阜、姜昆等人名聲掃地,包括那些所謂的京劇名家,他們更不會有市場。

苗阜帶領的青曲社,接下來的生存都是一個難題,實在太招人反感。

主流相聲演員心理太陰暗,拿著納稅人的血汗錢,不幹正經事,還欺負別人,遲早有一天會被淘汰掉。只有郭德綱這樣的,真正把觀眾當衣食父母的,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R娛記


為何稱其為“主流相聲演員”,就因為他們是體制內的演員,拿著國家的工資,在國家的專業團體,就要肩負起國家賦予的文藝服務於政治的工作使命。所以他們創作和表演的終極目的不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作品上有諸多限制,沒法去迎合市場口味,這類演員只能圈養。常言說,屁股決定腦袋,在體制內的主流相聲演員不說或者很少說傳統活,所以傳統段子,傳統戲曲雜類,包括本工太平歌詞是不是必修的專業課程,傳統基本功也就差了一些。他們的工作是要完成單位組織上的工作任務,比如主題晚會,送溫暖慰問等等,不是商演,只要規規矩矩把作品演完就可以了,只要會一兩段相聲,就可以演出好幾年,觀眾是政府,單位組織的,也不需要考慮門票和上座率。相聲行業本身從業者就不多,各專業團體給的編制也有限,就這麼一小撮人卻代表了一個行業甚至曲藝領域,自然除了正常演出外,地方,單位上還能兼任一些領導職務,很大一部分精力就要分散到職務工作上。綜上原因導致了主流相聲新人進不來,老人沒進步的大趨勢,讓相聲行業沒落。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讓主流相聲團體改買票自己養活自己是個不成立的問題,體質不改革,如何市場化?不符合市場規律,能賣出票去這不是就是奇談了嗎?客觀說,現在體制內的主流相聲演員基礎起點都是很高的,如果真的要是放開了讓他們去創作和表演,不敢說個個都行,但至少會有一部分人絕對能適應的了,而且不會比德雲社的二三代演員差,只是人家端著鐵飯碗,幹什麼吆喝什麼,犯不上砸了自己飯碗去自謀出路。不管如何詬病主流相聲,只一點,他們把郭德綱排除在體制外絕對是相聲的一大幸事,如果當年真的招安了,也應了郭德綱一開始就混體質的初衷和理想,那麼世上真的少了以為相聲奇才。老郭有現今的成就,德雲社能夠開枝散葉繁榮相聲,都是主流相聲和體制逼出來的。引用老郭的一句臺詞,“他們負責歌頌,我們負責搞笑,”分工不同都是為人民服務,挺好的。


劉軍易溯科技


真到那時,他們“高雅”和“三俗”的標準馬上就變了。他們會齊聲高喊郭德綱的相聲是“雅俗共賞”。


彤彤老爺


這種事兒發生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體制內的演出團體舉步維艱,瀕臨滅亡,別說自負盈虧了,能活著就不錯了,大量的體制內演員要麼改行,要麼停薪留職,而民間卻是風生水起,甚至出現演員個體戶,“走穴”就是那個時候興起的,很多體制內演員也參與其中,但曲協包括相聲演員,基本就是在單位裡窩著,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本事也差,也不會去找市場,由此開始衰落。進入本世紀,經濟形勢越來越好,演藝市場開始回暖,很多經歷過市場鍛鍊的演員又回到了體制內,迎來了爆發,但是相聲、曲藝基本上沒落了,直到德雲社的出現,市場才慢慢有了起色,不過,主流相聲團體馬上就開始蹭流量,挑事非,亂攪合,以名門正派自居,又拉又打,謀生的本事沒有,搗亂一門靈,所以,讓主流相聲團體自負盈虧,沒這可能,只能像寄生蟲一樣生存,沒有謀生的本事,因為這是他們的傳統


沒事兒逛逛2016


怎麼說呢,主流相聲團體誕生之初有其合理性、正當性——時過境遷,如果全部取消,把他們推向市場,結果無法想象!

不能否認主流相聲團體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作用



我們現在很多人提到“主流”、提到“相聲”特別是這兩個詞放一起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有些不滿的情緒。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誕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主流相聲團體:各大文工團、曲藝協會等,他們對於豐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慰問基層、邊防官兵——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一點上,必須為他們點個贊!

主流相聲團體改革“迫在眉睫”——完全市場化是個不錯的選項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展開,市場經濟的浪潮席捲各行各業。某些相聲團體組織臃腫、人員繁多、過度依賴財政、作品競爭力不足等弊端也暴露無遺。在我看來,如果想要取得更長遠的發展,主流相聲團體的整體“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其中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完全打破制度壁壘、衝破藩籬——把他們全部推入市場!

這樣一來,必然產生兩種結果:



1. 無法適應新環境,優勝劣汰

畢竟拿工資、拿補貼時間長了,自身作品脫離大眾太久了,是否有足夠的生命力撐起一場演出,應該打個大大的問好。基於之前在體制內高大上平臺的曝光度——所帶來的一部分觀眾,肯定在市場化初期會買賬的,但是,沒有了以前的官方宣傳、沒有了財政資金對購票的補貼、沒有了地方政府對演出場所的“大力支持”——如果還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被淘汰、被市場遺忘是早晚的事!



2. 端正心態,積極面對,適者生存

如果主流演員可以因為市場化,改變自己的心態,認真學習瞭解大眾的期待,積極的融入百姓生活,去創作出更多接地氣、幽默詼諧的作品,那麼重新闖出一番天地——也未可知!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市場經濟的鐵律,希望相聲市場不再有主流、非主流之分,“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


天雷娛樂


養活不了自己,可以換行業,總能有適合你們的。就和男足一樣,踢不好足球,憑著一身紋身還不能當個流氓麼?


本尊福氣


一個讓國粹沒落的組織有啥前途?京劇那麼好的國粹,幾乎斷送在他們手裡,相聲那麼好的國粹,沒有郭德綱也斷送在他們手裡!他們說實話真的不去足協!


二師兄很傻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提:假如把圈裡的綿羊放生了、它們能在隨時有狼出沒的大草原上存活嗎?當然是可以的,前提是狼少羊多。

讓主流相聲團體自負盈虧、和國企大改革那時許多職工自謀生路一個道理,但凡有一技之長者都可以獲得很滋潤、而且不差於在旱澇保收的老國企裡所過的日子。

而庸庸碌碌者、靠喝茶看報紙者,註定在市場化之後不是餓死、就是頹廢中落魄,談何養活自己呢。

相聲老一輩藝人,憑藉走街串巷、撂地賣藝,雖然談不上榮華富貴、卻也能自食其力、甚至滋生了許多名家和大師。

登堂入室之後,從舊社會過來的老藝術家——如侯寶林大師、馬三立大師等,尚且能因其艱難經歷而恪守本份、真正拿相聲當做手藝和生存的一門藝術。

但其後繼者們呢,深居廟堂而不識人間疾苦,口喊著要“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觀眾”、卻一副高人一等的顯赫架勢,完全就忘了相聲從何而來、因何而說,忘了藝術的根基在於觀眾。

這些年曲藝界除了在下鄉慰問、出國交流和偶爾舉辦的電視比賽,剩下的就是緬懷了——懷念大師前輩、懷念曾經給行業帶來無限榮耀的祖師爺。

為什麼要懷念?因為是在不拿出能與前輩一較高低的作品了,只能依託祖師爺的光芒來訴求這門藝術存在的必要性了。

藝術一旦變成了“鐵飯碗”、其實離消亡也就不遠了。畢竟,連生存壓力都沒有了、哪來創作的動力呢?

而民間曲藝團體則不然,他們有養家餬口的需求、有成名成才的願景。停下舞臺腳步、也許就意味著“有了上頓沒下頓”,所以必須孜孜不倦的努力。

這也就形成了現如今的見面:曲協越來越備受詬病、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自己,而靠賣票為生的德雲社、相聲新勢力等民營社團卻能受到觀眾追捧和喜愛。長此以往,曲協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岑詮


主流?他們已經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了!!!。就像飛不起來的雀鳥一樣!!!。讓他們自負盈虧的話=必死無疑!!!。只有讓納稅人養著他們,他們才有時間有心情,整天:反三俗,破四庸,嘻嘻哈哈過春秋咯!!!!。讓他們自立的話,可能連個舞臺都租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