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宋江去投奔花荣路上,遇到武松去二龙山,为什么不劝武松上梁山?

太阳雨天狐狸亲亲


武松和宋江乃是结义兄弟,宋江在投奔花荣路上遇到武松是两人时隔一年多再次见面;见面后详述一年各自遭遇。

宋江在详细了解武松的经历后有没有劝过武松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劝武松去梁山泊而是想要武松跟随自己去清风寨,好实时关照,但是被武松拒绝了,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1、武松不愿意连累宋江以及花荣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武松知道自己犯的是杀官重罪,虽然是被冤枉陷害,但是情理可讲、法理难容。

没奈何、只能屈身落草为寇,这时候武松内心还有这招安的思想,毕竟做过都头的人,有觉悟。

2、武松身上还背负这责任

都知道武松是个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的人物,这次去二龙山宝珠寺入伙,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因为举荐他入伙的菜园子张青有过嘱托:

临行,张青又分付道:“二哥于路小心在意,凡事不可托大。酒要少吃,休要与人争闹,也做些出家人行径。诸事不可躁性,省得被人看破了。如到了二龙山,便可写封回信寄来。我夫妻两个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敢怕随后收拾家私,也来山上入伙。二哥保重保重,千万拜上鲁、杨二头领。”

武松上山入伙也是给张青夫妇打前站,张青夫妇与武松相交甚厚,并且救过武松的性命,有帮助他乔装打扮、指引出路,以武松的为人必定不会有负所托。

宋江为什么没有继续劝武松去梁山泊呢?

宋江在劝过武松跟随自己被拒绝后并没有继续相劝,也没有开口提梁山泊,为什么呢?笔者分析无外乎以下原因:

1、二龙山和梁山泊相聚甚远

从书中得知,二龙山、清风寨离白虎山都是相距不远。二龙山和清风寨都同属于青州地界。

而梁山泊是山东济州管辖的一个水乡,武松已经从孟州走了半个月,走到了青州地界,没道理让他在转道去济州。

2、宋江对于武松流露的招安意图持鼓励态度

武松在流露出招安的意图后,宋江表示“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鉴。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宋江开始的时候态度是不敢苦劝武松跟随自己,也表明了对武松的理解和支持,再后来两人在分道扬镳的时候宋江更有了明确的支持:

“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


当时宋江没有劝武松上梁山一是时机不对,二来是对武松的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不然也不会说出“少戒酒性”这样劝解的话语。

正是因为对武松的为人了解,所以在武松阐明上二龙山的原因后,没有苦劝。而是在洒泪而别的时候祝福叮咛“此去前程万里,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胸怀三点墨,著述一纸文;我是三点文墨,评论、关注、点赞、转发。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批判,谢谢!


三点文墨


熟读水浒原著的都知道,宋江和武松结交的初期,两人的兄弟情谊是纯真的,武松是真的把宋江当做指引人生方向的大哥,宋江是真心器重这个小兄弟的。一直到武松上了梁山后,两人在招安的思想产生了分歧,武松渐渐看透了宋江的虚伪,两人的兄弟情谊才渐行渐远,徒有虚名。在六和寺里,武松只想在此养老,不想进京接受封赏,把想法对宋江讲了后,宋江仅仅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至此,兄弟的情分已经淡了。

在柴进庄里分别时,宋江带着宋清一直送了武松很远,还在路边小酒馆里摆酒为武松饯行,并送了十两银子做盘缠。如此情真意切的情分,武松是真心感动,拜宋江为义兄,原著里写道:“武松坠泪,拜辞了而去。”武松是一条硬汉,从不轻易掉泪,如今掉下眼泪,显然动了真情。

武松的人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后,打扮成行者,在张青的推荐下,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在孔家庄里巧遇宋江,二人结伴而行,宋江去清风寨探望花荣,武行者去投二龙山。到了瑞龙镇的三岔路口,武松要送宋江一程,被宋江拦住,好一番叮嘱,全是一名兄长的肺腑之言,句句在理,听了令人感动。两人在小酒馆饮酒道别,原著里写道:“宋江洒泪,不忍分别。”可见,宋江也是真感情。

青州的地面上有三座恶山,分别是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都在闹匪,青州都监黄信的外号就叫镇三山,意即要捉尽三座恶山上的强盗。当然,他这海口夸得有点大,不但没有剿灭三山,还投靠了清风山,一起上了梁山,最后和三山的头领们一起在梁山上称兄道弟。不过,黄信这人命好,大结局的时候,三山的头领没有一个人回来,连他的师父秦明也没能够回来,只有他一人,仍然回到青州当军官。

宋江和武松在三岔路口分别,既然是三岔路口,两人的方向应该呈三十度的角度以上。宋江又自行了几日,才到清风山。按照三角形的原理,角度越大,第三边越长。那么据此判断,清风山到二龙山的距离,至少也有两三日的距离,可能更远。

清风山到清风寨多远?原著里有记载,“却离这清风山只有一站多路。”这里的一站,不是现代的公交车站,而是驿站,就是两个驿站之间的距离。宋代的驿站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十五里辄立一铺,招兵五十人,起屋六十间,官破钱一百五十六贯,益以民力,仅乃得成”。也就是说,清风山离清风寨大约二十里左右。

清风寨离青州一百多里远,位于三岔路口上,三个不同的方向,分别通向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寨设立的目的,就是防御三山土匪的。呼延灼攻打桃花山的时候,李忠写信向二龙山求救,小喽啰行了两日,才到二龙山。三山分立清风山的不同方向,由此可见,清风山离二龙山的距离,当在两三日以上的路程,应属合理推断。


中国历史秘闻轶事


宋江上梁山有三个时间段。

第一,杀死阎婆惜当上梁山的投名状。杀了人,犯了法,跑了路,才有资格上梁山,晁盖吴用才会接纳他。但是他如果一个人单人独马上梁山,那么只能当小弟,最多排在林冲后面干个四把手,然后不明不白被干掉。所以他必须找好多小弟上山才有话事权。



第二,到处拉小弟上山,跟晁盖争夺话事权。梁山泊是个土匪窝,谁的拳头硬,谁的小弟多,谁才能活的更好,否则的话就会如王伦一样被干掉。宋江是个老江湖,当然明白这个硬道理,所以他把花荣,王英,张顺,李俊,戴宗,李逵等人搞定后,方才一起上山。上去之后实力就比晁盖大多了,就能跟晁盖一掙高下了。



第三,合并各大山头,如二龙山桃花山等等,成为行业老大,这就有了跟朝廷叫板的实力,最终走上杀人放火受招安的阳光大道。



宋江遇到武松的时间,正好是单人独马去收服花荣的节点,所以他不可能推荐武松上梁山,因为他不上梁山,武松上去了就是晁盖的小弟,宋江是不干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蠢事的。相反他还告诫武松,不要上山当土匪,要留清白之身。



阴险小人一个。


唐风宋月


一是张青清楚梁山和二龙山距离不远,但是无论从名气,还是实力上看,梁山各方面都强于二龙山,但他在江湖上混迹多年,对梁山还是比较了解,说白了梁山就是有名气。梁山好比大公司,二龙山好比小公司,其实一个公司的发展与大小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公司强大不强大跟你也没啥直接联系。但是如果在小公司,发展前景好,你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小公司发展也不错。

二是二龙山有鲁智深,鲁智深无论是从做事方面,还是为人方面,在江湖也是赫赫有名,从刚开始当提辖,到二龙山当大哥,行侠仗义,两肋插刀。张青认为鲁智深这种人相比梁山那帮人更靠谱点,跟这种人一块干事业心里有底。

三是武松的性格方面和脾气更适合去二龙山,要是去梁山,容易产生摩擦而受到排挤。还有就是很可能被小人给出卖,万一相处不愉快闹了矛盾,动刀动枪,就更不好收场了。

四是当时因梁山队伍发展的很庞大,武松刚到了梁山不会有太高的座次,武松又比较心高气傲的,可能无法接受。如果去二龙山那地位,当时有两位大哥,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杨志,武松去了二龙山肯定会有一把交椅给他。同时,武松的性格跟鲁智深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有了这次正确的选择,为他上梁山有好的座次打下了基础,也结识了鲁智深。



老任和运营那点事


人各有志,何必强求。虽然梁山好汉遭遇都差不多,可是各自的性格却是不同,论宋江与武松的关系,完全可以劝武松随他投奔梁山。可是这个宋公明却适得其反,没有这么做,而且任由武松自己选择。结果二人三岔路口告别,宋江去了清风寨,武松上了二龙山。

同为患难兄弟选择的道路却不同,这无疑不是在证明二人都志向不一样,宋江郓城县小吏出身,身上一股子官气,虽说命运多舛半途丢了官,可是宋江依然心系朝廷,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日后可以光宗耀祖。宋江是这么想的,后来也是这么做的。



而武松原本就是一个山野村夫,至景阳冈打虎成了英雄以后,做了武都头,后来由于兄长武大被害,走上了一天复仇的不归路。怒杀了凶手潘金莲和恶霸西门庆惹了官司,最终经历了一系列杀戮之后开始亡命天涯。所以说武松是看透了人世间的冷暖,也领教过来朝廷的尔虞我诈。所以武松与宋江的想法是截然不同 ,宋江又远大理想,武松呢只要有个安全的归宿就行了,而二龙山恰恰是武松最好的去处,上山老大鲁智深命运和他相似,曾经也在府衙当过差,因为杀了人,躲避官府通缉才落草为寇上了二龙山。所以武松和鲁智深这种人很合得来,与宋江就有些不自然,宋江为人大家都知道,对吧!武松怎么可能和他在一起。



所以我觉得就算宋江一再要求武松上梁山,武松也未必去,那么说到这有人问了,后来为何武松等人上了梁山呢?其实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龙山论实力确实后来不如梁山,既然是同道中人,一样被朝廷视为草寇,那就势必要纯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命运,所以在三山聚义打青州之后,这些所谓的江湖志士们,为了合力对抗朝廷,巩固自己的势力,最终以梁山为根据地,都投奔了梁山。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武松,鲁智深等人也加入了梁山大军。

武松入伙水泊梁山是大势所趋,而宋江当初为何没有劝武松上梁山,无非就是留下了一个伏笔而已,因为宋江心知肚明,以梁山的威望和实力,日后一点会独占鳌头,所以宋江是心里有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好武松等人日后入伙,正好给自己制造了上梁山的资本,所以由此可见,武松,鲁智深,杨志等人,虽然没有什么谋略,可是武功高强,在梁山上那也算是重量级人物,所以宋江把这几位弄上了梁山,那无疑给自己增加了日后谋权的筹码。这也充分证明了宋江为人的狡诈和自私。


所以宋江才极力的说服拉拢江湖志士跟他上梁山,说白了宋江就是一个拿兄弟做铺垫的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任驰赢天下


自己的兄弟如果已有了打算安排,“去意已决”,宋江就不会再勉强对方按自己的心意行事,而且还往往给予对方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帮助常常是对方很需要的。“山东呼保义”的江湖名声不是白给的。


老战士220800336


道不同不相为谋


银匠传人旋风李逵


武松是宋江入伙梁山的资本和主要依靠力量。所以,宋江要武松先到二龙山去发展壮大,以求掌握一支基干部队,作为宋自己上山后的资本和依靠力量。如果让武松先入了梁山,那宋江后面入梁山就没有足可傲视群雄的资本,特别是无法挑战晁盖的权威,更不可能当上梁山老大,实现他表面所谓“替天行道”实际忠义朝庭的梦想了!


ponderon


武松对自己的名声过于爱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