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十二安


梁山好汉其实就是由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屈膝变节的军事将领,还有强逼为盗的员外,财主,小吏等组成,除了有土匪的义气,强盗的豪情之外,再也拿不出治国安邦之策,赢取民心之谋,这样的乌合之众能得天下,比宋朝统治者还残酷百倍,天下百姓必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为了兄弟小义气而去让生灵涂炭,攻城掠地,只图劫掳一空,目的只为大斗分金,大碗吃肉,何时管过百姓死活?


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贼寇从来不知民心为何物,虽纵横得一时,终逃脱不了被剿灭的命运!

只有投降朝庭,作朝庭的鹰犬,才是梁山贼寇的唯一出路。


五音山人1


解读梁山好汉归降朝廷的重要性,其实网上很多。比如,兵力、地理位置和成员构成比例等等。今天刀叔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剖析,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场景。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区)。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当然了,这个是正史,宋江就是个刘邦式的“地痞流氓”,却没有刘邦的命。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

在《水浒传》小说中,同正史记载不同的是梁山好汉108将最终都归降了朝廷。虽然最后成了朝廷的炮灰,保家卫国、除暴安良的义举感人肺腑。

那么,梁山好汉为何要接受招安?同时作为作者(施耐庵),为何一定要安排梁山好汉归降呢?需要肯定的是,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最终归降朝廷,绝对没有任何私心,招安是最好的结局。至于为什么?最后再说。

对于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来讲,认定招安是最好的结局,无非两点——军事力量,人员构成。

刀叔以前通过算过,在梁山最鼎盛时期,算上非作战人员,梁山约有十二万人(严重怀疑梁山是怎么乘下的)。十二万人,到底算不算多?相当于八分之一的大宋禁军?

这话是不能乱说的,八十万禁军是个虚数,梁山十二万人马更是虚数,更不能穿越到春秋战国动辄几十万的茬架。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在征讨梁山的过程中,无论是关胜还是呼延灼,再者如黄信之流,大多数是州府提辖,团级干部居多,唯一的一个师级干部(秦明)却倒戈的非常快。

从朝廷派出的领兵将领就能看出,大宋朝根本没有把梁山放在眼里。要知道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不过是派个中将,当然,扯远了。

再说人员构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宋江派掌权,二龙山安抚,降将派主流,这是对108将最基础的认知。作为领导人,招安符合宋江的诉求,也符合着降将派的需求。招安,或许在梁山没有大聚义之前,就已经画好了终点线。

如果就以上这么分析,今天说的就是废话了,现在刀叔给你讲重点。

搞清楚作者为何让梁山接受招安,其实不需要研究宋江的身份,你只需要了解“水泊梁山”到底如何而来。

梁山泊是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黄河决口于滑州,洪水淹没汴、曹、单、濮、郓五州之境,流入汶水,然后才在梁山周围形成湖泊。这样,才有了后来王伦、晁盖和宋江的革命根据地。

然后呢?你需要知道黄河在山东这个地方,屡次改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估计就是民国时期那位校长了。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汴梁守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新河道经滑县南和濮阳、东明两县之间,再经山东省鄄城、巨鹿、嘉祥、金乡诸县汇入泗水,由泗入淮,夺淮入海。

也就是说在1128年,梁山泊“断流”了。那么撑死了到1200年,梁山泊也得成一个小土山。

你说这帮“好汉”还玩毛线?


刀墓手札


造反的成功率超级低,在中国历史上是不争的事实。

但具体到宋江不招安,一心一意造反能不能成功?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了。

如果是历史角度看,不能成功是没有疑问的。

但如果我们按小说中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有人说梁山弱,宋江弱,这些都是次要的。宋江再差,也比朱元璋刘邦造反时的条件要好吧。

况且一分析宋江就是宋江不行,这都是建立在宋江招安的前提下,宋江的所做所为的分析,而不是建立在宋江造反的前提下。

举个例子吧,一个员工给别人打工的状态和自己创业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给别人打工就不会学那么多东西,不会那么拼命工作。但一旦创业了,刚开始人少资源少,好多事都要自己搞定,都要自己去学着做,慢慢就成了多面手了。争扎着前进,只要能走地生存期,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同样宋江如果考虑招安,那他就只尽臣子的本份,去做征战或治理一个地方的事,不会对全局负责。

如果宋江要造反了,就会自觉补足自己的短板:接纳有战略思想的文人,找能训练士兵的战将,找能理政务能收粮征兵的干才。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想去做布局,招安时是一种布局,造反时又会是更一种布局。

如果宋江要造反,就会结交地方上的绅士和读书人,打造后方治理和征兵的好环境,吸纳更多的人才进来。

然后加大军事训练。当匪不用怎么训练兵,但一旦决心造反征战天下,就会碰到很多强大的对手,军事训练水平和战术素养会决定最终成败。

同时会结交天下各路绿林,比如方腊田庆王虎等,共同举事,从不同的方向给北宋政府施加压力,减轻单方面应敌的负担。

然后转进江苏安徽江西,以这几个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区域为根据地,作为向全国进军的跳板。

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后,采取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政策。基本上不主动向北宋所在地进攻,先拿下南方几省,比如广东四川等。

这时候最主要的任务是打造强大的实力:财力和军事实力,这也是争夺天下的本钱。

在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联合方腊田庆王虎等起义军,向东京进发,直到打下东京,北宋灭亡。

到了这个时期,就要派出大量北宋降将去对其它地方如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北宋官员和将领进行劝降。不降就给予坚决打击。

最后的大决战开始了,灭亡北宋只是个序幕。

这时除了宋江,还有方腊田庆王虎等起义军,只有消灭掉他们,才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才能真正称得上造反成功。

联合田庆王虎打方腊,借口嘛,随便找了,搞阴谋这是中国人的长项,我就在这不多浪费口舌了。

联合小的打大的,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力量不强的起义军。

这就好办了,要么招安,要么镇压,直至最后统一。

统一以后呢,就象正常的王朝一样,派出官员治理地方,征收钱粮和士兵。

有人说,那些爱打仗的功臣怎么办?

哈哈,下一步就是说他们的事了。

爱打仗的人是天下稳定的重大隐患,必须合理处置。正好北宋时,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在辽人手中,正好给这些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战将一个宣泄的口子。

好打仗的人派出去和西夏辽国进行血拼,这些北宋的近邻不好惹。最后的战争一定非常血腥,如同水浒传征方腊一样,死伤惨重。

好战的人死的差不多了,这部分人的隐患也基本解除了,王朝就基本稳定了。

更有可能这些人在死之前,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这也可能是重大收获。

至此,宋江宣布造反成功,天下大治,姓宋的统治中国的朝代来临了!


新知传习阁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成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梁山看上去都占但是都经不起推敲。

先说天时,宋朝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400多次,但是宋朝并不是亡在农民起义上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大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矛盾,而非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

地利,八百里水泊梁山如果是做土匪占山为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根本不可能作为造反的根据地大本营,否则朝廷围而不打梁山根本撑不了几年就全饿死了。在地利上梁山和方腊都没得比,方腊是靠长江天险,但事实还是方腊被灭了。

如果说前两样梁山没有还不打紧,梁山毕竟一百单八将占个人和不一样可以封疆裂土进而图王吗?梁山最不行的就是“人和”!

一:无将,梁山一百单八将真正有战斗力能带兵打仗的就那二三十号人,核心力量就是三十六天罡,其他的偷鸡摸狗打家劫舍还可以。而这二三十号人里面有好一部分本来就是朝廷军官投降过来的,说是投降还不如说是被宋江一句“他日朝廷诏安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骗下来的,如果梁山排完座次酒宴上宋江宣布放弃诏安选择造反那他们会不会反水梁山?直接关胜秦明一帮人一商量找机会砍了宋江吴用去邀功了。而且梁山一百单八将本就没几个想造反玩命的,具体分析可以看我之前发表的文章。

二:无兵,梁山一直到诏安顶多就两三万人马,还是施耐庵给的,这帮人估计也就是图个打家劫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杀富济贫”,你说带他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肯定有一部分要开溜的。宋朝呢?林冲的官职是什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是个多大的官不在我们现在考虑的范围,透漏的一个信息是什么?大宋光禁军就80万!还不算边防部队,民兵乡勇什么的。

三:无相,夫欲成大事者,盖因得占天时以举事,进图地利以屯兵聚粮以资杀伐。运筹帷幄攻城略地是为将,高瞻远瞩辅君治国选贤任能是为相,如昔高祖刘邦皆赖良相萧何守汉中,以供其兵源粮饷进而王天下。刘备将只关张兵不过数千数易其主却能数年间三分天下者亦为卧龙之谋,后世房玄龄 杜如晦 刘伯温等皆得一可争天下不世之材。反观梁山,卢俊义略可为领兵之将,吴用虽号加亮,实无运筹之奇谋定国之良策。


持节云中


实话,其实很伤人,梁山不招安,如果真打的话,没有半分可能夺得天下的。

说梁山无法得天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内部原因:说实话,梁山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梁山一百零八将分为好多个小集团,宋江虽然是头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无论文涛谋略,心机智慧还是武艺功法,全都不算出众,之所以可以服众,不过是因为他讲义气。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给你面子。但面子是别人给的,给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给你,那么你凭什么服众。而梁山众人的想法也无法统一,就拿招安这个事情来说吧。梁山里边分歧就极大,但宋江有办法压制分歧没有,没有办法。很简单一个道理,假设宋江和林冲有了分歧,宋江不是没有办法杀掉林冲,这点宋江能够做到,但杀掉林冲之后呢,宋江能当老大靠的是义气,一旦他动了刀子,义气也就没有了,那么他还靠什么管理梁山,还凭什么服众,梁山将马上面临分裂。所以梁山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宋江完全没有办法的,只凭这一点就注定了梁山得不了天下。

2.宋的原因:在水浒传中的宋军被写得不堪一击,屡屡被梁山击败。但实际上呢,如果宋真的对梁山重视,或者是梁山真的要做大,准备颠覆天下,那么它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实也取决于宋的战斗力。

那么当时宋的战斗力有多强呢。征伐梁山宋的主力西军根本没来,西军也就是种师道、种师中兄弟手下的军队,也就是水浒传中常常提到的老种、小种经略相公,梁山中好多人其实原本不过是西军的中下级军官。若是他们来了,梁山胜算几何?

再有什么擒拿呼延灼、关胜、徐宁,似乎大宋能打的将领都被收入麾下了,事实上真正能打的将领一个都还没有出现。

梁山是什么时候,宋徽宗时期,提到宋徽宗除了他和李师师的事情之外,靖康之耻也不得不提。金兵南下,徽宗被俘北上,这也就是在梁山之后不久的事情。这里不是说徽宗,而是说北宋被灭之后,出现的绝世名将,岳飞。关胜这些加一块的名气恐怕都不及岳飞的一半,你能想象精忠报国的岳飞会投靠梁山。一旦梁山真的如同金兵那样威胁到宋的存亡,岳飞难保不会提前出现,对上岳飞我怎么都看不到梁山众人的胜算。

另外还有一个绝世名将,和岳飞齐名的韩世忠,历史上真正擒拿方腊的就是韩世忠,因为方腊和宋江,几乎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和岳飞不同,在宋江时期韩世忠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要想夺得宋的天下,宋江需要打败韩世忠和岳飞这两位宋代的绝世名将,怎么看都感觉梁山上的那些人物和这两个比起来就是乌合之众,不够分量。

3.外部原因:其实外部原因前边提到岳飞和韩世忠的时候,大家也应该想到了,那就是金人。不久之后大举南下的金兵,历史上宋军伐辽不是靠的宋江,当然也失败了。

即便宋江有心一统,那也不是说一两年就能拿下宋的江山的了,你看看历史上哪次改朝换代,打上个十年八年那都是短的,一旦到时候金兵南下,宋江靠什么抵挡,局面很可能变成明末,起义军,清兵,南明这样的局面,而宋江手下的这些人物却似乎没有外拒灭辽士气正盛的金兀术,内压拥有岳韩的宋的能力,怎么看梁山都是最弱的一方。

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招安其实是很明智的,就算宋江当时预料不到有岳飞、韩世忠和金兵的出现,但其内部的矛盾以及西军的威胁那是绝对能看在眼里的。宋江就是不招安,也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叶飘刀


假如宋江不招安,而是带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造反,成功的几率和国足在十二强赛的几率是一样的0.02%,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宋江并不是一个明君雄主。

众所周知,宋江是个好助乐施的仁义之士,仁德广撒天下,被世人尊称为“及时雨”,同时,他心胸宽广、并且颇有领导艺术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晚上梁山的他能力压晁盖当上梁主寨主。

但是宋江他也有致命弱点,一是眼界低,在他的眼里只想为贫苦大众解难,打抱不平,让他们不受官府欺凌,除此之外并无远大的政治抱负。他的眼光里并没有拥有整个天下的构想,他加入梁山也是被逼的,并没有想到谋天下、夺天下、坐天下。因此,当朝廷对他进行招安时,他便蠢蠢欲动,因为在他骨子里还是效忠朝廷的,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禁锢了他思维的创新和眼界的提高。换句话,如果他不接受招安,以他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并不能当好“带头大哥”,如此一来,夺天下也就是痴人说梦了。

其次,百姓并非都热衷革命。

宋朝虽然腐败,但并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天下百姓也没有到无衣穿无饭吃的地步,他们也没有到为了生存而群起造反的地步。因此,如果宋江率梁山好汉造反,只有少量活在最低层被欺凌的百姓会加入其造反队伍,而绝大多数因为还没有被逼上绝路的百姓会执观望态度。因此,失去了天下百姓这个“护身符”的支持,梁山好汉在梁山自营一亩三分地还能暂时维持下去,而要想夺取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再次,宋朝并非一只纸老虎。

宋朝官场虽然腐败黑暗,但朝中却不乏良忠勇将,各地均驻扎精锐之师。如果梁山好汉想夺天下,走出梁山这个易守难难的老窝,必将处处受到宋军的围剿和镇压,征伐之路可谓步步艰险,难于上青天。

当然,宋江如果带领梁山好汉造反,立志推翻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也不是一线机会都没有。如果能和南方方腊这只革命达成革命联盟,南北呼应,以方腊的军队牵制住宋军主力,宋江再出奇兵直攻京城,也有一举拿下京城的机会。毕竟方腊大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在宋江招降后在征伐方腊时,梁山好损折大半就可见一斑。当然,这个就不是宋江一个人所能主宰的了,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成功的几率不会高于0.02%。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个人感觉毫无可能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源自百科)所以宋江等聚集梁山时,至多1090-1120之间。当时宋朝在之前经历了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到宋江等人呼啸聚集梁山时,为宋徽宗时期,有六贼当政,造成了宋江他们起义也给他们发展壮大提供了温床。

外部原因:虽然当时苟政时期,但是,吴玠,韩世忠,刘锜,岳飞等历史名将虽然还未名扬海外,但也正值年少,还有种师道等当时正值壮年,巅峰时期,如果真的是灭国之战,这几个绝对是梁山的劲敌,鹿死谁手难易料定。

方腊起义,从水浒传可以看出,宋江等人归顺后被朝廷派往平定方腊,到平定方腊后108好汉,59人阵亡、10人病死、1人坐化,合计死亡70人,还有5人虽然在战斗中存活下来但是离开军队(其中1人出家),回京的只有27人。就一个地区起义,就让梁山死伤大半,而且当时归顺朝廷,粮草兵马,朝廷多少会有补寄,如果没有,单是方腊就让其元气大伤。

内部原因:梁山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梁山一百零八将分为好多个小集团,宋江虽然是头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无论文涛谋略,心机智慧还是武艺功法,全都不算出众,之所以可以服众,不过是因为他讲义气。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给你面子。但面子是别人给的,给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给你,那么你凭什么服众。如归顺朝廷108好汉讨论时,李逵反对,宋江作势就要杀掉李逵,而对于武松等人就是继续问,为何反对,究其原因,108好汉,内部也各有各的小团体。

力量对比:林冲,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及时是虚数,但也可以看出宋当时的军事力量,而梁山打的旗帜有12万人数,可以看出也多为虚数,真实的待定。当时,宋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梁山和宋军的几次宋江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破高太尉大进兵(收呼延灼)-打青州-晁盖打曾头市(中箭身亡)-宋江兵打大名城-宋江三败高太尉,接触的大多为湘军,乡兵,藩兵,宋朝的核心军事力量,没有直接的接触。


惘然


根据历史上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经验来看,成功需要具备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黑暗、百姓穷途末路;

二、揭竿而起、一呼百应;

三、有着夺得天下的思想路线。

梁山泊并不是真正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起义军

按照《水浒》书中的描写: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微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又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但整个梁山好汉真正符合官逼民反的并没有几个人,其他相当一部分都是些不干正事能作死的主,崇尚的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兄弟情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并不算是代表着大多数苦难劳动人民利益的农民起义,这是最根本的。

缺乏较好的群众基础

最初王伦开创梁山泊时,完全就是山大王做派,『 阮小七接着便道:“这个梁山泊去处,难说难这!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而后宋江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初衷还是不错的,但执行的力度并不到位。

攻打祝家庄,宋江吴用踅摸着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最后石秀提起锺离老人指路之功,方得幸免。『 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 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铙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而后每户人家赐粮米一担,以表人心,但事实是打下祝家庄夺得了五十万石米粮,这九牛之一毫只算是劫后余生施舍的,水泊梁山并没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缺少能够总揽大局的智囊团

以明末李自成为例。初期是打得赢就打,而后劫掠一番,打不赢就跑;梁山与此类似,也攻打过祝家庄、曾头市、大名府等地,本质也是打家劫舍的勾当,搂了油水就走,并没有真正建立一个稳固、有着回旋余地的大后方。李自成开始也是这个问题,结果几次险些被剿灭,而后李岩、牛金星等智囊的加入,使得李自成的农民军有了极大的改观,“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镜子里的烧饼在百姓口中交耳相传,争得了民心,最后直指京师。

反观梁山泊,智囊团基本被吴用把持,在梁山何去何从的路线问题上,始终拿不出符合当时客观形势、有着战略眼光的部署,一切唯宋江马首是瞻,缺乏对大局的决策能力。

以上的三点都是梁山起义欠缺的,夺得天下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夺得了天下,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浪里尔


宋江集团称不上是一方割据势力,只能说是相当于黑社会。如果造反,一没有民心,而没有资本。

宋江集团不得民心

宋江集团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丝毫没有一点作为,而且大多是一群犯了刑法的人。就来矮脚虎会去抢民女,还有一些滥杀无辜的事件出现。百姓会选择他们,还是选择宋朝,宋朝虽然无能,但至少百姓富足,没有苛政暴税。

所以宋江集团造反,不得民心是一定会失败的。基本上是没有胜算,就算他们凭借他们义气,也只能招来一群亡命之徒,没有兵源补充,打一个少一个,不可能可以成功。

没有地盘,资本太少

造反首先需要的就是根据地,但是梁山这种小地方,在当时只要宋军下定决心,围都可以围死你。而抢地盘更是不可能,攻不下战略要地,造反就没有意义。

宋江识时务,不可能会去造反

宋江作为大哥,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点实力不可能能成气候,他更愿意通过投降朝廷,来换取荣华富贵。至少可以洗白所以人,还可以做官,这简直比造反这种要好的多。所以宋江才坚持投降朝廷,事实证明其实宋江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小司马迁论史


宋江不招安而是造反,能不能夺得天下?这个问题作者施耐庵最有发言权,毕竟笔在他手里。但如果他要写宋江造反,只能写造反失败,否则罗贯中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三国演义》里,关羽张飞再勇猛,诸葛亮再智慧,也不能写刘备捕杀曹操一统天下。小说家可以在历史里掺私货,可以给喜欢的人加戏,可以给讨厌的人栽赃,但有个原则不能突破,就是历史大框架不能动。这就像装修新房子,隔断墙可以敲掉,但柱子和梁不能敲掉。

同理《水浒传》也不能替张士诚意淫,写宋江推翻宋徽宗建立新的朝代。因为这样写就严重违背了大众对朝代的认知,写穿梆了书就不好卖了。

其实施耐庵在书中也意淫了一把历史,就是宋江伐辽。历史上宋徽宗时期宋朝军队伐辽是失败的,施耐庵敢这样写,是因为这段历史不起眼,而且金兵很快南下,幽云十六州和宋朝的缘份短到忽略不计。这样写不会穿梆。

施耐庵不写宋江造反,那我们来抬杠:以《水浒传》中梁山的实力,造反能否成功?我认为梁山实力不够。

1、从征方腊的结果看,梁山军事能力还不够。

仅平定江浙的方腊,梁山就损伤2/3。马军五虎将阵亡两人,病亡一人;步兵骨干头领鲁大师圆寂,武松残疾。这种凄惨状况就像夷陵之败的刘备,再也无力雄起。

梁山对辽国对方腊的胜利,都有九天玄女娘娘的帮助,不是只靠军事实力的硬本事。

宋朝的精锐部队是对付西夏的部队,包括鲁大师服役过的老种经略、小种经略的种家军。鲁大师在梁山地位挺高,当年在渭州也就是个提辖,而且鲁大师没觉得屈才,没有不服气。史进的师傅王进投靠的也是种家军。

如果梁山与种家军交战,有多大获胜的可能?

2、梁山缺少张良式的战略高手。

吴用也就耍耍小聪明,干干缺德事,拿把鹅毛扇,但战略战术上和诸葛亮差得太多。吴用政治不坚定,考虑问题偏眼前,不长远不深刻,绝非王佐之才。

3、梁山人没有发展生产解决钱粮的意识。

梁山在招安前的生存方式是吃大户,祝家庄、曾头市,东平府、东昌府,钱粮一个字抢!啸聚梁山数年,附近的济州府都没攻占作为根据地。

梁山造反,估计也是黄巢那种流寇方式,失败是必然的,连方腊都比不上。

4、从水浒的描写看,当时不是民不聊生的社会。

水浒里多处描写吃食,看得出当时百姓生活在温饱小康之间,最差的是杨雄石秀和时迁在祝家庄的吃食。老百姓不会挨饿,会拥护梁山这种略夺式的造反?

5、梁山和宋江的口碑未必多好。

冒充李逵拦路抢劫,冒充宋江入户抢亲,说明梁山的社会形象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形象怎么收买人心打天下?孝义黑三郎吸引的是什么人?是清风山这类强人,鲁大师这样的人是不太屌的。

看看明太祖是怎么管理的,就知道宋江的差距了。

综上所述,从《水浒》的信息来看,梁山宋江造反不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