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軍馬有可能奪得天下嗎?

十二安


梁山好漢其實就是由一群殺人放火的強盜,橫行鄉里的地痞流氓,屈膝變節的軍事將領,還有強逼為盜的員外,財主,小吏等組成,除了有土匪的義氣,強盜的豪情之外,再也拿不出治國安邦之策,贏取民心之謀,這樣的烏合之眾能得天下,比宋朝統治者還殘酷百倍,天下百姓必定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為了兄弟小義氣而去讓生靈塗炭,攻城掠地,只圖劫擄一空,目的只為大斗分金,大碗吃肉,何時管過百姓死活?


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賊寇從來不知民心為何物,雖縱橫得一時,終逃脫不了被剿滅的命運!

只有投降朝庭,作朝庭的鷹犬,才是梁山賊寇的唯一出路。


五音山人1


解讀梁山好漢歸降朝廷的重要性,其實網上很多。比如,兵力、地理位置和成員構成比例等等。今天刀叔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剖析,去還原一個更真實的場景。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眾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濼)起義,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轉戰青州、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至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陽軍(治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古邳鎮東),從沭陽乘船到達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西南海州區)。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戰敗被俘,起義失敗。

當然了,這個是正史,宋江就是個劉邦式的“地痞流氓”,卻沒有劉邦的命。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

在《水滸傳》小說中,同正史記載不同的是梁山好漢108將最終都歸降了朝廷。雖然最後成了朝廷的炮灰,保家衛國、除暴安良的義舉感人肺腑。

那麼,梁山好漢為何要接受招安?同時作為作者(施耐庵),為何一定要安排梁山好漢歸降呢?需要肯定的是,施耐庵對於梁山好漢最終歸降朝廷,絕對沒有任何私心,招安是最好的結局。至於為什麼?最後再說。

對於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來講,認定招安是最好的結局,無非兩點——軍事力量,人員構成。

刀叔以前通過算過,在梁山最鼎盛時期,算上非作戰人員,梁山約有十二萬人(嚴重懷疑梁山是怎麼乘下的)。十二萬人,到底算不算多?相當於八分之一的大宋禁軍?

這話是不能亂說的,八十萬禁軍是個虛數,梁山十二萬人馬更是虛數,更不能穿越到春秋戰國動輒幾十萬的茬架。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在征討梁山的過程中,無論是關勝還是呼延灼,再者如黃信之流,大多數是州府提轄,團級幹部居多,唯一的一個師級幹部(秦明)卻倒戈的非常快。

從朝廷派出的領兵將領就能看出,大宋朝根本沒有把梁山放在眼裡。要知道海灣戰爭期間,美國不過是派箇中將,當然,扯遠了。

再說人員構成,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宋江派掌權,二龍山安撫,降將派主流,這是對108將最基礎的認知。作為領導人,招安符合宋江的訴求,也符合著降將派的需求。招安,或許在梁山沒有大聚義之前,就已經畫好了終點線。

如果就以上這麼分析,今天說的就是廢話了,現在刀叔給你講重點。

搞清楚作者為何讓梁山接受招安,其實不需要研究宋江的身份,你只需要瞭解“水泊梁山”到底如何而來。

梁山泊是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黃河決口於滑州,洪水淹沒汴、曹、單、濮、鄆五州之境,流入汶水,然後才在梁山周圍形成湖泊。這樣,才有了後來王倫、晁蓋和宋江的革命根據地。

然後呢?你需要知道黃河在山東這個地方,屢次改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估計就是民國時期那位校長了。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汴梁守將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新河道經滑縣南和濮陽、東明兩縣之間,再經山東省鄄城、鉅鹿、嘉祥、金鄉諸縣匯入泗水,由泗入淮,奪淮入海。

也就是說在1128年,梁山泊“斷流”了。那麼撐死了到1200年,梁山泊也得成一個小土山。

你說這幫“好漢”還玩毛線?


刀墓手札


造反的成功率超級低,在中國歷史上是不爭的事實。

但具體到宋江不招安,一心一意造反能不能成功?這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了。

如果是歷史角度看,不能成功是沒有疑問的。

但如果我們按小說中的角度來看,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有人說梁山弱,宋江弱,這些都是次要的。宋江再差,也比朱元璋劉邦造反時的條件要好吧。

況且一分析宋江就是宋江不行,這都是建立在宋江招安的前提下,宋江的所做所為的分析,而不是建立在宋江造反的前提下。

舉個例子吧,一個員工給別人打工的狀態和自己創業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給別人打工就不會學那麼多東西,不會那麼拼命工作。但一旦創業了,剛開始人少資源少,好多事都要自己搞定,都要自己去學著做,慢慢就成了多面手了。爭扎著前進,只要能走地生存期,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同樣宋江如果考慮招安,那他就只盡臣子的本份,去做征戰或治理一個地方的事,不會對全局負責。

如果宋江要造反了,就會自覺補足自己的短板:接納有戰略思想的文人,找能訓練士兵的戰將,找能理政務能收糧徵兵的幹才。

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理想去做佈局,招安時是一種佈局,造反時又會是更一種佈局。

如果宋江要造反,就會結交地方上的紳士和讀書人,打造後方治理和徵兵的好環境,吸納更多的人才進來。

然後加大軍事訓練。當匪不用怎麼訓練兵,但一旦決心造反征戰天下,就會碰到很多強大的對手,軍事訓練水平和戰術素養會決定最終成敗。

同時會結交天下各路綠林,比如方臘田慶王虎等,共同舉事,從不同的方向給北宋政府施加壓力,減輕單方面應敵的負擔。

然後轉進江蘇安徽江西,以這幾個當時中國最富庶的區域為根據地,作為向全國進軍的跳板。

有了穩固的根據地後,採取向南發展,向北防禦的政策。基本上不主動向北宋所在地進攻,先拿下南方几省,比如廣東四川等。

這時候最主要的任務是打造強大的實力:財力和軍事實力,這也是爭奪天下的本錢。

在南方基本平定的情況下,聯合方臘田慶王虎等起義軍,向東京進發,直到打下東京,北宋滅亡。

到了這個時期,就要派出大量北宋降將去對其它地方如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的北宋官員和將領進行勸降。不降就給予堅決打擊。

最後的大決戰開始了,滅亡北宋只是個序幕。

這時除了宋江,還有方臘田慶王虎等起義軍,只有消滅掉他們,才能最終完成統一大業,才能真正稱得上造反成功。

聯合田慶王虎打方臘,藉口嘛,隨便找了,搞陰謀這是中國人的長項,我就在這不多浪費口舌了。

聯合小的打大的,最終能活下來的都是力量不強的起義軍。

這就好辦了,要麼招安,要麼鎮壓,直至最後統一。

統一以後呢,就象正常的王朝一樣,派出官員治理地方,徵收錢糧和士兵。

有人說,那些愛打仗的功臣怎麼辦?

哈哈,下一步就是說他們的事了。

愛打仗的人是天下穩定的重大隱患,必須合理處置。正好北宋時,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在遼人手中,正好給這些在戰爭的血與火中成長起來的戰將一個宣洩的口子。

好打仗的人派出去和西夏遼國進行血拼,這些北宋的近鄰不好惹。最後的戰爭一定非常血腥,如同水滸傳徵方臘一樣,死傷慘重。

好戰的人死的差不多了,這部分人的隱患也基本解除了,王朝就基本穩定了。

更有可能這些人在死之前,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了。這也可能是重大收穫。

至此,宋江宣佈造反成功,天下大治,姓宋的統治中國的朝代來臨了!


新知傳習閣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成事無非天時地利人和,梁山看上去都佔但是都經不起推敲。

先說天時,宋朝是封建王朝歷史上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400多次,但是宋朝並不是亡在農民起義上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還是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是大宋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民族矛盾,而非社會內部的階級矛盾。

地利,八百里水泊梁山如果是做土匪佔山為王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他根本不可能作為造反的根據地大本營,否則朝廷圍而不打梁山根本撐不了幾年就全餓死了。在地利上梁山和方臘都沒得比,方臘是靠長江天險,但事實還是方臘被滅了。

如果說前兩樣梁山沒有還不打緊,梁山畢竟一百單八將佔個人和不一樣可以封疆裂土進而圖王嗎?梁山最不行的就是“人和”!

一:無將,梁山一百單八將真正有戰鬥力能帶兵打仗的就那二三十號人,核心力量就是三十六天罡,其他的偷雞摸狗打家劫舍還可以。而這二三十號人裡面有好一部分本來就是朝廷軍官投降過來的,說是投降還不如說是被宋江一句“他日朝廷詔安可以繼續為朝廷效力”騙下來的,如果梁山排完座次酒宴上宋江宣佈放棄詔安選擇造反那他們會不會反水梁山?直接關勝秦明一幫人一商量找機會砍了宋江吳用去邀功了。而且梁山一百單八將本就沒幾個想造反玩命的,具體分析可以看我之前發表的文章。

二:無兵,梁山一直到詔安頂多就兩三萬人馬,還是施耐庵給的,這幫人估計也就是圖個打家劫舍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殺富濟貧”,你說帶他們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肯定有一部分要開溜的。宋朝呢?林沖的官職是什麼?“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這是個多大的官不在我們現在考慮的範圍,透漏的一個信息是什麼?大宋光禁軍就80萬!還不算邊防部隊,民兵鄉勇什麼的。

三:無相,夫欲成大事者,蓋因得佔天時以舉事,進圖地利以屯兵聚糧以資殺伐。運籌帷幄攻城略地是為將,高瞻遠矚輔君治國選賢任能是為相,如昔高祖劉邦皆賴良相蕭何守漢中,以供其兵源糧餉進而王天下。劉備將只關張兵不過數千數易其主卻能數年間三分天下者亦為臥龍之謀,後世房玄齡 杜如晦 劉伯溫等皆得一可爭天下不世之材。反觀梁山,盧俊義略可為領兵之將,吳用雖號加亮,實無運籌之奇謀定國之良策。


持節雲中


實話,其實很傷人,梁山不招安,如果真打的話,沒有半分可能奪得天下的。

說梁山無法得天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內部原因:說實話,梁山就是一個鬆散的組織,梁山一百零八將分為好多個小集團,宋江雖然是頭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無論文濤謀略,心機智慧還是武藝功法,全都不算出眾,之所以可以服眾,不過是因為他講義氣。換句話說,就是大家給你面子。但面子是別人給的,給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給你,那麼你憑什麼服眾。而梁山眾人的想法也無法統一,就拿招安這個事情來說吧。梁山裡邊分歧就極大,但宋江有辦法壓制分歧沒有,沒有辦法。很簡單一個道理,假設宋江和林沖有了分歧,宋江不是沒有辦法殺掉林沖,這點宋江能夠做到,但殺掉林沖之後呢,宋江能當老大靠的是義氣,一旦他動了刀子,義氣也就沒有了,那麼他還靠什麼管理梁山,還憑什麼服眾,梁山將馬上面臨分裂。所以梁山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如果大家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宋江完全沒有辦法的,只憑這一點就註定了梁山得不了天下。

2.宋的原因:在水滸傳中的宋軍被寫得不堪一擊,屢屢被梁山擊敗。但實際上呢,如果宋真的對梁山重視,或者是梁山真的要做大,準備顛覆天下,那麼它能否成功的關鍵,其實也取決於宋的戰鬥力。

那麼當時宋的戰鬥力有多強呢。征伐梁山宋的主力西軍根本沒來,西軍也就是种師道、种師中兄弟手下的軍隊,也就是水滸傳中常常提到的老種、小種經略相公,梁山中好多人其實原本不過是西軍的中下級軍官。若是他們來了,梁山勝算幾何?

再有什麼擒拿呼延灼、關勝、徐寧,似乎大宋能打的將領都被收入麾下了,事實上真正能打的將領一個都還沒有出現。

梁山是什麼時候,宋徽宗時期,提到宋徽宗除了他和李師師的事情之外,靖康之恥也不得不提。金兵南下,徽宗被俘北上,這也就是在梁山之後不久的事情。這裡不是說徽宗,而是說北宋被滅之後,出現的絕世名將,岳飛。關勝這些加一塊的名氣恐怕都不及岳飛的一半,你能想象精忠報國的岳飛會投靠梁山。一旦梁山真的如同金兵那樣威脅到宋的存亡,岳飛難保不會提前出現,對上岳飛我怎麼都看不到梁山眾人的勝算。

另外還有一個絕世名將,和岳飛齊名的韓世忠,歷史上真正擒拿方臘的就是韓世忠,因為方臘和宋江,幾乎是同時期的,也就是說和岳飛不同,在宋江時期韓世忠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要想奪得宋的天下,宋江需要打敗韓世忠和岳飛這兩位宋代的絕世名將,怎麼看都感覺梁山上的那些人物和這兩個比起來就是烏合之眾,不夠分量。

3.外部原因:其實外部原因前邊提到岳飛和韓世忠的時候,大家也應該想到了,那就是金人。不久之後大舉南下的金兵,歷史上宋軍伐遼不是靠的宋江,當然也失敗了。

即便宋江有心一統,那也不是說一兩年就能拿下宋的江山的了,你看看歷史上哪次改朝換代,打上個十年八年那都是短的,一旦到時候金兵南下,宋江靠什麼抵擋,局面很可能變成明末,起義軍,清兵,南明這樣的局面,而宋江手下的這些人物卻似乎沒有外拒滅遼士氣正盛的金兀朮,內壓擁有嶽韓的宋的能力,怎麼看梁山都是最弱的一方。

所以從這三點來看,招安其實是很明智的,就算宋江當時預料不到有岳飛、韓世忠和金兵的出現,但其內部的矛盾以及西軍的威脅那是絕對能看在眼裡的。宋江就是不招安,也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


葉飄刀


假如宋江不招安,而是帶領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造反,成功的幾率和國足在十二強賽的幾率是一樣的0.02%,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宋江並不是一個明君雄主。

眾所周知,宋江是個好助樂施的仁義之士,仁德廣撒天下,被世人尊稱為“及時雨”,同時,他心胸寬廣、並且頗有領導藝術才能,也正是因為這樣,晚上梁山的他能力壓晁蓋當上梁主寨主。

但是宋江他也有致命弱點,一是眼界低,在他的眼裡只想為貧苦大眾解難,打抱不平,讓他們不受官府欺凌,除此之外並無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的眼光裡並沒有擁有整個天下的構想,他加入梁山也是被逼的,並沒有想到謀天下、奪天下、坐天下。因此,當朝廷對他進行招安時,他便蠢蠢欲動,因為在他骨子裡還是效忠朝廷的,他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禁錮了他思維的創新和眼界的提高。換句話,如果他不接受招安,以他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並不能當好“帶頭大哥”,如此一來,奪天下也就是痴人說夢了。

其次,百姓並非都熱衷革命。

宋朝雖然腐敗,但並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而天下百姓也沒有到無衣穿無飯吃的地步,他們也沒有到為了生存而群起造反的地步。因此,如果宋江率梁山好漢造反,只有少量活在最低層被欺凌的百姓會加入其造反隊伍,而絕大多數因為還沒有被逼上絕路的百姓會執觀望態度。因此,失去了天下百姓這個“護身符”的支持,梁山好漢在梁山自營一畝三分地還能暫時維持下去,而要想奪取天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再次,宋朝並非一隻紙老虎。

宋朝官場雖然腐敗黑暗,但朝中卻不乏良忠勇將,各地均駐紮精銳之師。如果梁山好漢想奪天下,走出梁山這個易守難難的老窩,必將處處受到宋軍的圍剿和鎮壓,征伐之路可謂步步艱險,難於上青天。

當然,宋江如果帶領梁山好漢造反,立志推翻宋朝,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也不是一線機會都沒有。如果能和南方方臘這隻革命達成革命聯盟,南北呼應,以方臘的軍隊牽制住宋軍主力,宋江再出奇兵直攻京城,也有一舉拿下京城的機會。畢竟方臘大軍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在宋江招降後在征伐方臘時,梁山好損折大半就可見一斑。當然,這個就不是宋江一個人所能主宰的了,存在很多不可預料的因素,成功的幾率不會高於0.02%。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個人感覺毫無可能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源自百科)所以宋江等聚集梁山時,至多1090-1120之間。當時宋朝在之前經歷了王安石變法,新舊黨爭,到宋江等人呼嘯聚集梁山時,為宋徽宗時期,有六賊當政,造成了宋江他們起義也給他們發展壯大提供了溫床。

外部原因:雖然當時苟政時期,但是,吳玠,韓世忠,劉錡,岳飛等歷史名將雖然還未名揚海外,但也正值年少,還有種師道等當時正值壯年,巔峰時期,如果真的是滅國之戰,這幾個絕對是梁山的勁敵,鹿死誰手難易料定。

方臘起義,從水滸傳可以看出,宋江等人歸順後被朝廷派往平定方臘,到平定方臘後108好漢,59人陣亡、10人病死、1人坐化,合計死亡70人,還有5人雖然在戰鬥中存活下來但是離開軍隊(其中1人出家),回京的只有27人。就一個地區起義,就讓梁山死傷大半,而且當時歸順朝廷,糧草兵馬,朝廷多少會有補寄,如果沒有,單是方臘就讓其元氣大傷。

內部原因:梁山就是一個鬆散的組織,梁山一百零八將分為好多個小集團,宋江雖然是頭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無論文濤謀略,心機智慧還是武藝功法,全都不算出眾,之所以可以服眾,不過是因為他講義氣。換句話說,就是大家給你面子。但面子是別人給的,給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給你,那麼你憑什麼服眾。如歸順朝廷108好漢討論時,李逵反對,宋江作勢就要殺掉李逵,而對於武松等人就是繼續問,為何反對,究其原因,108好漢,內部也各有各的小團體。

力量對比:林沖,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及時是虛數,但也可以看出宋當時的軍事力量,而梁山打的旗幟有12萬人數,可以看出也多為虛數,真實的待定。當時,宋軍隊分為四種,即禁軍、廂軍、鄉兵、藩兵。梁山和宋軍的幾次宋江智取無為軍-三打祝家莊-破高太尉大進兵(收呼延灼)-打青州-晁蓋打曾頭市(中箭身亡)-宋江兵打大名城-宋江三敗高太尉,接觸的大多為湘軍,鄉兵,藩兵,宋朝的核心軍事力量,沒有直接的接觸。


惘然


根據歷史上農民起義推翻舊王朝的經驗來看,成功需要具備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黑暗、百姓窮途末路;

二、揭竿而起、一呼百應;

三、有著奪得天下的思想路線。

梁山泊並不是真正代表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起義軍

按照《水滸》書中的描寫:當時宋皇室衰頹、腐敗。宋微宗貪圖享受,濫用奸臣蔡京為宰相,窮奢極侈,對人民又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許多人鋌而走險,盜賊四起,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但整個梁山好漢真正符合官逼民反的並沒有幾個人,其他相當一部分都是些不幹正事能作死的主,崇尚的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兄弟情義。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並不算是代表著大多數苦難勞動人民利益的農民起義,這是最根本的。

缺乏較好的群眾基礎

最初王倫開創梁山泊時,完全就是山大王做派,『 阮小七接著便道:“這個梁山泊去處,難說難這!如今泊子裡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容打魚。”』而後宋江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大旗,初衷還是不錯的,但執行的力度並不到位。

攻打祝家莊,宋江吳用踅摸著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盪了,最後石秀提起鍾離老人指路之功,方得幸免。『 宋江取一包金帛賞與老人,永為鄉民:“不是你這個老人面上有恩,把你這個村坊盡數洗盪 了,不留一家;因為你一家為善,以此鐃了你這一境村坊人民。”』而後每戶人家賜糧米一擔,以表人心,但事實是打下祝家莊奪得了五十萬石米糧,這九牛之一毫只算是劫後餘生施捨的,水泊梁山並沒有較好的群眾基礎

缺少能夠總攬大局的智囊團

以明末李自成為例。初期是打得贏就打,而後劫掠一番,打不贏就跑;梁山與此類似,也攻打過祝家莊、曾頭市、大名府等地,本質也是打家劫舍的勾當,摟了油水就走,並沒有真正建立一個穩固、有著迴旋餘地的大後方。李自成開始也是這個問題,結果幾次險些被剿滅,而後李巖、牛金星等智囊的加入,使得李自成的農民軍有了極大的改觀,“闖王來了不納糧”這種鏡子裡的燒餅在百姓口中交耳相傳,爭得了民心,最後直指京師。

反觀梁山泊,智囊團基本被吳用把持,在梁山何去何從的路線問題上,始終拿不出符合當時客觀形勢、有著戰略眼光的部署,一切唯宋江馬首是瞻,缺乏對大局的決策能力。

以上的三點都是梁山起義欠缺的,奪得天下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奪得了天下,也只會是曇花一現。


浪里爾


宋江集團稱不上是一方割據勢力,只能說是相當於黑社會。如果造反,一沒有民心,而沒有資本。

宋江集團不得民心

宋江集團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絲毫沒有一點作為,而且大多是一群犯了刑法的人。就來矮腳虎會去搶民女,還有一些濫殺無辜的事件出現。百姓會選擇他們,還是選擇宋朝,宋朝雖然無能,但至少百姓富足,沒有苛政暴稅。

所以宋江集團造反,不得民心是一定會失敗的。基本上是沒有勝算,就算他們憑藉他們義氣,也只能招來一群亡命之徒,沒有兵源補充,打一個少一個,不可能可以成功。

沒有地盤,資本太少

造反首先需要的就是根據地,但是梁山這種小地方,在當時只要宋軍下定決心,圍都可以圍死你。而搶地盤更是不可能,攻不下戰略要地,造反就沒有意義。

宋江識時務,不可能會去造反

宋江作為大哥,他心裡非常清楚,他們這點實力不可能能成氣候,他更願意通過投降朝廷,來換取榮華富貴。至少可以洗白所以人,還可以做官,這簡直比造反這種要好的多。所以宋江才堅持投降朝廷,事實證明其實宋江的決定還是正確的。


小司馬遷論史


宋江不招安而是造反,能不能奪得天下?這個問題作者施耐庵最有發言權,畢竟筆在他手裡。但如果他要寫宋江造反,只能寫造反失敗,否則羅貫中肯定第一個不答應。

《三國演義》裡,關羽張飛再勇猛,諸葛亮再智慧,也不能寫劉備捕殺曹操一統天下。小說家可以在歷史裡摻私貨,可以給喜歡的人加戲,可以給討厭的人栽贓,但有個原則不能突破,就是歷史大框架不能動。這就像裝修新房子,隔斷牆可以敲掉,但柱子和梁不能敲掉。

同理《水滸傳》也不能替張士誠意淫,寫宋江推翻宋徽宗建立新的朝代。因為這樣寫就嚴重違背了大眾對朝代的認知,寫穿梆了書就不好賣了。

其實施耐庵在書中也意淫了一把歷史,就是宋江伐遼。歷史上宋徽宗時期宋朝軍隊伐遼是失敗的,施耐庵敢這樣寫,是因為這段歷史不起眼,而且金兵很快南下,幽雲十六州和宋朝的緣份短到忽略不計。這樣寫不會穿梆。

施耐庵不寫宋江造反,那我們來抬槓:以《水滸傳》中梁山的實力,造反能否成功?我認為梁山實力不夠。

1、從徵方臘的結果看,梁山軍事能力還不夠。

僅平定江浙的方臘,梁山就損傷2/3。馬軍五虎將陣亡兩人,病亡一人;步兵骨幹頭領魯大師圓寂,武松殘疾。這種悽慘狀況就像夷陵之敗的劉備,再也無力雄起。

梁山對遼國對方臘的勝利,都有九天玄女娘孃的幫助,不是隻靠軍事實力的硬本事。

宋朝的精銳部隊是對付西夏的部隊,包括魯大師服役過的老種經略、小種經略的種家軍。魯大師在梁山地位挺高,當年在渭州也就是個提轄,而且魯大師沒覺得屈才,沒有不服氣。史進的師傅王進投靠的也是種家軍。

如果梁山與種家軍交戰,有多大獲勝的可能?

2、梁山缺少張良式的戰略高手。

吳用也就耍耍小聰明,乾乾缺德事,拿把鵝毛扇,但戰略戰術上和諸葛亮差得太多。吳用政治不堅定,考慮問題偏眼前,不長遠不深刻,絕非王佐之才。

3、梁山人沒有發展生產解決錢糧的意識。

梁山在招安前的生存方式是吃大戶,祝家莊、曾頭市,東平府、東昌府,錢糧一個字搶!嘯聚梁山數年,附近的濟州府都沒攻佔作為根據地。

梁山造反,估計也是黃巢那種流寇方式,失敗是必然的,連方臘都比不上。

4、從水滸的描寫看,當時不是民不聊生的社會。

水滸裡多處描寫吃食,看得出當時百姓生活在溫飽小康之間,最差的是楊雄石秀和時遷在祝家莊的吃食。老百姓不會捱餓,會擁護梁山這種略奪式的造反?

5、梁山和宋江的口碑未必多好。

冒充李逵攔路搶劫,冒充宋江入戶搶親,說明梁山的社會形象是什麼樣子。這樣的形象怎麼收買人心打天下?孝義黑三郎吸引的是什麼人?是清風山這類強人,魯大師這樣的人是不太屌的。

看看明太祖是怎麼管理的,就知道宋江的差距了。

綜上所述,從《水滸》的信息來看,梁山宋江造反不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