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明代的倭寇,到底是什麼?

其實,

明代的倭寇,本來不應該有什麼爭議,

就是一群日本浪人,在沿海燒殺搶掠,最終被民族英雄戚繼光、俞大猷等人擊敗,最終銷聲匿跡,

然而……

近年來,網絡上卻流傳出了一種江湖傳言:

“倭寇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他們都是被明朝的海禁政策逼迫到活不下去的良民,抗擊倭寇的戰爭是非正義的,戚繼光、俞大猷也不是什麼民族英雄,而是屠殺人民的劊子手!”

額……

就是這麼個奇談論調,如今卻在網絡上塵囂之上,好似當年的倭寇之亂,都是明朝自己作出來的,而日本方面一點兒責任也沒有。

這真的是歷史真相嗎?

明代的倭寇,到底是什麼?

首先,做個名詞解釋,到底什麼叫「倭寇」?

現代人以為,這是明朝人對日本的蔑稱。

然而並不是。

連明朝人也說不清楚,當年出現在我國沿海的那群玩意兒叫什麼,直到某天,他們自己說自己叫倭寇,那好吧,明朝官方乾脆就把他們叫倭寇了:

“今海寇之深入吾境也,殺掠焚蕩之慘,自昔所未有者也。彼固以倭為名,而我亦以倭名之。”

所以說,從一開始,就沒人說過,倭寇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就是倭寇,都知道這是兩碼事。

明朝剛建國,倭寇來犯,朱元璋以為是日本入侵,準備造舟遠征日本,後來調查研究發現,這夥人與日本官方沒關係,於是只派楊載去出使宣喻,而征討之事不了了之。

明代的倭寇,到底是什麼?

可見,早在明初,明朝人就意識到,倭寇與日本國壓根兒沒什麼關係。

永樂年間,中日罕見的蜜月期,朱棣還與足利義滿聯合一同絞殺倭寇,故而,在明朝人眼中,倭寇是一群擁有獨立意識的犯罪團伙,而不是隸屬於哪個國家。

所以,朱紈在屠殺了盤踞在雙嶼島的倭寇之後,還可以同時禮節周到的護送日本使節進京面聖,可見即使是嘉靖年間,倭寇猖獗的時代,明朝官方也沒有把倭寇與日本等量齊觀。

所以,這也是我想說的。

倭寇,可不僅僅是中國人與日本人,甚至混雜了朝鮮人以及東南亞人,包括西方殖民者也參與其中,進而形成的一個混合又複雜的犯罪團體。

他們具有自己獨立的意識,而不是任何一個獨立國家的產物。

明代的倭寇,到底是什麼?

有謠言說:倭寇的根源,是明朝官方的海禁政策。

這種說法,看似別開生面,實際卻是上個世紀就棄之不用的老調子,現在被拖出來炒冷飯而已。

比如,如果說海禁政策導致了中國人出海為寇,那麼日本、朝鮮、東南亞以及西方殖民者,這幫人又是為何會淪為海寇呢?

中國人的政策,難不成還能影響到大洋彼岸的外國人嗎?

很顯然,這講不通。

實際上,朱紈被殺之後,明廷雖屢次重申海禁,可地方從未落實推行,認為開海就能解決倭寇,這過於天真,你個鍵盤俠能想到的,你覺得明朝人會想不到?

有個回答,認為嘉靖時期倭寇來犯,是由於海禁收嚴,這從哪得出的結論?

事實上,面對倭患,明朝中央爆發過“籌海之爭”,主張開海的官員不在少數,但誰敢拍腦子就實行一個政策呢,於是選取了折中的方案,即:

“海禁不須嚴,但當以法,經紀之使,出入有籍,官收其稅,上下通利矣。”

可以說,海禁在嘉靖時代一點兒也不嚴格,甚至有官員以為“市通則寇轉為商”,還在浙江短暫試驗開海,而結果卻讓某些自以為是的人大跌眼鏡——管你是否開海,倭寇依舊來犯。

畢竟,要真說海禁之嚴,朱元璋、朱棣時代才叫真嚴,可明初的倭患反而很輕,敢問,這又怎麼解釋呢?

舉個例子,正德年間,明廷一度放鬆海禁,效仿宋元,鼓勵貿易,而最後的效果是什麼呢,《明武宗實錄》記載:

“近官府抽分,公為貿易,遂使奸民數千,駕遣鉅艦,私置兵器,縱橫海上。”

不是說,放鬆海禁可以減輕倭患嗎?

怎麼一放鬆了,反而導致一群人打著貿易的幌子去當海盜了呢?

所以,與其說是海禁導致了倭患,不如說是倭患導致了海禁。

而很多人,顯然弄反了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有人反駁:隆慶開關以後,倭患漸漸平定,這難道不能說明,是海禁導致了倭寇的發生嗎?

說這話的人,對明代海洋史怕是一竅不通,因為隆慶年間只是開了月港,而非放棄海禁,這是兩回事兒。

你自己哪怕去《明實錄》搜索關鍵詞,也會輕易發現,隆慶以後,政府依舊不停地重申海禁,這個政策一直都是時緊時鬆,從來沒有被放棄過。

比如,隆慶六年,萬曆剛剛登基,此時距月港開禁不過六載光陰,朝廷又重申海禁:

“兵部復吏科給事中裴應章條陳遼東善後事宜……一、嚴海禁。將商販船通行禁止,片板不許下海,仍嚴督沿海官軍往來巡哨。……俱依擬行。”

然而,海禁收嚴了,你見萬曆年間又有倭寇出現了嗎?

可以說,嘉靖到隆慶乃至以後,明廷的對海政策並沒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至於倭患減少,這很顯然,就不是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所能影響的。

當然了,我不是說,海禁就沒有錯。

海禁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催化了倭患的嚴重程度,逼迫了很多沿海生民、海商豪紳加入到了倭寇大潮。

但它卻從來不是什麼倭患的源頭,僅此而已。

明代的倭寇,到底是什麼?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倭寇的絕跡呢?

這個著眼點,從來不在中國,而在於日本。

首先,我的確提出了,倭寇並不等同於日本,但倭寇身上,卻有濃厚的日本烙印。

比如,由於日本處於分裂,日本大名不願多生事端,放任自己的地盤成為倭寇的巢穴,對日本浪人的出海不加限制,這就讓倭寇裡充滿了大量的日本武士。

不錯。

倭寇的成分裡,中國人佔比最多。

但這是因為,中國人口本身就多,所以相對應到倭寇裡,中國人還是佔了大多數,這沒辦法啊,人口基數大,怪我咯?

我們真正應該注意的,不是倭寇裡,哪國人比較多,而是看它是一支怎樣性質的團伙。

譬如,倭寇梳的都是日本的髡髪,拿的都是倭刀,船隻也是日本製造,指揮用的是團扇,骨幹力量也是日本武士。

所以,倭寇雖說是各國人混雜的犯罪團伙,但是由於其他國家是統一的,有嚴格的管控,而日本是分裂的,管的松,故而日本浪人在這群犯罪團伙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日本人才是倭寇的真正代言人,中國人雖多,但那是因為中國人本身就人多,這和抗日戰爭期間,偽軍比鬼子人數多的原理是一樣的,大多數人不過就是狐假虎威跟著嚇唬的,還遠遠達不到喧賓奪主的地步。

所以,為什麼倭寇會絕跡?

因為日本統一了。

僅此而已。

這個邏輯很好理解,日本內亂才是催生倭寇的源頭,所以倭亂的興起與平息,看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

上個世紀,日本學者企圖禍水東引,把倭寇的鍋扣到中國海禁的頭上,一群精神漢奸愚蠢地附和,這直接引起了史學界的一次劇烈爭論。

在本世紀,這個說法已經被辯證的批判繼承,可有些人,不知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又把這麼個廢棄不用的理論提了出來,繼續當著精神漢奸而渾然不覺,也著實讓人挺恨鐵不成鋼的。

說句難聽的,有些人吧,為了黑明、黑皇漢,居然連漢奸都可以當,我也是佩服得緊。

在我看來,嘉靖末年,倭亂逐步開始減少,這與其說是戚繼光抗倭、隆慶開海的成效,倒不如歸功於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

而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以後,幹了什麼事兒呢?

他禁止了“八幡船”的出海。

咦,有些人不是說,海禁導致了倭亂的發生嗎?

可豐臣秀吉一禁海,倭寇就完蛋了,這又怎麼算呢?

倭寇這個名詞,在明前中期含義還很模糊,也曾用來指代過日本,但也只在特殊情況下,為圖省事、嘴瓢而已。

中國人真正把倭寇等同於日本,這其實是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以來,才出現的概念。

由於在朝鮮戰場,日本軍的表現讓中國、朝鮮人喚起了對倭寇的記憶,心想這兩波人咋這麼像呢,於是乾脆就把日本國叫倭寇了。

豐臣秀吉:我覺得我們不是什麼倭寇,我們是日本正規軍。

明朝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乖,你們就叫倭寇。

於是,倭寇這麼一個名詞,在萬曆年間,逐漸由「有日本印記的海盜」轉變成了「日本國」的代稱。

這種稱呼一直延續到了近代,前陣子我看戴安瀾將軍的傳記,將軍在口語上說的還不是小鬼子,而是一口一個倭寇,可見此稱呼影響力之深。

說完了日本方面的責任,再來說說中國方面,即,明朝政府應不應該對倭患負責?

先談個問題:海禁是不是正確的?

當然不是。

鄧爺爺告訴我們,開放才是正途,明朝的海禁不僅僅拘束了國人的視野,還導致沿海漁民生計無著、私人海貿遭到抑制,更是把南洋拱手讓給了西方殖民者。

可是,海禁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卻也是必要的。

比如,戰爭狀態下,國家會嚴格禁止雙方的民間來往,這點不論是漢唐征討少數民族,還是元明應對海盜倭寇,都是任何政府都會做出的正常決策,完全無可指摘。

所以說,對於倭患,明朝政府應該負責,但不是因為海禁,而是對海洋的漠視,以及東南沿海軍事力量的廢弛,給倭寇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

假如,明朝可以複製永樂時代的對海政策,以征服性的姿態取得制海權,那麼倭寇膽敢為亂,反手就是一個望海渦大捷,打的他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來犯。

或者,明朝可以建立起穩固的東南沿海防禦體系,而不是放任衛所制敗壞,那麼,就算倭寇入侵,也一定會再三掂量,而不會像嘉靖年間那樣,朝廷表現的狼狽不堪、後知後覺。

結尾處,我再次強調一下,把倭寇之亂的發生,單純的歸結於某個國家的政策,都流之於膚淺,最終成為中日兩國互相甩鍋的鬧劇。

我們更應該探討的是,倭寇這個活躍在十六世紀的特殊團體,他們的出現揭示了當時怎樣的時代背景?

別忘了,當時可正值大航海時代。

西方殖民者相繼東來,世界即將進入工業化社會。

在這一前夕,原本平靜的東方海面上,突然如此活躍、如此喧囂,簡直一反常態。

這,又代表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