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倭寇,是指13世紀到16世紀左右侵略朝鮮、中國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盜集團的泛稱,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從事中日走私貿易,因中國古籍稱日本為倭國,故稱倭寇。

洪武時起,明朝致力於加強海防,永樂十七年(1419年)明軍於遼東望海堝全殲來侵之倭,此後海防較為平靜。嘉靖以後,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在封建諸侯支持下,日本海盜與中國海盜王直、徐海等勾結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鄉鎮城邑,明朝東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經營海防,因朝政腐敗而難有成效。嘉靖後期將領戚繼光,俞大猷等先後平定江浙、福建、廣東倭寇海盜,倭患始平。

一、日本的經濟狀況

13世紀末,日本施行海禁政策。但日本商人銳意搜求中國貨物,違禁前往元朝的浙江、福建一帶經商。元政府則通過慶元(今寧波)、泉州市舶司收稅來接待日本商人。這些商人多是流劫日本西部沿海的武裝商人。他們“嘗駕小舟流劫土佐、豐後海洋間,隱泊野島,窺視商船劫掠之”,並“勾引本夷為犯中國”。日本商人在中國“不滿所欲,卒蟠劫而去”。

日本封建領主、貴族、武士、商人紛紛競向中國貿易。商人兼海盜的倭寇掛著八幅大菩薩的旗幟,衝破室町幕府和明朝的聯合規定,來中國進行掠奪。14世紀初葉,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戰,爭權奪利。在戰爭中失敗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倭寇”。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二、倭寇的起源

倭是我國古代對日本的蔑稱,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中日之間隔海相望,相距很近,但放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兩國之間很難往來。大約到東漢時候,日本本土開始初步從鬆散地部落狀態向著國家轉換,有一個較為強大的部落首領派使者前來覲見光武帝,光武帝賜予了他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

這算是中日之間最早的交流證據,從那時起,中國的文化典籍中一直把日本成為“倭”,日本是倭國,日本人是倭人。這種稱呼一直延續了近兩千年,到明朝時當然亦不例外。元末明初,日本國內分裂成南北朝,連年戰亂,許多戰敗者便組織了大批武士、浪人、商隊等展開走私、搶奪等行為,一開始倭寇只在日本本土為非作歹,但當時中國所產的物品對他們吸引力太大,於是又逐漸跨海而來,到中國沿海一帶劫奪。

(1)倭寇的組成

倭寇一開始就不全是日本人,不代表一直都是日本人。有明一代,雖然極力懲治貪官汙吏,但官場腐敗卻日益加深,到嘉靖時期,國內民不聊生,許多人破產之後,落草為寇,恰好又有倭寇這個幌子,於是就扮起了倭寇,這樣還能避免牽連家族。

(2)日本國內戰亂流亡浪人

倭寇是因日本國內戰亂不斷而流亡海上的一批浪人與武士組成的軍事力量。他們在沿海地區燒殺搶掠,對沿海的安全構成了威脅。但是僅靠純粹的倭寇其實掀不起什麼大浪,早期的倭患其實被平定的很快。一群異國他鄉的雜牌軍在中國沿海進行登錄,不僅沒有補給,連起碼的地形情況都不瞭解,他們怎麼能掀起風浪?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3)來自中國的海盜

沿海居民行為的不可理喻則要從明太祖時代說起:早期的洪武皇帝其實是支持沿海進行對外貿易的,當時沿岸碼頭的商業非常繁榮,朱元璋也在幾個要地建立了市舶司來管理接待外來商人。但是隨著日本國內戰亂的頻發,曾經的友邦成了邊患。面對逐漸興起並騷擾沿海的倭寇勢力(當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明太祖一怒之下施行了竭澤而漁的閉關禁海政策,並作出了嚴厲的規定:他一方面禁止漁民進行遠海作業和商人貿易,一方面還限制船隻的大小。應該說朱元璋維持國家局面穩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簡單的一刀切卻帶來了今後一連串深刻的問題。

《明史·日本志》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

這意味著當時的倭寇,差不多隻有三成是真倭寇,有七成其實都是中國人假扮的。這一現象,除了與許多人被迫落草為寇之外,也有商人逐利的因素,大明朝施行海禁政策,嚴禁私下與日本人通商,而陶瓷、茶葉、絲綢等物資對日本人誘惑力太大,價格也就非常高,於是國內有許多商人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打著倭寇的幌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三、嘉靖時期的腐敗

明初,由於國力強盛,重視海軍、海運建設,政治較清明,人民尚能安居樂業,在少有內憂的情況下,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外患,儘管明初有倭寇騷擾,但範圍不是很廣,對社會也沒有造成很大的破壞。

(1)倭寇與官商勾結

由於共同的利益,倭寇、海盜與商人走到了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官軍和有著充分準備的海盜進行作戰往往難以取勝。官軍的數量雖然巨大,但是這時候明朝官兵的戰鬥力其實並不高。再加上倭寇對有關官員的行賄,使得明朝軍隊根本就沒下決心清除倭寇,一是清除難度大,二是沿海官員的一個財路,三是這些“倭寇”中保不準也牽扯到他們的家人甚至是他們自己,四是商人背後的勢力也不好惹。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2)倭寇屬於流動作戰,防不勝防

他們從不據守一城一地,總是打一槍就跑,而且跑的速度相當快,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因為明朝軍隊一方面被動挨打,一方面又追不上倭寇。倭寇具備了夜間作戰的能力。在古代,軍隊作戰一般在白天進行,倭寇卻可以進行夜間作戰。一次,倭寇被明朝軍隊包圍了,他們“潛縛木筏,由東河夜渡,潰圍而出”。倭寇作戰精力極好,一次,他們從宜興“一晝夜奔一百八十餘里”奔襲到無錫惠山,還沒休息,第二天就馬上與明軍交戰,夜間又奔往相城望亭,就是這樣的驚人的機動能力。這也是因為明朝軍隊相對較弱。明朝太平日子過久了,軍隊里老弱病殘一大把,戰鬥力嚴重下滑,遇到倭寇自然不經打。

(3)明朝軍事由強盛退為衰弱

隨著明朝政治的腐敗,皇族、勳貴和官僚地主對財富的掠奪日益嚴重。

明中葉起,朝政日趨腐敗,明朝軍事由強盛退為衰弱,海防廢弛,御僻力量遭到嚴重破壞。隨著土地兼併的惡性發展,軍屯田遭到侵吞,衛所軍丁被豪強勢家佔役。軍士不堪虐待紛紛逃亡。軍隊缺員嚴重,戰鬥素質極差,器械俞敗,糧草不濟,便利了倭寇的侵略活動。

由於政治日趨腐敗,加以政策上的失誤,海防設施失去應有的功能。衛所形同虛設,不堪一擊。在海島設以據險伺敵的水寨,均因將士憚於過海,自海島移置海岸,原來的水寨被海寇據為巢穴。在漳、泉沿海的衛所,軍糧不足,船隻壞損,兵士短缺等現象極為嚴重。明中後期,北元察哈爾部東遷後,與明朝在遼東地區長期反覆廝殺,損失慘重,殘元勢力頻頻南下,明廷被迫調遣精銳之師固守京師和長城一帶,結果捉襟見肘,海防更加廢弛,以致倭寇大舉侵犯東南。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四、大航海時代讓海洋互通

倭寇比明朝政府更融入世界。15-16世紀,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最先開始向世界進軍,最先到中國的是葡萄牙人。先後佔據了廣東屯門、浙江雙嶼港和澳門。西班牙進入中國的勢力範圍呂宋島(菲律賓)。荷蘭攻佔了臺灣。最早的一批海盜與他們開始接觸,一開始是通商,後來就開始聯合軍事行動。此時的日本由於處於戰國時代,與中國通商的範圍反而更大。商人開始變得奸詐,中國官員開始貪婪無恥。

明朝實施海禁後,讓很多商人和武士階層與海盜開始武力侵犯沿海獲取利益,這就是倭寇之患最猖獗的時候。而這批人因為經常通商,視野更廣闊,與西方甚至也有接觸,部分海盜集體海戰的炮都開始配備了荷蘭的新技術炮。明朝卻繼續削減海軍力量。一個在往上走一個在往下走,實力都開始懸殊。如果不是科技技術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量變,就不會是清朝開始被沿海寇敵了。

五、明朝的平倭患耗費太多有生力量

但耗費太多民間有生力量。剛剛提到過明朝的倭寇有生力量來自海盜而不是日本。日本的威脅還是在萬曆年間的征戰。在嘉靖和隆慶年間的倭寇還是以剿滅海盜為主。這期間主要是三個人的功勞: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直糾集日本倭寇和中國海盜進入浙江沿海,侵犯松江、上海、溫州等地其後一直寇海稱雄,1553年更是在定海稱王,令浙江巡撫王忬無能為力。海盜和倭寇勢力達到巔峰。改變這一局面的就是胡宗憲和俞大猷。一個從政治角度瓦解他,一個從軍事上打擊。胡宗憲還是戚繼光的支持者和挖掘人。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戚繼光在官場上不懂得政治權術,還是靠胡宗憲識才一路提攜,他本人一生也是敗在了政治權利上,後來罷官後無錢治病死於家中。)後來在戚繼光和海戰專家俞大猷的配合下,嘉靖一朝海患平息。到了嘉靖後期戚繼光也做了海軍改革。海防衛所制度改為更加靈活的營哨制度。隆慶元年,經過15年明朝海軍和新式陸軍的打擊,倭寇大部分逃回日本本土,少數留下來,隨著日本國內統一戰爭的進行,這些退回去的倭寇更願意留在國內因為更容易受青睞。而中國海盜實力經過一番削弱後,王直和吳平的時代為廣東的曾一本取代。後來曾一本和林鳳、王望高先後被涂澤民打敗,海患清除。直到隆慶六年,萬曆皇帝接班,海防開始無可救藥的下降。援助朝鮮中方也一敗塗地。

結語:

由於政治的腐敗也蔓延到軍中,軍隊減員現象非常普遍,兵員嚴重不足,而且戰鬥素質極差。海防廢弛,戰船在數量上嚴重不足,而且破損嚴重,沒有足夠與倭寇交戰的船隻,衛所也形同虛設,不堪一擊,使倭寇更加肆無忌憚。明朝海禁政策的實施,使合法的海外貿易遭到禁止,商人階層不得不從事海上走私貿易,而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迫使大批的農民破產,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大批的農民、商人加入倭寇,從而壯大了倭寇的勢力。

明朝時期的“倭寇”為何如此囂張?入侵騷擾我國沿海城市


明朝的倭患之所以那麼難以平定,就在於倭寇的主力兵源不在海外的日本,而在大明朝內部。大部分商人、土匪以及極數被迫落草為寇的人,一起構成了倭寇的主力軍,這樣的人是殺之不絕的,所以大明倭患幾十年都難以平定。

無論是真倭還是假倭,或許他們裡面有些人真的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被迫走上這條路的,但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一些燒殺搶奪、無惡不作的壞蛋。

倭患主要是中國社會內部的階級鬥爭,是一場“海禁”與反“海禁”的鬥爭,並不是外族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