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曹操和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發生在哪裡?

用戶101245589136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交戰梗概: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公元200年曹操領兵2萬與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交戰(袁紹領兵11萬),曹軍突襲袁紹的糧倉然後趁機擊敗袁軍主力軍,此戰攻擊交戰一年五個月,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歷史背景:隨著漢朝的沒落,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起義,導致割據勢力的出現,各個地方獨攬大權。各個地方因爭奪土地而長年交戰致使兼併戰爭的產生。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擊敗元少等各路勢力固了自己的地位。

曹軍勝利的原因:①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雖然這是一場兼併戰爭但也客觀符合了人民的願望(國家統一)。②荀彧、荀攸、許攸為曹操扭轉戰局。荀彧獻計:“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荀彧提醒曹操:“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許攸縣級火燒援軍糧草。

歷史評價:蜀國丞相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到:“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譯: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而且兵力少。但曹操卻能戰勝袁紹,由弱變強的人,不僅是時機,也是人的謀劃啊。”)

清代學者趙翼評價:“官渡之戰,袁紹兵十餘萬,曹操兵僅十分之一,擊破之。”(譯:“官渡之戰,袁紹軍隊十餘萬,曹操軍隊僅十分之一,打敗了他們。”)




默凡fx


談起官渡之戰,首先要知道東漢末年的三場大戰役,首先就是官渡之戰,是發生在曹操合袁紹之間,也是一次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地點在今天的河南中牟東北!另外兩場分別是赤壁之戰,是孫權和曹操之間的,最後一個是著名的夷陵之戰。它是蜀漢劉備和東吳孫權的戰爭,是一次有名的防禦性戰爭,最終東吳勝利,劉備元氣大傷。

今天我們主要談官渡之戰,首先要了解背景,當時黃巾起義剛過,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官渡之戰,大概經歷一年多時間,結果曹操大獲全勝。已兩萬兵力戰勝袁紹10萬兵力。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公元202年,袁紹因官渡之戰失敗,午飯從陰影走出來,最終憂鬱而亡,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公元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最後,曹操取得了統一北方的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