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第二次也很美》應該是一部很不錯的下飯劇了,連對門奶奶都敲開我家的門,與我討論裡面的劇情,不過她和我一樣,更關注劇中的家庭教育。我們談的最多的是精英小學的那場幼升小考試。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說起幼升小,就不得不說,我曾經也當過幼升小考試面試官的經歷,印象最深的當屬這樣一件事情。面試進行中,有這樣一道題:小朋友,你媽媽的職業是什麼呀?其中有個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媽媽是打麻將的。我極力忍住自己想笑的衝動,考畢與同事聊起這一幕,大家都忍俊不禁。

那時,幼升小考試還比較小眾,家長和孩子都還比較隨性。但那個小男孩的答案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家的家庭教育。

《孟子》雲:“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意思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而如今的教育呢?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去醫院產檢,“生命早期的1000天”醒目地提醒著你,要規劃自己的孕期,接著是襁褓,然後一路開始了追趕比拼。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學,讀研究生,省考,國考......總之,生命還沒有開始孕育,無形的考試就壓在準父母的肩上。

第33集開始,是精英小學的面試。安安對兒子的面試表現的極為不安,被面試的難題嚇得發怵,擔心自己拖了兒子的後腿。而豆豆卻一直扭頭給媽媽送去鼓勵的眼神安慰媽媽,彷彿在說:“安姐,深呼吸,別緊張,你可以的。”特別是面試結束離開時,突然闖入一隻小鳥,最後通過自己看的節目《搜索》得來的知識,指導安安抓住小鳥而後放生的情節,落落大方又從容不懼,獲得了評委的一致認可。

反觀許朗精心教育下的果果,儘管在面試前和爸爸做了充分的準備,家長面試環節許朗對答如流,可果果雙手無處安放,表現的卻過於緊張,甚至有點膽怯。結束面試後,因害怕面試過不了情緒不高,將可樂弄撒髒了衣服,更怕讓爸爸失望而獨自躲起來哭泣。幸得安安的安慰,最終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安姐和豆豆,自由式教育,安安樂觀開朗,教出的豆豆聰明靈動富有想象力。許朗和果果,精英式教育,許朗教育下的果果乖巧懂事,謹小慎微。兩種家庭教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安安對孩子的愛毫不掩飾。平時除了跟孩子看漫畫,講故事,還一起看電影,玩遊戲,戶外親近大自然。豆豆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純粹的快樂。許朗對孩子的愛嚴厲內斂。平時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美術館,帶她去聽音樂會,看兒童劇,有的時候還會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給她自認為最好的。當問道:你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非常抗拒著呢麼辦?許朗自信地說:說服或者親自示範。他認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果果一定可以做到,還把這種想法強加到果果身上。所以,果果少了那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快樂。

安安和許朗的不同做法有對錯之分嗎?我想這沒有準確答案。

人到地球上,初來乍到,都是一張白紙,故而肯定需要一定的指引,從這方面來講,安安和許朗是合格的父母。果果像個小大人一樣保護媽媽,說出許多讓人意外的觀點時,我們大概都在為安安的育兒方式點贊。再看果果,當她不敢向爸爸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時,就說明一定是哪個地方錯了。

果果心裡藏著太多疑問:上什麼學校,不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嗎?沒有考上,爸爸會不會失望啊?爸爸愛自己嗎?她不知道,爸爸的認真是因為他在乎,他想把最好的東西給果果,但若果果因此感到不快樂、不開心了,爸爸就會責怪自己。她不知道,不管爸爸多忙,也會抽時間給自己。她甚至從來沒有聽到爸爸說過愛她。可是,爸爸明明一直默默地愛著果果。這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吧,明明深愛著,卻羞於表露。孩子呢,壓抑著自己,照父母希望的樣子長大,自己內心承受著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的煎熬。小歡喜》裡的英子不也是如果果這般嗎?

《第二次也很美》:別讓中國式家庭教育傷了你的孩子

有一集,豆豆說家裡住了妖精,帶著果果去找爺爺收妖,豆豆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並且當覺得有危險的時候護著果果。所幸最後有驚無險。這一次豆豆是躲在廁所,若下一次豆豆自己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把他養大,而是要育人。但育人卻不僅僅是像許朗一樣,教女兒邏輯思維,英語、繪畫等各科知識,還有生存的法則,生活的道理。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安安的育兒觀值得大家借鑑,豆豆的情商智商在線,遇事鎮定自若,處事機敏智慧,與安安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

不要學許朗,用自以為的愛,在孩子一出生,就規劃限定好她的人生,反而給五歲的果果帶來了他一直未曾發現的傷害。多學學安安,毫不掩飾地愛著豆豆,尊重他的決定,和孩子一起誠實地面對婚姻、成長中的挫折。

我們做家長的一開始都像安安,希望孩子純粹快樂。可是,後來漸漸變成許朗。然而,所有的大人不都是從孩童走過來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