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1.中东之乱

现在我们讲起中东,就会想到战火纷争,但是在《圣经》旧约中,中东是被称为赞誉为“奶与蜜之地“。为何会造成现在的局势? 不得不讲到,中东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 其中最大的冲突因素就是石油。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2.美伊关系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包括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一直在中东各种操作。目前造成美国和伊朗现在关系恶劣,完全是因为双方对利益的条件没有谈拢。其实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一直以来并没有很差。只是因为最近伊朗因为石油的关系与美国产生了一定的摩擦。伊朗想要动摇美国与石油的关系。所以触怒了美国侵犯了美国的利益之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才变得这么恶劣的。

奥巴马时期,美国曾和伊朗达成核协议,但特朗普上台后,由于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犹太人身份,特朗普是全方位支持以色列。马上撕毁了奥巴马签署的伊朗核协议,对伊朗采取全面封锁政策。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伊朗学生曾扣押美国人质更令美国尴尬的是,美军曾派出秘密部队进行解救。但由于沙漠中的恶劣气候,多架美军战机坠毁,美军只能载着阵亡士兵回国。此后美国不得不和伊朗进行秘密谈判,有报道称,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救人,秘密答应了伊朗一些条件。这段冲突之后,美国和伊朗几乎是水火不容。

除了美国自身和伊朗的冲突之外,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极为敌对。事实上,阿拉伯国家曾经集体反对以色列,但后来为了实际利益,埃及、沙特等国转而和以色列和好。而伊朗仍旧坚决反对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

下面我们讲一部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逃离德黑兰》,为大家重现美国与伊朗的那段历史。


3.伊朗人质危机

逃离德黑兰》(Argo)是一部于2012年上映、由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美国惊悚政治剧情片,编剧克里斯·泰瑞欧改编自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于2013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影及最佳导演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奖。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1979年11月4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遭到几千名伊朗民众、宗教学生、和革命卫队的抗议示威,大使馆员工开始紧急用焚化炉和碎纸机销毁重要文件,暴民没用一小时就将大使馆占领,六十六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为人质。伊朗时任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对美国声称,如果不把躲至美国的伊朗下野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引渡回来就会一直扣留人质。但在暴民占领大使馆前,六名负责办签证的外交人员从后门离开,躲至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官邸避风头。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接到消息后,决定让六个人先按兵不动,解决大使馆的人质问题。

人质危机持续至69天后,国务院开始与中情局合作对六个人安排撤离行动,请来救援专家东尼·门德斯和其上司杰克·欧唐纳一同发表看法。由于大使馆里被切碎的员工名册一旦被革命卫队安排的童工拼好,就会完全泄漏六个人的资料,国务院与中情局开会商讨后决定用伪装加拿大身份将这六个人遣送出国。他们一开始本来打算采用记者、国际教师及慈善人员的身份,但考虑到真实性不够而只能重新想办法。东尼与他分居的儿子通电话时看到电影《决战猩球》,萌发让六个人伪装成电影摄制组的点子,获得其他官员暂时准许后,来到洛杉矶伯班克制片厂找获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化妆师约翰·钱伯斯,与他研究过后决定用一个未采用的电影剧本《阿尔戈》,加上伊朗背景与一些《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情节和人物。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完成海报和剧本设计后,由于革命卫队已经对德黑兰国际机场加倍保全。东尼与约翰和他的制片合作伙伴雷斯特·席格举行新闻发布会,成功将电影推向新闻和杂志以增加真实性。回到华盛顿,东尼获得美国政府的行动准许,先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伊朗领事馆进入德黑兰。抵达后,东尼从入境处拿走多张入境表格,将取景的事情报告给伊朗文化部,来到加拿大大使馆与泰勒会面。泰勒说他们已经接到“三天之内关闭大使馆回国”的命令、以及六个人的身份已被他们的女管家所知;于是让他加紧节奏。东尼到达官邸时会见六个人,与他们解释计划与各自的身份背景后,打算在隔天带他们去德黑兰集市进行一场假取景。当晚,东尼在酒店里收到当地文化部长的取景允许证明,于是花精力说服六个人前往德黑兰集市。

他们到集市前勉强通过抗议民众,而跟着本地代表在市场里取景时,却遭到一名因为丧亲而对外国人感到愤怒的不理性民众的示威攻击;虽然取景勉强结束,但六个人的面貌早已被革命卫队暗中偷拍下来作为对照。离开前的最后一晚,东尼与所有人核对身份与背景资料,认为已经万事俱备却接到欧唐纳的紧急电话,称电影救援方案已经被白宫幕僚长汉密尔顿·乔丹终止,决定派遣三角洲部队对人质进行军事性救援,命令东尼丢下六个人直接飞回美国。东尼即使为此发怒,但只能乖乖听从上司的安排,泰勒知道事情后为了防止引起慌乱,尽量对六个人隐

瞒事情真相。

东尼回到酒店思考一晚上,在第二天抱着必死的决心给欧唐纳打电话说:“当发生问题时总有人要负起责任,我要对他们负责,我无论如何都要带他们出去!”欧唐纳来不及阻止后为了不打算让他去送死,冒险联络白宫、号召所有人重新启动电影救援计划,最后用事情严重性说服所有人,最后得到美国总统的准许。东尼来到官邸带走六个人立刻前往机场,泰勒与他的妻子坐火车撤离至土耳其,所有人在离开前销毁官邸的加密电话与所有重要资料。当他们到机场后,看到了一大群严防死守的革命卫队及机场保安,但还是在中情局和国务院的帮助下得到机票。

他们顺利用文化部长的考察准许信件,将没有入境表格的事情骗过安检处,到检票处时却被几名守卫拦下来排查。当中会说波斯语的美使馆馆员为守卫们讲解电影的剧情与细节,以便通过检查。东尼给他们自己的办公室名片去打电话确认,一名守卫通过打电话到约翰与雷斯特的办公室确认后,才准许他们登机。但这时候,六个人中其中一人的头像刚好在大使馆中拼凑出来,革命卫队队长发现头像与市场拍到的一人完全相同,于是带兵开车闯进加拿大大使官邸搜捕。然而,他们到达后发现此地早已人去楼空,随后便打电话通报机场。而机场里一名守卫接到消息后跑到登机口通报,其他守卫发现上当后立刻派遣一辆军车和两辆警车拦截飞机,而飞机在拦截前及时升空。


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揭开历史

几分钟后,飞机成功离开伊朗领空,所有人听到后欢呼不尽、举杯庆祝,六个人回到美国后受到热烈欢迎,中情局的所有人最终决定将功劳全部让给加拿大方面。东尼将整个电影计划送到中情局秘密档案库封存,杰克也通知东尼说他将得到中情局的“最高优秀奖”,但东尼首先回到自己的家与妻子和儿子团聚,也将自己留下的一张《阿尔戈》漫画脚本放在家中。


4.剧情—史实差异

  • 真实的撤离行动中,美国外交人员并未遭受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紧迫的危险[6]。
  • 加拿大大使夫人帕特·泰勒提前在三家不同的航空公司订了三组机票,订票时并未遭到严格审查。
  • 卡特总统办公室仅在托尼·门德斯从欧洲出发前往伊朗前取消授权行动,且只耽搁了30分钟,而不是在行动最后一刻终止授权。
  • 美使馆馆员们在登机口并未遭遇检查人员的严格审查,并不像影片中那样面对真实身份即将曝光的危险。
  • 现实中,6名外交人员逃至肯尼斯·D·泰勒住宅几天后,便分散到了泰勒和另一位加拿大官员的住宅两地,并未一直隐藏在泰勒家。

  • 4.人质危机之后的伊朗


    电影最后,加拿大驻伊朗大使的女管家,偷偷去了伊拉克。


    为什么会交待这么个情节呢?
    很简单。【因为人质危机不久后,两伊战争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