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大侃历史


这句话是当时东晋大臣王导说的,伯仁指的是周顗(yǐ),也是东晋的一位大臣。至于为什么会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典故,那就要说说东晋王室司马氏和琅琊王氏之间的事情。

王与马,共天下

西晋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很快就卷入了“八王之乱”的内斗之中,当时的洛阳、长安成为政治斗争的聚焦点,八王也是轮番上场,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反而削弱了西晋实力,于是匈奴人刘渊乘机都攻下长安,宣告西晋的灭亡。

而此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的扶持下,在建康站稳脚跟,笼络江南一带士族,最后在建康重新成立晋朝,史称为东晋。司马睿建立的东晋要说功劳最大的就数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这两人。当初司马睿被封为琅琊王的时候,就是在王导和王敦的建议下南下建康站稳脚跟,主动和建康及江东的士族们建立关系,取得江东士族的信任,才有了登基成为帝王的可能。可以说没有王敦和王导的帮助司马睿绝对是当不了皇帝的。而且王敦和王导一个主外,王敦在外带兵平乱;一个主内,王导在司马睿身边辅助司马睿处理政务。可以说是配合的很好。所以当时有人就说东晋是“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氏与王氏矛盾激化导致王敦起兵造反

随着王氏一族权势日盛,司马睿内心也是非常担心的,害怕有一天自己的皇帝被王家给取代了,于是就就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这些人,这引起了王敦的极大不满。随着司马睿和王家的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在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号称要杀了刘隗、刁协这些皇帝身边的小人。王敦在外地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的时候,王导的态度是相对暧昧的,他对刘隗、刁协这些人也是有看法的,所以也没有刻意去阻止王敦。刘隗、刁协也根本不是王敦的对手,所以很快就被王敦大败,刘隗逃到后赵,刁协被诛杀。这时候王敦的野心已经放大了,他想取代司马睿的晋朝,自己当皇帝。而这却是王导不赞同的,他可以默许王敦去除刘隗、刁协,但却不允许王敦取代晋朝。

所以当王敦带兵来攻打建康的时候,王导就带着全家妻儿老小在皇宫外面等待司马睿的处罚,而当王导在外面待罪的时候,周顗正好要进去面见皇帝,王导想让周顗在皇帝司马睿前面替他说几句好话,没想到周顗理也没理他就走进去了。其实周顗表面冷漠内心却知道王导是维护司马睿的,也替王导说了好话。

但是周顗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他进去面圣之后,喝了许多酒才出来的,而王导还在外面等他,想问问他有没有替他求情。而周顗这时候醉醺醺的还是没有理王导,还说了句:"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其实周顗回去后又上奏折替王导求情。王导一看周顗对他这种态度,觉得是看不起他,反而对周顗恨之入骨。

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晋书·列传三十九》

等王敦攻占了建康,问王导怎么处置周顗,王导没有回答王敦,王敦以为是王导默许了,王敦本来就和周顗不和,就把周顗给杀了。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翻到了周顗当时极力为自己辩白的奏章,知道是错怪了周顗,痛苦万分,于是就说了那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晋书·列传三十九》

思考对于王导和周顗之事

一、周顗为什么表面对王导冰冷而私下替王导求情,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政治上的不得已,假设要是王导去求情,周顗很大方热情表示没问题,我会替你向皇帝说请的。这要是被周顗的政敌看到向皇帝一告状,司马睿还会相信周顗吗?或者还会认为他和王导是一伙的。到时候周顗再说什么好话司马睿也不会相信的。

二、周顗的这种行为也正是体现魏晋当时的君子之风。有句话叫做“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我周顗替你说话并不是因为你来求我,而是为了正义,为了晋室江山。所以我也不会要求你来回报,我只做我该做的事情。

三、对于王导来说,这事做的确实不地道。周顗和你同朝为官,不帮你那是本分,帮你那是情分。你不能因为你认为别人没有帮你而心生怨恨。至少周顗没有落井下石,在王敦攻打建康的时候,向司马睿说你王导的坏话。

四、周顗这件事其实做的并没有错,但是却因此而带来了杀身之祸。给我们的反思就是做好事不能不留名,不然很容易被人误解。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还会少吗?

所以,我们做事不能像王导那样,因为没有帮到你而去怨恨别人,也不能像周顗那样,君子之风,做好事不留名,到时候你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反过来倒打一耙坑了你。


山中茅店


引语

估计我们都曾听过标题上的那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呢?可能我们都会产生好奇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今天小尘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一句话背后的典故(顺便胡诌几句,不要见怪😄)。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历史故事

这个典故发生在我国的古代著名的三国时期之后,也就在晋朝。当时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烦了,竟然决定要带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来这种事情,那是绝对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仅自己会死得很惨,就连家里人和所有亲族都要跟着他一起倒霉。

于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导,就想保住家里人的性命,于是他想了一个法子。就是诚心诚意地去向皇上认罪,想以此来感动皇上,让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那个谋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还没亮呢,他就率领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着治罪。但是皇上还是没什么表示,王导这下确实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导看到他儿时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将要进宫的时候,王导叫住他说:“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赖你护全了!”伯仁头也不回的一直走进去。见了皇帝以后,就说明王导的忠心赤诚,非常尽力的救助他,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伯仁喜欢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导还在门口,又叫喊他。周伯仁还是不和他说话,回头看着跟随的人说:“今年杀了那些贼子,得到象斗一样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后面。”(敢情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头了😂)回去以后,周伯仁又上表说明王导没有罪过,言辞非常恳切。但是王导不知道这件事情呀,于是仇恨的种子就种在了他的心里。

后来王敦造反还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议杀掉伯仁等人。王敦就问王导说:“伯仁等人的名望为南北所仰望,应当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无疑问吧?”王导不回答。王敦又说:“最少也应当做到尚书令或左右仆射吧?”王导又不回答。王敦就说:“假如不如此,应当杀掉他们。”王导还是不回答。于是,伯仁等人被杀死在石头城的南门外。

后来,王导整理验察中书省的文书档案时,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执着表流着眼泪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负了这个好朋友。”

个人感悟

其实周伯仁的做法属于“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晋之风”,周伯仁和王导倾心交往,他认为王导了解他的心但是确没有顾及当时的形势。设想下当时王导的状态:全家100多口人战战兢兢地跪在皇宫门口等候发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间,这时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见皇帝,此时王导的内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帮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无表情地经过。就算王导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会被周伯仁冷漠的举动而心寒。而王导却没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过外在言行来做出对好友的判断。从而导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为此被杀害。

从整件事看,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失才会导致最终的结局。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们现代人的一些人际交往,朋友之间交往在用心的同时,也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内心,行动和想法要统一,帮人不能太过“伯仁”,看人不能太过“王导”。这样才能减少误会,避免发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郸揽风尘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

历史年代是晋朝,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周顗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顗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顗,周顗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系肘,应该是说放到衣袖里,古人的长袖里一般有个兜,用来装东西)。"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历史记述,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王导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王导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这句谚语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王导怨恨伯仁,可是没有杀他的意思,问题是因为王导的怨恨,导致了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王导有间接的关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里面的伯仁指的是谁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听说过这句谚语,对谚语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这是很正常的,这里说得伯仁,就是历史上的周顗(晋朝是中国汉朝下个朝代),而里面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指的是王导(也是晋朝名臣),周顗和王导是好朋友,生死之交。

细述:周顗出生在门阀士族,在当时来说,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这样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贵的,同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历史上的周顗在司马越之子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

晋朝时期门阀士族是非常厉害的存在,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其中在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后,门阀士族到达了一个新的巅峰。这时候的门阀士族,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皇权,无论是哪一位皇帝,都无法忍受的。

周顗与王导同朝为官,王导是东晋的朝臣,周顗进宫见晋元帝,细述王导的忠君爱国,认为决不可错杀忠良。面对这样的奏章,王导痛哭流涕,就说出了"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就是之后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吊哀伯乐》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历史是一面镜子!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长期以来受到压迫的胡人趁机起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国伤》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用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来缅怀历史上的高尚爱国名将军。

《城恨》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我们的民族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在我们的国度里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50、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文化记忆。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有关诗词的综艺、杂志、节日等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大众的参与感。

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当然是一大加分项,但更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无创新,能否迎合当代人的审美。我们读古诗词是以古典的眼光重新审视现代生活,让“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庸俗贫乏中多一点“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意审美。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文化才有能力参与世界的角逐。希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诗词被改编,更多被忽视的作品跳出历史的窠臼,焕然新生,让经典诗词永远流传!

《从军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您好!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海外传承》


海外传承


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杀死,他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此语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晋中宗朝中重臣王敦,出生名门,是领兵在外的大将,与其堂兄王导情深意投。后晋元帝司马睿担忧其兄弟联合谋反作乱,准备谋划削弱他们的实力。于是王敦起兵作乱于城外,其城内堂兄王导及家族受牵连,王导连忙率家人在宫外候罪。此时,恰见周伯仁进宫,王导请其为己说情。而周伯仁表情冷淡,不加理睬。但事实上,周伯仁一进宫就积极向皇帝进言为王导开罪,并且还上书为王导请命。总算让晋元帝同意不追查王导的职责,躲过一劫。但周伯仁出宫路过宫门看到王导,居然对王导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本年要杀尽叛军,换个大点的金印佩戴”。


王导不知周伯仁为他所做的一切,所以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后来其堂弟王敦攻城成功,大权在握,征询问王导意见要不要请周伯仁做官,王导不发一言,王敦认为既不能为我所用还不如杀了周伯仁,王导始终一言不发,最后导致了周伯仁的被杀。后来王导从文库中找到了周伯仁以前为他说情开罪的奏折,才恍然大悟,误会周伯仁了,痛哭流涕:“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王敦之乱时,周伯仁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E路有我相伴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什么意思?并没有害人之心,但却间接地将他害死。如同其余的成语,这句话的背后也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什么故事?一场做好事不留名,进而引发的惨案。

时间是东晋。在东晋开国的时候,流传着一句话经典的话,叫“王与马共天下”。马,自然是司马,建立东晋的那位皇帝司马睿。王是琅琊王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永嘉之乱,西晋灭亡,晋朝衣冠南渡。在东晋的创立过程中,琅琊王氏出力颇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东晋建立后,琅琊王氏势力大涨。内有王导,王导位高权重。外有王敦,王敦总览兵权,王氏子弟身居要职。这样一家独大的情况,司马睿自然不想看到。君王重平衡。便提拔刘隗、刁协等一批亲信,削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



君臣有嫌隙,王敦最终举兵叛乱。刘隗建议司马睿,将在京的王氏一族统统杀害。司马睿没答应。王导感到惶恐,忙带着在职的二十几个宗族子弟进宫。司马睿没见到,就跪着哭诉。一顿的骂王敦,说什么家门不幸,等等。

恰巧,周顗路过。王导见了,大声冲周顗喊道,“伯仁,我一家老小几百口人的性命,全靠你了。”意思不言而喻,王导想让周伯仁在司马睿面前说一点好话。周伯仁没理睬,径自去了。



周伯仁见到司马睿后,极力进谏,为王导开脱罪责。王导忠君爱国,绝不可能跟随王敦一起谋反……司马睿觉得周伯仁说得有道理。之后,司马睿又留周伯仁吃了个饭。桌上,周伯仁小酌了几杯。

然后,周伯仁醉态出来……王导见后,急忙向周伯仁打招呼,“伯仁,伯仁……”的叫着。周伯仁没搭理,只顾和左右说,“今年杀了这帮贼子,可换个大官做做。”

回到家,周伯仁又写一篇奏折,替王导开脱求情。王导呢,并不知情。他所看到的是周伯仁冷酷、冷漠无情的一面,甚至在心里怀疑,周伯仁在司马睿面前说了不少他的坏话。很是记恨周伯仁。



王敦厉害,没多久便攻进京城——建康。同时大赦天下,专掌朝政。瞬间,王家又重新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这两人都很有名望,很有才能,理应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能位列三司,仆射可以吧?”王导依旧没说话。王敦大手一挥,“不能用,那也只能杀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这样,周顗被杀。

后来,王导无意间看到曾经周顗为自己辩白的奏章时,悲伤得不能自己。负罪感刹那间涌上心头……回家后对家人说,“我没有直接杀死伯仁,但伯仁却因为我的不作为,间接被杀。我对不起这位良友。”



或许我们身旁都有这种朋友,面冷心善,默默为你付出……

但是,做人不能太王导,帮人也不可太伯仁。


史小二记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该怎么看这个典故呢?

首先,我们从最令人好奇的一点切入,看看“我”是谁,“伯仁”又是谁。其实,这一故事发生在晋朝,而间接导致伯仁被杀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介绍完这二位主人公,我们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

据《晋书》记载:“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时对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帮你,而对你笑容满面者,心中或许有着无数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凭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轻易做出判断。


金魁星




(周伯仁)

伯仁,姓周名顗,字伯仁。

认识这名字,大多数人因为那句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这谚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典故,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是周伯仁和王导之间的一段故事。

王导是晋朝文官,能力卓越,深得司马睿认可。他有一个堂弟,是个武将,叫王敦,此人弓马娴熟,杀伐果断,常带大军征战在外。这两人一里一外,对晋元帝司马睿帮助很大。

由于王氏兄弟太过优秀,所以,在整体朝政稳定后,司马睿开始收拾“王氏兄弟”,其具体措施就是消权。王导没事,能想得通,而王敦不干了,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这是要“造反”了。



这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堂弟的所为就会要了全家人的性命,无奈的王导率领全家,跪到宫门前,申明那是王敦所为,和自己无关。司马睿半信半疑。王导知道,自己一家老少,随时可能会为此殒命。于是,就拜托朋友周伯仁帮忙说情。

周伯仁没有答应就进了宫,王导很失望,他不知道的是,伯仁冒着风险,百般请求司马睿,别杀王导一家。司马睿给了伯仁面子。

回到家后,周伯仁害怕晋元帝司马睿反悔,连夜写了一个折子,内容翔实,言辞恳切,再次替王导求情,并希望能保留王导的职位。

王导一家是获救了,而不久后王敦却打了进来,刘隗跑了,王敦自封丞相,大权在握。对于周伯仁,王敦想要重用,向王导征询意见时,王导一言不发,看来,这家伙坑过自己堂哥。于是,王敦就处死了周伯仁,整个过程王导没有阻拦。

后来,在收拾宫殿档案的时候,王导发现了周伯仁给皇帝上的表,这完全震撼了王导,冤枉了如此帮自己的一个人,王导仰天低嚎: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从此,这句话传播了出去,直到现在。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带来的启示



很明显,历史故事中,是王导负了周伯仁。但,这个悲伤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是,不要轻易下结论,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像老话所说,天天和你吃肉喝酒,对你喜笑颜开的人,不见得就是你的真朋友。而那些看似冷峻,看似无情的人,未必就是你的敌人。是敌是友,在关键时刻,在你受难之时,才会展现不同的风格,和做人的态度。

有时候,对你笑得越欢的人,也有可能是对你越无情的人。最好看的蘑菇就是有毒的,最好看的女人未必有颗善良的心。



二是,做了好事要留名,不要以为别人会迟早知道。有时候,你在背后做出了巨大的付出,而当事人却毫不知情。就这一点不知情,会让他在关键时刻,做出最错误的判断,最后反过来害了你。

也许,你会说,不管如何,你做的事当事人终究会知道。但,你的“不留名”会让他误会,可能会在一次升职上,给你投了反对票。或在领导和同事前,不公正评论了你,这会让你受损多多。或在背后,损伤了你的人脉。

总之,做好事不留名,好像是君子所为,但你不说,别人可能会误解了你,会把你当了小人,那样你就亏大了。



每个人的人生,要尽可能地控制好,不要再出现“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悲剧。


蓝风破晓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我没有打算杀掉伯仁,但是内心很怨恨他,结果自己的怨恨之心让伯仁招致杀身之祸,伯仁的死跟自己逃不了干系。

这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伯仁"指的是周顗(yǐ),"我"指的是王导。

东晋时期,王家是名门望族,王敦任荆州刺史,自以为很了不起,文武双全,无人能敌,所以为人傲慢,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同时没有被朝廷重用,心中的怨气积累已久,当时晋元帝宠信刘隗,王敦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在武昌起义,率领两万精兵直奔南京,扬言要杀掉奸臣刘隗。这就是历史上的王敦之乱。

王敦的弟弟王导听闻哥哥起兵造反的消息后,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带领宗族成员整日跪在宫门外,表示自己对晋元帝的忠诚之心,同时和王敦撇清关系。

有一天周顗周伯仁要面见晋元帝,王导乞求好友伯仁帮自己说点好话,伯仁表面上对他不理不睬,但是伯仁心地善良,入宫后极力为王导开脱。周伯仁嗜酒,在宫中喝醉了,出来的时候跟王敦开玩笑说:"回头把你的脑袋砍了,换个金印戴。"

王导听到后十分生气,他认为伯仁不仅没帮他,反而要害他。

王敦确实有实力,带领的两万大军把刘隗打得落花流水,晋元帝知道后十分害怕,只得用高官厚禄去招抚王敦,王敦顿时权倾朝野,于是开始报复平日里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关于周伯仁的处理问题,王敦问王导,那个伯仁好像是你一伙的,该提拔吗?

王导默不作声。

王敦看王导如此表现,哦,明白了,你俩不对付啊,那就该杀了他。

王导还是默不作声。

王敦明白了,结果伯仁很快就人头落地。

后来呢,王导发现了伯仁上书皇帝为他求情的奏折,后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只能哀叹: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

听完了伯仁和王导的故事,我们不禁感叹,做人既不能太伯仁,也不能太王导。

伯仁是一个大好人,乐于助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正是这个缺点,断送了他的卿卿性命,伯仁有自己的秉性,做好事不留名,十分低调,不愿张扬,临死之际他也没有向王导求情。

在伯仁看来,情义是远大于生命的,用"舍生取义"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伯仁却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处处抵触的威严感,让人无法对他产生好感,同时他嗜酒,喝酒误事,酒喝多了就喜欢胡说八道,难怪王导怨恨他。

正是王导的默不作声,才让王敦以为伯仁该死,如果王导这时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伯仁也不至于惨死。

王导和伯仁之前关系一直很好,可以被认为是一对好基友,曾经有一次,俩人喝了点酒,王导借着酒劲儿把脑袋枕在周伯仁的腿上,摸着伯仁的肚子问伯仁,这么肥的肚子,里面都装着些啥呢?

周伯仁嘿嘿一笑:这里面啊,空洞无物,但是呢,像你这样的人,马马虎虎还能容纳几百个。

这也是成语“空洞无物”的来源。

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只要留个心眼,就不至于像伯仁和王导之间,关系处得那么糟糕。


历来现实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里的“我”——是指王导。他可不是电影导演,而是帮助晋元帝建立东晋的开国功臣。

说起东晋的建立有点话长,西晋由于“八王之乱”造成了灭国。就在亡国之际,当时的“我”,也就是王导劝好朋友琅邪王司马睿“衣冠南渡”到建康(南京)建立东晋,以延西晋国祚。(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晋武帝司马炎的从子)

当时王导是西晋的官员,司马睿有些顾虑,于是问王导“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能在建康站稳脚跟吗?”

王导说:“你放心吧,我早想好了,我的从兄王敦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到时咱们依靠他。”

司马睿这才带着一班文武大臣逃到了南京。

王导说的没错,司马睿在王氏兄弟帮助下最终建立了东晋。司马睿很感激王导和王敦兄弟二人,称帝后说:“兄弟有肉同吃,我的天下就是你俩的天下”,于是有了历史上的“王马共天下”这句话。

司马睿说归说,一但有人威胁到他的皇位他可不干。接下来他开始打压王敦的势力,王敦也不是好惹的,于是起兵叛乱进攻司马睿。这样一来就把王导牵连进去了,毕竟王敦和王导是兄弟,加之王敦是他引荐的,王导一家被绑在皇宫前准备开刀问斩。

就在此时伯仁上朝从此路过。伯仁是王导的好朋友,名字叫周顗(yi),字伯仁。(古人都有一个名和字,比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

伯仁是司马睿的心腹,是个狂放不羁的名士,这种人往往不拘小节。平时爱喝点小酒。

(伯仁)

王导看到伯仁从自己身边走过,于是恳求道:“伯仁兄,一会见到皇帝为我求求情,我们家这几百口儿性命就全靠你了。”

不知为什么伯仁连看王导一眼也没看,径直去了宫中。

王导心中暗骂伯仁是势利小人,见死不救。其实王导说的话伯仁都照办了,进宫后一个劲儿的为王导求情,说王导是个忠臣,劝晋元帝千万不要错杀忠臣,司马睿点头答应了,君臣一高兴喝了点小酒。

当伯仁出宫再次走到王导身旁时,王导看伯仁喝得脸红脖子粗,问他是否为自己求情了?

伯仁“无厘头”精神上来了,没有回答王导的问话,而是对官兵们说:“哥几个,好好干,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儿坐坐。”说罢哈哈大笑而去。

王导气得咬牙切齿,心想这种人就会落井下石,托付他的事早忘到脑后了。其实伯仁是个办好事不留名的人,加之喝点小酒狂放之气上来了,说话有点不把门。

王导不知道的是,伯仁在随后几天里,一直暗暗帮着王导讲情,为此多次上书皇帝。最后晋元帝放了王导一家。

晋元帝和王敦的误会也解除了,君臣和好。朝廷政治斗争就是这样分分合合,王家兄弟重新掌权。王敦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要重新组阁权利圈子。

有一次他问王导“你看伯仁位列三司如何?”王导想起了过去,他没吱声。

王敦接着问:“就算不列三司,也得做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吱声。

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那只能杀了他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没过多久,王敦杀了伯仁。

转眼两年过去了,王导上位成了大司马大将军,有一次他在宫中浏览过往的奏折,突然发现了伯仁曾为自己求情上的奏折,其中言辞恳切,一片对朋友赤诚之心跃然纸上。王导捧着这份奏折潸然泪下,原来自己错怪了良友。王导后悔不跌说了这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呜呜~,可是人已死说什么也晚了。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说我虽然怨恨伯仁,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秉烛读春秋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名言人人应该都说过,也经常会用到,在一些小说电视剧里也经常会看到。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出自哪个典故?其中的我和伯仁又是谁呢?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伯仁死后我才发现自己怨恨错了,表示一种后悔莫及的心境!

其中的“我”是指东晋晋元帝时期的王导,时任司空之职。 “伯仁”是指其好友周顗字伯仁,周伯仁时任尚书。 二人关系甚好,既是同僚为官,也是世交好友,王导与周伯仁的关系,与公与私,都可谓亲密和谐。

 东晋建立之初,晋元帝司马睿为了巩固政权给予王导和其弟弟王敦重权,让他们俩一个掌内摄政一个掌外领兵。然而,等到司马睿坐稳了江山,就开始打压王氏兄弟的权力,面对此种情况,宰相王导选择了忍辱负重。可他的兄弟大将军王敦愤而从起兵“清君侧”。王导为了族人能活命,于是率领宗族老小,跪在宫门前“待罪”,表示与王敦划清界限,还是希望有人能给他们求情,奈何这种事谁敢求情,后来他看到周伯仁从他身边路过,于是希望周伯仁能给他求情,然而周伯仁却像没看到他们一样,径直而去。然后周伯仁进了宫就卸下冷酷的伪装言辞恳切地给王导求了情。当他从宫里出来后,王导再次恳求周伯仁替他求情,然而周伯仁又不理睬,还说风凉话!实际上周伯仁回到家后又连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连夜上书替王导申辩。

可是这些王导都不知道,等王敦攻破了城,问王导像周伯仁这样的人是让他们当官还是留着。王导因为心怀怨恨,所以一言不发,不求情不说话,就是默认杀呗,于是王敦杀了周伯仁!直到后来整理档案,王导看到周伯仁写给司马睿为王导舍死求情的奏疏才知道自己冤枉自己的好友了。于是王导后悔莫及,回到家后掩上房门失声痛哭,他们儿子问及原因,王导追悔莫及的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伯仁就是因为做好事不留名而导致杀身之祸,可能他是把王导当做了知心朋友,他认为即使不说王导也会理解自己的为人的,奈何王导根本不能和他交心,只能通过言行判断自己的朋友,导致错怪了好友,致其被杀。可以说周伯仁属于那种具有魏晋风骨的大家,他交友秉承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的态度,奈何却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交友要谨慎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