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這句話是當時東晉大臣王導說的,伯仁指的是周顗(yǐ),也是東晉的一位大臣。至於為什麼會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典故,那就要說說東晉王室司馬氏和琅琊王氏之間的事情。

王與馬,共天下

西晉在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很快就捲入了“八王之亂”的內鬥之中,當時的洛陽、長安成為政治鬥爭的聚焦點,八王也是輪番上場,都沒有得到好的下場,反而削弱了西晉實力,於是匈奴人劉淵乘機都攻下長安,宣告西晉的滅亡。

而此時的琅琊王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王導、王敦的扶持下,在建康站穩腳跟,籠絡江南一帶士族,最後在建康重新成立晉朝,史稱為東晉。司馬睿建立的東晉要說功勞最大的就數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導這兩人。當初司馬睿被封為琅琊王的時候,就是在王導和王敦的建議下南下建康站穩腳跟,主動和建康及江東的士族們建立關係,取得江東士族的信任,才有了登基成為帝王的可能。可以說沒有王敦和王導的幫助司馬睿絕對是當不了皇帝的。而且王敦和王導一個主外,王敦在外帶兵平亂;一個主內,王導在司馬睿身邊輔助司馬睿處理政務。可以說是配合的很好。所以當時有人就說東晉是“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氏與王氏矛盾激化導致王敦起兵造反

隨著王氏一族權勢日盛,司馬睿內心也是非常擔心的,害怕有一天自己的皇帝被王家給取代了,於是就就重用劉隗、刁協、戴淵等這些人,這引起了王敦的極大不滿。隨著司馬睿和王家的矛盾日益激化。終於在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號稱要殺了劉隗、刁協這些皇帝身邊的小人。王敦在外地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的時候,王導的態度是相對曖昧的,他對劉隗、刁協這些人也是有看法的,所以也沒有刻意去阻止王敦。劉隗、刁協也根本不是王敦的對手,所以很快就被王敦大敗,劉隗逃到後趙,刁協被誅殺。這時候王敦的野心已經放大了,他想取代司馬睿的晉朝,自己當皇帝。而這卻是王導不贊同的,他可以默許王敦去除劉隗、刁協,但卻不允許王敦取代晉朝。

所以當王敦帶兵來攻打建康的時候,王導就帶著全家妻兒老小在皇宮外面等待司馬睿的處罰,而當王導在外面待罪的時候,周顗正好要進去面見皇帝,王導想讓周顗在皇帝司馬睿前面替他說幾句好話,沒想到周顗理也沒理他就走進去了。其實周顗表面冷漠內心卻知道王導是維護司馬睿的,也替王導說了好話。

但是周顗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愛喝酒,他進去面聖之後,喝了許多酒才出來的,而王導還在外面等他,想問問他有沒有替他求情。而周顗這時候醉醺醺的還是沒有理王導,還說了句:"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其實周顗回去後又上奏摺替王導求情。王導一看周顗對他這種態度,覺得是看不起他,反而對周顗恨之入骨。

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晉書·列傳三十九》

等王敦攻佔了建康,問王導怎麼處置周顗,王導沒有回答王敦,王敦以為是王導默許了,王敦本來就和周顗不和,就把周顗給殺了。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翻到了周顗當時極力為自己辯白的奏章,知道是錯怪了周顗,痛苦萬分,於是就說了那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 導又無言。《晉書·列傳三十九》

思考對於王導和周顗之事

一、周顗為什麼表面對王導冰冷而私下替王導求情,一方面來說這也是政治上的不得已,假設要是王導去求情,周顗很大方熱情表示沒問題,我會替你向皇帝說請的。這要是被周顗的政敵看到向皇帝一告狀,司馬睿還會相信周顗嗎?或者還會認為他和王導是一夥的。到時候周顗再說什麼好話司馬睿也不會相信的。

二、周顗的這種行為也正是體現魏晉當時的君子之風。有句話叫做“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我周顗替你說話並不是因為你來求我,而是為了正義,為了晉室江山。所以我也不會要求你來回報,我只做我該做的事情。

三、對於王導來說,這事做的確實不地道。周顗和你同朝為官,不幫你那是本分,幫你那是情分。你不能因為你認為別人沒有幫你而心生怨恨。至少周顗沒有落井下石,在王敦攻打建康的時候,向司馬睿說你王導的壞話。

四、周顗這件事其實做的並沒有錯,但是卻因此而帶來了殺身之禍。給我們的反思就是做好事不能不留名,不然很容易被人誤解。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身邊還會少嗎?

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像王導那樣,因為沒有幫到你而去怨恨別人,也不能像周顗那樣,君子之風,做好事不留名,到時候你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反過來倒打一耙坑了你。


山中茅店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

歷史年代是晉朝,晉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為了請罪一大早王導帶著王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等候皇上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希望周顗能替他說些好話,便小聲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結果周顗當沒聽見,昂首走進宮去。周顗到皇帝,說王導是個忠誠的臣子,說盡了好話,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顗喜歡喝酒,在宮裡喝醉了才出來。這時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周顗,周顗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系肘,應該是說放到衣袖裡,古人的長袖裡一般有個兜,用來裝東西)。"出去後到了家,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歷史記述,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還是沉默。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才發現周顗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維護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來而已。王導想到自己不負責的沉默,一股強烈的負罪感湧上心頭,王導回家後對家人說:"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的不作為而死。幽冥之中,我對不起這個良友呀!"

這句諺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王導怨恨伯仁,可是沒有殺他的意思,問題是因為王導的怨恨,導致了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王導有間接的關係。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裡面的伯仁指的是誰呢?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聽說過這句諺語,對諺語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這裡說得伯仁,就是歷史上的周顗(晉朝是中國漢朝下個朝代),而裡面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指的是王導(也是晉朝名臣),周顗和王導是好朋友,生死之交。

細述:周顗出生在門閥士族,在當時來說,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這樣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貴的,同時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歷史上的周顗在司馬越之子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

晉朝時期門閥士族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一時期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其中在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門閥士族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這時候的門閥士族,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了皇權,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無法忍受的。

周顗與王導同朝為官,王導是東晉的朝臣,周顗進宮見晉元帝,細述王導的忠君愛國,認為決不可錯殺忠良。面對這樣的奏章,王導痛哭流涕,就說出了"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就是之後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吊哀伯樂》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歷史是一面鏡子!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胡人趁機起兵作亂,整個中原地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互相混戰的動盪時期。

《國傷》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用中國傳統文化《詩詞》來緬懷歷史上的高尚愛國名將軍。

《城恨》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我們的民族擁有燦若星漢的經典詩篇,在我們的國度裡無論童叟都能唸誦幾句古典詩詞。50、60後到00後,都有著咿呀學詩的共同經歷和共同文化記憶。正是這共同的文化記憶構成了文化傳承的大眾基礎,所以有關詩詞的綜藝、雜誌、節日等能夠靠著熟悉的陌生題,大面積地喚起大眾的參與感。

傳統文化積澱深厚當然是一大加分項,但更起決定作用的是有無創新,能否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我們讀古詩詞是以古典的眼光重新審視現代生活,讓“撒鹽空中差可擬”的庸俗貧乏中多一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詩意審美。

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文化才有能力參與世界的角逐。希望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詩詞被改編,更多被忽視的作品跳出歷史的窠臼,煥然新生,讓經典詩詞永遠流傳!

《從軍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您好!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海外傳承》


海外傳承


出自《資治通鑑》中的晉紀。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殺死,他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此語出自《資治通鑑》晉紀。晉中宗朝中重臣王敦,出生名門,是領兵在外的大將,與其堂兄王導情深意投。後晉元帝司馬睿擔憂其兄弟聯合謀反作亂,準備謀劃削弱他們的實力。於是王敦起兵作亂於城外,其城內堂兄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王導連忙率家人在宮外候罪。此時,恰見周伯仁進宮,王導請其為己說情。而周伯仁表情冷淡,不加理睬。但事實上,周伯仁一進宮就積極向皇帝進言為王導開罪,並且還上書為王導請命。總算讓晉元帝同意不追查王導的職責,躲過一劫。但周伯仁出宮路過宮門看到王導,居然對王導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本年要殺盡叛軍,換個大點的金印佩戴”。


王導不知周伯仁為他所做的一切,所以耿耿於懷,懷恨在心。後來其堂弟王敦攻城成功,大權在握,徵詢問王導意見要不要請周伯仁做官,王導不發一言,王敦認為既不能為我所用還不如殺了周伯仁,王導始終一言不發,最後導致了周伯仁的被殺。後來王導從文庫中找到了周伯仁以前為他說情開罪的奏摺,才恍然大悟,誤會周伯仁了,痛哭流涕:“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王敦之亂時,周伯仁被大將軍王敦殺害,終年五十四歲。後追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


E路有我相伴


我是史小二記,我來說一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什麼意思?並沒有害人之心,但卻間接地將他害死。如同其餘的成語,這句話的背後也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什麼故事?一場做好事不留名,進而引發的慘案。

時間是東晉。在東晉開國的時候,流傳著一句話經典的話,叫“王與馬共天下”。馬,自然是司馬,建立東晉的那位皇帝司馬睿。王是琅琊王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導致永嘉之亂,西晉滅亡,晉朝衣冠南渡。在東晉的創立過程中,琅琊王氏出力頗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東晉建立後,琅琊王氏勢力大漲。內有王導,王導位高權重。外有王敦,王敦總覽兵權,王氏子弟身居要職。這樣一家獨大的情況,司馬睿自然不想看到。君王重平衡。便提拔劉隗、刁協等一批親信,削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



君臣有嫌隙,王敦最終舉兵叛亂。劉隗建議司馬睿,將在京的王氏一族統統殺害。司馬睿沒答應。王導感到惶恐,忙帶著在職的二十幾個宗族子弟進宮。司馬睿沒見到,就跪著哭訴。一頓的罵王敦,說什麼家門不幸,等等。

恰巧,周顗路過。王導見了,大聲衝周顗喊道,“伯仁,我一家老小几百口人的性命,全靠你了。”意思不言而喻,王導想讓周伯仁在司馬睿面前說一點好話。周伯仁沒理睬,徑自去了。



周伯仁見到司馬睿後,極力進諫,為王導開脫罪責。王導忠君愛國,絕不可能跟隨王敦一起謀反……司馬睿覺得周伯仁說得有道理。之後,司馬睿又留周伯仁吃了個飯。桌上,周伯仁小酌了幾杯。

然後,周伯仁醉態出來……王導見後,急忙向周伯仁打招呼,“伯仁,伯仁……”的叫著。周伯仁沒搭理,只顧和左右說,“今年殺了這幫賊子,可換個大官做做。”

回到家,周伯仁又寫一篇奏摺,替王導開脫求情。王導呢,並不知情。他所看到的是周伯仁冷酷、冷漠無情的一面,甚至在心裡懷疑,周伯仁在司馬睿面前說了不少他的壞話。很是記恨周伯仁。



王敦厲害,沒多久便攻進京城——建康。同時大赦天下,專掌朝政。瞬間,王家又重新得志。王敦問王導,“周顗、戴若思這兩人都很有名望,很有才能,理應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王導沒吱聲。王敦又說,“就算不能位列三司,僕射可以吧?”王導依舊沒說話。王敦大手一揮,“不能用,那也只能殺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這樣,周顗被殺。

後來,王導無意間看到曾經周顗為自己辯白的奏章時,悲傷得不能自己。負罪感剎那間湧上心頭……回家後對家人說,“我沒有直接殺死伯仁,但伯仁卻因為我的不作為,間接被殺。我對不起這位良友。”



或許我們身旁都有這種朋友,面冷心善,默默為你付出……

但是,做人不能太王導,幫人也不可太伯仁。


史小二記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常常被拿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那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該怎麼看這個典故呢?

首先,我們從最令人好奇的一點切入,看看“我”是誰,“伯仁”又是誰。其實,這一故事發生在晉朝,而間接導致伯仁被殺的“我”則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王導。王導出身於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從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憑藉家族的勢力結交了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並輔佐他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而被王導間接害死的,則是當時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雖然比不上王導,但周顗也出身名門,其父是安東將軍周浚,他本人則“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晉朝流行的道家風骨,也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徵召,不過最終,他還是被司馬睿徵辟,並從祭酒做到了尚書左僕射。

介紹完這二位主人公,我們再看看他們到底是創造了什麼樣的故事。東晉建立之初,大將軍王敦掌握兵權,並且駐紮在外,對皇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在司馬睿對其防備後,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佈起兵。聽說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導十分驚慌,連忙前往司馬睿處謝罪。

王導帶領著王家有權勢的人在皇宮殿外跪地請罪,正趕上週顗進殿面聖,於是,王導連忙對其懇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說,我們全家上下一百餘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過,周顗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徑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來時,已是滿身酒氣,王導急忙上前詢問,周顗卻並不理睬,而是醉如爛泥、滿嘴胡言。

王導認為周顗對自己的懇求不管不顧,於是懷恨在心。後來,王敦率領大軍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權,他詢問王導:“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就是說,像周顗這樣有才能有聲望的人,應該毫無疑問封為三司這樣的大官吧。而王導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顧,便一言不發。

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他們才能不足,於是便問道:“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結果,王導還是一言不發,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這二人不能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爾,正當誅爾”,便將周顗逮捕殺害。後來,王導在瀏覽以往奏摺時,發現了周顗為其求情的奏章。原來,雖然周顗對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卻極力為其辯護。

據《晉書》記載:“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有些時候別人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時對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幫你,而對你笑容滿面者,心中或許有著無數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輕易做出判斷。


金魁星




(周伯仁)

伯仁,姓周名顗,字伯仁。

認識這名字,大多數人因為那句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這諺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典故,又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



這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是周伯仁和王導之間的一段故事。

王導是晉朝文官,能力卓越,深得司馬睿認可。他有一個堂弟,是個武將,叫王敦,此人弓馬嫻熟,殺伐果斷,常帶大軍征戰在外。這兩人一裡一外,對晉元帝司馬睿幫助很大。

由於王氏兄弟太過優秀,所以,在整體朝政穩定後,司馬睿開始收拾“王氏兄弟”,其具體措施就是消權。王導沒事,能想得通,而王敦不幹了,以誅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這是要“造反”了。



這太危險了,一不小心,堂弟的所為就會要了全家人的性命,無奈的王導率領全家,跪到宮門前,申明那是王敦所為,和自己無關。司馬睿半信半疑。王導知道,自己一家老少,隨時可能會為此殞命。於是,就拜託朋友周伯仁幫忙說情。

周伯仁沒有答應就進了宮,王導很失望,他不知道的是,伯仁冒著風險,百般請求司馬睿,別殺王導一家。司馬睿給了伯仁面子。

回到家後,周伯仁害怕晉元帝司馬睿反悔,連夜寫了一個摺子,內容翔實,言辭懇切,再次替王導求情,並希望能保留王導的職位。

王導一家是獲救了,而不久后王敦卻打了進來,劉隗跑了,王敦自封丞相,大權在握。對於周伯仁,王敦想要重用,向王導徵詢意見時,王導一言不發,看來,這傢伙坑過自己堂哥。於是,王敦就處死了周伯仁,整個過程王導沒有阻攔。

後來,在收拾宮殿檔案的時候,王導發現了周伯仁給皇帝上的表,這完全震撼了王導,冤枉瞭如此幫自己的一個人,王導仰天低嚎: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從此,這句話傳播了出去,直到現在。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帶來的啟示



很明顯,歷史故事中,是王導負了周伯仁。但,這個悲傷的故事卻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一是,不要輕易下結論,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像老話所說,天天和你吃肉喝酒,對你喜笑顏開的人,不見得就是你的真朋友。而那些看似冷峻,看似無情的人,未必就是你的敵人。是敵是友,在關鍵時刻,在你受難之時,才會展現不同的風格,和做人的態度。

有時候,對你笑得越歡的人,也有可能是對你越無情的人。最好看的蘑菇就是有毒的,最好看的女人未必有顆善良的心。



二是,做了好事要留名,不要以為別人會遲早知道。有時候,你在背後做出了巨大的付出,而當事人卻毫不知情。就這一點不知情,會讓他在關鍵時刻,做出最錯誤的判斷,最後反過來害了你。

也許,你會說,不管如何,你做的事當事人終究會知道。但,你的“不留名”會讓他誤會,可能會在一次升職上,給你投了反對票。或在領導和同事前,不公正評論了你,這會讓你受損多多。或在背後,損傷了你的人脈。

總之,做好事不留名,好像是君子所為,但你不說,別人可能會誤解了你,會把你當了小人,那樣你就虧大了。



每個人的人生,要儘可能地控制好,不要再出現“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悲劇。


藍風破曉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意思是我沒有打算殺掉伯仁,但是內心很怨恨他,結果自己的怨恨之心讓伯仁招致殺身之禍,伯仁的死跟自己逃不了干係。

這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伯仁"指的是周顗(yǐ),"我"指的是王導。

東晉時期,王家是名門望族,王敦任荊州刺史,自以為很了不起,文武雙全,無人能敵,所以為人傲慢,連朝廷都不放在眼裡,同時沒有被朝廷重用,心中的怨氣積累已久,當時晉元帝寵信劉隗,王敦便以清君側的名義在武昌起義,率領兩萬精兵直奔南京,揚言要殺掉奸臣劉隗。這就是歷史上的王敦之亂。

王敦的弟弟王導聽聞哥哥起兵造反的消息後,害怕受到牽連,於是帶領宗族成員整日跪在宮門外,表示自己對晉元帝的忠誠之心,同時和王敦撇清關係。

有一天周顗周伯仁要面見晉元帝,王導乞求好友伯仁幫自己說點好話,伯仁表面上對他不理不睬,但是伯仁心地善良,入宮後極力為王導開脫。周伯仁嗜酒,在宮中喝醉了,出來的時候跟王敦開玩笑說:"回頭把你的腦袋砍了,換個金印戴。"

王導聽到後十分生氣,他認為伯仁不僅沒幫他,反而要害他。

王敦確實有實力,帶領的兩萬大軍把劉隗打得落花流水,晉元帝知道後十分害怕,只得用高官厚祿去招撫王敦,王敦頓時權傾朝野,於是開始報復平日裡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關於周伯仁的處理問題,王敦問王導,那個伯仁好像是你一夥的,該提拔嗎?

王導默不作聲。

王敦看王導如此表現,哦,明白了,你倆不對付啊,那就該殺了他。

王導還是默不作聲。

王敦明白了,結果伯仁很快就人頭落地。

後來呢,王導發現了伯仁上書皇帝為他求情的奏摺,後悔不已,可惜為時已晚。只能哀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啊!"

聽完了伯仁和王導的故事,我們不禁感嘆,做人既不能太伯仁,也不能太王導。

伯仁是一個大好人,樂於助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十分倔強的人,正是這個缺點,斷送了他的卿卿性命,伯仁有自己的秉性,做好事不留名,十分低調,不願張揚,臨死之際他也沒有向王導求情。

在伯仁看來,情義是遠大於生命的,用"捨生取義"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可是伯仁卻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給人一種處處牴觸的威嚴感,讓人無法對他產生好感,同時他嗜酒,喝酒誤事,酒喝多了就喜歡胡說八道,難怪王導怨恨他。

正是王導的默不作聲,才讓王敦以為伯仁該死,如果王導這時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伯仁也不至於慘死。

王導和伯仁之前關係一直很好,可以被認為是一對好基友,曾經有一次,倆人喝了點酒,王導藉著酒勁兒把腦袋枕在周伯仁的腿上,摸著伯仁的肚子問伯仁,這麼肥的肚子,裡面都裝著些啥呢?

周伯仁嘿嘿一笑:這裡面啊,空洞無物,但是呢,像你這樣的人,馬馬虎虎還能容納幾百個。

這也是成語“空洞無物”的來源。

生活中我們要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只要留個心眼,就不至於像伯仁和王導之間,關係處得那麼糟糕。


歷來現實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話裡的“我”——是指王導。他可不是電影導演,而是幫助晉元帝建立東晉的開國功臣。

說起東晉的建立有點話長,西晉由於“八王之亂”造成了滅國。就在亡國之際,當時的“我”,也就是王導勸好朋友琅邪王司馬睿“衣冠南渡”到建康(南京)建立東晉,以延西晉國祚。(司馬睿是司馬懿的曾孫,晉武帝司馬炎的從子)

當時王導是西晉的官員,司馬睿有些顧慮,於是問王導“咱們人生地不熟的,能在建康站穩腳跟嗎?”

王導說:“你放心吧,我早想好了,我的從兄王敦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到時咱們依靠他。”

司馬睿這才帶著一班文武大臣逃到了南京。

王導說的沒錯,司馬睿在王氏兄弟幫助下最終建立了東晉。司馬睿很感激王導和王敦兄弟二人,稱帝后說:“兄弟有肉同吃,我的天下就是你倆的天下”,於是有了歷史上的“王馬共天下”這句話。

司馬睿說歸說,一但有人威脅到他的皇位他可不幹。接下來他開始打壓王敦的勢力,王敦也不是好惹的,於是起兵叛亂進攻司馬睿。這樣一來就把王導牽連進去了,畢竟王敦和王導是兄弟,加之王敦是他引薦的,王導一家被綁在皇宮前準備開刀問斬。

就在此時伯仁上朝從此路過。伯仁是王導的好朋友,名字叫周顗(yi),字伯仁。(古人都有一個名和字,比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

伯仁是司馬睿的心腹,是個狂放不羈的名士,這種人往往不拘小節。平時愛喝點小酒。

(伯仁)

王導看到伯仁從自己身邊走過,於是懇求道:“伯仁兄,一會見到皇帝為我求求情,我們家這幾百口兒性命就全靠你了。”

不知為什麼伯仁連看王導一眼也沒看,徑直去了宮中。

王導心中暗罵伯仁是勢利小人,見死不救。其實王導說的話伯仁都照辦了,進宮後一個勁兒的為王導求情,說王導是個忠臣,勸晉元帝千萬不要錯殺忠臣,司馬睿點頭答應了,君臣一高興喝了點小酒。

當伯仁出宮再次走到王導身旁時,王導看伯仁喝得臉紅脖子粗,問他是否為自己求情了?

伯仁“無厘頭”精神上來了,沒有回答王導的問話,而是對官兵們說:“哥幾個,好好幹,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兒坐坐。”說罷哈哈大笑而去。

王導氣得咬牙切齒,心想這種人就會落井下石,託付他的事早忘到腦後了。其實伯仁是個辦好事不留名的人,加之喝點小酒狂放之氣上來了,說話有點不把門。

王導不知道的是,伯仁在隨後幾天裡,一直暗暗幫著王導講情,為此多次上書皇帝。最後晉元帝放了王導一家。

晉元帝和王敦的誤會也解除了,君臣和好。朝廷政治鬥爭就是這樣分分合合,王家兄弟重新掌權。王敦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要重新組閣權利圈子。

有一次他問王導“你看伯仁位列三司如何?”王導想起了過去,他沒吱聲。

王敦接著問:“就算不列三司,也得做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吱聲。

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那隻能殺了他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沒過多久,王敦殺了伯仁。

轉眼兩年過去了,王導上位成了大司馬大將軍,有一次他在宮中瀏覽過往的奏摺,突然發現了伯仁曾為自己求情上的奏摺,其中言辭懇切,一片對朋友赤誠之心躍然紙上。王導捧著這份奏摺潸然淚下,原來自己錯怪了良友。王導後悔不跌說了這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嗚嗚~,可是人已死說什麼也晚了。

這個典故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說我雖然怨恨伯仁,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秉燭讀春秋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名言人人應該都說過,也經常會用到,在一些小說電視劇裡也經常會看到。那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出自哪個典故?其中的我和伯仁又是誰呢?

這句話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特別是在伯仁死後我才發現自己怨恨錯了,表示一種後悔莫及的心境!

其中的“我”是指東晉晉元帝時期的王導,時任司空之職。 “伯仁”是指其好友周顗字伯仁,周伯仁時任尚書。 二人關係甚好,既是同僚為官,也是世交好友,王導與周伯仁的關係,與公與私,都可謂親密和諧。

 東晉建立之初,晉元帝司馬睿為了鞏固政權給予王導和其弟弟王敦重權,讓他們倆一個掌內攝政一個掌外領兵。然而,等到司馬睿坐穩了江山,就開始打壓王氏兄弟的權力,面對此種情況,宰相王導選擇了忍辱負重。可他的兄弟大將軍王敦憤而從起兵“清君側”。王導為了族人能活命,於是率領宗族老小,跪在宮門前“待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還是希望有人能給他們求情,奈何這種事誰敢求情,後來他看到周伯仁從他身邊路過,於是希望周伯仁能給他求情,然而周伯仁卻像沒看到他們一樣,徑直而去。然後周伯仁進了宮就卸下冷酷的偽裝言辭懇切地給王導求了情。當他從宮裡出來後,王導再次懇求周伯仁替他求情,然而周伯仁又不理睬,還說風涼話!實際上週伯仁回到家後又連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連夜上書替王導申辯。

可是這些王導都不知道,等王敦攻破了城,問王導像周伯仁這樣的人是讓他們當官還是留著。王導因為心懷怨恨,所以一言不發,不求情不說話,就是默認殺唄,於是王敦殺了周伯仁!直到後來整理檔案,王導看到周伯仁寫給司馬睿為王導舍死求情的奏疏才知道自己冤枉自己的好友了。於是王導後悔莫及,回到家後掩上房門失聲痛哭,他們兒子問及原因,王導追悔莫及的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伯仁就是因為做好事不留名而導致殺身之禍,可能他是把王導當做了知心朋友,他認為即使不說王導也會理解自己的為人的,奈何王導根本不能和他交心,只能通過言行判斷自己的朋友,導致錯怪了好友,致其被殺。可以說周伯仁屬於那種具有魏晉風骨的大家,他交友秉承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的態度,奈何卻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交友要謹慎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