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跳水自尽?

白话历史君


王国维的一生,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际遇充满了矛盾。个人和家庭、精神和肉体、新学和旧学、理性和情感、学术和政治、道德准则和社会变迁、追求学术独立和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他人,一系列个人生命的矛盾,使他成为一个戏剧性地矛盾交织、去留两难的人物。

我觉得,对于王国维之死给予最正确解释的,是他的同事、同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写了非常著名的一首长诗,叫《王观堂先生挽词》,回顾了王国维一生的际遇和学术成就,在这个挽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但是也不算短的序。其中指出,当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当这种痛苦达到无法解脱的时候,他只有以一死来解脱自己的苦痛。陈寅恪认为这就是王国维的死因,王国维的自沉,是殉我国固有文化,而非殉清。这篇长序,阐述了陈寅恪的文化观点及王国维之死因,不仅对王国维之选择赴死给以文化意义上的正解,同时也是解开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社会变迁谜团的一把钥匙。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这是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挽联。上联写王国维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处境,剩水残山,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透过此山河残破,魂飞魄散,似乎可以理解王国维最后之终局。下联说到王国维遗嘱中“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之事。以学术书籍交付陈吴二人,无异于王国维的文化托命,反映出三个人之间相交之深。陈寅恪痛承好友遗命,倍感伤神。

新文化运动后,科学主义日渐深入人心,加之国家内外交困的形势,中国的大学遂走上了科学与实利之路。在此洪流中的特例,是1925年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流行的学术分科方式不同,清华国学院的专业分工并不细致,保持了传统“国学”的统包性,导师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都是通人。国学院兼采中国古代书院和英国牛津、剑桥书院制,强调导师对学生学问及人格整体的照顾及引导,学生入学时必须行拜师礼,迥异于后来只重学术研究和职称评比、不重导师功能的风气。简直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一股清流。

当时就读于清华国学院的学生蓝文征回忆:

各位先生传业态度的庄严恳挚,诸同学问道心志的诚敬殷切,穆然有鹅湖、鹿洞遗风。每当春秋佳日,随侍诸师,徜徉湖山,俯仰吟啸,无限春风舞雩之乐。院中都以学问道义相期。故师弟之间,恩若骨肉;同门之谊,亲如手足。

可清华国学院只存在了4年,便因王国维和梁启超的相继去世而停办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如此有理想的教育,在也没有走出多远。但清华国学院的4年,与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的4年一样,对中国二十世纪教育史影响深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今天重读,如同诗谶般惊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就是秋风,“凋碧树”,风把绿色的树叶全部吹走了,所以变成了枯树。一个人走到向西的楼上,“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深知身在情长在,领悟到只要自己的肉体存在,大概情感也就永远存在,对于这种情感是没有办法完全舍得的。对于美,对于自己所耽溺的这些事物,永远没有办法抛弃掉。最后,那个寻寻觅觅、蓦然回首的姿态,其实是一个贾宝玉式“悬崖撒手”的姿态,中国文化的理想,明灭在灯火阑珊处,他返身投奔的姿态,如此的决绝。可见,王国维内心的压抑与苦闷由来已久,在文化转型期,徘徊新旧之间,中国人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没有信心。「国故」不再,国将不国。生活在一个不待见自己传统文化的社会中,王国维经此世变,深感奇辱,愿做一个警醒中国人的殉道者,效屈原之自沉汨罗。

自古以来,目睹政事之“回天无力”而“旋乞归乡”,几乎已成为“为臣之道”的传统。在清末民初芜杂的政局之下,士人大多不是遁往“山林”,或“山林”的象征——故乡,而是或依旧滞留京都,或辗转青岛、天津或上海的租界,挣得“世外”转圜的余地。去留之际,隐匿着个人与家国政治的离合。王国维曾为友作挽联,曰:“问君胡不归?赤县竟无干净土。”巨大的革命风潮的席卷,则相当于寸寸“王土”的沦丧。这样,原本足以容身的“家乡”,此时也被目为“污浊”之地而“有乡不得归”。王国维在《疆村校词图序》中叹言:“夫有乡而不得归者,今日士大夫之所同也。”此处的“归乡”,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那种中国文化理想所呈现的,烟水迷离之致、低徊要眇之情,那种山川、风雨、花鸟外不得已的心情怀抱,那种芬芳悱恻的心灵,已经越来越冉冉远去了——王国维早就说出了近世以来中国士人的宿命。无乡可返的王国维,最后只有在残山剩水之中,灯火阑珊之处,带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百年孤独,四海无人,奇哀遗恨,为中国文化招魂返魅,与那个不断破毁之中的文化精神,共命而同尽。这就是王国维的文化选择,不顾世俗实利,跳出俗谛桎梏,以一死而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西安交大黎荔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界的大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及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特别是那部《人间词话》,其人生之三种境界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然而在1927年6月2日,一代大家王国维,却在颐和园昆明湖中投湖自尽。

“王於二日早晨驅車至頣和園、付車資四角、卽購門劵入園、洋車夫度其必返清華園、停車門外候之、王之園步至魚藻軒、爲時甚早、殊少游人、惟一園丁打掃得道而已......少頃湖水激起有聲、回視則老者落水、急喊救人、羣集赴援、不及一二分鐘、即行救上、然五官爲泥所塞、早已嚥氣矣、魚藻軒前湖水甚淺、上爲細泥浮藻、王投入、倒插水中。”——《申报》

而学界对他选择投水自尽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断,众说纷纭之中,“殉清”说最为流行,也最为可信。

近代以来,列强叩关,西学东传,中国无数的知识分子或投入、或被裹挟到这场思想的浪潮当中,王国维也是其中之一。他不是一个革命党人,他没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信念,他也不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坚信“明日的寰宇必是赤旗的天下”。

他是一个略显保守与本分的知识分子,在西学成为潮流的大背景下,他仍然穿着传统的衣服,过着不那么“摩登”的生活。

这与他的身份不无关系,他在晚清时期考取秀才,并在皇帝手下谋了个差事,还被破格提拔,可以说,“末代皇帝”溥仪对他有着知遇之恩,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做了大清的臣子,也就要对大清尽心尽力,也难怪别人称他为“前清遗老”。

他是个改良主义者,他可以被归为康梁之党,与其说他是对君主立宪充满热情,不如说他对这个王朝满怀忠心。辛亥年之后,王国维老先生带着一大家子去了日本,也算是“流亡”。

总的来说,王国维对晚清还是抱有忠诚之心的,他虽然接触了西方的诸多学问,骨子里却是个中国文人。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就是“一死为君王”。王国维之所以选择在大厦既倾之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其身份和思想来看,也是有其逻辑渊源的。王国维的死之所以显得蹊跷。

许多人传言,说他死前丝毫没有准备迹象,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在1924年的时候,大军阀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随后,摄政内阁颁布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了帝号,并将溥仪等前清皇室成员驱逐出了紫禁城。

当时冯玉祥和一种晚清遗老就打算集体“殉国”,所幸被家人阻止。而人们常说的,王国维在死前并没有表现出异常,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是带着知识分子的尊严离开的,他坚信自己的理念与思想,且他要“殉道”的对象是他一心效忠的帝王与帝国,如何能不体面恭敬地对待?

陈寅恪评价他说:“一丝从容殉大伦”,总这一评价当中也能窥见王国维的死因,与所谓“大伦”不无关系,而这大伦,或许指的是对清朝的君臣之伦,也可能是他和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伦。

再看王国维本人的遗书,第一句话就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所谓“世变”或许是说北京政变,或许是说整个清帝国的倾覆,这或许也是促使王国维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王国维自杀当天,他还给溥仪写过一封书信,以表达他对帝王社稷的忠心和无能为力的痛苦。

究其根本,他对于清朝与清帝的一片忠心,最终使他在晚清这座危楼轰然倒塌时选择做他的殉道者。


白话历史君


1927年6月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条清华教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河而死的消息。消息一经传出,举世为之震惊!

时光流转,一晃王国维投湖自沉已80余年。80年来,关于先生的死一直是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桩历史公案。目前国内外有关王国维死因研究的说法不下十几种,比较典型的有:“殉清说”,“逼债说”,“罗王失和说”,“长子逝世说”,“梁启超排挤说”,“忧惧社会变革说”,“以身殉文化说”,等等。其中最有影响、几乎已成为人们尤其是文化人判定王国维死因的,当数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殉节”说。

毫无疑问,最有可能证明王国维先生自杀死因的无疑是那份遗书了。然而唯一能证明死因的遗书却偏偏又是语焉不详。遗书没有一字一句提到前朝或者逊帝。即便说王国维先生自沉是为了“殉节”,那也应该是在清朝被推翻或者是溥仪皇帝被驱逐出宫时,而不可能是这个时候。

王国维先生若果真是死于一种文化的话,他内心当是十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不是一朝一夕的。如此强烈而持久的痛苦,在他自沉之前是不可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王国维先生的死却是出奇的“雍容淡雅”。

据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姚名达等人的事后追记,王国维先生在“自沉”前至6月1日的言动甚是“从容”:中午,研究院毕业诸生在清华学校工字厅公宴诸导师,梁启超致词,王国维则“雍容淡雅之态感人至深”,“席散与众作别如常,无异态”。下午,他来到清华南院二号陈寅恪处,像往常一样与陈先生“闲聊”。晚饭前回寓,在书房内接待姚名达、朱广福、冯国瑞等本届毕业生,“博问而精答,相语竟一小时”。至晚餐,始送别诸生。晚饭后,又有本届毕业生刘节、谢国桢来寓,“问阴阳五行学说之起源”,予以解答,并谈“日本学者研究干支之得失”。惟谈及时局,“神色黯然,似有避乱移居之思也焉”。送别刘节等同学后,在书房内“阅试卷毕”,尔后起草临终《遗书》。起忠诚学业,可谓至死不变!当晚,“熟眠如常”。

所以,王国维先生的死,是不能以俗眼观之的,其最终的自杀,当自杀于精神之寄托与慰藉的无可指望。悲观厌世之思想是王国维自沉的远因,而生活颠沛形成的内心之痛苦是促使其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脱然无所恋念的内因。至于痛失爱子以及老友失和等事件,那无疑是诱发其自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总的来说,王国维先生的死,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为“殉节”而死,更愿意信仰这种人性和文化的浪漫。





湘潭市运动健康促进会


王国维是清朝末期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面最后一位文学思想家,他的《人间词话》成就及影响很高。

关于王国维的跳水自尽,讨论历来很多,有很多猜测,这都是生者众说不一。王国维的自杀承载了太多的不为人知的东西,今天,我们无法还原逝者当时所想,只能在各种说法中去相信。

个人认为,应该是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如:殉清说、逼债说、文化殉葬等原因,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当然,这些都不一定是王国维自杀的真相,自己相信就行了。



孟小熹


自杀殉清是目前最认可的说法。

王国维自杀当天曾经向清废帝溥仪上了一封遗折,表达了他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愤懑之情,满心痛苦之下,只有自杀以殉清。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曾说那封遗折字迹工整,但不是王国维的手笔,而后来文史研究者将这封遗折与王国维以往的奏折相比对,确认字迹是相同的,可见遗折确实是王国维亲手所写,那么自杀以殉清的说法,也就更加可能是王国维自杀的真正原因。

后世也认为,当时国民北伐军攻打至河南,全国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王国维感到满清复辟的幻想已经破灭,万念俱灰之下选择了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