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投水自尽?

白话历史君


王国维,清朝遗老,国学大儒。1925年,即民国十四年,清华大学筹备国学院,当时能够和王国维比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章太炎,而论国学功底,王国维排第一。清华大学聘任王国维和梁启超两个人当教授,章太炎因为和两人在学术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断然拒绝。

后来清华大学聘任陈寅恪和赵元任,王、梁、陈、赵四个人,并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王国维,187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祖上和追溯到宋朝抗金名将王禀,受封为安化郡王,王国维是血统纯正的第三十三世孙。家学源远流长,加之王国维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学贯中西。早年研究哲学、美学、诗词,精通英文、德文、日文等多国语言,在文学、哲学、史学、美学方面多有建树。著作等身,其中最为知名的是《人间词话》,大家不妨找来读一读,领略一下民国大师的风采。

1927年,在清华园执教两年之后,6月2日,王国维一如往常在学校办公,批阅文件,料理事务,和同事谈论国学院下学期招生的事情。随后离开清华园,还向一个同事借了五元钱,叫了一辆车闷声不响地去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抽了一支烟,在湖边徘徊良久之后,纵身跳进湖中,一代国学大儒,就这样在湖底的淤泥中窒息而死,时年51岁。

王国维死前,写下了一句话: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正是这句话,让王国维的“沉湖自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壮色彩,“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八个字怎么解释?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至今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学界推测,以及部分当事人的回忆,人们对“王国维为什么自杀”这一悬案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也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就是“以死殉国”,为了覆灭的清王朝尽愚忠。

王国维是清朝遗老,忠君爱国,以布衣身份充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溥仪对他有知遇之恩。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王国维拖着一根小辫子,颓丧萎顿依然服侍在溥仪的左右。清华要聘任王国维当国学院教授,王国维首先请示于溥仪,得到溥仪的恩准,才敢应聘。

在清华执教两年,王国维每到春节都要跑到天津去觐见早就逊位的溥仪,感叹“有君无臣”。王国维骨子里,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抱残守缺,观念老旧,一肚子忠君之事的老派思想,而且身体力行。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王国维引以为奇耻大辱,要和罗振玉等一帮清朝遗老约定投金水河殉清,苦于家人阻拦没有成功。两年后,国民党北伐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扫荡黄河,入主京师,湖南湖北一带的前清遗老被北伐军抓起来砍了头,王国维听说之后惊惧不已。甚至和当时的同事陈寅恪、吴宓等商量逃往国外,陈、吴等人踌躇,王国维就深夜枯坐,常常泪流不已。由此可见王国维对北伐军的侮辱,骨子里很畏惧。这就可以解释那句“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话了。

自古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两年前“北京政变”王国维已经被职业军人冯玉祥“侮辱”了一次,现在又要面临被国民党北伐军“再次侮辱”。惊惧忧虑之中,想到皇帝溥仪的遭遇,以及有君无臣的处境,上不能报君恩,下不能保自我,王国维一介书生,无力回天,唯有一死。

王国维在死前就已经写好了遗书,交代家人将书籍藏品等托付给陈寅恪和吴宓处理,可见王国维自杀,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王国维效法屈原殉国尽忠,投湖而死,依然是封建文人忠君之事的做派。

第二种观点,也是学界比较能接受的观点就是“以死殉道”,不忍见到中国文化日渐衰微的悲怆结局。

这一观点是王国维的好友及同事陈寅恪、吴宓等人的主张,与其说是解释王国维自杀的原因,不如说是对他在中国国学文化上做出的贡献的一种褒奖。在陈寅恪眼里,王国维是亦师亦友的人物,国学大儒,兴的还是“为长者讳,为尊者讳”的那一套。

其实陈寅恪一开始也认为王国维的死是“殉清”,这样的愚忠,未免显得荒唐。清朝早就覆灭了,剩下一个逊帝溥仪,翻不起什么大浪。陈寅恪留过洋,没有王国维那一套忠君之事的封建思想,因此在给王国维写墓志铭的时候,着意在“以死殉道”上褒扬了王国维一番,算是为他在学界正名,美化了一番。

陈寅恪在挽词中写:“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是以静安先生不得不死,此说一出,时人纷纷赞誉。

王国维之死,乃是为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殉道,不知比“殉清”高出了多少个层次,这才是国学大儒的襟怀。

话虽然说得好听,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王国维是殉道,是因为文化衰微而自杀,那么他在当时的最高等的清华学府执教,为传承中国文化培养人才,岂不是比自杀更有意义?何况文化衰微,和“义无再辱”又有什么关系?

另外道听途说的观点就是死于对现实的惊惧,故友罗振玉逼债,妻妾出轨等。种种猜测,首先来自于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那本书中的胡编。

溥仪说王国维早年因为家里穷困,得到故友罗振玉的不少赈济,在日本期间,王国维一家人的开销,几乎都是来自于罗振玉的资助。后来王国维和罗振玉不和,罗振玉追讨旧债,王国维还不上钱,悲愤交加,被逼投湖而死。

王国维的葬礼,是罗振玉主持的,如果罗振玉逼债导致王国维自杀,他有有何面目主持故友的葬礼?溥仪之所以这样胡编,不过是为了逃避责任。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溥仪写自传的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溥仪被特赦,早就不是什么末代皇帝,已经成了一介草民,惶惶不可终日。人家要他解释一下老师自杀,溥仪能不推脱责任吗?

余者如妻妾出轨导致王国维自杀,更是无稽之谈。五十而知天命,一代国学大儒,岂能为了儿女情长的事情投湖自尽!?

综上所述,王国维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跳进昆明湖自杀,比较靠谱的推测就是“以死殉国”。他既怕北伐军打进北京城,将他们一帮前清遗老拉出去砍了头,又心忧在天津避乱的主子溥仪皇帝被北伐军抓住,凌辱一番。皇帝受辱,做臣子的还有什么颜面活下去?

所以王国维惊惧之中,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转身就跳进了昆明湖,两分钟之后气绝身亡。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告别红尘,告别了那个充满血腥、苦痛和悲伤的世界。


我是一刀,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重拾阅读习惯,为生活埋下小小的信仰!


博书


王国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喜欢他的程度超过李白和杜甫。王国维是一个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很高的人,尤其是他提出的人生三境,独上高楼、为伊不悔、蓦然回首,很精妙地为很多人点明灯塔。

王国维的自杀,主要是时代洪流冲垮了他心境的防线。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即便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再超然,却也无法真正做到遗世独立来避开红尘。

有些人觉得王国维有点“愚忠”,并且像守旧派一样殉了他心中的国,殉了他心中破碎的梦,就像有的人为了大明朝殉了节,有的人誓死不留辫子一样,有的人为大清誓死要留辫子。

个人认为我们不可以跳出时代来评断历史人物,这样无疑是隔岸观灯,王国维的心灵是有文人的纯粹性,他对心崇事物有着誓死不放手的倔强。真正的文人不是穷酸的,而是有傲骨的,他们抗打击能力可能比较脆弱,但是他们为梦想和大义洒热血却是最勇敢的一群人。

我觉得文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仗剑丹青的侠儒,第二类是痴迷于往圣绝学的大师,第三类是道貌岸然的酸儒。王国维属于第二类,这类人有梦性痴心倔,因为他们都有匠人精神。

像王国维这样的殉梦而死的文人有很多,比如后来的顾城,海子,三毛等。他们都是为梦而活的人,无论是时代风波还是际遇之厄,都可能会打碎他们那晶莹剔透的心灵

王国维没有陈寅恪那样学踏中西的经历,自然他很难跳出时代的格局来判断时代的走向。一座楼读书著书,一片湖郁香桃李,一个梦家国情仇。这些都被风暴吹散了,即便新的楼、新的湖、新的国再美,他也不愿去重塑心境了。



三鱼说


中国近代杰出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是备受争议的,最主要的意见认为,王国维是效仿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投湖自杀的。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主要有四种说法师:

1、因为清朝灭亡而自杀。这也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王国维作为清朝末期的忠臣,不愿被人折辱而自杀,王国维对于清朝政府的忠诚可以用愚忠来形容,他一心报效清王朝,最终也受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重用,因而王国维对于清朝的感情更重,当清王朝彻底灭亡的时候,王国维的心中是百孔千疮的,自杀只是时间迟早的事情。

2、因为亲家的逼迫。亲家罗振玉对于王国维有知遇之恩,可以说罗振玉是王国维一生之中的贵人,但是在后来两个人同朝为官还是渐生嫌隙,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王国维十分看重与罗振玉之间的情谊,王国维的自杀或许与罗振玉有莫大干系。

3、因为国破家亡的命运。王国维作为中国古代的文人,身上有很强的文人气节,而面对着国破家亡的命运,只能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4、因为害怕辫子被剪掉,情愿一死也不让自己的辫子被人轻易地剪掉,从王国维的生平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总之,王国维一自杀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东坡投石


王国维是近代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曾这样评价他的学问:“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王国维实际上是“帝师”出身,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师傅。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宣布废止对清王室优待条件,将逊帝溥仪逐出皇宫。王国维没了差事,在家著书度日。


此时,清华国学院正在物色精博宏通的大师担任导师执教,于是,大师王国维成为了他们聘请的目标。后来,吴宓上门,对这位旧派人物采取三拜如仪大礼,令王国维深受感动,欣然就聘。

王国维在清华的两年里,生活虽然平静,但是,他总是惦记着逊位的“皇上”,每个春节也一定会去天津觐见“皇上”。1927年5月,听说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北伐军取得大胜,即将北渡黄河,他感到非常恐慌,经常深夜枯坐流泪。

6月2日,吃完早餐的王国维先到研究院办公,还谈了下学期招生的事情。后来,离奇地向事务员借了5元钱,雇了一辆车直奔三里地外的颐和园。花了六角钱买了一张门票后进到院子里。11时左右,王国维举身跃入昆明湖,身上还有剩下的4.4元钱以及一张纸条:“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

王国维的死讯传出,全国学界哗然震动。坊间对他的死因产生了种种猜测,流传于世的有几种说法:殉清说、自殉文化说、罗振玉逼债致死说,以及妻妾出轨受辱说等。至今,这仍是一个谜团。

王国维亲家兼师友罗振玉认为他是殉清而死。因为他是溥仪的帝师,在就聘清华大学之前还去奏请“皇上”同意。而且,后来,在每年春节还去觐见“皇上”,说明他对清政府存留的忠心。后来,听说北伐军即将来到华北,他非常担心溥仪,希望溥仪能去日本。同时,他也担心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里,下场难料。于是,干脆自尽了断,以免受辱。

而溥仪则认为是罗振宇逼债导致他自尽。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道,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到罗振玉的帮助。为了报答罗振玉,王国维后来的几本书还署名罗振玉出版。后来,罗王二家做了亲家,王国维还是对罗言听计从。溥仪逊位后,原清室内务大臣绍英曾托王国维替溥仪卖一些字画,罗振玉知道后,说自己可以去卖,就要走了。后来卖了1千多块。但是,罗振玉没有交给王国维,而是自己扣下了,说是算王国维欠他的债。王国维非常气愤,加上绍英的催促,干脆一死了之。

另有人还提出了王国维妻妾有外遇,他不愿受辱而死。但是,这些都是仅凭一些含糊其辞的说辞,可信程度很有限。

最后,陈寅恪提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这种说法是说王国维之死其实是对文化的自殉,与梁启超的看法也相近,后世研究者多赞同。


乌陵和土明


王国维自杀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

1.满清遗老。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就连当时的fuyi请他吃饭时,由于王国维的眼睛高度近视看不清东西,fuyi还亲自给他加菜,大清亡了之后,其觉着自己属于前清遗老,遂殉国了。

2.儿媳被亲家接走。王国维的大儿子死后,其亲家觉着不能让儿媳再留在王家,遂接走。王国维曾在一次痛声说到,我连儿媳都养不起吗?!想起其做的一首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目见连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中,人们发现王留下一张纸条,内容是: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蒿葬于清华茔地。



[王国维]

这只言片语之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遐想的空间和余地,一时之间,关于静安先生自杀原因的说法层出不穷。主要下面几种说法:

一、为“愚忠殉清”而自杀。

持此说法的是王国维的亲家兼亦师亦友的罗正玉,因为王国维曾经被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授予南书房行走一职,王个人对溥仪有着中国传统臣子对君王的愚忠。

二、因人“逼债”而自杀。

这是溥仪皇帝的观点,他在《我的前半生》这本书里道出王国维在日求学期间受罗振玉资助颇多,后来罗竟然向王行起“逼债”来,王于是自沉于昆明湖。因为溥仪的特殊地位,后世很多人对其说深以为然。


[一代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罗振玉]

三、因“惊惧”而自杀。

1927年,时值王国维自杀之年,亦是国民政府军北伐的之年,听闻北伐军已经打到了河南,即将北渡黄河,进攻华北,而又听闻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等一代名儒竟然被北伐军抓起来砍了头,王氏惊恐,认为自己亦将为国民政府所不容,遂动自杀之念头。

四、因“妻妾出轨受辱”而自杀。

史家商承祚认为王国维妻妾有外遇,王不堪其辱,遂自杀。

五、“尸谏”溥仪东渡日本渡难。

六、为“文化殉节”而自杀。

持此观点的正是王国维的好友著名学者陈寅恪,陈在《王观堂先生挽辞并序》的挽辞中有一段这样说道:

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又说:

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至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辩,故亦不之及云。

陈寅恪的这个论调一出,立即得到许多人的认可,这些人中就包括王国维亦师亦友的罗振玉。



[青年时期之陈寅恪]

以陈与王之同事日久,交情既深,其说应更接近事实真相。


国学先锋官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就是一代国学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论述的“人生三重境界”,让人拍案叫绝,广为传颂。然天妒英才,未得寿终而投湖自尽,给后世留下遗憾和迷惑。

王国维于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致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

王国维遗书

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8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众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 “殉清”说

王国维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 “逼债”说

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惊惧”说

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谏阻”说

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文化殉节”说

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六、 “诸因素”

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清光绪三年)12月3日生。清末秀才。

1901年在罗振玉主持的农务学堂译授,(Lssdjt.com)后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读书。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师范学校教习,讲授哲学、文学。1907年起在北京任学部图书局编译,从事中国戏曲史与词曲研究,著有《曲录》、《戏曲考源》、《宋大曲考》(1912年旅日时整理成《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开研究戏曲史之风。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旅日4年,考释甲骨文与流沙坠简,著有《简牍检署考》、《流沙坠简考释序》、《殷虚书契考释序》等。

自1916年至1923年在上海,著述甚丰,主要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后改写为《古史新证》)、《殷周制度论》、《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等,重视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生平著作共62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42种,某些考古文章汇编为《观堂集林》。

【家庭子女】王国维先后娶两妻,前为莫氏,育有三子。莫氏病逝后,续弦潘氏,再育六子二女。长子王潜明与罗振玉之女罗孝纯结婚后不久,于1926年早逝。1949年以后,共有三子留在了大陆,有二子和二女去了台湾。现在世的有台湾的长女王东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闻最为知名,从事诗词校注,但被称为特务,最后服敌敌畏自尽


小哥历史


王国维的死,至今也是个谜语,种种揣测,也不过是根据种种迹象附加于上的臆想。他的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一代国学大师到底因何而死?


后世臆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殉清。王为清朝遗老,被溥仪重用,对溥仪有知遇之感,有知遇之恩和遗老心态,逢清朝覆灭,自杀殉国好像也是情理之中。

2.文化殉节。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3.怕受辱。当时北伐军进逼北方,传言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王视辫子为生命),所以害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受辱,然后自我了断了。

4.亲家“逼债”。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着: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被罗振玉知道,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将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愧而觅死。
5.谏阻。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以死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东渡日本避难。


养河豚的猫


对于王国维之自杀,很多人很自然地想到与屈原比较,屈原是为了以死来表忠,得到世人的理解。而王国维并不要求世人对自己的死亡有所理解,他也从未就自己的价值做过阐述。我们不赞成自杀,但是我们要知道,迄今为止,在人类与大自然做死亡抗争的过程中,只有自杀或许还带有一些主动性和些许的胜利的意味。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把王国维的自杀理解成胜利的一种形式。他自杀的纯粹性正是人的价值所在,正是自我的真正实现,面对这样的死亡和这样的人生,尽管我们有些伤感,有些不甘,但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中,这伤感和不甘何尝不是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有限而伟大的反抗,王国维的自杀,其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唤醒了我们已经麻木的良知,拯救了无数正在堕落的灵魂。



自带竹林风


关于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原因,坊间一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现将最流行的说法列举一二:

其一、王国维殉清说。王国维是满清的遗臣,虽然其学术思想融贯中西,但其政治思想还是相对保守的。其在是否就任清华园国学院导师这件事情上,曾多次跑到天津“津园”小朝廷向逊帝溥仪请旨,即便日后职教清华园,他也每年春节都要到天津觐见“皇上”,可见其思想的保守。1927年5月,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势如破竹,饮马黄河,即将扫荡河北,入主京师。王国维听到这个消息后甚为惶恐,认为自己必定不能被国民党所容,每天都生活在惊恐之中。有人曾劝说王国维离开,但他始终踌躇不定,只是终日坐在家里流泪。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在混明湖畔投湖自尽,告别了这滚滚红尘。

其二、王国维死于被亲友逼债。王国维早年穷困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亲家兼师友罗振玉的资助。后来,逊帝溥仪委托王国维卖一些字画,这事儿被罗振玉知道后就把字画从王氏手中要了过去,说是可以代卖。随后,罗振玉扣留了卖字画所得所有款项,王国维向其讨要,罗氏却同他算起旧账,说早年的欠款还为还清云云,并让王补足。王国维要不出钱来,对“皇帝”溥仪无法答复,一气之下投湖自杀了。

其三、“文化殉节”说。史学大师陈寅恪,对于王国维之死有过这样一段话:“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量程愈宏,则其所受之痛苦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处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也就是说国学大师王国维,看到中华文化的衰落痛心疾首。他内心的悲伤与痛苦无以排解,只能一死以求心安。

和王、陈二人同时代的另一国学大师梁启超,对王国维之死也持“文化殉节”说,想来,王氏之死,多半是于此了。

大家好,我是寒蝉。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各位留言讨论。如若有幸被转发收藏,则更是感激不尽,您的支持,是我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