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麼了描寫曲靖美景?

嚮往天堂的青年


美景在腳下

人的視野,取決於位置。“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經發現了這個道理。我們沒有胸懷天下的雄心,只是為了看看景而已。初到天柱山,我們站在山腳下,仰視高高的山峰。那一刻很難想象,站在高山之巔的俯視感。

我們一步步走,按著導遊圖指示的線路。於是,惟妙惟肖的象鼻石,出現了。廣西桂林與江西龍虎山都有象鼻山。它們和天柱山的區別在於,天柱山的大象,鼻子朝天,好像吸滿了水正準備噴向哪一個調皮搗蛋的遊客。轉過一個山峰再看象鼻石,那高高翹起來的鼻子變成了一位俯首的老衲,好像在唧唧咕咕地念叨阿彌陀佛。

過神秘谷,登上天池峰,遠處的天柱峰誘惑著我們。雖然看上去天柱峰很高很挺拔,但是我們來的不就是天柱山?依依不捨的我們,望望腳下的雲海,看看逼真的雙乳峰,轉身走了。我們要去天柱峰,去看那裡的一線天,去尋找頂天立地的豪氣。甚至,我們顧不上鸚鵡石對我們的歡迎致辭。下下又上上,我們到了天柱峰的下面。抬起頭,那個海拔一千四百九十米的天柱峰,天柱山上的第一高峰,笑眯眯地等著我們。等我們走到近前,方發現“禁止攀登”的標語。這是為什麼呢?回來查看後得知,天柱峰就是不讓遊人上的一個山峰,從古到今只有三個遊客登過頂。不知這三個幸運兒是何方神聖。

天柱峰上不去,只好往右去蓬萊峰。這個峰的特點是居於中位,可以南看天池峰,回首天柱峰。站在蓬萊峰,山間的雲霧繚繞,如同奔突不休的巨蟒怪獸一般。狹長的峰頂一百多米長,有的只有兩三米寬。懸崖峭壁邊上,懸掛著蒼松古柏。一陣雲霧,我們成了蓬萊仙境中的仙子。這一段,不僅僅考驗體力,還考驗膽量。可是,對面山上的美景歷歷呈現在眼前,“一覽眾山小”的氣概不由自主發自內心深處。不登此處,哪知道氣象萬千!

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青龍背。這段地貌的發育尤為有趣。位於天柱峰東南方的青龍峰,是一條蜿蜒的峰巒,比起那些以懸崖峭壁著稱的高大山峰要溫柔多了。可是這裡的海拔有一千七百多米。全長約三點五公里的青龍峰,中間一段青龍背是精髓。兩邊全部是陡峭的山崖,中間起伏著的,就是綿長的青龍峰。細細長長的鋪展開來,說是青龍背真的很像。為安全計,兩邊都是欄杆。有了欄杆的青龍背,更肖似更形象。走在雲霧遮掩的青龍背,騰雲駕霧的滋味,品嚐到了。這裡,有沒有過仙人御龍而去的傳說?

遠遠的一處建築,加快了我們的腳步。這是一處叫做會景的中心點。只是下午的雲海,過於殷勤,我們看不清楚四周本來應該擁有的不同風光。在會景亭稍事休息,我們又開始前進的征程。這是一段風光綺麗的路段。各種松樹是主角。是的,天柱山的黃山松、天女花、魚鱗木等,是其它地方難得一見的植物。天女花剛剛開始綻放,是一種黃色的小花。花期甚長,達幾個月之久。我們不是在花的最盛期登山,看不到滿山的爛漫。可是我們不遺憾!

神奇的仙人洞裡,居住過宋朝的士大夫李柬之,故又名柬之洞。現在裡面那具寬大的石床還在。前面雕刻了一尊老子的塑像,下面是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經》,我們進去轉了個圈。再一個景點,是天然的八卦陣,又一個大洞小洞造成的迷宮。過八卦陣不遠,一塊巨大的石頭被疊架在兩塊大岩石的中間,像是一張桌子,平平坦坦。雖然這塊石頭被命名為打坐石,我依然覺得奢侈。大自然的能力,難以估量。

迎真峰、祖孫樂、左慈煉丹、八戒唸經、雙蛙聽法等景點,被我們一一檢驗。我們的雙腳,不僅丈量了天柱山,也將一個個美麗的景點,踩在了腳下。快到山底了,一塊名為“霹靂混元石”的大石頭,像是一面大幕牆,用一種藐視一切的驕傲,覷視著芸芸眾生。我真的想過去鄙視它一下。可惜它刻在路邊的山岩上,一雙腳萬難踩到。於是我走過去,在“元”的下面,指點一二。

一元伊始,萬象更新。新的羊年,就這樣拉開了序幕。霹靂混元的氣勢,非同小可。我們遊玩天柱山的征服感,一樣豪邁。那一種萬千美景在腳下的自豪,藉助於天時地利人和的諸多配合,完美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