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佛教的神靈族譜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其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大約在兩漢時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佛教裡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薩,也有天神。

佛、全稱佛陀,乃是成就正等正覺之大聖者。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按空間分的橫三世佛和按時間分的豎三世佛。

三世佛

橫三世佛

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現實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極樂世界。

藥師佛: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

豎三世佛

過去佛——燃燈古佛。

現世佛——釋迦牟尼佛。

未來佛——彌勒佛。

三身佛

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 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報身佛——盧舍那佛,經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淨土)之身;

應身佛(又稱化身佛)——指佛為超度眾生、隨緣應機而呈現的各種化身。

五方佛

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

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

東方不動佛(阿閦佛):代表大圓鏡智。

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華嚴三聖

即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西方三聖

即指西方極樂世界之三位聖者。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東方三聖

又稱"藥師三尊"、"琉璃三尊"。指東方琉璃世界之三位聖者。

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諸菩薩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者。

八大菩薩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裡稱八大菩薩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經。

《藥師經》說: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

《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

《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

《般若理趣經》說: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菩薩、才發意轉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

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農曆四月初四誕辰。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被稱為大行普賢菩薩。農曆二月二十一誕辰。

觀音菩薩

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農曆二月十九誕辰。

大勢至菩薩

又稱大精進菩薩。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農曆七月十三日誕辰。

日光菩薩

又作日光遍照菩薩、日曜菩薩。是藥師佛國中無量菩薩眾的上首菩薩。農曆十一月十九日誕辰。

月光菩薩

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農曆八月十五誕辰。

彌勒菩薩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被稱為大慈菩薩,創瑜伽學派,是未來佛。農曆正月初一誕辰。

地藏菩薩

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被稱為大願菩薩。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農曆七月三十日誕辰。

準提菩薩

又稱準提佛母。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準提菩薩的圖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種,以十八臂三目者居多。農曆四月十一誕辰。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

金剛手菩薩

又名"秘密主"。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化現, 司大能力,亦稱"大力尊",代表諸佛神通大能。金剛手為統攝財寶天王(毗沙門)與財神護法等夜叉部之主尊, 亦為象頭王、龍王、阿修羅之部尊。與觀音、文殊三尊合為"三族姓尊"。

金剛拳菩薩

金剛界曼陀羅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一。持結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標以拳之三摩耶形。

除蓋障菩薩

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以消除一切蓋障而著稱,蓋障即形形色色的煩惱,主要是貪慾、嗔恚、睡眠、掉悔、懷疑五蓋。

無盡意菩薩

又稱無盡慧菩薩、無量意菩薩、羅度無盡尊者。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所八大菩薩之一。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

藥王菩薩

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

藥上菩薩

與藥王菩薩本為兄弟,因供養比丘僧眾,並施藥救人,得眾人讚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後兄弟施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

救脫菩薩

此菩薩以救人病苦、脫離災難而得名。

寶檀華菩薩

東方淨琉璃世界八大菩薩之一。

觀音化身

根據《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以下是觀音三十三化身的名稱:

1、 楊柳觀音, 2、龍頭觀音, 3、持經觀音,

4、 圓光觀音, 5、遊戲觀音, 6、白衣觀音,

7、 蓮臥觀音, 8、瀧見觀音, 9、施藥觀音,

10、魚藍觀音,11、德王觀音,12、水月觀音,

13、一葉觀音,14、青頸觀音,15、威德觀音,

16、延命觀音,17、眾寶觀音,18、巖戶觀音,

19、能靜觀音,20、阿縟觀音,21、阿摩提觀音,

22、葉衣觀音,23、琉璃觀音,24、多羅尊觀音,

25、蛤蠣觀音,26、六時觀音,27、普悲觀音,

28、合掌觀音,29、一如觀音,30、馬郎婦觀音,

31、不二觀音,32、持蓮觀音,33、灑水觀音。

十大弟子

釋迦牟尼佛的十個著名門徒。傳說他們各有一方面的獨特專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

騎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託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十八伽藍

伽藍作為佛教護法神,維護寺院僧事活動的正常開展。

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嘆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梵響、人音、佛奴、嘆德、廣目、妙眼、徹聽、徹 視、遍視。

二十四諸天

天,作為簡稱,在佛教中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天界,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二是指天王。三指是天人,如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羅。佛教以為天人是有情眾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去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投生天界,成為天人。作為佛教造像的表現題材的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眾生一類的意義上說的。只不過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領。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話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稱為天,並將他們吸納進來,視為佛教的護法神。原為二十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則成了二十四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釋天、 三多聞天王、 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 六廣目天王、 七金剛密跡天、 八大自在天、九散脂大將天、 十大辯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韋馱天神天、十三堅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樹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宮天子天、十八月宮天子天、 十九娑竭龍王天、 二十閻摩羅王天、二十一緊那羅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 二十三東嶽大帝天、 二十四雷神天。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

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身為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州。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身為青色,穿甲冑,手握寶劍,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身為紅色,穿甲冑,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故名北方多聞天王。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他負責守護北俱蘆洲。

韋馱菩薩

又名韋馱天,本是婆羅門的天神,後來被佛教吸收為護法諸天之一。在中國寺院通常將之安置在天王殿彌勒菩薩之後,面對著釋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冑,手持金剛杵。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四大金剛

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揭諦

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

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佛教的神靈族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