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溫泉水滑洗凝脂"千年之前貴妃的美背後又有什麼獨特之處?

“天生麗質難自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溫泉水滑洗凝脂”。在《長恨歌》之中,白居易通過寥寥幾筆的話語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姿質豐豔,膚如凝脂、吹彈得破”的美人形象。

楊貴妃,體態豐腴,在唐朝以胖為美的年代,加上唐代秀美飄逸風格的服飾,卻又形成了一種屬於她獨特的美。唐朝女子以胖為美,在《資治通鑑》中就有“素有肉體,天資豐豔”的刻畫。除此以外,出土的唐朝壁畫上的女子大多比較雍容華貴,姿態豐腴,腰肢渾圓。

“姿態豐腴,腰肢渾圓”這是世人在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唐代女子形象,而唐代女子的美,由以楊貴妃為甚,無論是從白居易描寫的“天生麗質難自棄”,還是從白居易描寫的“從此君王不早朝”都能感受到楊貴妃的美,此外,她和唐玄宗之間纏纏綿綿的愛情故事更是讓這份美增加了一分額外的美感。

但是談到楊貴妃豐腴獨特的這份美感,我想除了跟體態、唐代飄逸的服飾有關之外,更多是與大面積暴露出的肌膚有關。

楊貴妃體態豐腴,相比“燕瘦”的美人乾的肌膚,她的肌膚更是多了一份飽滿彈性的感覺。雖然楊貴妃有著天生的較好皮膚基礎,但是在保養上也絲毫不懈怠。傳說楊貴妃曾用葡萄籽、金盞花、乳香、輕粉等研成細墨,加以冰片、麝香,與雞蛋清調均勻,後來經調製而成的命名為“紅玉膏”,取“色如紅玉之意”。每日早晚洗臉後,取部分塗抹面部和身體。

千年之前的古人,對於如何保養身體有著她們獨特的見解與知識,而這份獨特的智慧在跨越了千年之後的今天也有著歷久彌新的力量,值得好好地傳承下去。

近日,我在《國家寶藏》的桃寶店,發現了一款“貴妃玉容皂”。這盒玉容皂在製作上,以唐代古方為參考,以古方的技藝製作,再加以結合現代創新的基礎上,添加了珍貴的天然植物,非常適宜,現代的都市麗人。

它特別添加了從植物之中提取出來的天然香料,有著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味之餘卻又不會過於濃烈,適宜得當,香味卻又悠久,時時刻刻地縈繞在人的身旁。

這款玉容皂,除了在製作上傳承了千年的古方,加以現代的創新之餘,在“外貌”上也繼承了千年之前的“花容月貌”。顏色上是淡淡的桃花紅,猶如貴妃身上白裡透紅的肌膚一般,並賦予它玫瑰花紋樣,悅目傾心,讓人愛不釋手。皂的歷史很最早可以追究到宋代的時候,宋代時就出現了一種人工合成的洗滌劑,是將天然皂莢(又名皂角、懸刀、肥皂莢,通稱皂角)搗碎細研,加上香料等物,製成桔子大小的球狀,專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稱“肥皂團”。宋人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記載了南宋京都臨安已經有了專門經營“肥皂團”的生意人。而皂的繼承,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形式與技藝不斷地演變著,而到千年之後的今天,它有了更豐富多樣的變化與它獨特的文化內涵,這份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與技藝值得好好地去被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