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會答語文的閱讀題?

橙子味的是愛情啊


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閱讀理解想得高分,首先需要上課認真聽講,學會老師分析課文、理解課文的方法。其次,課外要大量閱讀,提高理解能力。如果理解能力跟不上,那閱讀理解題真的很難得分。

還有人說,孩子閱讀理解能力還不錯,但是一做題還是會丟分。我想那就有可能是缺少一些做題的方法和技巧了。我就先重點講講做題方法和技巧。

課外閱讀是從課本以外的地方選取的文章或者片段。圍繞選文提出一些問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常見題型及做題方法如下:

一、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這樣的題很常見,經常考查的詞語都是學生不會的,或者是一知半解的。這時候一定要注意題目要求,是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常用的方法是,在文中找到詞語所在位置,再聯繫上下文來理解。一般回答這樣的問題,可以包括兩個部分——自己從字面上的理解+在文中指......

二、概括段意或者概括主要內容。

常見的方法有:

(1) 題目擴展法。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2)要素歸納法。記敘文一般包含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併合理組織它們,這就是主要內容。

(3)段意合併法。把每段的段意連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4)摘錄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總起、過渡句、重點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三、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如果題目沒有特別的要求,那就可以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詞,或者句子,圍繞這些詞和句子展開。如果題目要求用原文回答,那就只能到文章中去找相關句子。

四、短文從哪幾方面寫了xx。

這樣的題就需要仔細讀短文的每個部分,然後還要嘗試著跳出文本,去看整個文章,概括總結出文章寫了哪些方面。到了高年級,很多時候從文中不能找到直接的答案,是需要自己去概括總結的。

五、讀了短文,你有哪些體會,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這樣的題一定不要忽略掉“聯繫生活實際”幾個字,這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需要舉生活中的例子。

特別提醒:

1、拿到一篇課外閱讀,一定要先把短文讀3-5遍再去看後面的題。注意,讀的過程中不要漏掉短文的標題,因為短文標題是對短文內容的一個高度濃縮。看到標題,可以大膽猜猜這篇文章寫的什麼內容,有哪些疑問?相信帶著疑問去讀短文,效率會更高。在讀的過程中也不能一目十行地讀,否則讀完照樣不清楚短文講的什麼內容。

2、回答問題一定要完整。很多孩子能夠找到問題的核心關鍵詞,於是就只寫幾個字放那,這都是要扣分的。找到回答問題的關鍵詞,我們可以圍繞這個關鍵詞去展開,儘量把話說完整,說通順。

3、一定要看清題目有幾問。很多孩子會出現漏題,造成不必要的扣分。建議可以在回答的過程中標上序號,這樣就可以一目瞭然。

4、在讀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圈關鍵詞,否則容易忽略題目裡的一些關鍵的信息。


韋寶媽育兒手記


不是不會答,而是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填鴨式的答題方式,他們多數會做那些背誦的,但遇到閱讀題,尤其是課外閱讀,其實很簡單,但是部分學生更本就沒讀短文內容或讀不懂短文講了什麼。

要想在閱讀題上有突破,關鍵還是會思考,根據問題來回答問題,結合閱讀“標題”以及文中關鍵字詞來答。

要是讀都不讀,甚至一看到閱讀就害怕或懶得去讀,去做,那簡直是無可救藥!

因此,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要多引導學生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畫答案,畫重點,課外閱讀以及寫作是語文科目重點中的重點,一個學生是否有自己的特質,從這兩板塊可以區別開來。



辣麼,你的贊哪裡😉


阿亮的月亮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就我家的一些經驗詳細的談談。

我覺得很多孩子不會答閱讀題,問題一定不是出在了“填鴨式教育”或者是“應試教育”上,恰恰相反, 如果你承認現在的教育是填鴨式,那麼就跟應試教育產生了矛盾了。因為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閱讀題逐步就增大了主觀題的比重,年級越是往上,主觀題的比例就越高。而應試教育的本身就是應該教孩子們如何應對這些題目,這是任何一位語文老師都要面對的問題。可是如果是“填鴨”我請問,那麼我請問,閱讀、寫作這兩個重中之重的題目孩子們還有法做嗎?

而且就我的經驗來說,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家長和孩子身上。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覺得我是在給老師開拓,別急,看完下面的再罵也不遲。

首先語文老師現在的授課資源非常豐富(多媒體、課件、動畫等等),當然了,新編的部編教材我不是很清楚是否也是如此配套齊全,但是老版的那些一定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就算是老師照本宣科,那麼很多分析文章、賞析文章的能力都會在日積月累的練習中的。而且任何一位語文老師我相信都會鼓勵大家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目的除了是開過視野增長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培養語感和受到文化的薰陶。

而且從單元測試到各種教輔都會有這些題目,每週也會有寫作課,所以基本的要點一定是強調了無數遍。

但是!

為什麼孩子就是學不會呢?

在我看來就是練的少了!

很多孩子讀了很多書,但是讀了就是讀了,連個故事梗都複述不出來,更不用說談談感想了。而每當寫作的時候總是愁眉苦臉,苦於沒有素材無處下筆……

這些問題不知道大家遇到過沒有,我是真的遇到過,自己遇到過,自己的孩子學習過程中也遇到過!

後來我跟孩子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們每天會讀一篇短文,然後孩子談談感想,然後我也談談我的感想,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相互的探討,看看我們從這篇文章中能夠學到什麼,然後孩子會記錄下來,然後我在孩子記錄下來的話下面記錄下來我的一些想法。

再後來我們開始做一些閱讀題,每篇文章我們都像學習課文一樣去分析,一共有多少段,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樣的,用了那些修辭方式,作者通過什麼樣的描寫或者通過什麼事情想表達什麼樣的想法……面的“談談你對XXX的感想/想法/想說的話”這種題目我們從來不會放棄,都是認真的去分析去體會。

我跟孩子說的是,我們只有學會了分析文章,真正能夠從一篇文章中找到收穫,無論是結構、還是修辭,無論是立意還是感情抒發,只要有收穫那就足夠了。然後你要把這種收穫應用到你的習作中去,這樣你就會雙重提高。

經過一年半多的練習,孩子的閱讀、寫作成績直線提升。我的今天頭條號文章有詳細的描述,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孩子這學期的期末考試,作文得了滿分,這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要知道我們從來沒有專門的學過作文課。

閱讀是很難,因為這個沒有辦法速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可以。也正是因此我認為好方法加上堅持才能取得真正的好成績。

所以我說這些事兒我們沒法埋怨教育沒法埋怨老師,因為方法人家都交了,問題就是僅僅靠那點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啊。如果孩子認真還好點,假如孩子不夠認真呢?

“坐等”從來不是我的風格,我認為有問題就應該及時去解決。不知道題主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首先,一個客觀原因是很多孩子很少閱讀。閱讀不僅僅指課本上的課文,更多的應該是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閱讀能力。而現狀是,即使是課本上的課文都很少有孩子去認真閱讀,更不要說課外閱讀了。

其實筆者在上學的時候也是很少閱讀,課本都很少讀,課外更少得可憐。在考試中面對語文閱讀題的時候,筆者大多時候都覺得詞窮,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平時練習的時候,語文閱讀題大多都不會寫,都是空著。正是這種缺少閱讀,平時又缺少練習的情況,讓很多同學和筆者一樣,不會答語文閱讀題。

所以,現在的學生想要提升語文閱讀題的解題能力,一方面要加強閱讀,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閱讀課,不管是學校、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方法的學習和運用,現在很多答題套路、答題技巧都在教大家如何解答語文閱讀題,讓很多同學在面對閱讀題的時候不再束手無策。

閱讀練習及方法技巧可以登錄學科網(www.zxxk.com或者手機登錄m.zxxk.com)一網打盡,讓閱讀學習更容易。


好學實驗室


對語文來說,字詞句是基礎,要想語文成績有突破,還是得攻下閱讀這個難關。其實閱讀在一年級起,老師就已開始重視了,但是孩子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文字少的內容,他們會去讀,去找答案,但文字一多的文章,他們就頭疼,找不著邊了。在這裡,給教孩子們幾個做閱讀題的小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1⃣️帶著問題去閱讀。考試時,不要拿起試卷就去讀文章,而是先把文章後面的問題讀起來,瞭解這篇文章的考點是什麼,有目的了,才帶著問題去閱讀短文。

2⃣️找出問題的關鍵詞。讀完一次短文,再回到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詞,再回到短文中有這個關鍵詞的段落,在這個範圍內找到答案回答問題。

3⃣️對於一些主觀題,儘量揣摸出題者的意圖,而不是作者的意圖。

4⃣️不要漏題。答題時要按照順序進行,找到序號來做。有些孩子沒有注意到這點,只找有空位的地方去填,失分很嚴重。

還有許多閱讀習慣和方法,關注我,大家一起探討!


傷心只怪自己傻


孩子不會答語文的閱讀題,其實是存在以下幾種情況的:

一、沒有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並進而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比如說:如何找到文本的對象,如何揣摩作者的情感;如何在語境中揣摩字句的作用……這需要通過老師進行系列的專門的訓練才能形成相應能力。

二、掌握有了一定的方法,但缺少相應的閱讀量。閱讀缺少量,也是無法形成能力的。這就需要孩子有相當的毅力和恆心去每天堅持一定量的閱讀;

三、單純的就是懶而已。他對做閱讀題沒有興趣,不想替老師做


坪溪劉尚平


1. 不會做閱讀題首先是因為閱讀理解能力不夠。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並儘可能多讓孩子閱讀有難度的書目。讓孩子讀一些相對於他的真實閱讀能力來說有難度的書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越能能力。而這樣的書籍需要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讀,才會降低孩子的閱讀壓力。也可以來約讀書房,讓我們的老師進行專業的引導。

2. 語文中的閱讀題多半有答題的技巧。除了多積累多閱讀之外,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做題,讓孩子自己在做題的過程中總結技巧。當然也有一些所謂的答題的套路,我不提倡經常使用。套路化的方式容易讓孩子捨本逐末,以為通過套路得到的高分就證明了自己的閱讀能力,也不利於孩子發散性思維的開發。

3. 平時多寫多練,寫感受、寫風景,多練習寫東西,逐步提升語感,也有助於語文成績的提高。


約讀書房


這個問題,我真的有深刻體驗。首先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深奧的學問都能夠吸收和消化得了,但是有些孩子則比較單純,而且思想比較簡單,他們對這些比較深奧的學問吸收不了,也消化不了,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然而現在的小學生語文真的難度挺大的,孩子們的世界都是充滿著童真,他們不懂得大人們的想法和思維,不知道大人們的潛臺詞意思是什麼回事。所以當他們閱讀語文的時候,最多也是能夠理解到表面的意思,而並不真正知道,這語文的某一句段落,到底是在講什麼。然後就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一節課。


如今現在的語文閱讀題都比較深奧,已經超出了孩子們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一個孩子的世界是那麼單純,那麼童真,你就拿成年人的東西去考問這些孩子。試問除了天資聰穎的孩子,還有比較機靈的孩子,那麼普通孩子能夠吸收得了嗎?能夠消化得了嗎?


晝顏煊


很簡單。不是孩子們不會,大人也不會,語文閱讀題,連數學老師都不會,校長不會,書記也不會。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給一個標準答案有999人答錯。語文閱讀題連作者自己都不會,語文閱讀題除了考試和將來教語文再無用處。不是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而是得寫作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


微客9571


關於孩子這個閱讀回答,這個問題在多數家侹存在。多方面引起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家長引導能力欠佳,學生閱讀範圍少,思想意志不專,在校是為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而學,到家也如此,此外時間多餘花費在電視,電腦,手機遊戲之類的。所以造成了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每個家長要知到學生在校老師是引領學生的先鋒,在家家長是學生指導的動力,學生學習好壞不要把希望加在老師身上,老師有心血,家長有汗水,學生有努力,這樣學生會很優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