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否守住?

臨汾輿情焦點


荊州對劉備以及蜀漢集團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早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就說過: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既然這裡這麼重要,那麼蜀漢之外,吳和魏也是必得之而甘心的。魯肅在東吳版的隆中對中也指出:

“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所以,奪取荊州是東吳早就定下的戰略方針。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在民間是噲灸人口。很多人認為丟掉荊州,責任要由關羽來負,認為是他的驕傲,他的大意,他不遵守諸葛亮的即定方針,才導致荊州的丟失。這是不公平的。

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本來就是他自己和關羽、張飛一起守荊州的。《三國演義》中說:

“孔明曰:“荊州重地,必須分兵守之。”玄德曰:“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孔明應允。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公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陵,鎮公安。”

只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龐統在進軍西川的路上陣亡,諸葛亮不得不帶著張飛趙雲去支援,把鎮守荊州的擔子交給了關羽。 其實,在蜀漢集團,沒有誰是比關羽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論威望,論資歷,論水平,很難找出一個出其右者。關羽鎮守荊州九年,期間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單刀赴會,震攝東吳,他的能力是沒問題的。 諸葛亮走的時候,給關羽留下了八個字的方針“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可問題是,你想和孫權和,孫權不想和你和。 《三國演義》中也說到,顧雍進曰:

“劉備分兵遠涉山險而去,未易往還。何不差一軍先截川口,斷其歸路,後盡起東吳之兵,一鼓而下荊襄?此不可失之機會也。”

你看,劉備一離開,東吳就對荊州有想法了。所以有人說,關羽是不肯把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才激怒了孫權,導致荊州的丟失,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當然,如果有諸葛亮在,形勢可能會好一點。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這個人,很謹慎。他自己提出的八字方針,是一定會貫徹的。他會盡可能的調節與東吳之間的矛盾,儘量控制住局面,也許也許他會說服關羽把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也許他還會渡江舌戰群儒一次,讓東吳知道吳蜀聯盟的重要性,但他不能解決根本的矛盾。


這個矛盾就是一方想得到荊州,而另一方又不可能放棄荊州。 既然矛盾不可調和,那以諸葛亮之智,應該會嚴加防範東吳。在襄樊之戰中,他不會盡起荊州之兵,也不會把戰線拉得太長,讓東吳有可乘之機。

他會派得力干將鎮守荊州的門戶江陵,而不是讓糜芳和傅士仁兩個草包擔此大任。只要江陵在手,荊州就丟不了。 以諸葛亮用兵的風格來看,他在發動襄樊之戰之前,考慮到荊州兵力不足,也許他會從益州調軍支援,調黃忠或者魏延來防守,不讓東吳有可乘之機。


這樣,東吳方面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敢用白衣渡江的奇計。讓東吳在魏蜀之戰中保持中立,就是最大的勝利。 東吳偷襲荊州之前,其實已經在蠶食荊州了。

長沙郡和桂陽郡先後被東吳佔領,其實已是給關羽敲了警鐘了。如果有諸葛亮在,也許長沙和桂陽不會丟,那樣荊州就固若金湯了。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就是一個BUG一樣的存在。魯迅說過,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乎妖“,有這樣一個妖人,荊州是丟不了的。


剛日讀史


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不能守住?



這個前提要明確,誰說了算?還有,守多長時間?三幾年,還是長期?是關羽聽諸葛亮的,還是諸葛亮聽關羽安排?事實上,劉備進入益州後,諸葛亮帶著關羽、張飛、趙雲留守荊州,沒出大事情,就是孫權聽了周瑜攛掇,暗中派周善帶人,潛入荊州,連哄帶騙,把剛娶來的孫尚香,給帶回東吳,還差點把接班人阿斗也帶上。多虧趙雲機警,聽到報告,也不請示,直接緊急追趕,巡哨的張飛,也及時支援,才把阿斗奪了回來。這事諸葛亮也給劉備作了報告,劉備並沒啥埋怨。





另外,時間短了點,只一年多。如果劉備後來繼續留下諸葛亮、關羽部駐守荊州,六、七年內,應該問題不大。因為關羽獨掌荊州,也支撐了七年啊!但是,不考慮益州這邊,不論劉備如何,就荊州看,以後的擒于禁、斬龐德,北伐襄陽、樊城,威震華夏,這些估計也很難再有。而且,根據後面形勢的發展,關羽、諸葛亮之間,還可能發生齷齪,產生矛盾。輕一點,打報告請劉備調整,把關羽、或者諸葛亮調走;重一點,可能影響安定團結,給曹魏、東吳以可乘之機。



還有,重要事項,比如劉備奪佔漢中之後,稱漢中王,後來,曹丕篡位稱帝后,劉備再升級成皇帝,這一切都可能產生變數。再次一點,後來劉封、孟達攻佔上庸、新城一帶後,戰區劃分,是劃歸關羽、諸葛亮指揮,還是劉備在益州遙控。總之,蜀國這種兩地分割,相隔千里,很難有一個兩全其美方案。



有人認為,如果諸葛、關羽守荊州,搞不好會成獨立王國。這是不可能的,一是諸葛亮本身不會產生這想法,因為傳統的忠君、扶漢思想根深蒂固。二是還有關羽這結義兄弟,在旁虎視眈眈。三是荊州本身,很難獨立應對東、西、北三個方向夾峙局面。四是關羽、諸葛亮性格決定,徹底倒向曹操、或者孫權,是不可能的。關羽如果投曹,就不用千里走單騎,投孫權就絕不罵“吾虎女豈能嫁犬子乎”?諸葛亮如果想投曹,不會傻等到二十七歲,臨出門還叮囑弟弟,躬耕田畝,勿給荒廢,自己功成之後,仍要返回。



諸葛亮、關羽合作守荊州,唯一的好處,是對吳策略可能柔和一點,對陸遜、呂蒙的麻痺、敷衍不會迷惑,但衝突還是會發生。因為孫權不會光聽好話,就能打發的。需要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就是地盤。這一點,不光諸葛亮,劉備自己也不答應。比如,建安二十年(215)那一次,看《三國志.先主傳》:【 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



瞧,聽說呂蒙襲擊奪取荊州三郡,劉備火🔥冒三丈,不遠千里,親率五萬大軍,返回荊州,還令關羽進軍益陽,一場血戰,就在眼前。這時,曹操在西線給解了圍。曹操進軍!並平定漢中,虎視益州,劉備只好軟下來,談判讓步,雙方講和,又重新返回益州。可見,涉及地域這件事情,劉備自己都忍不住,所以不論“東和孫權”怎麼操作,沒實際甜頭,是靠不住的。發生不愉快只是輕重、遲早的事情。



綜上所述,由於劉備出頭太遲,大好機會、也就是天時已經失去,最終偏安一隅,還能成所謂皇帝,夠意思了。從劉備佔據益州,打算在那裡發展時,已不可能奪取中原、攻克江東,所有宏圖大志,只是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屬於“明知不可為而為”,真正實現可能性很小。


流譽後


我覺得如果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的話,荊州是很有可能是可以守下來。

因為當時在後三國時期,荊州不過一州之地,卻被三個國家控制,曹操當時佔據了北方,劉備佔著南方,此外,孫權也是佔據了小半個南方的地區。可以說是形式複雜。

而且當年關羽之所以會失荊州,主要是因為守將的將領糜芳投降了,如果當初守城的將領糜芳守住了荊州城,那麼荊州也不會那麼容易的失去。而且雖然話說當年的關羽部隊的主力,已經被人所打敗,不過關羽他軍隊下面的有生力量還在。只要當時荊州城內的首將糜芳守住了荊州,而關羽也率著自己兵敗的軍隊同時成功的回到了荊州城內,那麼荊州就保住了。

其實當年荊州城之所以會投降,其實也要怪關羽瞧不起荊州守將糜芳。當年在劉備還沒有地盤的時候,糜芳就一直跟著劉備四處流浪。而在關羽到了荊州之後,卻對糜芳一直沒有什麼好臉色,甚至揚言要殺了糜芳,因此就和關羽之間便有了間隙。這也就導致後來糜芳在吳軍圍著荊州城的時候,投了降。

但是如果當時如果把糜芳換成了諸葛亮,那麼關羽肯定是不敢對諸葛亮多有什麼不敬之處的,而且在諸葛亮的治理之下,或與荊州真的有可能在危局之中可以守住。

而且因為諸葛亮坐鎮荊州,或許魏軍也不會爽快的答應東吳,聯軍伐蜀。就算曹魏與東吳聯軍伐蜀,也不會直接大咧咧的出兵了。

不過也有可能因為諸葛亮在荊州,吳魏兩國也會增派援軍。如果這樣,荊州還是守不住的。





毛毛精彩視頻


其實是守得住的。我大致分析了一下,那些說守不住的,原因不過如下:其一,關羽沒和孫權搞好外交關係,致使孫權惱羞成怒,偷襲荊州;其二,關羽麻痺大意,揮師救援速度較慢;第三,荊州守將投降,這是關鍵。

但是大家忽略的一點就是,如果此時諸葛亮也在荊州的話,歷史走向還會如此嗎?

首先,諸葛亮會盡力避免和孫權交手

時孫權派人前往荊州說親,欲使關羽女兒嫁給自己兒子。但關羽不但一口回絕,還辱罵孫權:“吾虎女豈配犬子”。致使孫權大怒,以此為導火索展開了對荊州的偷襲。

但倘若諸葛亮此時在荊州的話,在如此緊要關頭,斷然不會像關羽一樣如此粗魯。

首先諸葛亮一定會盡力說服關羽,讓關羽同意這門親事,從而使孫權難以找到藉口攻打荊州。縱使關羽不從,諸葛亮也會刻意貶低自己而抬高對方,不會使孫權顏面盡失。

如此以來,孫權就出師無名,縱然對荊州虎視眈眈,也難以找到下手的機會。

關羽回師時,是否是恰當時機?

關於此問題,一直是後世垢命的話題。眾說紛壇者較多,但多數人認為關羽此時狂妄自大且自負,一心要靠自己奪回荊州。

歷史上,得知呂蒙偷襲荊州後,關羽此時的選擇有很多。

其一就是繼續攻打襄陽。此時安撫軍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待拿下襄陽之後,再另做打算。

其二,直接撤回上庸,而後與劉備諸葛亮繼續合謀,從長計議,再度拿下荊州。

其三,那就是回師救援荊州。但此時關羽並不知道守將直接開城投降,荊州此時已經被攻克。所以關羽的計劃是,回師救援,與荊州將士裡應外合,一舉擊敗呂蒙。可見關羽當時思路是很清晰的,但顯然關羽吃了一個虧,那就是情報問題。關羽如果得知最新情報,想必也會直接棄掉荊州。

那麼諸葛亮若在,荊州的守將會開城投降嗎?

諸葛軍師,擅撫軍心

很明顯,不會的。

身為蜀國軍師,諸葛亮有一個最大的本領那就是深得軍心。諸葛亮一定會想方設法,去避免這一場兵變。

關羽在軍中喜歡和平民出身的士卒平起平坐,但卻看不起士大夫出身的士官。關羽對糜芳、博士仁要求極為苛刻,多次放言要治二人的罪。一次城南失火,損失不少軍用物資,二人心中甚是恐懼,索性造反。

如果此時諸葛亮在,縱使二人有過,諸葛亮也會獎罰分明,不會給二人制造恐懼,且二人也對諸葛亮敬重,換言之,諸葛亮罰他們,他們也會認罰。

如果諸葛亮此時在荊州,想必呂蒙也不敢前來偷襲了,就不會有這麼多事情發生了。但奈何諸葛亮分身乏力,且給關羽留下的話關羽也未能聽從,導致荊州丟失,蜀國大好形勢瞬間不復,三國形勢急劇轉變,可謂是荊州一役,直接決定了三國的最終結局。

可惜、可嘆、可哀!


陌上說歷史


許多人對守荊州有誤解,認為既然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給他派個幫手不就可以了嗎?比如,把諸葛亮派回來和關羽一起守荊州,如果這樣做,兩人能守住荊州嗎?我覺得不能,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當時荊州的情況,赤壁之戰後,荊州形勢異常複雜。當時曹操控制了最北邊的南陽郡,還有南郡的樊城和襄陽。劉備襲取了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孫權則控制了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

後來,劉備借南郡(荊州),孫權在投降派魯肅的建議下,將半個南郡拱手讓給了劉備,這樣的話劉備就佔有了五郡,基本相當於控制了荊州。再加上由於北方曹操的威脅,雙方相互依存,基本處於蜜月期,所以荊州當時是很穩定的。

後來,劉備帶兵西進川蜀,幫助劉璋防備張魯。讓人想不到的是劉備背信棄義,趁機偷襲了成都,佔領了益州。這讓孫權惱怒不已,於是孫權開始策劃偷襲荊州。那麼荊州是那麼容易偷襲的嗎?是的。為什麼呢?

當時守荊州的就是關羽,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被劉備叫走去進攻漢中了。那麼關羽防住孫權偷襲荊州了嗎?沒有。

孫權派呂蒙駐紮陸口,帶兵襲取荊州南部四郡。派魯肅駐益陽,防止關羽南下救援。這其實就是後來偷襲荊州的翻版,荊州南部四郡很快丟失了兩郡,分別是長沙郡和桂陽郡,只有零陵郡的郝普在堅守。後來,呂蒙派郝普的老鄉鄧玄之誘降了郝普,郝普投降,荊州南部四郡丟了三郡,荊州算是丟差不多了。

後來,劉備趕回來救援。因為北方有曹操的嚴重威脅,所以雙方並沒有撕破臉皮。這也是孫權沒有直接襲取江陵的原因,敲敲邊鼓,讓劉備知道,趕快歸還南郡是最終目的。劉備此時有益州為後援,明顯硬氣了許多,最終經過談判,劉備以桂陽郡和長沙郡為犧牲,換取了孫權的退兵。那麼此次談判誰戰便宜了呢?

劉備佔的便宜最大,因為荊州最重要的一郡南郡沒有丟失。有人就問了,江夏郡最後歸誰了呢?這其實就是問題的關鍵,原本江夏郡屬於劉琦和劉備,劉琦死後江夏郡其實被孫權給佔領了。劉備這次談判直接將江夏郡明確了歸屬,意思是江夏郡我不要了,你也不要再提南郡,我再送給你兩個郡,彼此扯清算了。孫權要的就是南郡,最後沒有得到,為什麼要同意呢?關鍵點就在江夏郡。

守荊州最重要的是守三個地方,一個是北方的襄樊、一個是西邊的夷陵,最後一個是東邊的夏口,這三個地方襄樊和夷陵都屬於南郡,而南郡還有軍事重鎮江陵,位於荊州的正中間,駐軍江陵,可以快速支援所有地方,因此,南郡是荊州最重要的一郡。而夏口屬於江夏郡,是東吳進入荊州必走的水上據點,當時孫堅、孫策歷經兩代都沒有攻克江夏郡,由此可見江夏郡的重要性。而劉備將江夏郡交給孫權,這其實就為丟荊州埋下了隱患。

回到問題,如果諸葛亮回來幫助關羽守荊州,他們兩個能守住嗎?不能。只要江夏郡不被劉備方所掌握,吳軍還會順利的進入荊州境內,再加上當時長沙郡、桂陽郡已經屬於吳軍,所以即使諸葛亮回來幫助關羽,丟失荊州南部是避免不了的。那麼如何做才能守住荊州呢?

關鍵的人物是劉備,如果雙方開戰,很有可能的結果是呂蒙順利襲取武陵郡和零陵郡,徹底佔領荊州南部,然後水陸會師攻擊江陵,這時諸葛亮的作用就是以軍師的身份和孫權進行談判,關羽的作用就是嚴防死守江陵,同時派人趕快去搬救兵。兩人的共同目的只有 一個,儘量拖延時間,等劉備回援。

江陵是一座重鎮,裡面存儲了大量的武器和軍糧,當年曹仁守江陵,周瑜攻擊了長達一年時間才勉強攻破。因此,有關羽和諸葛亮的鎮守,江陵不至於快速丟失。而荊州最後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劉備跑的快不快了。

還原當時劉備的場景,關羽大意失荊州時,劉備已經佔據了漢中,因此此時劉備完全可以派出兵力去支援關羽。所以只要劉備及時趕到,劉備方會以江陵為依託,展開反擊戰。這樣的話,收復失地是很有可能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如果派諸葛亮幫助關羽守荊州,兩人只能守住半個南郡,荊州南部四郡肯定守不住。最後荊州會不會徹底丟失不在於兩人的防守,而在於劉備的支援。如果劉備跑得快,荊州不會丟失,如果跑的慢,結果一樣,荊州照樣會丟失。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倘若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那麼肯定是可以守住的,至少在短期內不會丟。下面來闡述原因:

首先看下關羽為什麼會丟荊州?


原因一關羽個人性格使然,對待東吳傲慢無禮,沒有貫徹諸葛亮的戰略規劃。當初孫權派遣使者來向關羽提親,讓他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結果關羽說了句什麼話“虎女焉能嫁犬子”。孫權這時雖然還沒稱帝,但好歹也是一方諸侯啊,結果你一點面子不給。


再加上關羽在後面擒獲于禁降卒時,因為糧草原因,於是取了西關的糧食,這可是別人孫權的東西。這下好了不僅羞辱了別人還明目張膽的拿了別人的東西,這換成誰都不能忍啊。於是孫權也沒有忍了,直接乘你打襄樊時取了荊州。

原因二:關羽在關鍵時刻決策不夠果斷,回師救援速度慢了。當收到荊州被破的消息時,其實關羽至少有三種選擇,但偏偏他遲遲沒有做出選擇,所以貽誤了戰機


首先他可以直接放棄襄樊和荊州,向西北的上庸等地靠攏,以後再和劉備諸葛亮緩緩圖之。


其次他可以選擇背水一戰,將襄樊地區打下來,這樣好歹也有個落腳之地,不至於被呂蒙陸遜等人追著到處跑。


最後,得知荊州被破時立即回兵救援,不過這裡主要是他不知道留守荊州的糜芳、傅士仁已經投降了。倘若他知道這個消息,肯定也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那麼接著就討論諸葛亮留守荊州的好處


首先諸葛亮的性格一直都是冷靜沉穩的,那麼當孫權第一次向關羽求親時就會有不同結果。諸葛亮要麼勸說關羽將女兒嫁給孫權兒子,即使這門親事沒成,那麼也會吹捧下孫權。


畢竟聯吳抗曹一直都是諸葛亮的戰略方針,那他自己肯定是會堅守的,所以這樣也不至於孫劉聯盟這麼快的破裂。其次,在關羽進行北伐時也會有兩種結果。


第一是諸葛亮會阻止關羽北伐,也就是北伐壓根就不會發生。那麼孫權他們就會懾於諸葛亮與關羽兩人的力量,不會輕易偷襲荊州,就算真的要打,也是舉國之力來戰。


第二就是諸葛亮沒有阻止關羽北伐,但是留守荊州的肯定也是諸葛亮,這樣也不會讓關羽將全部人馬帶走,並且在久攻不下之後,諸葛亮也一定會讓關羽撤出戰鬥的。


那麼這種情況,即便是東吳白衣渡江,也不會輕易的將荊州奪走,而且關羽得知東吳攻打荊州消息後,肯定會立馬回兵救援的。


然後,諸葛亮與關羽的為人性格不同,關羽其實是不喜歡靡芳、傅士仁乃至於諸葛亮這種士大夫階級的,所以他和普通士兵處的好,卻難以容忍這些將領階層。

而諸葛亮不一樣,他是男女老少通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靡芳、傅士仁觸犯了軍法,那麼他們也不會產生恐懼,直接受罰就可以了。就不會像在關羽手下那樣提心吊膽,不知所措,最終選擇反叛,開城投降。



最後總結一下


倘若諸葛亮和關羽一起留守荊州,荊州是不會丟的,至少也不會那麼容易的丟掉。


首先就是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所以在對待東吳問題上肯定不會像關羽那樣草率傲慢,即便在荊州這塊肥肉上三家都有著自己的算盤,但也不會那麼快的撕破臉。

另外是由於關羽與諸葛亮的性格原因,一個有勇、一個有謀,兩人通力合作,絕不至於荊州慘敗。


不住聊三國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覺得以當時那個情況來看,劉備陣營只要派一員老持穩重的大將在荊州(江陵城)坐鎮,呂蒙和陸遜肯定無法拿下荊州。因為,關羽失荊州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如果不是因為關羽本身太傲氣,得罪了太多的同僚,再加之東吳偷襲的太成功,荊州也根本不會丟。


先簡單介紹一下關羽失荊州的全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關羽北上,荊州空虛。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率領兩萬精兵北上樊城,發動樊城戰役。隨著關羽在樊城郊外水淹于禁七軍,關羽的優勢大大加強,拿下樊城的希望非常大。為了拿下樊城,關羽督促荊州方面趕緊派援軍過去。於是荊州的城防兵力也就不足了。

第二階段——東吳偷襲,荊州守將投降。

三個月後,孫權瞅準了關羽大軍在外,荊州兵力不足。同時留守荊州的大將糜芳和傅士仁屬於三心二意的半臥底,抵抗意志並不強烈的機會,發動了荊州偷襲戰。很快糜芳和傅士仁就向東吳開城投降,荊州也就這麼迅速的丟了。

第三階段——東吳繼續擴大戰果,關羽回師不及時,未能奪回荊州。

吳軍在攻陷荊州後,迅速向西推進,將東吳的戰線推至夷陵的三峽口,並且用高壓強迫武陵和零陵兩郡投降。這樣一來,既能堵住益州方面的援軍,同時也堵住了關羽從夷陵走水路退回益州的可能性。荊州基本被東吳收入囊中。

注意了,這個時候的關羽其實並不知道荊州丟了,他以為荊州還在自己人手上。於是他趕緊從樊城撤兵,打算來個內外夾擊,與荊州的守將一齊打退東吳的這一波偷襲。

但是我們知道,關羽在回師前,荊州已經淪陷了。因此當關羽率軍抵達當陽,知道了荊州已失的消息後,關羽軍隊的士氣迅速跌落到了谷底。不過這個時候的關羽其實也還有反撲的機會。

然而,陸遜太老謀深算了。他早在關羽回師之前就派人散佈消息,說東吳對荊州的父老鄉親非常的好,讓關羽身邊的荊州籍士兵放心。結果他的這一舉動,瞬間導致了關羽軍隊的軍心渙散。幾天時間,關羽的兩萬大軍就軍心瓦解了。

第四階段——關羽兵敗北逃,被吳軍在臨沮活捉後殺害。

軍心渙散後,關羽打算逃到益州,但是此時東吳已經佈下天羅地網抓他。最後關羽逃到離益州只有二十多里的臨沮被抓獲。後被東吳方面給斬殺。


以上這四個階段,其中第二階段,也就是糜芳和傅士仁沒有守住荊州是關羽失荊州的最關鍵的一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要荊州不丟,關羽率主力回師與東吳在荊州打野戰。就憑東吳軍隊一貫的作戰風格,最後一定會撤軍。並且更關鍵的是,荊州不丟,江陵以西的夷陵和武陵也會丟!這樣的話,益州與荊州的連接就不會被吳軍所隔斷。劉備在成都可以派出援軍增援荊州方面。

因此,荊州丟失的關鍵點就在於——糜芳和傅士仁沒有守住荊州(江陵城)!如果他們能守住江陵城不失,孫權是斷然不會跟關羽在荊州死磕的。這既是孫權的性格所致,也是東吳當時的外部壓力所造成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劉備能派一員老持穩重的大將隨關羽鎮守荊州,最起碼保證陸遜在偷襲荊州時,江陵城不丟,那麼荊州也有很大的概率不會丟。

另外,就是關羽主力的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關羽的主力是被徐晃在樊城打敗的。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印象。因為徐晃頂多是擊退了關羽,並不可能在樊城重創關羽的三萬精兵。理由有三:

第一、徐晃當時率領的是新兵,戰鬥力並不算強。雖然曹操說徐晃是自己的周亞夫,但是僅靠新兵就能重創關羽,就算是周亞夫本尊親自指揮,也顯然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關羽敢回師救荊州,這就說明了他當時撤軍時的失並不大。看地圖便可知,如果他要撤退,直接從襄陽往西就可以撤到上庸了,何必還要繞一大圈,最後還是往上庸方向逃呢?

第三、曹軍在襄陽的防線也是稀爛。關羽退兵後,曹軍也是如釋重負。後來孫權在斬殺關羽後,派人偷襲襄陽,居然一舉拿下了襄陽!由此可見,襄陽、樊城的曹軍其實是在硬挺,實際上已經被關羽給打殘了。

因此,一個主力仍在的關羽,加上城高牆堅的江陵城,以及從益州趕來的援軍。關羽守住荊州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其實糜芳和傅士仁也並不是靠不住的將領,當年曹操拉攏糜芳,但是糜芳和兄長糜竺還是毅然決然的跟著連地盤都沒有的劉備到處流浪。這一浪就是二十多年,糜芳從來沒有因為劉備實力弱而背叛劉備。他在荊州之戰期間的投敵,其實也還是關羽自己太作死導致的。

關羽的處事風格比較極端,他對待平民出身的士卒很友好,但對士大夫出身的將領卻是臭臉一副。關羽出征前,因為後勤輜重的問題,他問罪於南郡太守糜芳。後來關羽出征襄陽,糜芳負責調運糧草,又未能讓關羽滿意。關羽再次放出狠話:等我回來了再收拾你!

這話到底只是說說,還是會真的照做?我們不得而知。但關鍵在於,當事人糜芳認為關羽是當真的。於是他作為一個跟了劉備二十多年的老資格將領,同時還是劉備的小舅子,居然就投降了東吳。

後來在東吳,糜芳的日子過得並不好,經常被東吳舊臣當眾數落。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此時就算是有再大的委屈,糜芳也只能忍著。而糜芳的兄長糜竺在成都也過得非常的憋屈。

說他憋屈倒不是劉備對他不好。其實劉備並沒有因為糜芳的事情怪罪於他,反而還是繼續予以了相當的尊崇,名分地位在諸葛亮之上。然而糜竺要臉,因為關羽被殺和丟失荊州一事羞愧萬分。一年多後,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的糜竺便因為羞愧而死,沒有活著見到劉備稱帝的那一天。

真是何苦由來!

總結:關羽失荊州,有他自己的問題。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荊州守將沒有守住江陵,導致荊州門戶洞開,被東吳一戰席捲三郡。所以關羽失荊州的關鍵點在於,當時荊州的守將不是一個老吃穩重的大將。

換而言之,蜀漢當面缺一個張遼啊……


Mer86


關羽守荊州,諸葛亮和關羽共同守荊州,其實就多了一個文弱的書生,差別為什麼會這麼大?



其實諸葛亮只是起領導作用,一是能協調各方面關係,統一思想,充份利用各種潛能。我們看到物質哪怕排列組合的差異就會產生神奇的變化,比如劉備打陸遜,進樹林和不進樹林天差地別,本來優勢的力量差點被燒光,這叫借地利之勢。


二是幫助關羽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又在戰術上防微杜漸,針對性的處理事物,即通常說的發揮最大功效。荊州是三家都搶的地方,因此劉備的戰略轉移會隨後進行,可惜晚了一步,關羽不敗,劉備打敗其中一家還是有希望的。

三是做事有預見性,而不是跟在後面被動挨打,打仗的人常說“用兵如神”,人還是那麼多人,不同的人領導就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和功效,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有預見性,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以最少的兵辦最大的事,還有赤壁之戰,孫劉兩家就是因為多了一個諸葛亮,結果打敗了多十倍多的敵手。


英雄
敗走麥城,驕傲的代價

因此諸葛亮如果在旁邊監督,關羽一不會犯戰略錯誤,不會因為求聯姻矛盾激化,二不會戰線拉這麼長而首尾不顧,三能及時看穿東吳陰謀,調撥 力量給以還擊。
借用一切可用的力量勝算大


黃蜂二師兄


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百分之百能守住。

先要了解一下東吳是如何奇襲荊州?以及關羽丟失荊州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關羽之所以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關羽受到東吳將領呂蒙和陸遜的矇蔽,呂蒙裝病遠離前線,陸遜寫信恭維關羽,兩人一唱一合,讓關羽放鬆警惕,將荊州守軍悉數調往襄樊前線。



之後便是東吳將領呂蒙和陸遜率軍偷襲荊州,將士兵化妝成白衣商人,藏在船中,偷偷上岸後,拿下了關羽設在長江邊的崗哨,東吳軍隊便兵臨時城下。

呂蒙先是派出虞翻勸降了駐守在公安的傅士仁,然後這個傅士仁隨東吳軍隊一起勸降了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看到傅士仁投降,又因為江陵城中空虛,因此也投降了呂蒙,呂蒙就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南郡要地公安及江陵。



控制了公安及江陵之後,東吳軍隊也沒有閒著,陸遜率軍繼續沿長江西進攻打宜都、夷陵、秭歸,一直打到與蜀漢交界的巫山地區,控制了整個荊州三郡原關羽所屬的地盤,同時也切斷了關羽逃回益州的後路。

同時身在江陵城的呂蒙採用攻心計,嚴肅軍紀,善待江陵軍民百姓,讓一切生產生活如故,並善待關羽派到江陵打聽消息的使者。



而在襄樊前線,曹操將東吳軍隊偷襲荊州的消息同時通知了關羽軍隊和被關羽圍城幾個月之久的曹仁軍隊,關羽軍心渙散,被魏將徐晃擊敗,關羽開始撤軍逃往荊州,在逃往荊州的路途上,不斷地派出使者到江陵城打聽消息,結果使者聽到的都是東吳善待江陵百姓的消息。

江陵是荊州的治所,關羽的荊州軍家屬全部在江陵城或公安城,這樣一來,關羽手下的士兵全部無心戀戰,在關羽從襄樊撤軍一路南下的過程中,近五萬荊州軍大部分逃到江陵投靠東吳,只剩下數百人隨關羽來到麥城。



之後便是關羽敗走麥城,在逃亡過程中,被東吳軍隊俘虜並殺害。

以上便是東吳軍隊白衣渡江偷襲荊州的大概全過程,關羽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丟了荊州三郡。

從這一個完整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關羽丟失荊州的重要原因就是東吳軍隊的偷襲,固然有關羽大意受到呂蒙和陸遜矇蔽的原因,也有蜀漢將領傅士仁和糜芳不戰而降的緣故,可以這麼說,正是由於傅士仁和糜芳不戰而降,直接導致呂蒙兵不血刃佔領了荊州,傅士仁和糜芳也是罪魁禍首。



退一萬步講,如果傅士仁和糜芳不投降,堅守城池,東吳軍隊根本就沒這麼容易拿下公安和江陵,拿不下公安和江陵,呂蒙就沒有辦法施展攻心計,動搖關羽的軍心,那麼關羽手下的數萬荊州軍就不會這麼容易崩潰。

再說了,如果傅士仁和糜芳堅守城池能等到關羽率軍前來,那麼荊州也沒這麼容易被東吳奪取,即使等不到關羽前來,只要堅守城池不降,東吳就得攻城,攻城就有傷亡,有傷亡就不可能讓呂蒙施展攻心計,也就沒這麼容易讓數萬荊州軍軍心盡失,反而會激起荊州軍同仇敵愾的心理,那樣的話,就是雙方的一場惡戰,呂蒙和陸遜能不能拿下荊州還真不一定。



就算東吳依靠軍力強大強攻荊州,也會為關羽南下救援爭取時間,只要關羽能及時趕到荊州,東吳軍隊還真不一定能順利拿下荊州,而且只要公安和江陵抵抗了,那麼荊州其他地方也不會輕易投降,東吳也不可能輕易奪取整個荊州三郡。

回到題目,如果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能守住荊州嗎?

如果是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那麼關羽如果發動襄樊之戰,當然是諸葛亮在後方鎮守江陵城,如果是諸葛亮鎮守,是不會讓關羽調走全部的荊州守軍的,就算是關羽真的調走了守軍,諸葛亮鎮守江陵城,也根本不會投降。



江陵城是三國時期的一座重要城池,是當時荊州最重的城池和治所,經過多年的治理,江陵城是一座堅城,呂蒙及陸遜等人如果要攻城,是沒有這麼容易的,當年周瑜攻打江陵城,都打了一年多了,就是因為江陵城城防堅固。

只要諸葛亮不投降,堅守城池,固守待援,就能為關羽南下爭取時間,只要江陵城還在諸葛亮手中,關羽手下的數萬荊州軍是不會這麼容易就渙散及投降東吳的,都是因為家屬在江陵城,所以保住了江陵城,就是保住荊州軍的軍心。


即使東吳將江陵城團團圍住,越過江陵城攻打西邊的宜都、夷陵和秭歸,也是冒著很多的風險,一旦關羽回到荊州,就有切斷東吳西邊軍隊的可能,如果蜀漢再從益州或者上庸派出援軍就有可能,那麼東吳軍隊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所以江陵城的爭奪是重中之重,誰佔領江陵城,誰就能控制整個荊州三郡,有諸葛亮在,估計東吳軍隊是沒有這個希望的,一旦諸葛亮爭取了時間,關羽及時趕到江陵城,那就是雙方一場撕皮臉面的大戰,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而江陵城在誰手中,誰就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果是諸葛亮,那麼就一定能守住,就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守住江陵城是不成問題,只要不投降就行。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如果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否守住?

從最開始,當劉備入川時,同時留下了劉備集團當中當時最厲害的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共守荊州。證明荊州這個四戰之地,光憑一兩個人是根本守不住的。

無奈,隨劉備入川的一批人,龐統、黃忠、魏延等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厲害。半道還把部隊的大腦龐統給弄沒了。沒辦法之下,只能從荊州搬來救兵,諸葛亮、張飛、趙雲率兵西進支援劉備,獨留關羽守荊州,實為下策。

那麼,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守的住嗎?我認為不能,不是因為能力問題,而是因為關羽的性格缺陷和地位問題。

  • 關羽的性格: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陳亮: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

關羽因為出生原因,一直看不起讀書人,和士大夫階層也是格格不入。而諸葛亮的家族可是三國有名的望族,正是關羽看不起的那一類人之一。《三國演義》因為是美化了諸葛亮和關羽,淡化了他們之間的階級矛盾,而實際的三國曆史,估計諸葛亮是指揮不動關羽的。所以要他們兩配合,跟關羽和馬良配合差不了太多。

  • 地位:

在劉備稱帝之前,諸葛亮的官職最高是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而關羽實際是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一方諸侯,總理荊州一切軍政事務。所以,在諸葛亮當上丞相之前,地位一直在關羽之下。如果把諸葛亮留在荊州,諸葛亮也沒法指揮關羽,只能是哄著關羽,就像關羽要找馬超單挑,諸葛亮只能哄這一樣。

基於以上倆個原因,本人認為讓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將帥不同心,是不可能守住的。

那有沒有能夠守得住的呢?我有一個方案建議:

  1. 西進支援劉備時,讓關羽率領他那一夥去,如關平、周倉等,我認為關羽的能力掃平劉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裡還有法正不是麼?再加上黃忠、魏延等。可能過程會艱難一點,但最終結果應該是一樣的。而荊州留下諸葛亮、張飛、趙雲三個主要負責人。那才是固若金湯。

  • 諸葛亮:足智多謀,政治能力強,是統戰的一把好手,再加上馬良這個統一戰線的高手,足夠可以應付一切政治上的陰謀詭計。
  • 張飛:萬人敵、位列武廟64將之一,能夠打敗張合,證明張飛的軍事水平絕對是三國中有數的,比魏國五子良將要高那麼一點。而張飛的性格正好與關羽相反,善於與士大夫階層結交,張飛這種人的性格特點就是崇拜強者,只要你比他強,他對你服服帖帖,言聽計從。這樣諸葛亮就能夠很好地指揮張飛。
  • 趙雲:趙雲和諸葛亮有共同的革命理想,那就是興復漢室。而趙雲是一個標準的軍人,武藝高強、執行力在三國是數一數二的。為革命,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也是數一數二的。陳壽稱讚趙雲
“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灌、滕是誰呢?把黃忠、趙雲比作他倆,是貶義嗎?

由此可見陳老師把趙雲比作灌、滕,證明趙雲是文武雙全的大將之才。而不是許褚、典韋那樣的莽夫。


所以假如當時,留下諸葛亮、張飛、趙雲同守荊州、而派關羽去支援劉備才是上上之選,荊州固然可以固若金湯,關羽在劉備的眼皮底下,也不會出啥簍子。

也許蜀漢興復漢室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