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各地彩禮規定出臺了,後辦婚禮的人吃虧咋辦,談談您的看法

認為:隨禮是親戚朋友之間的友好往來,是親戚朋友遇到大事時的友好幫助,也是大家相互捧場,祝賀的一種形式。那家親戚嫁女、那個朋友娶媳婦,遇到這些事都要大量用錢,由於儲蓄不夠,親朋好友就以隨禮這種方式進行幫助,以解燃眉之急。這種相互幫助的好傳統本應值得稱頌,可現在卻變味了。大多數人把隨禮變成了一個獲取暴利的工具。今天生日大辦,明天孩子上學大辦,後天搬進新房大辦,巧立名目,變著花樣地請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圈錢。大家的面子觀念都很強,都不願比別人差,就助長了“請客”這個新生事物的瘋狂生長。禮金從80年代的一元兩元變成了現在的一百兩百,甚至於一千兩千,更有甚者上萬元。請客之風在中國大地上就這樣無休止地循環演繹著,大家苦不堪言。

各地彩禮規定出臺了,後辦婚禮的人吃虧咋辦,談談您的看法

吃虧不一定是福有可能是生活的改善

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最怕的就是國慶節前接到朋友的電話,春節的電話。為什麼呢?就是對方熱情的邀請下,自己將會出現在某一個人的婚禮上。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月的工資能夠嗎?肯定是不夠的。除去自己的吃喝以及花銷,那麼大部分的錢都是用來隨份子的,而這一點就會讓你的生活計劃一下子發生變化。而在變化的背後就隱藏這我們不可小看的動機。

各地彩禮規定出臺了,後辦婚禮的人吃虧咋辦,談談您的看法

現在彩禮出臺相關規定,很多省份都有明確規定結婚一切從簡,彩禮不能太高。但是政策是這樣,規定的大多是體制人員,農村地區還是天高皇帝遠的,再過幾十年估計還是這樣。這麼個規定男方是樂意了,那女方家長不同意。女方收了錢,男方還能去舉報不成。一般出現彩禮的事男方也只能去跟女方商量,拿政策說事這婚姻很快就會談黃了。

這彩禮的東西都要靠兩家商量,一方不同意就沒戲。第三方插手即便是法律估計也管不到,人傢俬下解決,沒人知道,儘管彩禮高,男方也會勒緊褲帶。除非這婚姻真沒戲才會使用明文規定。

各地彩禮規定出臺了,後辦婚禮的人吃虧咋辦,談談您的看法

至於說到彩禮,我們這裡叫“離娘費”,各地叫法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了向男方要錢。我認為不要把嫁女當搖錢樹,更不能把女兒當商品買賣。男方娶的是有感情的老婆,不是拿錢去買無情的商品。男女雙方有了真感情,才能談婚論嫁組成一個新的家庭。那些準岳父岳母們,你們也想你的女兒女婿今後過得幸福吧!如果說在結婚時就因為你們獅子大開口而造成婚後的貧困,你們是不是就如願了呢?應該不是你們的初衷吧!你們養女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和錢財,難道人家養兒子就不是?只有將心比心,一家子人不說兩家話,任何事情都會圓滿解決,大家說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