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江西撫州這個地方為啥能被稱作"才子之鄉"?

子男雙封爵,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記述,是撫州臨川才子湧現的生動寫照。撫州之所以被稱為"才子之鄉",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在歷史上,撫州的教育成就也是無比輝煌。

江西撫州這個地方為啥能被稱作

教育事業

撫州的教育事業長盛不衰。宋代全國書院僅400餘所,撫州就有40多所,佔1/10強。自宋至清,江西共有進士10553名,其中,撫州就有2450名,約佔全省總數的23%。千餘年間,"地無城鄉,家無貧富,詩書之聲,盡室皆然"。民國時期雖然戰亂頻發,許多學校輾轉遷徙而師生不散,學風不衰。歷代相襲的尊師重教風氣,使得撫州教育至今仍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江西撫州這個地方為啥能被稱作

臨川才子

"名儒鉅公,彬彬輩出,不可勝數","臨川才子"是"臨川文化"的得意之筆。自古以來,臨川才子之多向為世人矚目。"臨川文化"區內樂安"千年古村"的"子男雙封爵,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記述,就是臨川才子湧現的生動寫照。

江西撫州這個地方為啥能被稱作

據有關資料統計,自宋而清,僅臨川(撫州)進士及第者2000餘人,湧現了舉世矚目的才子群體。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晏幾道、陸象山、樂史、、、謝過、李覯、、、、、陳自明、危素、蔡上翔、吳與弼、、陳彭年、、鄧茂七、徐奮鵬、陳際泰、、、艾南英、、歐陽竟無等等,就是臨川(撫州)古代才子群體中的佼佼者。 

近代尚學風依舊濃厚

近、現代史上,撫州的政界要員、科技名流、文壇巨匠、音樂明星、留學博士同樣各領風騷。黃祿祥、饒毓泰、周建屏、趙醒儂、傅烈、遊國恩、肖滌非、舒同、、盛中國、盛中華等,都是撫州人氏。他們超群拔萃,卓有成就,為豐富和推動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江西撫州這個地方為啥能被稱作

"才鄉代有才子出","臨川神童今朝多"。從1977年至1993年,全市各類學校為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58415名,其中少年大學生147人,僅撫州一中、二中被錄取的少年大學生就有62人,在國外留學20人。每年考取人數佔江西省錄取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二,可謂"三分天下"在臨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