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關於“溼氣”一說,您相信嗎?為什麼?

小米之家家之小米


“溼氣”一說來源於傳統中醫學,現代醫學的確是不存在的說法,不過中醫學上的溼氣這種狀態還是描述得挺惟妙惟肖的,我個人還是相信的。“溼”這個狀態在中醫學上來說就是身體的水溼調節出了問題,如果掉進水坑再爬起來起來大家都會覺得好像被水拖住一樣,身體沉重,行動變得困難緩慢,中醫上也正是如此,“溼邪”是描述溼氣的說法,如果身體有溼邪的話,就會出現“停滯”、“粘膩”、“遲緩”的狀態。所以中醫上說有溼氣的人可能會有精神欠佳,行動遲緩,特別是起床後感覺身體像灌了鉛似的沉重,懶於行動;食物更容易停滯在中部,不進脾胃運化,總會覺得沒吃多少就感覺吃飽了,肚子總脹脹的,儘管這樣還容易長胖,進餐體驗極差。中醫學是一種經驗醫學,也是一種根據自然的生命順應出的醫學,這些描述的確很符合溼氣的感覺,所以還是值得肯定的。

中醫上還有“五行”的說法,一般溼氣重會和“脾虛”聯繫起來,而脾臟在五行上屬“土”,水來土掩,所以土是可以制約水的存在,脾臟健康的人一般不會出現溼氣重的情況,因為脾臟像一個堤壩一樣,能夠阻擋水溼叨擾身體,一旦脾臟虛了,堤壩一垮,自然水溼又會開始作祟了。脾臟雖然是身體的最大淋巴系統,起到免疫功能,同時它也承擔一個“養分分配”的作用,把消化得來的養分分到它們各自要去的地方,像一個快遞中轉站,脾臟有了問題,意味著身體的運化出問題,比如我們吃食物消化來的養分不知道分配到哪去,滯留在“中焦”,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所以才會出現前文說到的肚子總覺得脹,吃東西吃不多,總沒胃口,還容易發胖。滯留的精微(食物消化的食糜、養分等物質在中醫上的說法)化溼,讓身體的水溼難以調節。如果脾臟好,運化佳,水溼不會莫名而來,身體通常,胃口也好了,做事也有精氣神了,這樣的說法也的確符合解釋,讓人信服。

另外,五行上心臟屬火,而火能“生土”,也就是說,心臟對於脾臟來說是一個摯友,能幫助它提高健康,想要脾臟健康,加強運化,那麼心臟的鍛鍊是不可少的。心肺功能的鍛鍊有助提高心臟泵血,心肺功能的提高能增加基礎代謝能力,代謝能力快則食物的消化能力也能提高,脾臟運化能力加強。中醫學上:心火能蒸騰水溼減輕水溼壓力,腎臟(屬水,代謝水液)水液蒸騰溫潤脾臟,對脾臟也是有利的。所以適當的鍛鍊有助提高心肺功能,有助健脾。我們的脾臟虛弱還歸功於日常飲食的不節制,暴飲暴食,高油高脂高糖飲食,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增加脾臟負荷,長期如此脾臟被削弱,自然消化能力下降,食慾降低,肚子總覺得鼓脹不化。所以中醫上也說暴飲暴食飲食不節也會生溼。


只有營養師知道


我本人就是溼氣很重,睡覺愛流口水,臉色還特別不好,在一位熟人介紹下去看了看中醫,中醫說是脾虛,在中醫的建議下開始喝中藥,第一次就喝了10付,我的體質對中藥吸收特別好,才喝了幾付就明顯感覺臉色好了很多,後來沒堅持喝下去,過了幾個月又感覺不行了,再次找中醫又堅持喝了20付,喝中醫期間明顯感覺好了很多,都說我氣色變好了,這過去半年了,等疫情結束了打算再去找中醫調理下,我還是挺相信中醫的。


苗小曼兒


關於“溼氣”一說,您相信嗎?為什麼?

溼氣是這麼多年來,想必大家聽的最多的詞語,在中醫裡面,它是存在的,但是很不幸地被各種為了利益的不法分子打著“祛溼”的幌子招搖撞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在中醫裡面,溼氣分為外溼和內溼,但是我們其實大部分溼氣都是源於內溼,因為我們人體內津液的代謝出現了問題,運化功能下降後,多餘的水分不能及時地排出體外,就會導致這些水溼停留在我們人體的皮膚,臟器,孔竅還有三焦之中。

溼氣都會引起哪些症狀呢?

整日睏倦不安,身上愛出油,睡覺易流口水,平時大便十分不順暢,大便不成型,有些還會表現為前硬後軟的情形。

我們還可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溼氣?

齒痕舌:溼氣旺盛,我們最直接的感官就是舌頭,會表現為舌邊齒痕重,同時舌頭比較胖大。所以舌頭有齒痕是脾虛比較典型的一個特徵。溼氣重可以適當服用一些祛溼中成藥,比如參苓白朮丸,人參健脾丸等。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對於溼氣,我本人還是比較信服的,不然怎麼解釋為什麼會有齒痕舌的存在呢?

溼氣的來歷可有一段歷史了,祛溼的中藥也有很多,這些都能從一定程度上證明溼氣確實存在,也確實挺難調理的。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溼氣最明顯的症狀很難解釋



很多人認為溼氣是虛無縹緲的,但其實溼氣最明顯的症狀就可以解釋何為溼氣。

溼氣最明顯的症狀為齒痕舌以及長期大便不成型。

其中齒痕舌的原因是溼氣容易在舌頭處聚集,而水分增多會導致舌頭腫脹,擠壓牙齒以後,就會形成齒痕。

另外溼氣容易在腸道處聚集,會影響腸道對水分的吸收,導致糞便不幹燥,不成型。

溼氣很難根治



溼氣也叫做溼邪,意思比較邪門。主要是因為溼氣很難根治,需要長久的保持調理才可以。

溼氣的成因和脾虛有關,脾主運化,運送水谷精微,這水指的就水溼。當脾虛以後,水分容易在體內聚集,去除溼氣就顯得格外困難。

治療溼氣需要堅持不懈,選擇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以後,堅持一個月以上,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改變。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中國人喜歡說“溼氣”。下面這些話相信你不止聽過10個人和你說過:


頭髮油膩,脫髮是因為溼氣重

肥胖,長痘,滿臉油是因為溼氣重

口乾,口苦,口臭是因為溼氣重

甚至還有的把強直,紅斑狼瘡這些風溼免疫疾病都歸咎於體內的”溼氣“!


加上在各種廣告的轟炸下,一碗紅豆薏米粥,就成了祛溼養顏的標配。很多人都會給自己祛溼。。。


所以,溼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是否真的存在?


“溼氣”,其實是中醫的說法。它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與化學元素生物細菌不一樣,可以指洗澡完身上水珠沒擦乾,也可以指居住環境非常的潮溼


中醫理論中將得病的原因分為外感六淫與內傷七情。而外感六淫具體的是“風、寒、暑、溼、燥、火”,是指從自然界天氣對人體的六種具體的影響,也就是六種“邪氣”。而“溼邪”是其中一種,溼邪分為外溼和內溼,兩者常常相互影響。


從外溼上說要有潮溼的氣候或者居住環境做外因,內溼裡要有脾虛不能運化做內因,才能在身體裡釀生溼邪。在今天秦嶺淮河以北的中國,多數時節還是以乾燥為主,一年中潮溼悶熱的天氣也就兩三個月。今天我們居住環境要比古人好的不知道多少,幾乎很難再見到因為居住潮溼而感受溼邪的病人。飲食上,今天的人們飲食的精細程度遠勝於古人。因此脾胃運化的負擔小於古人,更多的營養也能滋養脾胃的精氣。


但是,多飲酒、多喝冷飲、多吃高脂肪的食物確實是容易形成溼困脾胃的情況。但這種患者群多是年輕人,並不廣泛的存在於中老年人中。


風溼健康天下


"溼氣"一詞,是中醫理論六淫邪氣之一,醫者通過望舌苔、面色,診脈,問病史,聞氣味等中醫手段能夠判斷一個人是否被溼氣纏繞。

有一些從事健康管理的非醫學從事者,他們通過拔罐,根據灌印判斷溼氣,但很多這樣的從事者往往經過幾天的培訓上崗,他們未必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溼氣就妄下定論。其實“溼氣”一說是很嚴謹的,是有特定舌苔、脈象反應的,並不像非醫學從事者說的那樣,通過拔罐出現深印就是溼氣重。那麼什麼是溼氣?溼氣反應在人體有哪些表現呢?

何為溼氣?

溼氣是具有粘滯、重濁、趨下且易阻礙人體氣機的六淫邪氣之一。一般久居溼地、涉水淋雨之人最易被溼邪困擾,一旦溼氣久困,則纏綿難愈。

溼氣反應在人體有哪些表現?

溼氣阻上:溼氣侵襲頭面等部,容易出現頭重如裹、昏沉嗜睡、眼鼻等分泌物增多,頭、背、前胸等部位遍發溼疹。

溼氣阻中:溼氣阻遏中焦,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口臭、食慾減退等症狀。

溼氣下注:可出現裡急後重、大便臭穢粘膩等症狀。男性可出現陰囊潮溼、尿頻、尿急等症狀,女性可出現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等疾病。

除溼是一個很重大的工程,中醫除溼分為中藥、拔罐、艾灸等治療方法。中藥方面,臨床上中醫除溼分為溫化寒溼、燥溼、利溼、滲溼等治法,比如藿香正氣散、平胃散、龍膽瀉肝湯、三仁湯等都是常用的除溼之劑。切記拔罐時不可在溼盛之地行之,比如澡堂、下雨天,艾灸適合寒溼之體,對於溼熱體質者,不建議艾灸。另外,平時還可通過食療長期抗溼,比如紅豆薏米湯、冬瓜湯、南瓜湯、鯽魚湯等。

溼氣對於非中醫者來說,像是天方夜譚,但經過時間的沉澱,慢慢被證明其存在。中醫來看,溼邪可單獨致病,亦可夾雜致病,比如風溼、寒溼、溼熱、暑溼等,其中溼熱證的研究較多,與西醫所說的炎症類似。


男科王傳航教授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最新健康養生知識。如果您有中醫養生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在下放評論,我們醫生每天下班後集中再一個時間在和大家交流。

為什麼會有溼氣

1、內在原因: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胃功能出現異常,水溼運化就會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溼。影響脾胃功能的原因有很多,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過油過鹹等等這些都在傷害腸胃,長久下去就會使體內溼氣堆積,影響健康。

2、外在原因:如果經常淋雨、穿半乾衣服、頭髮不吹乾、著涼、居住環境過於潮溼,這些都會讓你染上溼邪。

不是什麼溼都叫“大溼”,看看你有資格晉級麼:

殿堂級大溼:

面部:浮腫;每當早起臉面或者眼皮都會變的豐滿性感。

腿腳:浮腫;每到晚上都覺靴子變小腿脹、或腳踝總有很深的襪印;手腳冒汗;腳氣。  

皮膚:皮膚瘙癢;溼疹。

口舌:舌苔黃膩;睡覺流口水,說話唾沫星子漫天飛。 

四肢:身體常沉重痠痛,關節炎。

如何祛溼?

1、背部刮痧,散熱祛溼

容易受風的部位通常是人體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區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祛溼。

具體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欖油以起到潤滑作用,從背部沿脊柱從上往下單向地刮,再沿著距離脊柱1.5寸寬的地方從上往下刮,然後再選擇距離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樣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個區域刮5-8下即可。

2、艾灸養生,祛溼補陽

艾灸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祛溼。

艾灸取穴

1.關元穴:

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

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療30分鐘。

3.中脘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

5.豐隆穴:

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儀灸30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溼。

6.解溪穴:

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溼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幸福生活健康佰年


關於溼氣一說,如果是一箇中醫,都知道中醫中的‘脾主溼’的基本知識,所以,在診斷疾病時就會重視‘溼’的這一病因,比如風溼,溼熱而對症治療。但是,如果不明白這一基礎,則會因為這個所謂的‘溼氣’,既化驗不出,又檢測不到,用科學的技術拍片等等也拍不出來,純粹就是胡說八道了,當然,也就不會相信了,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各人的看法不同而已。


證悟5003


發熱了,用體溫計可以測量,受溼了,測量人體溼氣的測溼計還沒有出現。在中醫學裡,溼氣是病因學的六淫之一。溼分內溼與外溼。外溼是因趟水雨淋,感受霧露,久居潮溼之地所致。內溼多由過食生冷,脾胃受寒,不能運化津液所造成的。溼氣的表現為,頭懵重如裹,胸悶不飢,四肢困重,舌苔白膩等。溼氣的存在,沒有影響到血液的變化,沒有影響到五臟六腑實質性的改變,好比一個銅器,完好無損,只是外面生了銅鏽。西醫利用儀器測不出來,也說不清他是什麼病。祖國醫學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和研究。漢代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裡立有防己黃芪湯,麻杏薏甘湯,是專治溼氣藥方。清代醫家薛生白,著有《溼熱病篇》,是對溼病的專論。溼氣的論述與治療,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能利用現代的高科技,研製出測量人體的溼度計,燥度計,寒度計,用於中醫的診斷,那將是對中醫學的一大突破。


為人排憂解難


天無溼氣雨露不生,地無溼氣寸草不長,人無溼氣就是乾屍。溼氣養人超標就害人。當今大拿溼氣作文章,不可取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