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香港牛杂怎么制作的?

岁月神偷124068203


牛杂是香港享有盛名的小吃之一,深受着香港市民的喜爱,也让许多到过香港旅游的游客至今念念不忘。



据说,香港牛杂历史悠久,在爷爷奶奶年轻的那时代,牛杂曾经是有钱人嫌弃内脏,是贫穷人家补充营养和力气的便宜肉类,到了六七十年代,几乎每条街都有手推铁皮车的牛杂摊,牛杂演变成香港的街头小吃。


香港牛杂一般都有牛肺、牛肚、牛筋、牛百叶、牛膀、大肠、粉肠等。把这些内脏用高汤煨出来,吃起来嚼劲十足,特有嚼头,一碗便宜的牛杂能吃到好几个不同的内脏部位,品尝着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滋味和质感,口感相当丰富,这也是香港牛杂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香港牛杂的做法:

1.将买来新鲜牛骨头牛杂分开,牛骨头先 下锅小火炖煮1个多小时。



2.炖牛骨汤的同时把所有牛杂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煮去血水捞起备用。

3.将准备好的卤料(桂皮、八角、香叶、花椒、辣椒、小茴香,南姜、蒜头等)装入过滤隔纱袋。


4.牛骨汤炖好,把牛骨头捞掉。将牛杂、卤料包放入牛骨汤里,加入适量的盐、料酒、花生酱一起慢火炖煮2—3个多小时 ,直到牛杂煮熟煮软,牛味浓郁就可以了。

5.出锅,切小块,装盘淋上自己喜欢的酱料(辣椒酱、番茄酱、沙茶酱)洒点香菜。


小庄来说食


香港曾经与大陆分离,所以包括食物在内的很多事物,都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港式饮食文化。如同遍布广州各大繁华商圈的牛杂店,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也有一种香味扑鼻的小吃——港式牛杂。

那么,港式牛杂应该怎么做呢?

原料:牛杂(牛心、牛肝、牛肚、牛肠、牛百叶、牛肺)、白萝卜、盐、白酒、白糖、老抽。

香料包:八角茴香、三奈、白胡椒、小茴香、砂仁、花椒、白芷、陈皮、草果、木香、肉蒄、丁香、肉桂、高良姜、干姜。

做法:

1、将牛杂洗净,按个人喜好切成条状或块状。

2、用能够淹没牛杂的水进行蒸煮,然后再把牛杂捞出洗净。

3、用盐、少许老抽、少许蚝油等味料,腌制牛杂30分钟。

4、将腌好的牛杂放进砂锅,加适量水后用大火把水烧开,并把包好的料包一起放入。

5、用小火慢慢炖熬,熬至牛杂软烂时,放入白萝卜。

6、继续用小火慢熬,让萝卜吸收肉的香味,同时也让牛杂吸收萝卜的鲜味,煮至萝卜软烂入味即可。


健识局


香港牛腩,我觉得九记牛腩更好吃。

先了解下“香港牛杂”的前生今世。香港自古是个海港,没有畜牧业,享有盛名的小吃牛杂一定是舶来品。没错,早年从广州流传过去的,还在广州的时候,最早本名叫做“牛香”,后来被当地百姓叫顺了口,成了“城隍庙牛杂”了。

坊间很多个牛杂起源的传说故事,有几点可以相信:①牛杂最早出现在清朝,到清末民初已经盛行;②发祥地点在广州,无论是老西关,还是城隍庙,确定起源在回民集中居住区;③发明人是回民,当时的外来户,名字叫阿德。阿德初到广州,一无所有,在老西关看到全都是卖牛肉熟食的摊点店铺,他就琢磨着收取他们的牛下水,反正都是丢弃物,多少给点钱。然后住下来,搞个小摊位,做起卤水牛杂,取名“牛香”,以示和周围牛肉店铺的区别。没想到吃惯牛肉的食客们感到很新鲜,都来捧场吃牛杂,一时间捧红了这道小吃牛香。

因为早间营业地方窄小,食客们只能端着碗站着吃,就此成了吃牛杂的标配模式,再有身份的人,吃牛杂都得站着,摊位也不摆凳子。到了清末民初,这道小吃在广东已经非常普遍了,自然的传到香港。一直的兴盛到如今。中间出过断档,三年自然灾害搞得没了原材料,牛杂灭迹。是到香港回归,这道小吃也跟着回到广州,立马唤起广州人的记忆,再次迅速蹿红,牛杂摊点店面布满广州城。此时的牛杂还是原模原样,只是名字变了,成“香港牛杂”。

由此知道香港牛杂本来就是一道家常小吃,不管多少做法、配方,家里一样做的来,一样的简单好做。按着传统的烹调,三步即成:①肉市上买来多几种牛杂,肚肠肝肺全活最好,起码五种以上。洗干净深焯水后再彻底清洗,不要切开小块;②香料包基本要有八角草果桂皮丁香甘草香叶,水泡二十几分钟。然后起炒锅,热油爆香葱姜蒜和面酱,烹白酒加水下香料包和牛杂;③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炖到牛杂软熟就好了。吃的时候不动刀,用剪子绞成小块,浇上卤汁就可以吃了。卤汁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制。

原料:牛杂(牛心、牛肝、牛肚、牛肠、牛百叶、牛肺)、白萝卜、盐、白酒、白糖、老抽。

香料包:八角茴香、三奈、白胡椒、小茴香、砂仁、花椒、白芷、陈皮、草果、木香、肉蒄、丁香、肉桂、高良姜、干姜。

做法:

1、将牛杂洗净,按个人喜好切成条状或块状。

2、用能够淹没牛杂的水进行蒸煮,然后再把牛杂捞出洗净。

3、用盐、少许老抽、少许蚝油等味料,腌制牛杂30分钟。

4、将腌好的牛杂放进砂锅,加适量水后用大火把水烧开,并把包好的料包一起放入。

5、用小火慢慢炖熬,熬至牛杂软烂时,放入白萝卜。

6、继续用小火慢熬,让萝卜吸收肉的香味,同时也让牛杂吸收萝卜的鲜味,煮至萝卜软烂入味即可。






用户5813792532


在很多港片里面好像就经常能看到牛杂的“身影”,而香港牛杂跟广式的萝卜牛杂其实就是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不同地方不同叫法,口味上些许区别罢了。而我住的地方不远处在年前就新开了一家牛杂铺子,滋味算不上多么顶级,但是街边小店来讲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有的时候赶上遇到不错的食材,我也会买一些自己回家炖个牛杂,也可以用来佐个粉或者面之类的。

牛杂的做法也不是多么复杂、高深,不然的话也不会以街边小店、推车档为主要存在的形式了。要做的好吃重点就在于①真材实料;②干净卫生;③多做多调整。能做到这几点,基本上就能炖出不错的牛杂了,至于风味这个问题是没办法统一的,不可能所有人的口味喜好都一样。

首先说用料。牛杂虽然就是下水,但是普遍价格还是不便宜的,混合的下杂牛心、牛肠、牛肚等差不多都在20块钱一斤上下了,至于毛肚之类的上杂就更贵不少了。所以不要小看一碗由牛心、牛肝、毛肚、牛肠、牛腩、牛肺之类的东西混煮出来的东西,成本也是不低的。还有一些不太多见的分类,比如沙瓜、腩青、脆喉之类的,可能一些特别喜食牛杂的饕客会多了解一些吧。

牛杂的醇厚、奇妙香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这多种牛类食材的混合,如果店家在主料上“打马虎眼”,弄太多了牛肺之类的便宜东西,这个味道自然就不对劲,所以真材实料是首要条件。

其次就是牛杂的清洗去味要彻底,毕竟这个美食的主要材料就是这些异味比较重的内脏。方法跟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做猪肚鸡处理猪肚差不多,只不过牛杂种类多,更繁琐一些。我们要先用大量水浸泡让牛杂内部血水尽量排出,然后用小苏打搓洗至少两遍,接下来换食盐和面粉搓洗,基本上就能去除绝大部分异味。最后可以用葱、姜、花椒、酒、茶叶来给牛杂焯水,不同于肉类容易失去水分和口感,牛杂可以焯水的时候汆的稍微彻底一点。经过这样耐心、细致的处理,基本上牛杂就干净而无异味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炖煮了,所用辛香料是各家有各家的组合,除了必有的生姜之外,我一般会用草果、香叶、桂皮、八角,以及非常少量的丁香和甘草。也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中药材,比如熟地、川芎等,但是用量一定要少一些,全加一起不要超过牛杂1%,不然的炖煮出来跟一锅中药似得,完全没有牛杂香气了。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好是使用牛骨熬煮出来的高汤来炖煮,重要才会汤味醇厚浓郁。萝卜这个常驻配菜推荐至少在炖煮40分钟以后再加入进去,这个时候牛杂已经吸收了不少料味,汤里的肉味、料味也基本稳定,萝卜放进去才比较合适。

简单的说下流程:

  1. 牛杂买回来浸泡、搓洗、清洗干净、然后焯水处理,尽量心、肝、百叶、肠、筋、腩等齐全一点,这样合煮出来的滋味更醇厚;
  2. 接来下用一点老抽、加上适量的生抽、盐、糖给牛杂抓匀腌渍大约1个小时左右,然后把腌好的牛杂放入炖锅,加牛骨高汤或者水大火煮;
  3. 草果、桂皮之类的上面推荐的香料用清水先冲洗、浸泡几分钟,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炖锅里,调味料中记得要加入柱候酱,其他的基本调味就看自己的口味吧;
  4. 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炖煮40分钟到1小时左右,开盖放入萝卜块,再次烧开之后小火炖煮到萝卜熟透入味,基本就完成了。

以上就是这次关于牛杂的分享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其实就是准备工作繁琐了一点,真正做起来并不难。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说起牛杂,壹周君就想冲出去买一碗大快朵颐。

去过几次香港,对于港式牛杂真是爱死了。要说牛杂如何吸引人,就在于一个字:“杂”。牛杂不是庙堂之高物,却是城市普通凡人大热的美食。人人都爱它那种嚼劲,因为被煨煮得烂熟易被身体吸收,富有蛋白质,对身体有诸多滋补作用,虽不是结结实实的肉,但却有汤有水有萝卜有鲜味有杂块七七八八,一碗吃下肚,满足得很。

听美食家说,牛杂其实学问很多哦,首先,在用料上,牛杂就根据不同部位,分为上杂和下杂,牛腩妥妥的是上杂,而牛百叶、牛肝、牛相连等,也是为上杂。

港式牛杂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小小一碗,什么都可以吃到。一般一碗里面会装有牛肺、牛肚、小肠、大肠,如果你想吃特殊部位的,比如牛胃,腩青,这些估计要靠碰,或者有些老牌子它也会有,比如犇驰牛杂,能够找到。一碗牛杂粉不贵,但是能吃到好几个内脏,口味有层次很丰富,也有港式饮食兼容并蓄的文化在里面。

牛杂好吃,全靠那卤制的汤底,一般来说,都是牛骨汤地,鲜味进得牛杂中,因为长时间煨煮,牛杂非常入味,软熟适中。其中,牛肠,牛香味十足,软烂又带有一点嚼头;牛肺,切制小块,毫无腥气又十分入味。牛肚是超柔靱,牛腩又香又软,萝卜其实最入口,带着肉汁的鲜美汁水。不管你是白领还是摊贩,还是高管达人,都抵不住这一碗的诱惑,吃个劲头十足。

港式牛杂,有的就是在高楼背后的小巷子里摆摊子兜售,一份一碗,各种部分都有,有的萝卜打底,有的还有豆腐,买了就走,边走边吃,有点像下午茶。有的是正经铺子,每次去都等位,老板把灶台被分为几个隔断,上面有很多大锅,里面都分别装有牛肠、牛腩、牛肚、牛丸、鱼蛋等等。客人点单之后,老板就把舀入一份牛杂,放入牛骨汤中再次烫熟,再把萝卜剪成小块,放在牛杂上,少不了一份汤料的填入,一碗牛杂就好了。


武汉壹周


大家好,这里是一品美食街,我是街主。关注我,每日为你带来精彩的美食内容。

港式牛杂是什么

提起港式牛杂,许多人多一头雾水:港式牛杂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广州的萝卜牛杂啊?其实要这样理解也可以,港式牛杂就是广式的萝卜牛杂的另一种称呼,因为它们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叫法不一样而已。

据说最初的萝卜牛杂是清末民初居住在广州的回族人创造的。因为前所未有而且风味独特,萝卜牛杂成为一种风靡大街小巷的小吃,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小车推着流动贩卖的牛杂档则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特别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几乎每个学校门口都有一档牛杂摊。不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牛的消失,牛杂也随着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再次兴盛起来。

而期间的20多年时间,萝卜牛杂却在香港得以保存下来。等到广府地区的萝卜牛杂在读兴盛起来之时,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便将香港地区的萝卜牛杂称为“港式牛杂”。

港式牛杂的做法

香港曾经与大陆分离,所以他们的美食独具一格,形成了有鲜明特点的港式饮食文化,港式牛杂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实,港式牛杂与广式牛杂很相似,牛杂中都配有萝卜。那么港式牛杂应该怎么做呢?一起跟妈网百科来学习下吧!

原料:牛杂(牛心、牛肝、牛肚、牛肠、牛百叶、牛肺),白萝卜,盐,白酒,白糖,老抽,蚝油

香料包:八角茴香(也就是大料、三奈(也就是沙姜)、白胡椒、小茴香、砂仁、花椒、白芷、陈皮、草果、木香、肉蒄、丁香、肉桂、高良姜、干姜、紫蔻(可不用)

做法: 

1、牛杂洗净切块用盐、少许老抽调色、少许蚝油等味料腌制30-50分钟后,放入油锅爆炒;

2、收水(肉变色时就基本收水了)后放进砂锅,加适量水后放上盐、白酒、白糖、香料等调味品;

3、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熬;

4、熬至牛杂软烂时,把白萝卜洗净切块放入砂锅,继续小火慢熬,让萝卜吸收肉香味,让牛杂吸收萝卜的鲜味,煮至萝卜软烂入味即可停火。

港式牛杂怎么做好吃

港式牛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摆脱了路边小吃的形象,开始登堂入室,走进店铺了。不过对萝卜牛杂有研究的人会发现,有些牌子的港式牛杂鲜香浓甜,余香萦绕,口感适中,不过有些牌子的牛杂总感觉口感欠缺。究竟港式牛杂怎么做才好吃呢?

正宗的港式牛杂美味的关键在于汤底和火候。以八角等香料加上牛骨牛肉熬制,不过香料分量就家家不同,所以煮出来口味也有差别。但一定要是老汤,日日加香料熬制,以保持鲜香浓甜。

此外,萝卜加入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做港式牛杂的时候一定要先放香料和牛杂煮一段时间之后再放萝卜,因为萝卜的吸收能力很强,要是萝卜香料一起放的话,香料的香味都被萝卜吸收了,牛杂就吸收不了了。萝卜后放的另一个好处是牛杂汤基本成型,汤里有肉味和香料味,这时候放萝卜进去吸收的是汤里面的味道,用来做和味用的,这样的汤也就清了。

港式牛杂的营养价值

港式牛杂其实就是萝卜牛杂,因此它的营养价值也是由牛杂跟萝卜构成的,那么,港式牛杂的营养价值究竟有哪些呢?

牛杂的营养价值

牛肚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能补中益气,养脾胃,解毒,用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牛肝为优质完全蛋白质食品,肝因富含优质蛋白、铁、铜及维生素A、B、C等,所以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要物,又具有卓越的补肝明目功能。牛肾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磷、铁、维生素(B1、B2、C、A)、尼克酸等,可以能益精,补益肾气、去湿痹。牛肠富含蛋白质与铜,常吃有利尿消肿,亮发,提高免疫力,健脾,强筋,养阴补虚的功效。牛肺同样含有蛋白质,铁,磷和铜;具有提高免疫力,化痰平喘,补血益气,益肺壮骨的功效。

萝卜的营养价值

白萝卜中含水量较高,并且热量很低,冬季食用可润燥,且不用担心会发胖的胃痛。同时,白萝卜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在给人体补充养分的同时还起到了保护肠胃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港式牛杂怎么去除异味

由于牛杂都是牛的内脏,其中难免会有异味。如果没有事先把这层异味去除,那炖煮出来的牛杂只会让人敬而远之,更别说吃了。有没有一些好方法是可以去除牛杂的异味呢?当然有啦!且看妈网百科一一道来。

彻底地清洗牛杂能很好地去除牛杂的腥味:首先用水把牛杂里面的血水掸出来,然后用食用碱或者小苏打反复多次的搓洗,最少5遍,然后用盐、面粉或淀粉、白醋再反复搓洗直到无异味。

如果清洗过后仍觉得牛杂还有异味,我们可以先将牛杂炒制一遍:冷水下锅,用姜,葱,二锅头、花椒、茶叶、胡椒粉一同下过汆透再清洗干净。

加醋辣椒也不失为一个去除异味的好方法。加醋加辣椒其实可以去除牛杂的异味,但是如果使用这样处理过的牛杂来制作牛杂汤,可能味道会有点怪异,如果想要尝到原汁原味牛杂的亲们可以忽略这个方法。


用户95420305355


港式牛杂

牛腩1000克、牛杂350克、白萝卜1根、香菜20克、桂皮10克、陈皮5克、甘草5克、丁香6克、香叶5个、花椒6克、大料5克、生抽10克、蚝油10克、糖10克、盐若干

详细步骤

1、准备好调料。

2、葱姜蒜如下,调料分两包包好。

3、2000克纯净水加步骤二调料煮调料汤大火烧开小火一小时。

4、萝卜切短段,分开煮烂,锅内下把大米去腥。

5、牛肉和牛杂焯水,煮熟。

6、煮熟后放葱姜,桂皮,大料,花椒熬汤。

7、将牛杂牛肉熬出的汤一半兑到调料汤里,将牛肉牛杂放入汤中,小火半小时。半小时后关火将炖烂的萝卜放入汤中。

8、适量放入葱花。

9、可以放入煮熟河粉,豆泡,面筋放进去,适量调味辣酱做成牛杂河粉全家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0c31ec614531dc46a34ed18763cf433\

奥田集成灶


先了解下“香港牛杂”的前生今世。香港自古是个海港,没有畜牧业,享有盛名的小吃牛杂一定是舶来品。没错,早年从广州流传过去的,还在广州的时候,最早本名叫做“牛香”,后来被当地百姓叫顺了口,成了“城隍庙牛杂”了。

坊间很多个牛杂起源的传说故事,有几点可以相信:①牛杂最早出现在清朝,到清末民初已经盛行;②发祥地点在广州,无论是老西关,还是城隍庙,确定起源在回民集中居住区;③发明人是回民,当时的外来户,名字叫阿德。

阿德初到广州,一无所有,在老西关看到全都是卖牛肉熟食的摊点店铺,他就琢磨着收取他们的牛下水,反正都是丢弃物,多少给点钱。然后住下来,搞个小摊位,做起卤水牛杂,取名“牛香”,以示和周围牛肉店铺的区别。没想到吃惯牛肉的食客们感到很新鲜,都来捧场吃牛杂,一时间捧红了这道小吃牛香。

因为早间营业地方窄小,食客们只能端着碗站着吃,就此成了吃牛杂的标配模式,再有身份的人,吃牛杂都得站着,摊位也不摆凳子。到了清末民初,这道小吃在广东已经非常普遍了,自然的传到香港。一直的兴盛到如今。中间出过断档,三年自然灾害搞得没了原材料,牛杂灭迹。是到香港回归,这道小吃也跟着回到广州,立马唤起广州人的记忆,再次迅速蹿红,牛杂摊点店面布满广州城。此时的牛杂还是原模原样,只是名字变了,成“香港牛杂”。

由此知道香港牛杂本来就是一道家常小吃,不管多少做法、配方,家里一样做的来,一样的简单好做。按着传统的烹调,三步即成:①肉市上买来多几种牛杂,肚肠肝肺全活最好,起码五种以上。洗干净深焯水后再彻底清洗,不要切开小块;②香料包基本要有八角草果桂皮丁香甘草香叶,水泡二十几分钟。然后起炒锅,热油爆香葱姜蒜和面酱,烹白酒加水下香料包和牛杂;③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炖到牛杂软熟就好了。吃的时候不动刀,用剪子绞成小块,浇上卤汁就可以吃了。卤汁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制。


普济


咖喱鱼蛋、碗仔翅、车仔面、混醤肠粉、牛什,这些港式小食,全部来源於街边手推车无牌小贩。六十年代有一波逃難潮,很多人从国内逃到香港,突然多了人谋生不易,于是便打起当无牌小贩的主意,而这批人来自五湖四海,因此种类也是百花齐放。但是,街边小食如果有前面那些人说得那样考究,根本都不用干了!牛什做法其实要说简单也可以,清洗就不用说了,一阵腥臭味谁吃你。然后飞水,冲一冲,市场有什么卤水料包就买一包,把牛什白卤(不加豉油)至六七成软捞起,汤底不外乎柱侯醤、豉油、蚝油、片糖(片狀庶糖,濃味的东西都用这种)、味精(街边小食无味精你信吗?不过,当时香港味精只有味之素和天厨味精,放现在都是好东西),比例多少自己调,试味就成。第一锅可能真要用牛骨汤,不然肉味不夠会寡(白话是这样说的,也不知如何形容),之后就用隔夜汤头,味道会越来越醇香。记得那罗白一定要用水煮过才可以放进汤头,不然那汤头便不能用了!


Randy223384364


一说到和味牛杂,我又流口水了!50年代初我街口就有两档牛杂,有时跟舅舅回外婆家,经过牛杂档我就不愿离开,尽管那时我的年几还少,但和味牛杂那种香味确实令很多人都流口水。80年代改革开放,广州的商业气纷很浓!和味牛杂在广州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但我只钟情江南大道南和中华广场的和味牛杂!我每次经过这两个地方最少都要吃两碗。90年代北京有一单位来了几个人,星期天我带他们游览广州烈士陵园,出来时去中华广场,在门前有两档和味牛杂,我问他们想不想吃?有两人看了直摇头,另两人出于好奇想试一试。我叫牛杂档的靓女打了3碗,那种扑鼻的香气搞到原来摇头的两人都忍无可忍了!最终他们每人都吃了3碗。至于香港的牛杂怎样制作?我认为同广州的牛杂制作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我在港岛、九龙和沙田都光顾过很多牛杂档,味度都差不多。在外面吃牛杂太贵,有时我买回来自已做,至于用什么配料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反正我做的味度也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